《【精品word文档】换热器市场2020预测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word文档】换热器市场2020预测分析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换热器市场分析报告马文宽目录换热器市场报告.1 目录.2 第一部分 市场概况.3 第一章 市场规模.3 第二章 产品结构.4 第三章 细分市场.5 第一节 石油工业.7 第二节 化工.10 第三节 冶金.13 第四节 造船.16 第五节 核电.18 第六节 热电.19 第三章 竞争格局.21 第一节 主要生产企业.21 第二节 产业布局.23 第三节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29 第二部分 领先企业介绍.30 第一章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0 第二章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32 第三章 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34 第四章 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36 第五章 浙江银
2、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36 第六章 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39 第七章 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40 第八章 上海艾克森新技术有限公司.41 第九章 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42 第十章 无锡化工装备总厂.43 第三部分 国际换热器市场发展趋势.44 第一章 国际换热器市场规模.44 第二章 换热器知名国际品牌.45 第三章 发展趋势.46第一部分 市场概况第一章 市场规模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1600 1500 25.00% 1400 20.00% 1200 1000 805 880 15.00% 600 200 0 300 360 420 580 650 800 730
3、 10.00% 5.00% 0.00% 200720082009 2010E 2011E 2012E 2013E 2014E 2015E 2020E 目前,我国换热器产业的市场规模大概为 420 亿人民币。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 2010 年年底,我国换热器的市场需求将达到 500 亿元。预计 2010 年至 2020 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 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 2015 年,我国换热器产业规模将突破 880 亿元;到 2020 年我国换热器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150
4、0 亿元。500 400 第二章 产品结构按照是否属于压力容器分类,换热器可以分为换热压力容器和非压力容器换热器两大类。按照产值计算,换热压力容器约占换热器行业的 60%,非压力容器换热器约占 40%的产值。其中,在换热压力容器中,管壳式换热器又占 90%左右的产值;在非压力容器换热器中,板式换热器占据了 70%左右产值,空冷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分别占 15%左右的产值。换热器产品产值结构产品分类换热压力容器 比例60% 具体类型管壳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板壳式及其它换热压力细分比例90% 10% 行业产品结构54% 6% 容器 非压力容器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70% 40% 空冷式换热器 15
5、% 板翅式换热器 15% 换热器行业产品产值结构28% 6% 6% 板式换热器28%空冷式换热器6% 板翅式换热器6%螺旋板式、板壳式及其它6%管壳式换热器54%第三章 细分市场 2010 年,预计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 500 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其中,石油化工领域仍然是换热器产业最大的市场,其市场规模在 150 亿元;电力冶金领域换热器市场规模在 80 亿元左右;船舶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在 40 亿元以上;机械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约为 40 亿元;集中供暖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超过 30 亿元,食品工业也有近 30 亿元的
6、市场。以上。另外,航天飞行器、半导体器件、核电常规岛核岛、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多晶硅生产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换热器,这些市场约有 130 亿元的规模。中国换热器细分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石油化工电力冶金造船机械供暖食品其他050100150200石油、化工行业是换热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约占换热器 30%的市场份额。石油、化工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工艺过程都有加热、冷却或冷凝过程,都需要用到换热器。电力和冶金两大行业所需的换热器约占换热器市场 16%的份额。由于城市集中供热中心二次热交换器、制冷空调蒸发器冷凝器的大量应用,集中供暖和制冷空调行业约占换热器行业 8%的市场份额。船舶行业应用大量的中
7、央冷却器等换热设备,约占换热器行业 8%的市场份额;机械行业在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中应用大量的机油冷却器、中冷器等换热器,约占换热器行业 8%的市场份额。此外,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换热器用量也较大。换热器市场需求行业分布机械工业船舶工业8.0%8.0%集中供暖6.0%食品工业 制冷空调6.0%电力、冶金16.0%2.0%其它22.0%石油、化工30.0%2.0%医药工业第一节 石油工业换热器在石油工业的应用应用行业石油工业主要用途各种油品的加热及冷却、乙烯冷箱塔顶气体的冷凝、冷却工厂冷却水、循环水系统天然气体净化、工厂气体净化工作酸性水处理余热回收海洋钻井平台用海水冷却、循环淡水冷却、脱盐
8、装置、淡水蒸馏、三甘醇脱水时进行热回收根据中国工程院 “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 课题对石油和油品需求总量的预测,结合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目标和汽车、石化发展的要求,预计未来 15 年我国石油、石化产品消费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燃料和化工轻油需求大幅度增加,两者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 2000 年的 50%左右上升到 2010 年的 60%左右和 2020 年的 67%左右。预计 2010 年和 2020 年我国石油需求总量分别约 3.5 亿吨和 4.5 亿吨,其中交通运输用油分别为 1.57 亿吨和 2.27 亿吨,化工用油分别为 0.53 亿吨和 0.78 亿吨
9、。截至 2009 年底,我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 4.77 亿吨,居世界第二。其中,两大集团凭借 27%的炼厂数量占据全国 76%的炼油能力。我国已形成 17 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000 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接近全国总加工能力的一半。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炼油中长期规划,到 2010 年,我国将形成约 20 个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其合计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 65%,企业平均规模达到 570 万吨/年。另据国家石化振兴规划,未来新出炉的中国十大炼油基地将是:规模超过年 3000 万吨的大型炼油基地宁波、上海、南京、大连,规模超过 2000 万吨/年的大型炼油基地茂名、广州、惠州
10、、泉州、天津、曹妃甸。 2010 年底,全国炼油总产能将达到 5.075 亿吨/年,比上年增长 6.4%,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 5 年,中国炼油能力年均增速可能在 8%。到 2015 年底,若在建、拟建和规划的炼化项目按期建成,中国炼油能力将达到 7.5 亿吨 /年中国炼油能力单位:亿吨 8 7.46 120.00% 7 6 5.48 5.92 6.39 6.9 100.00% 5 4 3 2 1 0 5.075 4.77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20092010E2011E2012E2013E2014E2015E 今后 3 年投资计划为
11、每年 1500 亿元人民币,主要项目包括: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长岭分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武汉炼油改造工程、石家庄油品质量升级及原油劣质化改造工程、上海石化炼油改造工程、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扬子、金陵炼油改造和油品质量升级工程、同时开展依托镇海炼化分公司建设的每年 1500 万吨炼油项目、广东湛江每年 1500 万吨炼油、 100 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化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按照这样计算,未来三年,应用在石油工业的换热器是常规模将会达到近120 亿元。中国石油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140 35.00%120 100 80 60 31.30% 98 88 22.
12、20% 21.80% 67 55 107 119 30.00% 25.00% 20.00% 15.00% 45 40 20 0 11.40% 9.20% 11.20% 10.00% 5.00% 0.00% 2007200820092010E2011E2012E2013E 第二节 化工换热器的性能对石化产品质量、热量利用率以及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换热器主要包括管壳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冷箱)板壳式换热器、高压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高压空冷器和废热锅炉等。目前,换热器正朝着大型化、高效率、高合金化、低温差、低压力损失方向发展。换热器在化工行业的应用应用行业化学工业主要
13、用途各种浓度的碱液及电解液的加热冷却硫酸、氢氧化钠、氢气、氧气的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甲醛、甲醇、乙醇的冷却脱盐工艺、热回收装置酒精发酵及提炼人造纤维工业、丙烯腈纤维、树脂、各种聚合物的加热冷却农药、染料、涂料各种添加剂、生物制剂、化妆品的生产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对石化产品需求总量的预测,预计 2010 年和 2020 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量将分别达到 25002600 万吨和 37004100 万吨。预计到 2010 年将新增 80100 万吨级乙烯装置约 7 套,2010 年到 2020 年新增 80100 万吨级乙烯装置约 9 套。预计 2010 年和 20
14、20 年我国乙烯能力将分别达到 1400 万吨/年和 2300 万吨/年,分别满足国内乙烯当量需求的 55%和 60%左右。 中国乙烯产能单位:万吨 2500 2170 2300 120.00% 2000 1500 1400 1620 1830 2020 100.00% 80.00% 60.00% 1000 500 0 787.5 40.00% 20.00% 0.00% 20052010E2011E2012E2013E2014E2015E 根据 2009 年底我国已有的炼油、石化及化纤装置生产规模,要达到 2020 年我国炼油和石化产业发展目标,按照测算的新增千万吨级炼油及配套装置、 8010
15、0 万吨级乙烯及配套装置以及 60100 万吨级 PTA 装置数量,2010 年到 2020 年约为石化装备制造业提供 35000 台(套)、150 万吨石化重大工艺设备的产品市场。重大项目包括:海南每年 60 万吨对二甲苯、燕山每年 96 万吨丁基橡胶溴化丁基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据估计,全国石化行业今后平均每年用于石化生产装置的固定资产投资约 2000 亿元人民币,设备投资按总投资的 30%计算,每年石化设备投资可达 600 亿元,其中,换热器市场规模将有 100 多亿元。中国化工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120 32.30% 103 35.00%100 28.60% 82 93 30.
16、00% 25.00% 80 62 20.00% 60 53 17.80% 17.00% 40 35 45 13.40% 15.00% 10.80% 20 0 5.00% 0.00% 2007200820092010E2011E2012E2013E 10.00% 第三节 冶金换热器在冶金工业的应用应用行业冶金工业主要用途炼焦炉直接或间接一次冷却器电弧炉的炉体、水冷盖板、铁合金炉的炉体、电板支座、变压器、铸模冷却、连铸机的冷却带材热轧机、开坯机、带材冷轧机、薄钢带轧机的润滑油和齿轮油的冷却液压油、焦化厂水、浮液、氨浴液、炉水冷却压缩机冷却剂、进料水、机器冷却剂冷却炼铝厂、氧化铝厂、炼铜厂之闭路冷却
17、系统电镀锡、锌生产线的电解液的冷却中国主要冶金产品产量单位:万吨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粗钢生铁钢材焦炭铁合金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E2011年E2012年E2013年E中国钢铁企业分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家,2009 年全年的粗钢产量达到 5.678 亿吨,同比增长 13.5%,再次创下单个国家增长新纪录。但是与此同时,世界粗钢产量却在同比下降中 2010 年粗钢产量仍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实际产量达 6.4 万亿吨,较 09 年增 10%,这将创历史最高纪录;消费比 2009 年增加 6,000 万吨,
18、需求达 5.8 万亿;国际需求也有望增加,钢材出口或增至 3,500 万吨。近两年,在国家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推动下,中国钢铁产量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但是,目前中国钢铁的产能已经大大超过需求,钢企利润微薄。在政府打压房价的政策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大受影响,也必将限制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综合以上原因,未来 3 年,钢铁产量的增速将大大放缓,限制在 5%以内。受此影响,未来 3 年,冶金行业换热器市场将达到 58 亿元人民币。中国冶金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70 60 58 25.00%20.00% 50 20.00% 50 40 45 40 14.30% 16% 15.00% 30 25 30
19、12.50% 11.10% 10.00% 20 5.00% 10 0 0.00% 2007200820092010E2011E2012E2013E 16.70% 35 第四节 造船换热器在造船工业的应用应用行业造船工业主要用途中央冷却器、淡水冷却器、柴油机冷却器、缸套水冷却器润滑油、传动油冷却重燃料油预热、柴油预热 2009 年,全国造船完工量 4243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47%;新承接船舶订单 2600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55%,;手持船舶订单 18817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8%。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34.8%、61.6%、 38.5%,比 20
20、08 年底分别提高了 5.3、23.9 和 3 个百分点。 2009 年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数据来源: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指标/国家世界韩国日本中国2009 年造船完工量万载重吨 /占比(%) 12203 /100 4378 /35.9 2899 /23.8 4243 /34.8 万修正总吨/占比(%) 4872 /100 1555 /31.9 984 /20.2 1523 /31.3 2009 年新接订单量万载重吨 /占比(%) 4219 /100 1487 /35.2 90 /2.1 2600 /61.6 万修正总吨 /占比(%) 1149 /100 316 /27.5 17.6 /1.5
21、 711 /61.9 2009 年底手持订单量万载重吨 /占比(%) 48884 /100 17224 /35.2 8831 /18.1 18817 /38.5 万修正总吨 /占比(%) 15313 /100 5284 /34.5 2322 /15.2 5389 /35.2 2009 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 1839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5484 亿元,同比增长 28.7%。其中船舶制造业 4176 亿元,同比增长 31.7%;船舶配套业 620 亿元,同比增长 42.2%;船舶修理及拆船业 677 亿元,同比增长 5%。 111 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080 亿元
22、,同比增长 30.9%;其中船舶制造业 3061 亿元,同比增长 37.8%;船舶配套 490 亿元,同比增长 38.9%;船舶修理及拆船业 520 亿元,同比下降 2.6%。预计 2010 年全球造船完工量为 1.5 亿载重吨,新承接订单约为 40005000 万载重吨,2010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进一步上升,预计可达到 50005500 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仍将低位徘徊,年底手持船舶订单将降至 1.5 亿吨左右。未来三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复苏向好,船舶市场在总体底位徘徊中仍然存在增长性需求和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但国际金融危机对航运和造船市场影响还将继续蔓延和加深,造船市场复苏将明显滞后
23、于经济复苏。随着手持订单中的船舶不断投放市场,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将加剧。但由于存在战略需求和投机需求,国际船舶市场将有所恢复,船价也将在低位徘徊。预计三年后,船舶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达到 57 亿元。中国造船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60 51 57 25.00%50 20.00% 46 20.00% 40 40 30 25 30 35 16.70% 14.30% 15% 10.90% 15.00% 11.80% 10.00% 20 10 0 5.00% 0.00% 2007200820092010E2011E2012E2013E 第五节 核电换热器在电力工业的应用应用行业电力工业主要用途空气
24、预热器、蒸汽过热器、凝汽器和热网加热器、循环冷却器、空气冷却器烟气脱硫及余热回收的烟气换热器中央冷却系统、适平用油冷却器循环水、冲洗冷却剂、传动油冷却汽轮机、发动机、压缩机的冷却发电站的热量回收核电站常规岛、核岛冷却轴承、真空泵、水泵冷却器变压器油、硅整流纯水的冷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原材料多晶硅生产用的冷却器 2009 年,中国核电建设大提速。紧随浙江三门之后,山东海阳和广东台山核电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截至年底,中国已核准 10 个核电项目 28 台机组,其中在建规模 2192 万千瓦 20 台机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 2010 年,中国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
25、发展规划,加快沿海核电发展,积极推进内陆核电项目。未来十年,中国核电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核电装机容量目前尚不足 1000 万千瓦,到 2020 年有望达到 7500 万千瓦。届时,核电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 2%提高到 5%左右。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加大了包括核电在内的能源领域投资力度。统计显示,2009 年核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 74.91%。按照每千瓦机组造价 1.2 万元计算,在建规模的直接投资在 2600 亿元人民币以上。按照交换器占核电总投资规模的 0.2%计算,目前核电交换器市场规模为 5.2亿元。第六节 热电从 2010 年的形势来看,我国初步确定
26、新开工建设电力装机预计规模为 7000 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规模 4500 万千瓦,比重有所减少。根据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09 年)统计,2010 年全国基建新增电力装机 8500 万千瓦,仍将维持在高水平,其中火电新增 5500 万千瓦,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成为新增机组的主力。综合新增装机和小火电关停等因素,2010 年年中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 9 亿千瓦,年底达到 9.5 亿千瓦左右,其中火电为 7 亿千瓦,占 73.68%左右,这将比去年底降低近 1 个百分点。消费、投资和出口政策的拉动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电力消费回升向好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段,为实现工业化阶段的发展目标,预计 2020 年以前每年至少要 6000 万千瓦机组投产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火电新增装机容量未来几年维持 5000 万千瓦左右单位:万千瓦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1.5 1 0.5 0 0.5 2013E 1992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