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1791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及发展策略 -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摘要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受到极大的关注。从中央台到省级台乃至地市台,都在一定时段推出民生新闻,而且收到较好的收视效果。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到受众欢迎,就是因为它具有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文章拟在一些学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在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显性表征,让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顺应时代要求。六盘水市电视台作为地市台,受地域

2、、频道资源、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从而使民生新闻的报道深度和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现以六盘水电视台都市生活为例,通过它自身的定位,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采用目标管理的办法,来促进栏目的提升,焕发全新的活力。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社会新闻;定位;发展策略;一、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开端电视民生新闻热潮的兴起绝非偶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社会保障、失业、“三农”等等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民生理念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广义上的民生新闻是一

3、种除政务新闻之外的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就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报道类似社会学所研究的范围(人口、就业、道德、秩序、婚姻、家庭)以及人与自然界中奇异现象的新闻。而“民生”一词的含义,字面上的理解,就是百姓生活,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狭义上的民生新闻指的是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总的来说,民生新闻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贴近性、本土化是它最明显的特征,是用老百姓的语言解读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2001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都市报晶报,把“以民生新闻为特色”作为宣传口号,“民生新闻”的概念首次出现,2002年元旦,江苏城市频道推出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定位于“民生

4、的内容、民生的习尚、平民的视角”,率先树起“民生新闻”的大旗,60分钟超大容量的直播形式,主持人平民化、个性化、充满亲和力的风格。与观众积极紧密的双向互动,使南京零距离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并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的先河,引发了波及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民生新闻是伴随着晚间新闻的兴起而提出来的。晚间新闻是区别于联播新闻的一档新闻类栏目,它既是联播新闻的一种补充,也是改革新闻播出形式和内容的一块试验田。随着中央台、省级台等民生新闻的兴起,地市台民生新闻逐渐有了明确的定位。六盘水市电视台2002年2月开办了地方民生新闻节目-都市生活,每晚20:

5、30分与观众相约,虽然节目的时长只有15分钟,但是它的新闻选材来自于六盘水市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了联结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些热点、难点的话题,在此民生新闻栏目的关注下,得到了解决和处理,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栏目。 二、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反思1、报道止于浅层表现,选题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选题的琐碎化,是指新闻节目编导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简单地理解为老百姓的生活琐事、市井的奇闻怪事,迎合观众的猎奇和“窥私”心理,将一些鸡毛蒜皮小事搬上节目,如打架、跳楼、纠纷、自杀、婚外情、同性恋等题材,刻意的突出娱乐性。许多民生新闻栏目为了和观众进行互动,获取更多的信息,

6、栏目开通了新闻热线。民生新闻的热线,群众的投诉,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成为民生新闻的雏形,六盘水市电视台都市生活栏目开通了新闻热线,通过热线来聚焦百姓身边事,白描市井百态,反映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媒介非批评即表扬的困境中找到了一个出口,在市民和政府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受到了政府的认可,也获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和喜爱。但是,新闻热线反映的问题,市民投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如下水道不通,一堆垃圾无人问等等,但这类的新闻报多了,就成为将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搬上节目,影响了新闻的质量。但遇到鸡毛蒜皮的事,新闻将如何处理。民生新闻的着眼点要小,有些新闻看似鸡毛蒜皮,其实也有一定的新闻可挖,比如下水常堵,怎

7、么解决。现在房产都是个人的,如果要每户交钱请专业公司来疏通,钱就很难收上来,变通的办法就是从每户的住房维修基金中扣除,由社区上门做工作,问题相对要好解决一些。如果形成一种常态,遇上类似新闻就可以不到现场报道,和相关部门联系一下,在新闻中通报一下就行了。鸡毛蒜皮的事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民生新闻的一部分。切不可忽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冷了老百姓的热情,断了新闻的源头。鸡毛蒜皮的事本质上就是一种舆论监督,不管监督程度是大是小,都要认真对待。虽然老百姓有事找记者折射的是社会制度有待完善,但至少在社会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老百姓有了一个说话的平台,有了交流、倾诉的对象。我们接到老百姓鸡毛蒜皮的投诉,有

8、时会让他去找相关部门投诉,他们都表示找了多少遍了,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因此有了舆论监督,老百姓鸡毛蒜皮的事也就能解决的快一些。 2、社会监督功能的角色错位,把自己看成无所不能。这类问题多出现在一些“曝光类”的批评性栏目中,伸张正义、为民请命是文化精英们的理想追求,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编导来说,则需谨防自身社会监督功能的角色错位。民生新闻受到老百姓普遍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对社会生活中的非常态事件予以报道,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为百姓服务,为百姓办事,让百姓说话,于是受众将民生新闻当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便捷途径,有些观众把媒体当成无所不能的千手观

9、音,什么“钥匙锁在家里取不出来了”,“丈夫几天不回家了”等等个人生活中的、情感中的大事小情,甚至举手之劳就能解决的,也要找媒体,这不仅浪费了资源和时间,也导致了节目品位低下,甚至把媒体本身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在都市生活栏目的工作时,曾遇到一个市民找到记者,因为多年前捡回的女婴没有落户,20多年过去了,才想到给孩子落户,但是找不到相关部门解决,于是就找到都市生活栏目帮助孩子落户。其实不是民生新闻想把自己当成千手观音,而是,市民把民生新闻当成了千手观音,认为它是无所不能的。 “新闻媒体只是一个信息传输的交流平台,而绝不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作用应局限于表达民意层面,而不能代替行政执法,这一点不

10、仅是老百姓应树立的意识,更是所有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的职责权限,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新闻媒体都要把握住舆论监督的度,不要向老百姓传递错误的信号”1,从而影响民生新闻栏目的权威性。3、反面报道成了民生新闻的主体。“民生新闻受到老百姓普遍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对社会生活中的非常态事件予以报道,对社会的丑陋现在进行揭露批判,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2。基于这个出发点,反面报道成为了民生新闻的主体,也就是说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多为反面报道。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监督政府行为,这些都是好的,但是众多报刊、电视等一些新闻媒体将民生新闻误读为暴光新闻、批评报道,并

11、且偏爱负面新闻,偏爱负面新闻所带来的正面利益,而不去理会其造成的负面效应,这些都远离了民生新闻的要旨。民生新闻关注老百姓的生计困难,通过对一些部门问题的揭露,达到为百姓挽回损失的目的,这无可厚非,但电视媒体把曝光新闻、反面报道作为提高收视率和百姓关注度的一种手段,一味偏爱负面新闻,那么它对老百姓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反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媒体不能过多地强调曝光的作用,甚至为曝光能解决问题沾沾自喜。民生新闻中的“民生”包容性很大,国内外重大时政、经济新闻,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政策方针,无不与民生有关,百姓同样也十分关心重大新闻事件与他们的切身利益、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应该从提高百姓

12、的欣赏水平、实际需求出发,多多报道一些感人的、弘扬真善美的典型事迹,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反映社会好风尚、好现象以及好人好事,把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广泛宣传。对于政府部门为百姓办事不利、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等现象也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真正为百姓排忧解难,而对一些由于历史和特殊原因不能短期或圆满解决的,媒体不能作为宣传重点,更不能要找反面报道。4、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抬头。当电视文化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资讯娱乐化(或者信息娱乐化)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目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新闻采集到制作、播报,都暗含着一种竞相

13、“戏说”新闻、滥用娱乐元素的倾向。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日益偏离新闻采制的正常轨道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子上越走越远。这种娱乐化报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以下影响:第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进而削弱了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意味:同时,在这些经过娱乐化修饰的新闻节目中,由于公众舆论被不确定的情绪化倾向所取代,电视观众囿于对私人化事件的“零距离”接触,其审视媒介所必需的距离消失了,就是说,受众批判的力量也缺席了。第二,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消解了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长此以往,将导致新闻传播中“重美学传效、轻历史事实”的不良倾向。这从事实上颠倒了信息传播中

14、真实与效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使电视媒介的资讯可能成为社会现实的“梦工厂”。第三,夸大了信息资讯本身的娱乐功能,实质上造成了电视受众对信息获取的路径依赖,这种依赖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无形中将转化为对受众快乐获取资讯的一种软性强制。 三、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趋势1、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向。在信息社会,受众已不仅仅满足于民生信息接收和反馈渠道的畅通,更希望通过媒体的介入使一些公共事件得到较好解决。而公共新闻进一步扩大了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新闻媒介由一个观察者、报道者转变为问题的参与者和解决者,这将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一次质的飞跃。现阶段地方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民生新闻要

15、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完成从普及新闻信息到传播新的新闻理念的过渡,从平面的信息传递到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信息和议题,创建讨论、解决公共事务的平台。项国雄认为,与现在的民生新闻相比,“公共新闻”有四大优点:一是它构建真正的“公共领域”;二是提升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思考和批判能力,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三是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四是有利于促进各媒体之间的合作。六盘水市电视台都市生活栏目作为一个市级台的民生新闻节目,虽然收视较好,但与之前相比,现在的热线都相对减少,信息也减少,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但都应提升栏目自身的形象,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的新意,让观众在收看节目中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新的收获

16、,我们的节目才能得到观众的关注和认可,更好的发挥传播功能。2、强化地方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民生新闻节目报道街头巷尾被市民关心的日常事件,报道市民的喜怒哀乐、街市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域文化最鲜活的体现。二是民生新闻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创建了一个突破传统观念的虚拟社区,使不同观众和群体因为对节目展示的地域文化认同而结成一个有着强烈内聚力的社会人际网路,节日甚至能够促成观众在现实中的合作。2010年3月初,六盘水台“都市生活”栏目报道了一位来自黄平县的残疾乞丐,被六盘水市好心市民细心照顾的节目播出后引起的社会反响直接促成了爱心小组的成立,全国各地的群众纷纷献上爱心,帮助这位残疾乞丐

17、治好病并送回他的家乡,在这一事件中六盘水台“都市生活”栏目起着重要的角色。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本土化媒介所具有的天然接近性,使其在帮助本区域受众构建“地域认同”中发挥积极作用:民生新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地域文化作为联结人们的纽带,并力图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建筑城市中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而达到构建和强化“地域认同”的目的,以特色塑造差异,以差异拓展空间,以当地传统文化为基础扩展,为节发展赢得深厚的地域优势,形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3、金牌主持人打造品牌民生新闻节目。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甚至媒体的品位、可信度和权威性。主持人分为两种:娱乐

18、节目主持人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主持人强调间离效果,也就是说,主持人要在观众与节目所报道的事件和人物之间起离解作用,让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节目里事件和人物的感情所迷惑。但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主持人把这种间离效果做到了极致,甚至已经达到了隔离的程度,英国新闻学界把这类主持人称为“上摄像机的朗读人”。没有个性的主持人只能做出没有个性的节目,而没有个性的节目在现今残酷的收视率大战中是没有竞争力的。 成名新闻节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新闻主播(主持人)对于节目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新闻主播(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他们不仅帮助节目树立和巩固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和软性特

19、征,而且还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和风格化的象征。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内容的“说书人”,成为观众与新闻事件乃至社会环境之间的中介;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品牌忠诚度,也常常和对新闻主播个人形象的忠诚度紧密关联。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民生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喜悦、遗憾、伤痛、激愤、同情、现状的白描、理性的思考、观点的交锋,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他们既是节目过程的串联者,又是节目内容的体现者,更是节目理念的表达者。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说,挖掘培养优秀主持人,打造“金字招牌”,是保持节目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一步。四、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发展策略 1、

20、注重民生新闻的服务功能,引入深度报道的报道方式。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之所以被亲切地称作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了受众对有效信息的需求”。有效信息不等于民生新闻所关注的衣食住行、油盐酱醋、水电煤气等琐碎小事,实际上有效信息的需求具有更广阔的含义。当下我国恰逢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各类政治、经济事件以及政策法规和老百姓生活联系愈发紧密。我们的民生新闻要更多地体现服务性和有用性,能够指导观众从容面对社会生活的问题。同时,我们的民生新闻也要善于发掘新闻的认知和教育功能,为政府的政策推广提供导向性功能,建立政府与平民之间的沟通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相互渗透

21、,才能更好地为平民提供“有效的信息”。在新闻报道方式上,民生新闻坚持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信息的表面化和肤浅,在看惯了主持们调侃、戏说之后,我们也可以适当借鉴深度报道的报道方式。民生新闻应该努力尝试将新闻内涵向纵深拓展,开辟受众理性思考的空间,构建主流价值观,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做深入而透彻的解读,为观众提供现实指导。 2、发挥电视优势,做好民生新闻。一是立足本土,坚持接近性,深挖独家新闻。与纸质传媒和音响传媒相比,电视传媒最具有消除与受众之间心理距离的优势,因为电视新闻的图像很容易拉近这种距离,特别是主持人风格和形象的平民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赢得观众的认同,

22、对这样的新闻节目自然就愿意付出心理投入。同时,地方电视台新闻立足本地、立足百姓的选题思路将地域色彩浓厚、生活意味十足的平民新闻呈现给观众,能让观众在惊喜荧屏变化之余爱看新闻、主动参与到新闻节目中。就城市台目前的境遇而言,能够自身获得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记者不能完全包揽城市中时时、处处发生的新鲜事、突发事,但随着市民家庭摄像机的普及,其拍摄的素材则有可能成为城市台的独家新闻。 二是加强电视媒体间的资源共享。目前,设在广州电视台的“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交换中心”已经日益完善。随着各城市台回传技术的普及,城市台之间新闻交换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一个城市的突发性事件当天或隔天就能送达各城市台,本地观众

23、在最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来自外埠最鲜活的消息,时效性甚至超过中央台。“新闻交换中心”今后更大的优势在于和境外媒体联手互换新闻素材,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电视新闻交换网。三是加快城市台网站建设,运用“流媒体”技术获取新闻资源和传播新闻节目。“流媒体”是指在互联网上同步传输的视频和音频信息,它可以让人们像看电视那样看网络,带来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的革命。城市台如果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将能在信息源的获取和传播方面打开一方天地。另外,通过“流媒体”技术,还可将电视新闻节目放置在网站上供外地网民随时随地点播,使不上星的地方电视新闻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延伸了电视的触角。3、在平民意识的基础上突出

24、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平民意识,在于能站在平民立场上,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真诚表达对民众的情感和命运的深切关怀,拒绝哗众取宠,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与民生、民计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现象。同时,我们要坚持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既要为民请命,也要注意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既要善于倾听社会呼声,更要学会化解社会矛盾,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此外,民生新闻还要坚决抵制商品化、娱乐化和低俗化,反对唯收视率至上论。民生新闻还可以采用“有请当事人”、“电话参与”、“短信互动”、“街头采访”和读者来信等多种形式倾听民意,架起与平民良性沟通的桥梁。4、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随着电视竞争的日趋激

25、烈,为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对信息获得的渴望与诉求,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民生新闻应运而生。而其中民生新闻中的采访就成为关键,其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新闻的成败。民生新闻,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况、生活空间,关注老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地方台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主要有:寻找平民视角,建立平等交流,寓问于谈,深入交流;根据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记者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在采访活动中

26、,记者是主导,采访对象是主体,高明的记者并不体现在采访中发表了多少宏论,而是巧妙地在现场“消隐”,穿针引线,引导采访对象尽情发挥。在问的过程中进行深入交流,可以挖掘关键性问题,从多侧面,多角度的不断深化主题。.抓住民生热点,升华整个新闻的主题。地方台民生新闻中关乎民生的经济、医疗政策的资讯和解读,关乎劳动就业、便民服务等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提示等等的报道,因其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又有实际效果,颇受群众的关注。 5、打造品牌走市场化规模发展之路。在多媒体、多频道时代,品牌对媒介的生存至关重要。对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来说,做好节目只是第一步。只有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树立节目品牌

27、、规模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民生新闻节目有着良好的收视表现和市场前景,它的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视台应对竞争的长久动力。首先,要根据节目定位和风格,有针对性地在频道不同时段插播节目形象片和宣传片,利用各种途径宣传自己的新闻节目。其次,要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策划实施一系列公关活动,改善媒介与公众的关系,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创造条件。最后,建立识别系统,强化节目形象。识别系统有适应、调适功能,统整功能,更新、重建企业文化功能。通过识别系统的建立和推行,节目特色更加明显、理念更加突出。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指出:一个具有卖点的传播产品,应该具有“好看”、“有用”和“重要”三个基本

28、要素。就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而言,既要在现有的形式上突破,做到“好看”,又要对民生新闻的“有用”性深入认识,对一些“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事件进行报道,那么我们民生新闻栏目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和认可。参考文献: 1马洪波.浅谈电视新闻选题创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94-95. 2陈满永赵婷.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思考 中国广播点视学刊 2007年 08期 3靳海涛. 关于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的思考 魅力中国 2007年07期4赵华荣.浅淡新闻采写的角度把握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2):80-81. 5马晓平.浅析新时期新闻评论的特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5):69-70. 6中国广播电视学刊.7马洪波.浅谈电视新闻选题创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94-95. 8赵华荣.浅淡新闻采写的角度把握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2):80-81. 9马晓平.浅析新时期新闻评论的特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5):69-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