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718772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01.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01.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01.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01.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概述,本章主要内容,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2,3,4,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简介,目前,国内的教科书通常把“产业”定义为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需要注意的是,对“产业”划分的基准企业某类特性,产业经济学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服从于产业经济分析的需要。一般而言,我们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一、产业的定义,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2、,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行,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理论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为关注政策问题。产业组织研究有助于政府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国际上,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在国内,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体系分歧,一、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一)产业组织理论产业

3、组织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以帮助人们分析现实中的市场。通过对市场运行的研究得出对特定市场绩效、社会福利与竞争秩序的判断,为政府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以维持基本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简单地说,产业组织理论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接作用体现为政府的竞争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研究产业组织的兴趣就起源于人们希望了解认识大型企业或企业联盟行为对产品性能、价格等市场元素的影响。,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4、直接表现在各国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的不断完善之中,并为政府与公众提供了甄别企业不当行为、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工具。,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三)政府管制政策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政府对电力、煤气、城市供水等公用事业领域实行政府管制是理所当然的,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政府必须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进行经济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此外,在某些产业,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领域,从这种市场失灵的角度看,政府管制也是必需的。,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二、产业结构理论及产业结构政策,随着欧美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中国的产业经济学开始逐渐转型,将以

5、产业组织理论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欧美产业经济学体系与以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与管制政策等为研究重点的日本产业经济学体系整合在一起。,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于后发国家利用产业结构转换来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后发国家带来了由于强制性结构转换不恰当而造成资源使用更大浪费的危险性。,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产业间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即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变动的高度化、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性研究等,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实现本国产业的升级,实现后发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赶超,获得本国产业的动态竞争

6、优势提供理论依据。从宽泛的视角来看,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还包括产业关联、产业布局和产业竞争力等内容。,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二)产业结构政策早期的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国家力量,调配资源驱使国民经济朝着既定的经济结构转变。产业结构转换理论与后发优势理论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理论基础,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以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作为指导。,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学派,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起源产业经济学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

7、Adam Smith)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933年,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仑和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2.成熟1939年梅森出版的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从而为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J.Bain)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Structure)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ance)分析范式。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第三节产

8、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谢勒(Scherer)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对SCP分析框架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指出了所谓的产业基本条件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同时强调了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和产业基本条件的反馈效应。,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3.发展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包括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曾(Brozen)、波斯纳(Posner)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芝加哥学派强调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在实际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仍然应该从价格理论的

9、视角来展开研究,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后,以泰勒尔(Tirole)、克瑞普斯(Kreps)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组织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理论研究方法的统一,即博弈论成为统一的方法,其中又以非合作博弈理论居于统治地位。,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产业结构理论对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研究思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从三次产业

10、分类法出发研究产业间的关系及其演进规律;另一种从工业部门内各产业间的关系研究并考察各产业间的结构变化。,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与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所以产业关联理论也被称为投入产出理论。对产业投入产出进行系统分析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M.G.Leonteafe)。,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三)产业集群、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的开创性研究来自于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系统分析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目前,新产业空间理论将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为网络式合作中不断产生的创新动力。产业布

11、局的古典区位论,其研究宗旨是为各个企业或部门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目前学者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区域经济的增长问题。,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经济学涉及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等多项内容,学者们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满足产业经济学各部分研究的需要。,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的研究方法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往往是描述性的,主要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规范分析则是一种命令性的表述,它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判断。即在有关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得出的一种价值判断。,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是指在特定的框架内对事物进行理论上的演绎、推理和归纳,而经验分析方法则是运用数据或实际资料的经济学研究。,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理论分析方法和经验分析方法,产业经济学必须要遵循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而在低一层面的具体研究上,遵循下列研究方法。1博弈论分析2计量经济方法3案例研究方法,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具体的研究方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