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哲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19459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与哲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儿童与哲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儿童与哲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儿童与哲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儿童与哲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与哲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与哲学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与哲学,课题探究活动,的关系。,成员:梁玮炜 梁启峰陈旭磊 邝钊彬刘森华,儿童,是人类世界中最单纯最率真的群体;哲学,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思想的结晶。而哲学又常常与“经验老到”“涉世很深”一类的感观联系起来。儿童和哲学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可是儿童的某些言语却在他们不经意之间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到底哲学的辩证思维和儿童的思维方式有什么共同点呢?儿童所喜爱的和哲学家所崇尚的有什么契合点呢?儿童与哲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开展了此课题调研,尽管我们不可能像哲学家一样有着足够严谨的分析方法,我们对哲学的学术理论也只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会通过这次探究,得出初步的结论,获得活动过

2、程的乐趣。,引言。,进行探究的初衷与目的,1、查阅有关儿童哲学的资料以及相关书籍,做出摘录。书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儿童哲学,一、活动准备,2、有目的地设计问题,1、向儿童和大人提问相同的 一系列问题2、记录回答内容,3、收集儿童提出的问题4、查找相关的故事5、整理相关内容,二、进行调查,1、对比儿童和成人对相同问题回答的不同之处2、分析儿童的回答,观察与哲学的辩证思维之间的联系3、分析儿童提出的问题,再查找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哲学”这个词语和儿童连接在一起,是难以让人接受的。然而,从上面两个故事中的童言稚语中,我们又不能否认这些问题的哲理性。,三、分析探究,对比儿童和成人对问题的

3、回答。,问题:你觉得大人烦恼多一点还是小孩烦恼多一点?“当然是小孩啦,因为我们要读书,要上学。”(那大人要工作,要上班啊?)“那就一样都烦!”我的6岁表弟如是说。,问题:你觉得大人烦恼多一点还是小孩烦恼多一点?“应该是大人,因为大人要承担工作和家庭的责任与压力,还有更多的事情要考虑。”父母们如是说。,对比儿童和成人对问题的回答。,问题:为什么会有战争?“不知道因为有人吵架了我还小,不知道这个。”一位小朋友如是说。,问题: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是由政治引起的。”大人的回答。,问题:什么是爱情?“就是两个人都爱对方。”五年级的小同学所说。,问题:什么是爱情?“爱情是我的心只可容纳一个你。”演艺人如

4、是说。“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上的异性相爱的感情。”哲学家如是说。,对比儿童和成人对问题的回答。,分析儿童对问题的回答。,对于“大人烦恼多还是小孩烦恼多”这个问题,儿童认为自己的烦恼比成人更多。而他们得出这个答案,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大人的感观,所以他们唯一凭借的是自身的感受。儿童理应是没有烦恼的,而他们的烦恼是因为受到了束缚。从这里也看出了哲学上对儿童的“儿童是作为审美者存在的”这一观点。对于“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个问题,儿童的回答很坦诚:“不知道”。但他同时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因为有人吵架”,看似幼稚,实质上也许正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由人引起,而战争总是从双方的冲突开始吵架,恰好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

5、冲突形式。对于“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也许儿童并不知道如何阐述,但是看看儿童的回答和哲学上的定义,不难发现他们的共通。就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从这几个问题,可见儿童与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同出一辙的。儿童与哲学的关系也略见一斑。,英国剑桥大学家庭研究中心、国际儿童顾问茱迪斯恩纽女士就儿童参与的经验和思考进行的主题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不要让儿童作为摆设而被剥削。不要让儿童被成年人利用,不要让成年人只是用儿童的观点、想法来充实讨论成果。茱迪斯认为,儿童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他们知道自己的关注点和问题,也知道自己对未来的设计和展望。虽然他们问的问题在成年人看来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但因为他们是儿童,问这些

6、问题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1、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2、什么是政治?3、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4、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5、为什么会有战争?6、爸爸妈妈为什么必须上班?7、空气是什么?8、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9、我为什么会生病?10、为什么1+1=2?11、你究竟为什么活着?12、为什么有男孩儿和女孩儿?13、地球还会转动多久?14、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 另一些事情?,收集儿童提出的问题。,分析儿童提出的问题。,什么是政治?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一系列儿童提出的问题属于政治类的。儿童提出这类问题,有如下的思考过程:首先,观察生活,接着,找出一些特别的现象,然后

7、用语言组织关于这类现象的问题,为了满足好奇而提出问题。,空气是什么?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这一系列儿童提出的问题属于化学、生物类的。对于这些现象,大人已经熟视无睹,儿童知道这些现象的客观存在,但他们除了知道了“怎么样”,还想知道“为什么”。目前,这些问题仍然是生物学家们研究的内容。,至于为什么1+1=2这个问题,更是现今还未完全解开的歌德巴赫猜想!,认真想想,这些问题,你答得上来吗?如果你的孩子突然问你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回答?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傻问题,好问题,简单的问题,艰深的问题整个生命充满了问题。事实上,孩子们总是随随便便就提出最重

8、大的问题,这类问题儿童会提,成年人也会提,假如这不会令成年人感到难堪,儿童们会以为有些事成年人也不知道。,全球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经济学、生物学、医学、文学、艺术以及政治等领域)在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回答了由儿童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什么是政治”,就由以色列前外长西蒙佩雷斯,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之一回答)。就象前面提到的,书中那些天真的问题都是一些“大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成年人也未必知道如何回答。,天真的问题,权威的回答。小孩有“天真的问题”,但常常得不到“权威的回答”;大人有“权威的回答”,但常常想不到“天真的问题”。科学哲学家吴国盛,儿童提出的问题,其实是最本

9、初的,也是最重大的,是终其一生未必解决得了的问题于是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他们在回答孩子的提问的时候就像回答上帝的询问一样,他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最好的方面,最好的智慧,最好的心情,最健康的态度,最可靠的知识,最完整的人格来作家王蒙,1、柏拉图曾说,“惊奇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惊奇。”分析: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常常惊奇于自己的各种发现,对身边的事物 产生惊奇的感受,按照逻辑的分析,如果惊奇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惊奇的话,那么儿童就有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儿童。2、亚里斯多德说过,哲学起源于怀疑和困惑。分析:儿童提出问题,是因为怀疑和疑惑,如果哲学起源于怀疑与疑惑,那么哲学起源于儿

10、童提出问题的初衷。,收集哲学家的论点,小组作出分析。,5、“人的成熟:找回儿时游戏的严肃。”(尼采善恶彼岸断章第94)令人不解的是,人的成熟不是在成年的基础上继续往前更进一步,不是进步进步再进步,成熟成熟更成熟,而是对曾经有过的“儿时”的“找回”。分析:尼采要求人为了成熟而去找回的严肃,是所有儿童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那种严肃:在游戏的时候的那种全身心的投入、严肃和认真。若哲学是一项成熟的思考,而成熟又是“找回儿时游戏的严肃”的话,那么哲学就是儿时的思考。6、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人生的精神阶段。分析: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生要经历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婴儿的阶段。那么就是说,以婴儿为喻体的精神是人的思想的最高境界。可见儿童的天真无邪,没有伪饰,没有欺骗,没有恶意,乃为哲学所追求的。,收集哲学家的论点,小组作出分析。,1、儿童与哲学是有关系的。2、儿童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哲学家所探索的问题。3、儿童的思维方式是哲学的起源。,四、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