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惊厥 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生儿惊厥,1,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统或全身性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是提示脑损伤可能恶化的指标。反复惊厥可影响新生儿脑的发育,产生后遗症。对惊厥患儿,应立即给予紧急处理,同时积极查找病因。,2,在新生儿期尤其是生后第1周内的发生率很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逐渐下降。新生儿惊厥发生率足月儿为 3/1000,早产儿为 60/1000。,3,病 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1,2,3,4,治 疗,4,1 病 因,1.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各种病原所致的脑膜炎、脑炎和脑脓肿,如先天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和风疹病毒等)。非感染性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各种原因
2、所致的脑损伤、核黄疸、红细胞增多症、中毒性脑病、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和先天性颅脑畸形等。,5,1.2全身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脓毒症、新生儿破伤风。非感染性疾病: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症、低血钙症、低血镁症、低血钠症、高血钠症、碱中毒和维生素B6依赖症等 药物过量(如氨茶碱过量、新生儿撤药综合征)先天性代谢疾病(如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高血氨症、枫糖尿症、维生素B6缺乏、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尿素循环缺陷、亚硫酸氧化酶缺乏、戊二酸尿症型、钼辅助因子缺乏、甲基丙二酸尿症、线粒体病和葡萄糖转运载体缺乏等)。,6,1.3 新生儿惊厥病因及发生比例 缺氧缺血脑损伤占 55%:其中广泛性(如围生窒息)占40%,局
3、部梗死(动脉/静脉)占15%;颅内出血占1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 5%;代谢性疾病占6%:其中暂时性代谢性疾病占5%,先天代谢异常占1%;脑发育不全占5%;新生儿惊厥综合征占1%;新生儿撤药综合征占1%;不明原因占10%。,7,2 临床表现,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形式与婴幼儿和儿童有很大不同,表现无规律,临床上可将新生儿惊厥分为5种表现形式和类型。轻微型局灶阵挛型多灶阵挛型强直阵挛型肌阵挛型,8,2.1轻微型 是新生儿期较为常见的惊厥类型,发作时惊厥局限、细微,常表现为:眼部异常动作:眼球偏斜、眼睑反复抽动和眨眼面口异常动作:面肌抽动、吸吮、咀嚼、口角抽动、伸舌和打哈欠,9,四肢异常动作:上肢划船
4、样、游泳样和下肢踏步样动作植物神经性发作:呼吸暂停、屏气、阵发性面色苍白、瞳孔扩大或缩小由于这些运动是由皮层下中枢控制,故发作时脑电图常无相应变化,10,2.2 局灶阵挛型 表现为一个肌肉群阵发性节律性抽动,常见于一个肢体或一侧面部,可扩大到其他部位,意识清醒或轻度障碍。多见于脑局部损伤,如出血或梗塞、代谢异常、如低血糖症和低血钙症等。,11,2.3 多灶阵挛型 表现为多个肌肉群阵发性节律性抽动,常见于多个肢体或多个部位同时或先后出现抽动,也可迅速地从一个肢体转向另一个肢体,常伴有意识障碍。EEG表现为多灶性的尖波。本型多见于缺氧缺血脑损伤、颅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2.4 强直阵挛
5、型 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有时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全身强直者躯干后仰或俯曲,常伴两眼上视和呼吸暂停,神志不清,EEG 主要表现为高幅慢波。提示有器质性病变,常见于脑室内出血、破伤风、核黄疸。,13,2.5 肌阵挛型 表现为肢体和躯干反复屈曲性痉挛,EEG表现为爆发抑制。提示有弥漫性脑损伤。,14,3 诊断与鉴别诊断3.1 确定是否存在惊厥新生儿惊厥表现很不典型,有时很难确定是否存在惊厥,应打开被包仔细观察。必须与震颤、无意识动作相鉴别,确定是否存在惊厥。,15,在诊断新生儿惊厥时,常易将抖动误诊为惊厥。抖动在新生儿也很常见,表现为快速肢体或躯体的震颤运动,用手握住颤抖的肢体或躯体时抖动即被阻断,
6、抖动发生时常无眼球运动及面部的变化,且无节律性。而惊厥多为自律性的粗大、急速的运动,常伴有凝视,不易被阻断。,16,3.2 确定惊厥的病因 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和EEG等,查找惊厥的病因。病史:要详细询问家族史、母亲孕期史、用药史、分娩过程和窒息抢救情况。出生3 d内出现的惊厥,常见病因有缺氧缺血脑性脑病、颅内出血、代谢紊乱和宫内感染等。出生3 d后发生的惊厥,常见病因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脓毒症、破伤风和代谢紊乱等。,17,体格检查:要仔细观察惊厥类型、精神神志状况、四肢肌张力和原始反射等。实验室检查:要先查血常规、血电解质(钙、镁和钠)、血糖和血气分析等,同时检查脑脊液
7、常规和培养。然后进一步检查有关项目,如胆红素、肝肾功能和血氨等影像学检查:应先行头颅B超和CT检查。,18,EEG检查:有助于惊厥的诊断和分类,对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但因新生儿脑发育未完善,其脑电图的变化和儿童或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常表现为多灶性和不同步的放电。此外,脑电图主要是描记大脑皮层的电活动,而新生儿有些抽搐活动是由皮层下中枢发出的冲动所致,虽临床出现抽搐,但脑电图上无惊厥的电活动。因此,新生儿脑电图对新生儿惊厥预后的判断价值远远大于诊断。,19,4 治疗,4.1 控制惊厥 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静脉注射 10 min,一般血药浓度约200mg/L,此水平在新生儿有明显抗惊
8、厥作用。如果惊厥持续,再增加剂量5mg/kg,至总剂量3040mg/kg。在此水平一般呼吸抑制不明显。但最近RCT 研究表明,至总剂量后达到控制惊厥水平者不到50%。有学者提倡用更高的血药浓度,但还存在争议,增加药物浓度对心肺抑制危险度超过治疗所获得的利益。在肝功能不良的窒息新生儿用上述剂量可使血药浓度升高,镇静持续数日。,20,对严重窒息、肝功能不良新生儿用负荷量苯巴比妥后仍有惊厥者,加用二线镇静效果稍低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妥英钠:负荷量20mg/kg,血药浓度150200 mg/L,用生理盐水稀释(用葡萄糖溶液可产生沉淀),速度 1 mg/kgmin,以避免心律失常。如果惊厥持续,可增加
9、5 mg/kg。,21,苯巴比妥+苯妥英可控制85%的惊厥,如无效可用苯二氮卓加强疗效。罗拉西泮、地西泮和咪达唑仑都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这3种药物均可快速进入脑组织,但药动学、药效学及不良反应有很大差异,相比较罗拉西泮更好。,22,罗拉西泮与地西泮比较有以下优点:a.静脉用地西泮后迅速再分布,数分钟内自脑组织中清除;b.地西泮有更明显的心肺抑制作用(尤其在合用苯巴比妥时);c.静脉用地西泮中含的苯甲酸钠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罗拉西泮0.05mg/kg静脉推注,在23 min起效,持续624h。可在数分钟后重复用药,至总剂量0.1mg/kg。地西泮0.1mg/kg静脉推注,缓
10、慢增加至0.3mg/kg,直至惊厥停止。,23,咪达唑仑:是一种新型的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对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有较好的疗效,在儿童机械通气时作为镇静剂使用,安全性较好。在新生儿中使用较少,近来发现对使用苯巴比妥40 mg/kg 后仍然惊厥的新生儿有效。使用方法先用0.15 mg/kg 静注,然后用0.1 0.4 mg/kgh 持续静滴,用药1 小时内能控制惊厥,并减少惊厥的发作频率。咪达唑仑为水溶性药物,紧急情况下可以肌注或滴鼻。可引起难以安慰的哭泣、易怒、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兴奋不安等。近来有报道,咪达唑仑可引起早产儿肌阵挛抽搐和强迫体态。,24,4.2病因治疗 低血糖:新生儿惊厥时,即使发现
11、是其他原因所致也应立即除外或纠正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3.896.66mmol/L,如果低血糖新生儿有惊厥,静脉10%葡萄糖2ml/kg静脉注射,之后持续输葡萄糖达8mg/kgmin。,25,低钙、低镁:即使低钙惊厥对抗惊厥药有反应,还需纠正低钙。在仔细监测心率的同时静脉推注5%葡萄糖酸钙4ml/kg。低镁时最好肌肉注射50%硫酸镁0.2ml/kg。治疗低钙时也应使用镁剂,因补钙增加肾脏镁排泄,用镁可增加血钙水平。但需注意镁可导致患儿暂时软弱、张力降低。,26,维生素B6:以上药物无效时,需除外维生素B6缺乏。静脉推注维生素B6 50100mg,如果惊厥停止,诊断维生素B6缺乏。因维生素B6增加
12、脑合成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偶可发生呼吸暂停及张力低下,故需密切监测呼吸情况。如诊断维生素B6缺乏,根据疗效口服维生素B6维持量10100mg/d。,27,叶酸:足量抗惊厥药及维生素B6无效时,需用叶酸2448h。开始口服叶酸2.5mg,每日2次,可能需增加至8mg/kgd。,28,立即心肺监护,稳定生命指征,第一步,第二步,纠正暂时性代谢异常纠正低血糖:10%葡萄糖2ml/kg,然后以8mg/kgmin,使血糖维持在3.89-6.66mmol/L纠正低钙:5%葡萄糖酸钙4ml/kg静脉注射,需监测心脏功能纠正低镁:2.5%硫酸镁2-4ml/kg缓慢静脉滴注,并监测心率和呼吸,新生儿惊厥的紧急处理,29,第三步,苯巴比妥20mg/kg静脉滴注,监测心肺功能5mg/kg静脉滴注(可重复直至总剂量30-40mg/kg)考虑持续脑电监测,考虑插管/呼吸机治疗,第四步,罗拉西泮0.05mg/kg静脉滴注(可重复直至总剂量0.1mg/kg),30,第七步,苯妥英钠20mg/kg缓慢静脉推注惊厥持续存在可增加5mg/kg缓慢静脉推注(可重复直至总剂量30mg/kg),第六步,第五步,维生素B6 50-100mg/kg静脉滴注(脑电监测),其他药物,31,谢谢!,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