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及工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2831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的热处理及工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钢的热处理及工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钢的热处理及工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钢的热处理及工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钢的热处理及工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的热处理及工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的热处理及工艺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9,10章:钢的热处理及工艺 序 返回,9.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2、影响A形成的因素(T、v、成分、原始组织等)3、A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9.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9.3 钢的退火和正火 9.4 钢的淬火1、淬火加热温度2、淬火冷却介质3、淬火冷却方法,9.5 钢的回火1、淬火钢的回火转变与回火组织2、回火钢的性能3、回火种类4、回火脆性9.6 钢的淬透性1、淬透性的概念2、淬透性的测定及表示方法3、淬透性曲线的应用4、淬透性与机械设计9.7 钢的表面淬火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2、火焰加热表面淬火9.8 钢的化学热处理,钢的热处理 序1/2 2/2,一、钢的热处理:根据钢在固

2、态下组织转变的规律,通过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达到改善钢材性能的一种中工工艺。热处理一般由加热、保温、冷却三阶段组成。热处理的特点:是只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而工件外形及尺寸改变很小或不发生改变。其基本工艺可以用热处理工艺曲线来表示。热处理是一种与铸、锻、焊等加工过程密切相关的工艺,为了能够消除或改善上述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组织结构缺陷需要进行一定的热处理。热处理的目的: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及工艺性能,并能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力,从而提高工件的寿命和力学性能,为缩小工件尺寸、减轻重量提供可能性。热处理的工艺参数:主要是加热速度、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钢的热处理 序2/2

3、返回,二、热处理分类:1、通常的热处理工艺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2、根据加热和冷却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热处理、化学热处理、表面热处理等多种热处理形式;3、根据热处理在工艺流程中的作用分为:预备热处理:是为后序冷热加工和进一步热处理做准备,常为退火、正火或调质处理。最终热处理:使工件达到使用性能要求。常采用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等。,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返回,A成分均匀化(C原子在A中扩散)(点击看图2),A形核(在F与Cm的相界面上),A晶体长大(F向A晶格重构、Cm溶解、C原子向A中扩散),残余Cm溶解(F晶格重构速度较快,先行消失,一、钢的临界温度在缓慢加热

4、和冷却时,其固态转变的临界温度是由相图决定。二、加热时组织转变是从室温组织转变为A组织的过程,故也称为奥氏体化(A化)。(详述)A化一般包括四个连续转变过程:,A化详述 返回,一、共析钢的A化:据相图,将共析钢加热到A1以上温度后,P处于不稳定状态。1、在F与Cm的交界处产生A晶核,这是由于FCm相界面上 原子排列不规则以及碳浓度不均匀,为优先形核提供了有 利条件,即既有利于Fe的晶格由BCC变为FCC,又有利于 Cm的溶解及碳向新生相的扩散;2、A晶核长大的过程:FeFe的连续转变和Cm向A的 不断溶解。实验表明:在A长大的过程中,F比Cm先消失。3、残余Cm的不断溶入A,直至Cm全部消失;

5、4、A中含碳量逐渐均匀化。二、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A化:以及先共析F或二次Cm继续向A转变或溶解的过程,只有 加热温度超过A3或Acm后,才能全部转变或溶入A。,3、A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返回,一、奥氏体晶粒度(了解)A形成所需的时间较短,A成分均匀化所需的时间较长。A形成后,在继续加热过程中A晶粒大小要发生变化,需要区别三种有关A晶粒度的概念:1、A起始晶粒度:一般较小,难于测量,但通过快速短时加热可获得细晶粒,对热处理工艺有重要意义。2、A实际晶粒度:是在具体条件下的晶粒大小,直接影响钢的组织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3、A本质晶粒度:是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93010C,38h)所获得的

6、A晶粒大小,它表示了A晶粒在高温时长大的倾向。14级为本质粗晶粒钢;58级为本质细晶粒钢。(见图2-62所示),二、影响A晶粒长大的因素 A晶粒的长大是一自发过程:曲折晶界变为平直晶界,大晶粒吞并小晶粒。凡是影响A过程的因素均影响A晶粒的长大:如加热温度T;加热速度v:越快,A的形成温度越高;保温时间:长。短。未溶碳化物对晶界推移的阻碍作用:合金元素除Mn、P外一般均有阻碍作用;,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返回,钢经加热获得A组织,其最终性能是由随后的冷却所得到的组织来决定,因此控制A在冷却时的转变过程是获得所需性能的关键。深入研究A在冷却时的转变规律则需掌握A冷却方式、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过冷A连

7、续冷却转变曲线等内容。(补充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A冷却方式分为:等温冷却和连续冷却两种。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综合反映过冷A在不同过冷度下等温转变的过程,转变开始和终了 时间、转变产物和转变量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又称为C曲线。,影响过冷A等温转变(C曲线或TTT曲线)的因素:1、A碳浓度:亚、过共析钢的先共析转变区;2、合金元素:除Co、Cu之外,大多数溶入A的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A的稳定性,使C曲 线右移,其中有些合金元素(Cr、W、Mo、V)还使C曲线形状发生变化,使C曲线分为两个部分形成两个鼻尖。(若以未溶碳化物存在时,降低过 冷A的稳定性,使C曲线左移。)3、A的原始组织、加热T、保

8、温时间都会影响A的晶粒度和均匀性,从而影响C曲线形状。,C曲线与CCT曲线的区别:1、CCT曲线的位置比C曲线靠右下方,过冷A转变的孕育区长,转变温度也低;2、在高温转变区,连续冷却转变往往得到混合组织,组织晶粒外细内粗,而等温转变的 产物为单一组织且均匀一致。连续冷却较难得到B,M转变较完全。等温转变则相反。,补充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 返回,等温冷却 返回,C曲线:反映了转变产物与转变温度、时间之间的关系。1、三种组织转变A1550C为P区550C Ms为B区;Ms Mf为M区。AR的含义:参见组织形态图:2、过冷A转变分为三个区域:转变曲线以左;转变曲线之间;转变终了曲线。,三种组织转变 返

9、回,1、P区:A分解为F和Cm相间的片层状组织,是靠Fe与C原子长距离扩散迁移,F 和Cm交替形核长大而形成的;随温度的降低,加大,过冷A稳定性 变小,孕育期变短,P的片间距变小,组织变细;A1650C 为珠光体P;d=0.6-1微米 P区产物:650600C为索氏体S;d=0.25-0.3 600550C为屈氏体T;d=0.1-0.15,2、B区:转变温度较低,Fe与C原子的扩散,转变产物的形态、性能及转变过程都与P不同,是含过饱和碳的F和Cm的非片层状混合物。按组织形态分为:550350C为B上:是自原A晶界向晶内生长的F板条,具有羽毛状 B区产物:的金相特征,条间有Cm。350240C为

10、B下:呈一定角度的片状F与其内部沉淀的碳化物,显 微镜下常呈色针状形态。,3、M区:原子已不能进行迁移,只能进行无扩散型相变,母相成分不变,得到 M组织,相变速度极快。M其实是大量过饱和碳的固溶体。即使冷却到M转变终了温度,也不能使所有A都转变成M成为AR。M区产物:板条M:含C量0.2%;针状M:含C量1.0%;介于0.2 1.0%为混合M。,组织形态图 返回,掌握影响C曲线的因素 返回,1、A成分的影响(1)含碳量对C曲线的影响;(2)合金元素对C曲线的影响:改变位置:大多数会延缓过冷A的分解,使C曲线右移;改变形状:使P区与B区分开(b及d)。甚至P区消失(如c)。2、A状态的影响(A晶

11、粒度细,则左移;组织不均匀左移;T等)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提高T或延长保温时间,使A成分更为均匀,且 由于A晶粒的长大,晶 界面积减少,不利于A 晶粒的形核与长大,因 此提高了A的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3、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 拉应力加速分解,等向 压应力则阻碍;塑变加速。,含碳量及合金元素对C曲线的影响 返回,过冷A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返回,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只要T与等温转变的相同,则组织与性能相似。1P+M;2S;3T;4T+M;5M+少量AR;6M+少量AR*对于碳钢而言,条件3及4也难以得到B组织。,P、B、M相变参见(P244-264),1 P相变高温相变要点:珠光体形核的本质、领先

12、相、相间沉淀等的机理(解释)-普遍认可在A晶界上优先形核。普遍被认可的相变机理:1.1 渗碳体和铁素体均可成为相变的领先相;1.2 过共析钢以渗碳体为领先相,亚共析钢则为F,共析钢则两相均可;1.3 过冷度小时以渗碳体为领先相;过冷度大时铁素体为领先相.因未能直接实验验证,尚无定论。也有人认为P相变是两个共析共生,其出发点是 两相以相界面有机结合、有序配合;彼此间存在晶体学位向关系;相对量上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认为P是个整合体,P晶核是两相,否认领先相的存在。其P的形成可描述:A(贫碳区+富碳区)晶核P(F+Fe3C)P团。,P形成的分枝机制,见P244图9-15以渗碳体或F为领先相机制(右图

13、)(HullMehl mechanism for pearlite initiation),Formation of a binodule.Note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in 2(b)can catalyze the formation of u in both 1 and 2(c).,Light micrograph of a series of uninodules(A)and binodules(B)in a partially transformed eutectoidsteel.Note that pearlite initiation is almost

14、 exclusively at the grain boundaries.In addition,complete coverage of the boundaries has led to site saturation.The approximate positions of the grain boundaries are delineated by the heavy lines.(Computer enhanced image,from an original in Mehl),以渗碳体或F为领先相(HullMehl mechanism for pearlite initiation

15、),珠光体形成时C的扩散示意图及形态,Radial and Parallel Pearlite Growth随着形成温度的降低,形态上趋于放射状,平行状减少,粒状P的形成,粒状P:颗粒状的Cm分布在连续的F基体中(见P247中的图9-22)粒状P的形成方式:(1)控制A化条件,使A晶粒内存在大量均匀弥散的Cm晶核时,且A成分不均匀时,在A1线稍下的温度由过冷A直接形成;(2)片状P通过球化退火工艺完成:将钢加热到略低于A1的温度,长时间保温。其球化驱动力是F与Cm间相界面(或界面能)的减少;(3)对高碳钢,以淬火+高温回火工艺实现。片状P、粒状P等组织的性能对比:见P246中的图9-19、20

16、、21、23,伪共析P的概念,实际冷却条件下先共析相(F或Cm)的析出数量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而减少。P248 图24偏离共析成分的A快速冷却到A1以下一定的温度范围所发生的P相变。因此S和T都属于伪共析P。,2 M相变低温相变,(1)M的晶体结构 M的本质是碳在-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M的晶体结构与成分有关:极低碳钢或无碳合钢-体心立方;含碳较高的钢-体心正方,参见P249图9-25及26。(2)M的组织形态(两种基本形态)P250 图27-34 板条M低碳M位错M 片状M高碳M孪晶M(3)M的形态与含碳量、Ms点的联系 P252 图35(4)M的高强度、高硬度:碳原子的固溶强化、相变强化

17、、时效强化;(5)M的韧性与其亚结构相关 P253(6)M相变特点:无扩散性、切变共格性、具有特定的惯习面和位向关系(主要有K-S和西山关系二种)、在一定温度范围进行、相变具有不完全性、可逆性(7)应用举例 P258,3 B相变中温相变(P259-),(1)B形态与A中含碳量、合金元素、转变温度有关:羽毛状上B:0.4%C的中、高碳钢,形成温度范围是600-350 形貌特征是:-过饱和的F由A晶界向晶内长成条状,F条与条间为断续的、短杆状Cm(或Ar),F中存在位错緾结;针状的下B:过饱和的片状F+于F内部析出的微细,具有六方结构,成分不固定;与BF的长轴呈55-65;黑针状F的过饱和度高于上

18、B中的F;亚结构也是高密度的位错,无孪晶。粒状B:为大块状或针状F内分布着岛状颗粒,高温下是A,低温下可是Ar或P或M。常见于中碳成分以下的钢中,形成于上B形成温度的上部分区间。(2)B的性能 与B的形态有关,上B硬度低,因具方向性使韧性变差,应避免形成;下B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等温淬火工艺可得下B;粒B中的岛状物有第二相强化作用。(3)B相变的特点,(3)B相变的特点,I 是形核与长大的过程(有孕育期)II BF按M相变机制进行(共析钢:上BF与A符合K-S关系;下BF与A符合西山关系)III B中碳化物的分布与形成温度有关,P263 图9-51IV W氏组织的形成: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

19、F沿A某一特定晶面(惯习面-111r)析出,并与母相存在晶体学位向关系(K-S)。特征是近于平行的一些针状F(或Cm)由A晶界向晶内生长。参见P263 图52;W的影响因素:含碳量(1.2%C)、A晶粒大小(过于粗大加热温度过高)、冷却速度(较快)W是过热缺陷组织:会降低力学性能(esp.塑、韧性),提高脆性转折温度,材料易脆断措施:避免A晶粒粗化,可采用控制轧制、降低终锻温度、控制锻后冷却速度或其他热处理工艺,9.3 预先热处理的目的与常用工艺(1/2)2/2 返回,目的:改善毛坯或半成品件的组织性能或为最终热处理及其它 终加工处理作好组织准备。常用工艺:退火、正火、调质。1、退火:工艺参见

20、图。,亚共析钢:Ac3以上;过共析钢:稍高于Ac1;球化退火:使二次Cm及P中的Cm球化,加热温度取稍高于Ac1,以保留较多未溶碳化物粒子或较大的A中碳浓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促进球状碳化物的形成。而Ac3或Accm以上完全退火,组织完全A化,冷却后得到的是片层状组织。,各种退火工艺 返回退火 返回正火,图 球状(或粒状)珠光体组织 返回,9.3 预先热处理的目的与常用工艺(2/2)返回,2、正火,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C(参见P278图10-1),完全A化后从炉中取出空冷的热处理工艺。,正火与退火的区别:在于冷速组织和性能的差异,正火的主要应用:1)普通结构钢件的最终热处理

21、;2)低、中碳结构钢的预先热处理,可获得适当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3)消除过共析钢中产生的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9.4 钢的淬火(T、冷却方法及介质)(P282)返回,1、淬火加热温度:亚共析:Ac3+3050完全淬火;过共析:Ac1+3050不完全淬火;因需保留预先热处理 球化组织中的部分碳化物,得到细小M粒状碳化物 少量AR的组织。(备注),2、淬火冷却方法:一般碳钢(淬透性低):水淬;合金钢及尺寸310mm的小碳钢件:油淬;较大的简单碳钢件或易产生淬火缺陷的复杂件:双液淬;尺寸不大的合金钢刀具:分级淬;(可有效减少淬火应力)形状复杂、要求变形小或韧性高的合金钢件:等温淬

22、火;精密量具、模具、偶件:深冷处理。(参见备注),理想的淬火冷却曲线如P286图10-4所示 Why?,3、淬火冷却介质(也可参见书中P286的表10-2)比较各种冷却介质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局限。,9.5 钢的回火(转变、组织及种类)(1/3)2/3(P268、292)返回,回火转变的依据:回火处理的目的:部分消除淬火组织中的不平衡性(如热应力等),以保持 相对硬化的结构与此性能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回火过程中的组织变化:1、M的分解:C的逐渐析出与形成过渡型碳化物等;2、AR的分解:形成过渡型碳化物与过饱和相;3、碳化物转变为Cm,以及Cm的聚集长大;4、相的再结晶:由针片状转变为等轴状。最

23、终得到无应力的F与Cm的混合物。回火产物:250300C为回火M;300500C为回火T;500650C为回火S:500600C为等轴F粒状Cm;600,Cm聚集长大,直至A1时严重粗化,成为 淬火钢回火时组织变化表 球状Cm与F的平衡组织(球状P组织)回火工艺分类,9.5 钢的回火(2/3)3/3 返回,回火组织与连续冷却组织或等温冷却组织的区别,尤其是中高温回火之后:连续冷却或等温冷却所得的T与S:片层状结构;回火T与回火S:则是粒状Cm分布于F基体上,组织微细,第 二相是均匀细小的弥散状态,强度和韧性配合 良好。低碳钢的板条M本身就处于强韧组织状态,只需200以下回火,以保持其强韧性。影

24、响因素:添加合金元素可使回火阶段移向更高的温度,即能 消除淬火内应力,又能保证回火M的稳定性,使强 度和硬度不致降低。,9.5 钢的回火后的性能及回火脆性(3/3)返回,淬火钢不能直接使用的原因有三:1、高应力状态,易引起变形和开裂;2、组织处于亚稳定状态,使用中会发生组织、性能和尺寸变化;3、淬火组织中的片M硬而脆,达不到零件的力学性能要求。回火性能主要取决于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大都为13h,空冷,低温回火脆性:250400C回火时,沿M片边界析出脆性薄壳状碳化物,引起韧性下降的现象。为不可逆回火脆性。(请同学解释)高温回火脆性:在500650C回火后 缓冷,韧性突然降低的现象。为可逆回火脆性

25、(回火后快冷可避免)(请同学解释),图:回火温度对5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点击此看“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9.6 钢的淬透性(P288)返回,9.6.1 淬透性的概念 9.6.3 淬透性曲线的应用9.6.2 淬透性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9.6.4 淬透性与机械设计,淬火原则与淬透性 1、淬硬:尽量获得全M组织;淬火原则:2、淬透:避免非M组织;3、尽量使用缓和的冷却介质。淬透性:是材料的一种属性,指经A化的材料接受淬火的能力,即在相同条件下获得较大深度M的能力。临界淬透直径:在某介质中材料中心处获得50M的试样尺寸。用以衡量材料的淬透性。不同材料、不同尺寸的零件,接受淬火的能力不同;同样材料制成的不

26、同尺寸的零件,在同样介质中冷却接受淬火的能力不同(参见右图)。,9.6.1 淬透性的概念(P289)返回,概念:奥氏体化后钢淬火后获得M的能力。衡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淬透层的深度表示。淬透层越深,钢的淬透性越好。关键点:钢在某种介质中淬火时,其淬透层深度与工件从表面到心部各点的冷却速度有关。若中心的冷速临界冷却速度Vk,全M组织淬透;若中心的冷速Vk,则心部出现非M组织未淬透;,图10-7,9.6.2 淬透性的测定及表示方法(P290)返回,末端淬火法(端淬法):标样A化于末端淬火装置上喷水冷却。结果:沿轴线方向上冷却速度逐渐减小,以末端为最大。检测:测出沿轴线方向上的硬度分布曲线,可

27、得钢的淬透性曲线。比较:不同的钢种,淬透性不同,获得同一性能的冷却方法不同或同一冷却方法所得的性能不同。见上图。,图10-9,9.6.3 淬透性曲线的应用(P291)返回,1、根据淬透性曲线可以比较不同钢种的淬透性大小2、利用淬透性曲线可以确定钢棒的临界淬火直径3、利用淬透性曲线可推算圆钢淬火后横截面上的硬度分布,图10-11,9.6.4 淬透性与机械设计 返回,9.7 钢的表面淬火(P296)返回,表面淬火:仅对工件表层进行淬火的热处理工艺。原理:快速加热表层至A化,随即迅速冷却获得表面淬火组织;在提高表面硬度与耐磨性的同时,保持内部原有组织与性能。常用工艺:工件放在有足够功率输出的感应线圈

28、之中,在高频交变磁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场作用下,工件表面形成了强大的感应电流,使工件表面 迅速升温继之表面淬火的工艺方法。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将高温火焰或燃烧后的炽热气体喷向工件表面,使其迅速 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在一定的淬火介质中冷却的方法。利滚轮或其它接触器和工件间的接触电阻,通以低电压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 的大电流,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A化,滚轮移去后靠自 身未加热部分的热传导达到激冷淬火,淬后无需回火。盐浴表面淬火;利用高能量密度的CO2激光束或加速的电子束辐照、电火花表面硬化;轰击表面,使工件表面加热并自冷淬火。其加热速度 激光、电子束表面淬火 高于感应加热与火焰加热,对工件的热影响极小

29、,淬 火后的表面硬度极高,或获得很薄又不宜剥落的硬化 层,且变形极小。,感应加热表面淬火(P297)返回,感应线圈通交流电 交变磁场的产生 感应电流的产生集肤效应使表面瞬时达高温而心部几乎不受影响立即喷淋冷却剂使表层淬硬。淬硬层深度h:感应电流透入工件表层的深度。电流频率越高,深度越小,加热层则越薄。按交变电流的频率分类:1、高频:200300kHZ,h 为0.52.0mm;中小模数齿轮及中小尺寸轴类零件。2、超音频:3060kHZ,h 为2.53.5mm;齿轮、花键轴、凸轮轴、曲轴等。3、中频:28kHZ,h 为310mm;较大尺寸轴和大中模数齿轮等。4、工频:50kHZ,h 为达1015m

30、m以上。较大直径零件的穿透加热以及大直径 零件如轧辊、火车车轮等的表面淬火。,装置组成:电源;感应器;喷水套等。,感应加热的特点:加热速度快、时间短、热效率高;淬火组织细小、淬火硬度比普通淬火的要高23HRC;变形小、氧化脱碳少;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及耐磨性;表面存在有利的压应力;工艺过程易于控制及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特点是:,图10-16,9.7.2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返回,用高温火焰(3000C以上,常用乙炔氧或煤气氧等混合气体火焰)加热表面喷水冷却及时回火。操作:火焰烧嘴相对于工件移动,调节烧嘴位置和移动速度可以获得不同厚度的淬硬层。深度一般为26mm.优点:设备简单、成本低

31、、灵活性大,适用钢种较广。缺点:质量难于控制。适用范围:单件、小批量及大型零件的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 返回,优点:设备及工艺费用很低、操作方便、工件变形小,能显著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及抗擦伤能力。缺点:硬化层较薄(0.150.30mm)、组织与硬度的均匀性差、不适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应用:机床导轨、汽缸套等。,9.8 钢的化学热处理 返回,概念: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活性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一 种或几种元素渗入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 热处理工艺。与表面淬火的差异:与表面处理(如电镀、磷化、氧化处理等)的差异:三个基本过程:具体工艺有:渗碳、渗氮处理(氮化)碳氮共渗(即氰化处

32、理和氮碳共渗)。,1、整体加热与局部加热;2、化学成分的改变与否;,无明显的分界面:渗入元素向内扩散,渗层与基体呈紧密结合,不易 剥落,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强度。,1、高温下介质的化合物分子分解为活性原子;2、零件表面吸收活性原子,形成固溶体或形成化合物;3、表面富集的高浓度活性原子向内部扩散,形成扩散层。,渗碳处理(P300)返回,1、将钢件加热到AC3以上温度,分解的活性碳原子吸附于表面,使钢件表层与心部形成很大的C浓度差;2、保温一定时间,使C向内部扩散:高温下C的扩散系数D大及高的浓差,使C原子向内扩散形成具一定厚度的渗碳层;C原子的扩散速度影响整个处理过程。组织:由表及里为过

33、共析、共析、亚共析;3、渗碳后淬火、回火(可达HRC60以上):组织:由表及里为高碳M(高硬度和强度)、混合M、低碳M(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主要参数:适用于:低碳钢制件,对表面有较高耐磨性要求并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的零件,如各种重载齿轮、活塞销、凸轮轴等。20CrMnTi渗碳方法:固体法、液体法、气体法等。,1、表层含碳量:0.85-1.05%C2、渗碳层深度;3、表面层硬度等。,渗层太浅或太厚对性能有何影响?,渗碳后的热处理 返回,淬火:1、直接淬火渗后预冷到一定温度直接淬火。适用于气体或液体渗碳。2、一次淬火渗后缓冷至室温后,再次加热淬火,所得组织较细。对心部性能要求较高时,淬火T应高于心部

34、的Ac3点;强调表面耐磨性时,淬火T稍高于Ac1;3、二次淬火第一次:Ac3以上3050,旨在细化心部组织并消除网 状渗碳体;第二次:Ac1以上3050,使表层获得极细的M和均匀 分布的细粒状二次渗碳体。缺点: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变形程度大、氧化脱碳。回火:180200,图10-17 低碳钢渗碳缓冷后的渗层组织,渗氮处理(氮化)(P301)返回,氮化处理前,须进行调质处理,以获得强而韧的综合机械性能。1、加热温度低于AC1,一般为500580C,时间为2050hr。氨加热分解为N并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一定的浓度梯度;2、N向内扩散,形成氮化物层(HV9501200或HRC6572)及扩

35、散层。3、氮化后无需热处理。(氮化层厚度为0.30.5mm及处理温度低)常用材料:38CrMoAl等,或其它含Al、Cr、Mo、V、Ti等合金元素的钢。氮化件性能: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高硬的氮化物层);高的热稳定性:可保证500600硬度不降低。高的疲劳强度(表层有残余压应力氮化层形成时体积膨胀);抗蚀性(氮化物在工业水、过热蒸汽和碱液中很稳定)适用性:对耐磨性和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或要求抗热、耐蚀的耐磨 件。如机床丝杠、镗床主轴等。方法:气体氮化、离子氮化(氮化时间明显缩短),碳氮共渗(氰化)和氮碳共渗(软氮化)(P302)返回,1、碳氮共渗:以渗C为主,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应用较广;参数:T

36、820860C;保温时间:12hr;层深:0.20.5mm;表层Wc0.71.0%,WN0.150.5%;渗后处理:直接淬火低温回火;表层组织:含C、N的回火M少量残余A碳氮化合物颗粒。方法:以气体法为主。(液体法的氰盐有剧毒、污染,应用受限)2、氮碳共渗:以渗N为主,以低温气体氮碳共渗应用较广。由于渗层的硬度比气体氮化的为低,又称为“软氮化”。参数:T500570C;层深:0.10.4mm(化合物层深不到20m)硬度为HV570680 渗后处理:由于温度低,变形小,渗后可直接使用,无需处理 和加工。工件有好的耐磨、抗疲劳性能、抗咬合和抗擦 伤能力。适用范围:钢种不受限制,适于碳钢、合金钢、铸

37、铁等。,1、最孤独的时光,会塑造最坚强的自己。2、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3、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4、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5、通往光明的道路是平坦的,为了成功,为了奋斗的渴望,我们不得不努力。6、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永远没有回报。7、成功就是你被击落到失望的深渊之后反弹得有多高。8、为了照亮夜空,星星才站在天空的高处。9、我们的人生必须励志,不励志就仿佛没有灵魂。10、拼尽全力,逼自己优秀一把,青春已所剩不多。11、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12、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伤痕

38、,时间才是最好的疗剂。13、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14、早晨给自己一个微笑,种下一天旳阳光。15、没有爱不会死,不过有了爱会活过来。1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17、当我微笑着说我很好的时候,你应该对我说,安好就好。18、人不仅要做好事,更要以准确的方式做好事。19、我们并不需要用太华丽的语言来包裹自己,因为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20、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无法带给别人信心。21、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22、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23、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

39、量。24、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25、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26、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27、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28、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29、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30、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31、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却可以做到完美。32、如果上帝没有帮助你那他一定相信你可以。33、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34、珍惜今天的美好就是为了让明天的回忆更美好。35、只要你在路上,就不要放弃前进的勇气,走走停停的生

40、活会一直继续。36、大起大落谁都有拍拍灰尘继续走。37、孤独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独。38、宁可失败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恶的事情上。39、我很平凡,但骨子里的我却很勇敢。40、眼中闪烁的泪光,也将化作永不妥协的坚强。41、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4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等别人来原谅自己。43、踩着垃圾到达的高度和踩着金子到达的高度是一样的。44、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45、人生最大的挑战没过于战胜自己!46、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47、现实的压力压的我们喘不过气也压的我们走向成功

41、。48、心若有阳光,你便会看见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美好值得期待和向往。49、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50、不能强迫别人来爱自己,只能努力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51、不要拿过去的记忆,来折磨现在的自己。52、汗水是成功的润滑剂。53、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54、成功的秘密在于始终如一地忠于目标。5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56、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己57、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58、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59、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60、如果你看到面前的

42、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61、宁可笑着流泪,绝不哭着后悔。62、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只在一念之间。63、跌倒,撞墙,一败涂地,都不用害怕,年轻叫你勇敢。64、做最好的今天,回顾最好的昨天,迎接最美好的明天。65、每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否则,大多数人都会有多少时间就花掉多少时间。66、当你被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记住,碳正是因为压力而变成闪耀的钻石。67、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活给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68、人生道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都只能靠自己。69、不是某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70、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

43、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內心世界的真正财富。71、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72、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73、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74、时间告诉我,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75、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76、人总是在失去了才知道珍惜!77、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78、生活远没有咖啡那么苦涩,关键是喝它的人怎么品味!每个人都喜欢和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殊不知随心所欲根本不是生活。79、别拿自己的无知说成是别人的愚昧!80、天空的高度是鸟儿飞出来的,水无论有多深

44、是鱼儿游出来的。81、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82、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83、我们要以今天为坐标,畅想未来几年后的自己。84、日出时,努力使每一天都开心而有意义,不为别人,为自己。85、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86、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87、因为一无所有这才是拼下去的理由。88、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89、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90、尽管社会是这样的现实和残酷,但我们还是必须往下走。91、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92、你能够先知先觉地领导产业,后知后觉地苦苦追赶,或不知不觉地被淘汰。93、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94、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得就有失,有爱就有恨,有快乐就会有苦恼,有生就有死,生活就是这样。95、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96、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97、如果我们一直告诫自己要开心过每一天,就是说我们并不开心。98、天气影响身体,身体决定思想,思想左右心情。9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100、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