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公共基础2ppt课件:第1章-概述.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8484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公共基础2ppt课件:第1章-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计算机公共基础2ppt课件:第1章-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计算机公共基础2ppt课件:第1章-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计算机公共基础2ppt课件:第1章-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计算机公共基础2ppt课件:第1章-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公共基础2ppt课件:第1章-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公共基础2ppt课件:第1章-概述.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概 论,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社会和我们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信息技术,1.1 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处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诞生以来,依据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迄今已发展了四代计算机第一代(19461955年):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1955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1964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计算机技术(Computer Technology),自1

2、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诞生以来,依据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迄今已发展了四代计算机第一代(19461955年):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1955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1964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计算机技术(Computer Technology),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的“分代”代表了计算机随着时间的纵向发展历程,而其横向的发展一般用“分类”来说明:第一代计算机:大型机;第二代是大型和中型机;第三代为大、中、小型机;第四代除大、中、小型机外,还发展了巨型机和微型机,此外还有工业用的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最常见

3、和通常使用最多的计算机,一个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指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软件指计算机中的程序、数据及有关文档资料,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硬、软件组成分别见图1.1和图1.2,2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都是以各自的媒体进行传播信息的媒体是指载递信息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它们的两个以上的组合称为多媒体在计算机领域,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它在计算机内以数字形式表示多媒体技术是能够同时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即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输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使它们之间建立逻辑联系,集成为一

4、个交互性系统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多领域信息技术重组、优化和革新所形成的一门综合应用技术多媒体应用系统要能交互式地综合处理和传输数字化的图、文、声、像信息,实现面向三维图形、主体声音、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技术处理和传播效果数据压缩技术、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专用芯片制造技术、多媒体系统软件开发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和网络化技术等是多媒体研究的一些关键性技术。,2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多媒体计算机是对具有多种媒体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系统的总称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在现有的微机上配置扩充卡构成,如视频卡、声音卡、图形卡、静止图像压缩卡和活动视频图像压缩卡等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都

5、在研发多媒体专用系统,如Philips/Sony公司的CD-I系统,Inter/IBM公司的DVI系统,Commodore公司的Amiag系统,Apple公司的Macintosh系统等。,2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3现代通信技术(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的任务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实现迅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通信技术是研究完成通信任务的学科,以通信技术为依托,各种通信设备组合构成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从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人类进入了电气通信时代,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3现代通信技术,

6、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信源的种类越来越多,有语言、数据、图像、文本等,通信网已不再是单一的电话网或电报网,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为多种信息服务的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1.3所示。,信源和信宿分别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为便于传送的信号形式,送往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递所经过的媒介,传输过程必然受到热噪声、脉冲等干扰。接收设备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信息来,3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按信息的物理特征可分为: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及图像通信系

7、统等;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和传输手段的不同可分为:电缆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等,3现代通信技术,4计算机网络技术(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两大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代表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8、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因特网(Internet),4计算机网络技术,局域网的分布范围一般在几公里以内,一般不超过10公里,它属于一个局部或一个单位组建的网络,其传输速率一般在4Mbps2Gbps之间广域网一般跨城市、地区甚至国家。网络之间连接用的通信线路大多租用专线,物理网络本身往往包含一组复杂的分组交换设备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由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广域网的通信速率一般在9.6Kbps45Mbps之间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一种大范围的高速网络,其设计目标是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计算机

9、联网需求,实现大量用户、多种信息传输的综合信息网络,城域网的通信速率在50Kbps100Mbps之间,4计算机网络技术,因特网不是一种具体的物理网络技术,它实质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按某种协议统一起来的一种高层技术在一般意义上可将信息网络分成电信网络和计算机因特网络两种类型,其中电信网络包括语音通信网络(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分组交换数据网络(PSDN,Packet Switch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络(DDN,Digital Data Network)、移动通信网络等形式。因特网既可以利用电信网络作为其传输和交换信息的通

10、道,也可以把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互联。,4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是把世界上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组成一个跨越国界范围的庞大的因特网络。特点:1)从网络互联的角度看,Internet是由成千上万个具有特殊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称为路由器或网关)通过各种通信线路,把分散在各地的网络在物理上连接起来2)从网络通信的角度看,Internet是一个用TCP/IP协议把各个国家、部门、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的超级数据通信网3)从提供信息资源的角度看,Internet是一个集各部门、领域内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超级资源库,4计算机网络技术,1.2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1科学计算(Science Calcu

11、lation)科学计算(又称数值计算)是计算机技术应用最早的领域,也是发明计算机的初衷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的特点,可以完成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靠人工无法完成的大量科学计算。在现代计算机应用中,科学计算所占的比重虽然逐步下降,但是在天文、地质、生物、数学等基础科学研究以及航天技术、现代军事技术、石油勘探技术以及其他高新技术领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对计算的速度和精度仍不时提出新的要求。,2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计算机和因特网是21世纪人类文化的技术基础“计算机文化”的概念来自1981年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一批与会专家学者高瞻远瞩,预见到计算机技术的深

12、远影响2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重大的革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最早使用的工具文字出现使人类开始留有自身信息记录,逐步形成了最初的有记载的人类文化;纸张的发明大大减小了载体的体积和重量,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使人类有了生产、存储、复制、传播和传授信息的媒介,它所产生的文化革命把人类带入以印刷技术为依托的文化时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了广泛、迅速地传播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的可能,有了大量存储、高速传递、精确处理、广泛交流、普遍共享信息的手段,2计

13、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可以说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文化的技术基础。人类在21世纪已经进入计算机文化时代,现代文化的标志将变成人们是否会用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交流、办公和获取信息,不会使用计算机和因特网的人将成为现代的文盲。,2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3计算机辅助教育(CAE,Computer-aided Education),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CAI是在对话过程中进行的,计算机与学生可以相

14、互提问和回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顺序,课件开发是CAI的关键2)多媒体多功能教室所谓多媒体多功能教室就是在教室中将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电视、扫描仪等多种教学媒体集合在一起,并构成教师用机和学生用机的局域网络。教师使用电子教案教学,教师机和学生机可以互相交流,且有专线或通过校园网与因特网相联,3)现代远程教学系统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包括实时教学授课系统,非实时的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和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等子系统。4)虚拟图书馆系统所谓虚拟化的数字图书馆是指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网上的交互服务,使图书以虚拟的方式存在,通过联网可随时查阅。与传统图书馆藏书

15、方法不同,众多图书不再孤立地分散在各图书馆中,而是永久性地存储在硬盘、软盘和光介质中,或流动在全球的信息网络上,3计算机辅助教育,5)校园网校园网是将校园内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联网(intranet),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具体说就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覆盖全校主要建筑物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园区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16、,3计算机辅助教育,4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以先进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高效人机信息处理系统,使办公人员能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全面提高办公的效率OA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事务型办公系统又称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或业务信息系统(OIS,Oper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主要供秘书或业务人员处理日常的办公事务,以及日常的数据处理等管理型OA系统又称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

17、em),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对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实行全面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它要在完成EDP全部功能的基础上,着重支持本单位中层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工作决策型OA系统是在EDP和MIS之上建立的供决策者使用的、具有辅助决策功能的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4办公自动化,5电子政务(E-Government),电子政务是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政府机构应用网络技术提供集成的管理和服务,借助Internet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离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是政

18、务。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各级政府的OA建设。经过努力,形成了内网、专网、外网三网结构。网上报税、网上采购、网上审批、网上办公指南等系统初具规模。,内网,又称办公业务网,是指政府机关内部涵盖所属单位(处、室等)在内的办公自动化网络。主要围绕政府机关内部办公政务处理专网,又称办公业务资源网,以内网为基础,把政府各部门及上下级政府之间以INTRANET方式相互联接,为领导决策和政府工作提供内部信息资源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外网,又称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以因特网为依托,为推行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公众,并为政府决策获取外

19、部信息资源的自动化网络。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它获取决策信息和参考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向全社会发布公共信息,5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差异:(1)应用定位不同。电子政务侧重于政府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系统和地区的应用,而OA的应用重点一般是在部门内部(2)二者的应用主体不同。OA广泛地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电子政务的应用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3)系统用户不同。OA的用户多为办公人员,而电子政务由于一般是互动式进行的,因此其系统用户的范围要广得多虽然两者在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仍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5电子政务,6网络经济(Internet Economi

20、c),“网络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的、以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其表现形态是生产和消费合一,是低水平和没有社会化的直接经济第二阶段,即现在的工业经济阶段,其表现形态是生产和消费分离,财富的增长主要来自社会分工,来自生产起点到消费终点之间增加的诸多中间迂回环节,是直接和社会化的经济;人类即将进入的网络经济时代,使生产和消费过程在高层次上得到再统一,财富的增长主要来自生产和消费的统一过程,是高水平的社会化的直接经济,7金融电子化(Electronic Banking),金融电子化是综合了各种层次,具有各种不同应用形式的,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特

21、征的各类银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总称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利用计算机代替部分手工操作。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银行先后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平台初具规模,当前,我国金融电子化正面临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平台上开发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工作在业务应用系统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两个系统:支付系统是以信用卡代替支票完成支付清算we为开始转帐系统以电子计算机转帐系统完成并取代邮政转帐系统的功能为标志,打破了传统转帐方式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资金划拨的自动化,7金融电子化,8电子商

22、务(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是以因特网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也就是电子交易,主要指利用Web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交易活动,包括通过因特网买卖产品和提供服务。电子商务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方面影响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还包含企业内部的商务活动,如生产、管理、财务等,以及企业间的商务活动,它把买家、卖家、厂家和合作伙伴在网上结合起来进行业务。,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追朔到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以及20多年前开始的EDI。发展到今天,人们已提出了包括通过网络来实现从原材料的查询、采购,产品的展示、定购到出厂、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贸易活动

23、在内的完整电子商务概念电子商务从其交易双方和实质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企业对消费者(B to C)、企业对企业(B to B)、国际之间的B to C和B to B以及商业对政府、消费者对政府的电子商务等多种类型。电子商务的出现将给传统行业带来一场新的变革,改变现有的商业形态、流通体系与营销方式,有可能成为新世纪最具潜力和活力的贸易形式,7金融电子化,9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 Information),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一起构成企业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从根本上改变着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式。计算机在企业的应用,最初限于企业内部,使用

24、计算机技术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这称为生产自动化(Production Automation),它包括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内容。1)计算机控制又称实时控制,在企业生产中用计算机实时地控制其工作过程。它实际是自动控制原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所以有时也称为“过程控制”。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早期的应用是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绘图,借以提高绘图的质量和效率。后来发展到三维图形显示,使设计人员能在屏幕上直接用光笔修改设计图。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最早应用的实例是50年代出现的数控机床,80年代的“柔性制造子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

25、m)是数控机床的进一步发展,它能在加工中自动更换刀具,并给出加工数据,因此它可以在一次加工中完成包含多道工序的复杂零件,所以有时也称为数控加工中心。计算机在企业的进一步应用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即要求企业建立起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调度、市场分析、计划安排、库存管理、成本核算、劳动工资、产品营销等管理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计算机应用的最新成就是建立集设计、制造、管理于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ion Manufacture System),它一般包含工程设计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几部分。CIMS以企业的整体活动为对象,它追

26、求的不是每一单个环节局部的自动化,而是将企业所有的环节和各个层次的人员都用计算机及其网络连接起来,达到统一、协调、高速和优化的运行,CIMS可能将成为21世纪制造工业企业的主要生产模式。计算机在企业的现代应用最重要的是从生产领域,发展到经营、服务领域。建立企业网站是企业现代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标志,企业网站的功能从最初的广告发布已经开始转向网络营销、信息发布、交互式服务和电子贸易等。企业网站的建立引起了企业内部运作方式、经营方式和企业形态的深刻变革。这是因为企业信息化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还应考虑怎样通过网络与其它单位,如银行、兄弟企业等实现互连,开展合同鉴定,付款、进出货以及贸易洽淡等业务。企业网

27、站具备的营销功能可以树立企业及其产品的形象,拓展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和降低成本,及时向顾客公布企业经营业绩、研发进展、介绍新产品以及开展在线服务等业务,以此赢得顾客。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为深刻地改变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关系,这将导致建立起一种新的产业秩序。,10远程医疗(Telemedicine),远程医疗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电子设备进行异地的医学活动,远程医疗一般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来实现,远程医疗系统是指通过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给特定人群提供医学服务。这一系统一般包括远程诊断、信息服务、远程教学等多种功能,它是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针对各种类型(数据、文本、图片、

28、声像等)的医学资料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远距离视频、音频信息传输、存储、查询及显示,11电子家庭(e-Home),电子家庭是指网络上的家庭或家庭联网。每个家庭拥有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将家中的计算机、掌上电脑、电话、BP机、手机等各种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其它设备通过物理方式连接,使之能相互通信,形成家庭局域网,从而对其进行统一化、智能化管理的电子家庭应用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辅助学习,不受时间限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用来看VCD,唱卡拉OK,玩各种计算机游戏等;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家庭理财管理计算机在家庭的进一步应用是家庭办公,12数字地球(Digital Ear

29、th),“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地处理地球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1)在当前以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中,数字地球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在各个领域都有巨大的经济效益。2)在未来的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中,在地球自然资源有限和计算机技术发展为特征的信息革命深入的条件下,世界经济模式必然会从现在的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模式逐步转换为以信息资源为主的知识经济模式,数字化信息是知识经济的物质形式,“数字地球”所需要的技术主要有:以建模和数字模拟为特征的计算科学、海量存储技术、卫星图像技术、宽带网络、卫星图

30、像的自动解释、多源数据的融合和智能代理等,计算机技术是它的基础技术。数字地球”引起了我国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有关“数字地球”的研究已列入我国863计划,几年来有几十名院士、几百名高级专家参加了多次有关研讨活动,“数字地球”的战略研究开始受到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2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1.3 学好信息技术基础,1.3.1 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社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不仅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而且正如本章第2节所述,它已经影响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切领域,信息技术正在推动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由动力革命开始,以蒸气机的发明为标志,以机电技

31、术为核心,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的两个世纪,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时期。,1.3.1 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高度的工业文明也带来了能源和材料的过度消耗与环境的严重污染。自然环境的恶化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工业社会产生的这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呼唤新的生产力和新的技术革命。美国科学院将这场革命称为信息革命或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区别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或第一次产业革命。如果说工业革命是以能源的开发为中心,用动力机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推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则信息革命将是以信息资源的利用为中心,用计

32、算机来辅助人的脑力劳动,促进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变。,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信息获取能力及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对信息的控制权,将成为这个国家在新世纪的生存与发展竞争中能否占据主动的关键。一个国家尽快发展自己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设,对增强自己的国力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将全面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1.3.1 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社会,1.3.2 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在基于印刷技术的文化传播环境中,人的文化程度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在基于信息技术的传播环境中,个人的信息素养已

33、成为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养之一。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及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何谓信息素养?一般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能力与修养,包含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论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1.3.2 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1信息意识与情感许多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遇到问

34、题后,不会使用或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快速的获取信息、知识,这是缺乏信息意识的表现在现代信息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有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应把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新、积累自己的知识,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1.3.2 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2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社会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的社会。信息社会中知识的开发、使用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为规范。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公正的对待别人的成果,不应该传播不科学、不正确的信息,不应该传播计算机病毒。,1.3.2 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3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术语现在已

35、成为一般人应该了解的常识。作为信息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具备阅读信息科学领域的通俗科普文章的能力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信息素养不可缺少的部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信息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能力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能力,1.3.2 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1.3.3 学好信息技术基础,增强综合国力,做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率先学会使用计算机,学好信息技术基础,学会获取基本的信息资源的能力,是自身发展的必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应根据各专业的应用特点具备计算机的操作层面、技术应用层面、专业应用层面以及

36、技术开发层面的基本信息素养和能力。,1计算机操作层面,(1)信息表达:利用计算机以文档、演示文稿等方式表达信息(2)信息处理:利用计算机建立、编辑、处理报表数据,使用图形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3)信息获取:利用网络和因特网系统资源,搜索、浏览、检索信息,下载文件。收发E-mail和传真(4)信息交流:利用网络和因特网系统,进行沟通与交流(5)信息安全:利用常用的工具软件检查和清除常见的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技术应用层面,培养学生队计算机应用工具的使用能力及程序设计的初步概念,主要内容:结构化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计算机及网络维护技术等,不同专业类别有不同的能力目标,(1)程序设计与开发对于工科各

37、专业,需要具有程序设计与计算机语言的初步知识,能较熟练使用一种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较短的程序,并进行调试、运行,得到正确结果(2)信息加工、处理、发布财经、法律、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等专业门类的学生,应具备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能较熟练建立微机数据库,使用数据库进行简单的数据管理;能够同过网页的方式发布信息(3)图形图像应用软件的运用艺术、传媒、网页设计等专业门类的学生,应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专业应用软件处理本专业的工作,3计算机专业应用层面,这个层面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把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教学和专业应用相接合,培养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各学校可针对具体应用开设相应课程,通过学习使

38、学生具有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进入本层次学生应同时具有一、二层次的基本能力,4技术开发层面,对于有特殊应用需求的专业,需要针对特定的应用背景和条件进行某类特殊应用系统的开发,即技术开发。这个层面的开发能力培养既需要掌握相关的开发技术,还需要熟悉应用背景和技术要求,有一定的难度。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和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本教材的学习内容和主要目标,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本教材针对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中的部分内容编写。本教材涉及的学习内容和主要目标是:1掌握以Windows XP为代表的操作系统的使用,了解操作系统的初步概念。2能用拨号方式连接Internet,并能熟练地浏览、检索网上信息,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3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及演示文稿的制作等部分内容。,4会使用防病毒软件,防治计算机病毒。5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6掌握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7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能够使用桌面数据库 Access2003进行简单的数据管理和使用不同的专业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和后续课程的设置选择上述内容,本教材的学习内容和主要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