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3107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156 大小:8.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课件.ppt(1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细菌,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本 章 导 学,细菌是人类最早关注的致病病原生物,人类对常见致病细菌的认识越是深刻,就意味着对这些危害者的清算越是彻底。,本章中,你将从形形色色的致病细菌中了解它们被发现的经过;认识它们各有特点的基因组成与结构;熟悉它们的致病性与造成的各色临床表现;并且懂得怎样对它们做出检测与防治。,返回总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学 习 内 容,第一节 革兰阳性致病菌 链球菌属 葡萄球菌属 支原体目 放线菌目,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细菌,思考题,第二节 革兰阴性致病菌 埃希菌属 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螺旋体目 衣原体科

2、 立克次体目,返回总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一、链球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目、链球菌科。,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肺炎链球菌(pneumococcus)草绿色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u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马链球菌(Streptococcus equi)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返回本章目录,退出,猩红热(scarlet fever)由产生致热外毒素的化脓性链球菌所致。细菌

3、经咽喉粘膜侵入机体,增殖并产生毒素引起高热、全身红疹等症状,病后获得较强的免疫力。,3/18/2023,返回本章目录,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一、链球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1.形态特征 革兰染色阳性,球形、椭圆形或矛头状,成双或链状排列。,退出,2.培养特性,3/18/2023,返回本章目录,一、链球菌属,(一)发现与描述,(1)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需补充血液、血清、葡萄糖等。(2)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3)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针尖”状细小菌落。,退出,3/18/2023,血琼脂平板上现成的菌落,在液体培养基

4、中生长的现象,长链絮状沉淀,一、链球菌属,(一)发现与描述,2.培养特性,返回本章目录,退出,根据溶血现象分类(临床分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称甲型溶血或溶血,形成草绿色溶血环。多为条件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称乙型溶血或溶血,形成透明溶血环。致病力强。丙型链球菌:称溶血或非溶血现象,无溶血环,一般不致病。,3/18/2023,一、链球菌属,(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退出,根据溶血现象分类(临床分类):,3/18/2023,一、链球菌属,(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溶血,溶血,退出,不溶血,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将链球菌分成AV共20群。对人致病的多为A群。,3/18/2023,一

5、、链球菌属,(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3.分群,退出,3/18/2023,一、链球菌属,返回本章目录,(二)基因与结构,1.基因 化脓性链球菌全基因长1852.442kb,由1752个基因构成。,2.结构 细胞壁抗原,(1)C多糖抗原:群特异性抗原。(2)M蛋白:异嗜性抗原、黏附作用、抗吞噬作用。,退出,粘附素,3/18/2023,一、链球菌属,返回本章目录,(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化脓性链球菌 最主要致病性链球菌。,退出,3/18/2023,一、链球菌属,返回本章目录,(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化脓性链球菌 最主要致病性链球菌。,退出,(2)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 毒素性疾病猩红热

6、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3/18/2023,一、链球菌属,返回本章目录,(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化脓性链球菌 最主要致病性链球菌。,3/18/2023,一、链球菌属,返回本章目录,(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退出,1.微生物学检测,3/18/2023,一、链球菌属,返回本章目录,(四)检测与防治,(1)直接取材涂片染色镜检。(2)分离培养与鉴定:血平板培养。(3)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试验:ASO超过400单位有诊断意义。(4)胆汁溶菌试验。,退出,2防治原则,3/18/2023,一、链球菌属,返回本章目录,(四)检测与防治,(1)减少传染源。(2)注意消毒。(3)治疗患

7、者以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红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也可使用。治疗须彻底,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退出,小结,链球菌链球菌的分类 抗原构造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ASO及抗O试验 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荚膜 所致疾病,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目、葡萄球菌科。,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皮(白色)葡萄球菌(S.albus)腐生(柠檬色)葡萄球菌(S.citreus),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

8、,1.形态特征 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1)营养要求不高;(2)兼性厌氧或需氧;(3)耐高盐;(4)菌落出现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色素;血琼脂平板上可有全透明溶血环。,2.培养特性,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2.培养特性,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返回本章目录,金黄色色素,白色色素,柠檬色色

9、素,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返回本章目录,根据色素分类,二、葡萄球菌属,(一)发现与描述,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返回本章目录,二、葡萄球菌属,(二)基因与结构,SPA 概念:与葡萄球菌肽聚糖共价结合的单链多肽。可非特异性结合IgG的Fc段,而Fab段仍保留结合抗原的功能。意义:抗吞噬;协同凝集实验。,3/18/2023,返回本章目录,1

10、.金黄色葡萄球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致病物质 血浆凝固酶 游离凝固酶: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结合凝固酶: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细菌凝聚。1)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与胞内消化作用。2)保护细菌抵抗血清杀菌物质的损伤作用。3)使病灶局限化。,退出,3/18/2023,1.金黄色葡萄球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致病物质,葡萄球菌溶素:插入细胞膜疏水区,损伤细胞膜,细胞溶解。杀白细胞素:作用于细胞膜上受体,改变细胞膜结构,增加 细胞通透性,中性粒细胞和巨

11、噬细胞损伤。剥脱毒素: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毒性休克综合征。肠毒素:刺激呕吐中枢,引起食物中毒。,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金黄色葡萄球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2)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剥脱性皮炎、毒性休克综合症。,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金黄色葡萄球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剥脱性皮炎,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

12、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泌尿系统感染 败血症医用器械植入后感染 术后感染,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1.微生物检测,血浆凝固酶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二、葡萄球菌属,(四)检测与防治,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二、葡萄球菌属,(四)检测与防治,2防治原则,(1)个人卫生。(2)防止医源性感染,避免滥用抗生素。(3)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第十

13、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厚壁菌门、柔膜菌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生长时需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胆固醇,有支原体和脲原体属。无胆甾原体科:生长时无需从外界环境摄取胆固醇。螺原体科:生长时需外源性胆固醇,生长至一定阶段呈螺形。,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三、支原体目,(1)在活细胞外能生长的最小微生物。(2)常用吉姆萨染色法,呈淡紫色。(3)高度多形性。,两侧箭头所指为白细胞伸出的伪足,中间箭头所指为伪足包绕的支原体,1.形态特征,(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

14、目录,退出,3/18/2023,2.培养特性,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一)发现与描述,(1)培养基需加血清和酵母浸膏。(2)生长速度缓慢。(3)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荷包蛋样”菌落。,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一)发现与描述,3.抵抗力(1)对理化因素的影响较敏感;(2)对干扰细胞壁的抗生素耐药;(3)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敏感。,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二)基因与结构,1.基因,支原体全基因长5801380

15、kb。UGA为色氨酸的密码子。,有趣的是,在其他生物中作为终止密码子的UGA被支原体用作色氨酸的密码子。,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二)基因与结构,2.结构,(1)无细胞壁。(2)细胞膜为三层结构,内、外层为蛋白质,中层为脂质。(3)细胞质内含有核糖体、DNA、RNA,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4)部分支原体细胞膜外有荚膜。,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肺炎支原体,致病物质:P1蛋白、荚膜、糖脂抗原、毒性代谢产物。所致疾病:间质性肺炎,多可自愈。,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

16、(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黏附是致病性支原体引起疾病的先决条件。,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2.溶脲脲原体,致病物质:膜表面抗原MB、磷脂酶、尿素酶、IgA蛋白 酶、神经氨酸酶样物质。所致疾病:非淋病性尿道炎、不育、不孕、胎儿感染。,3.其他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穿透支原体多见于艾滋病。,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四)检测与防治,(1)分离培养与鉴定:缓慢、繁琐。(2)血清学方法

17、:常用,如ELISA法检测P1膜蛋白和43kD菌体蛋白相应抗体,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3)特异性核酸检测:PCR技术等。(4)辅助诊断:冷凝集素试验等。,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三、支原体目,(四)检测与防治,2.防治原则,(1)宣传教育、个人卫生。(2)疫苗研制。(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药物,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亦可使用。,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放线菌门、放线菌纲、放线菌亚纲。,致病性种类:放线菌属、分枝杆菌属、棒状菌属、诺卡菌属、丙酸杆菌

18、属。,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诺卡菌属革兰阳性,弱抗酸性菌,形态与放线菌属相似。分枝杆菌属有抗酸性,菌体细长略弯曲,有分枝生长倾向。,放线菌,分枝杆菌,1.形态特征,放线菌属革兰阳性,非抗酸性菌。丝状,常形成分枝状无隔菌丝。,返回本章目录,3/18/2023,2.培养特性,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一)发现与描述,放线菌属,(1)厌氧或微需氧。(2)培养较困难。(3)血平板46天长出灰白色、粗糙的微小菌落。,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培养特性,第十一章

19、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一)发现与描述,诺卡菌属,(1)专性需氧。(2)营养要求不高,沙保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生长缓慢,1周左右长出可见菌落。,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培养特性,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一)发现与描述,分枝杆菌属,(1)专性需氧。(2)营养要求高,罗氏(Lowenstein-Jensen)培养基培养。(3)生长缓慢:18小时繁殖一代,接种后34周肉眼可见菌落。(4)菌落呈乳白色,干燥,表面粗糙,呈颗粒状或菜花状。,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3.分枝杆菌属抵抗力,第十一章 常见致

20、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一)发现与描述,(1)对理化因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2)耐干燥和酸碱。(3)对结晶紫或孔雀绿有抵抗力。(4)对乙醇、湿热、紫外线敏感。,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二)基因与结构,1.基因,结核杆菌全基因组全长4411.522kb,共含3959个基因。,有250个基因与细菌的脂肪酸代谢有关,其中39个基因与以蜡质为主要脂质成分的细胞壁形成有关。10%的基因与两群富含甘氨酸的蛋白质家族有关。,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

21、线菌目,(二)基因与结构,分枝杆菌属(1)脂质为细胞壁的主要组分。(2)结核菌素。(3)荚膜。,2.结构,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细胞壁组分为肽聚糖。具有丝状分枝细胞和无性孢子。,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物质:荚膜、脂质、菌体蛋白。,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索状因子: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磷 脂:能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引起结核结节形成。蜡 质 D:迟发型超敏反应。硫酸脑苷酯:结核分枝杆菌在吞噬细胞中存活。,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结核分枝杆菌,

22、致病机制:迟发型超敏反应。所致疾病:多组织器官结核病,肺结核最为多见。,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病 人带菌者,(1)原发感染:多见于儿童,飞沫等,肺泡的吞噬 细胞吞噬,吞噬细胞损伤,细菌释放,局部炎症(原发灶),淋巴管,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淋巴结炎,血(隐性菌血症),原发综合征,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1.结核分枝杆菌,四、放线菌目,(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返回本章目录,3/18/2023,1.结核分枝杆菌,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三)致病

23、性与临床表现,(2)继发感染,1)多见于成年人。2)大多为内源性感染。3)病变常发生在肺尖,病灶局限,不累及相邻淋巴结。4)主要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形成结核结节,发 生纤维化或干酪样坏死。,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放线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放线菌病,(1)为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黏膜损伤或拔牙时引起感染。(2)好发于面颈部,可累及胸部、腹部、盆腔及颅内软组织,化脓性炎症。(3)慢性肉芽肿,伴多发性瘘管形成,慢性无痛性过程。(4)脓液中可见特征性的硫黄样颗粒,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返回本

24、章目录,退出,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四)检测与防治,结核分枝杆菌 标本:痰、支气管灌洗液、尿、粪、脑脊液或胸、腹水等。方法: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清学方法 特异性核酸检测 辅助诊断(结核菌素试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原理:迟发型超敏反应。(2)方法:前屈臂皮下注射,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3)意义:注射部位结节直径大于0.5cm 为阳性。感染结核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1.微生物学检测,四、放线菌目,(四)检测与防治,结核分枝杆菌

25、结核菌素试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四)检测与防治,放线菌和诺卡菌(1)检查脓液、痰液和组织切片中的硫黄样颗粒和黄色或黑色颗粒状的诺卡菌菌落。(2)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沙保培养基及血平板。,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四、放线菌目,(四)检测与防治,2.防治原则(1)结核病控制 及时发现、治疗痰菌阳性者和接种卡介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等。(2)放线菌病和诺卡菌感染控制 注意口腔卫生,治疗牙周炎和牙周病。切除坏死组织、

26、充分引流脓肿、积极处理窦道和瘘管。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变形菌门、-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为埃希菌属的典型菌种。,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1.形态特征 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中等大小,多数有菌毛和鞭毛,无芽胞。,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培养特性,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一)发现与描述,(1)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分

27、解乳糖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产气。(2)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菌落呈蓝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在麦康凯和SS琼脂上,形成粉红色菌落。(3)IMViC试验结果为。,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乳糖发酵试验阳性,产气产酸,EMB平板上生长情况,ss平板上生长情况,2.培养特性,(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阳性 阴性 吲哚试验,阳性 阴性 甲基红试验,一、埃希菌属,2.培养特性,(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

28、节 革兰阴性菌,阴性 阳性 V-P试验,枸橼酸盐实验:阴性 枸橼酸盐实验:阳性,一、埃希菌属,2.培养特性,(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一)发现与描述,3.抵抗力 抵抗力较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可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可存活更久。对化学消毒剂敏感,胆盐、煌绿等对其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敏感,但易耐药。,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一)发现与描述,4.应用,(1)

29、卫生学检测指标 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每1000ml饮水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瓶装汽水、果汁等每100ml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5个。(2)生物工程: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结构,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二)基因与结构,1.基因 大肠埃希菌K-12株全基因由4288个基因构成。,(1)菌体抗原(O):细胞壁脂多糖,耐热,产生IgM类抗体。(2)表面抗原(K):多糖,不耐热,在O抗原外,阻止O抗原凝集。(3)鞭毛抗原(H):鞭毛蛋白,不耐热,产生IgG类抗体。,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

30、.致病物质,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菌毛(定植因子)(2)K抗原(3)内毒素(4)外毒素:不耐热肠毒素(LT)、耐热肠毒素(ST)LT通过提高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促进肠液分泌。6530分钟破坏。ST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GMP升高,肠液分泌增加,引起腹泻。,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不耐热肠毒素(LT)的致病机制,靶细胞,腺苷环化酶,ATP,cAMP增加,刺激隐窝细胞分泌H2O、NaCl、KHCO3能力增强,抑制肠黏膜细胞正常的重吸收功能,肠道水及电解质大量积聚,腹泻,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1.致病物质,一、埃

31、希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所致疾病,肠外感染(化脓性炎症多见),肠内感染 ETEC、EIEC、EPEC、EHEC、EAEC等 引起人类腹泻,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阑尾炎、手术创口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肠道外感染主要由正常菌群条件致病,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常见;肠道感染则多为外源性感染。,(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2.所致疾病,一、埃希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返

32、回本章目录,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埃希菌属,(四)检测与防治,(1)涂片染色镜检。(2)分离培养与鉴定:IMViC实验、选择培养基。(3)血清学方法。(4)特异性核酸检测:PCR技术等。,泌尿系统除确定大肠埃希菌外,还应计数,每毫升尿含菌量100,000时,才有诊断价值。,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2.防治原则,(1)饮食卫生。(2)疫苗研制。(3)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一、埃希菌属,(四)检测与防治,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

33、沙门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变形菌门、-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沙门菌属。,该属包含4个亚属,20个生物钟(亚种)。,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1.形态特征 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中等大小,多数有菌毛和周鞭毛,无芽胞。,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培养特性,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一)发现与描述,二、沙门菌属,(1)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中等大小、圆形、无色半透明的“S”形菌落。(2)多不能发酵乳糖,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糖。(3)IMVi

34、C试验结果为-+-+。,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结构,(1)菌体抗原(O):脂多糖,耐热,产生IgM类抗体。依其分42个组。(2)表面抗原(Vi抗原):与毒力有关。产妇、肠热症带菌者指标。(3)鞭毛抗原(H):鞭毛蛋白,不耐热,产生IgG类抗体。分第1相(特异相)和第2相(非特异相)。,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二)基因与结构,1.基因 S.Typhi CT18株全基因由4359个基因、204个假基因、2个质粒构成。,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

35、.致病物质 侵袭力:Vi抗原、菌毛。有黏附和抗吞噬作用。内毒素:可引起体温,WBC,血压。肠毒素:与大肠杆菌的ETEC株类似。,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2.所致疾病(1)肠热症(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肖氏沙门菌等引起,病菌经消化道侵入。(2)胃肠炎(食物中毒):由摄入被鼠肠热症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丙型副肠热症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引起。(3)败血症:由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苗、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引起,多见于儿童或免疫力低下的成人。,返回本章目

36、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返回本章目录,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四)检测与防治,标本 增菌培养 分离培养(SS平板)鉴定试验 血 粪 尿 血 尿 粪 食物 呕吐物食物 呕吐物,(1)查病原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四)检测与防治,(2)查Ab肥达试验(肠热症),已知抗原+病人血清 定量凝集试验,已知抗原 伤寒沙门菌OAg(O)伤寒沙门菌HAg

37、(H)三种引起肠热症沙门菌的H抗原(A、B、C),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四)检测与防治,(2)查Ab肥达试验(肠热症),已知抗原+病人血清 定量凝集试验,注意事项 诊断标准:沙门菌O抗体效价1:80,H抗体效价1:160,其他致肠热症沙门菌H抗体效价1:80。动态观察:抗体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效价4倍者时才有诊断意义。,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四)检测与防治,(2)查Ab肥达试验(肠热症),已知抗

38、原+病人血清 定量凝集试验,注意事项 O抗体和H抗体的诊断意义:O抗体(IgM),H抗体(IgG)。若O和H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伤寒可能性大;若两者均低,患肠热症与副肠热症的可能性小;若O高H低,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菌交叉感染;若O低H高,可能是曾经感染或预防接种或非特异回忆反应。,返回本章目录,3/18/2023,2.防治原则,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二、沙门菌属,(四)检测与防治,(1)查找、消除传染源。(2)饮水、食品等的卫生。(3)特异性预防:接种伤寒、甲、乙型副伤寒三联菌苗。(4)治疗选择氯霉素、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

39、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三、志贺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变形菌门、-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志贺菌属。包括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三、志贺菌属,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1.形态特征 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有菌毛,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培养特性,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三、志贺菌属,(一)发现与描述,(1)普通培养基和SS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可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3)IMViC试验结

40、果为。,SS平板生长情况,乳糖发酵实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结构,(1)菌体抗原(O):分类的依据,4群39个血清型。(2)K抗原:少数型和新分离菌株表面存在,不耐热。,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三、志贺菌属,(二)基因与结构,1.基因 4个菌种的全基因序列目前均已被测定,其中福氏志贺菌全基因长4,607,203kb,包含4714个基因。肠毒素前噬菌体基因编码 侵袭性质粒上的基因编码,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致病物质,(1)侵袭力:菌毛、侵袭蛋白等。(2)内毒素:破坏肠黏膜上皮,增高肠壁通透性、影响肠壁植物神经功能,导致发热、脓血黏

41、液便、肠痉挛等临床表现。(3)外毒素:志贺毒素,有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和肠毒性。,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三、志贺菌属,(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2.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急性、慢性和中毒性三种类型。,3.致病特点:人类是唯一的患者和带菌者,粪-口传播,感染灶局限于结肠黏膜层,病菌一般不入血。,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三、志贺菌属,(四)检测与防治,(1)标本:取粪便的脓血/黏液部分。不能及时送检,则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中。(2)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SS平板选取无色菌落进行染色、双糖含铁培养基鉴定、

42、生化鉴定(IMVIC)、血清学鉴定、毒力试验等。(3)快速诊断法:荧光球诊断法,协同凝集试验。,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三、志贺菌属,(四)检测与防治,2.防治原则,(1)及时诊断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饮食和饮水卫生,粪便无害化处理。(2)口服减毒活疫苗如依链株Sd活疫苗。(3)治疗一般首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螺旋体门、螺旋体纲、螺旋体目,致病种类:钩端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病 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 回归热疏螺旋体回归热 斑点病密螺旋

43、体品他病 苍白密螺旋体梅毒 细弱密螺旋体雅司病,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苍白螺旋体,钩端螺旋体,1.形态特征,苍白螺旋体:纤细,螺旋规则,端呈尖直。814个螺旋。,钩端螺旋体:菌体弯曲呈“S”或“C”形,一端或两端呈钩状。螺旋致密规则,数目多。,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培养特性,苍白螺旋体:厌氧,在无活细胞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兔单层上皮细胞培养中,在细胞表面可有限生长,并保持其毒力。,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一)发现与描述,钩端螺旋体:需氧,在含

44、血清的培养基(Korthof培养基)中可形成扁平透明的圆形菌落。,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一)发现与描述,3.抵抗力,苍白螺旋体:极弱,对热、冷、干燥、消毒剂和肥皂水敏感。钩端螺旋体:在自然环境中生存能力强。两种螺旋体皆对青霉素、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敏感。,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二)基因与结构,苍白螺旋体:全基因长1138kb,含1090个基因,编码1041个蛋白。缺乏编码脂肪酸、核苷合成代谢所需的酶和辅酶基因。Tp0751黏附蛋白。钩端

45、螺旋体:全基因长4691kb,4768个基因。LA3540溶血素蛋白。,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苍白螺旋体,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致病物质:外膜蛋白,具黏附作用;透明质酸酶,利于病菌扩散到血管周围组织;免疫病理损伤。(2)所致疾病:梅毒。(3)传播方式:获得性梅毒:性传播。先天梅毒:通过胎盘,从母体传播给胎儿。,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1.苍白螺旋体,梅毒临床,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

46、阴性菌,四、螺旋体目,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一期梅毒:无痛性硬下疳,1.苍白螺旋体,二期梅毒:梅毒疹,返回本章目录,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2.问号状钩端螺旋体,致病物质:脂多糖样、溶血素、细胞毒因子。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传播方式:皮肤黏膜接触带有病菌的鼠、猪尿。,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1.微生物学检测,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螺旋体目,(四)检测与防治,(1)标本 苍白螺旋体 病灶渗出液、淋巴结抽出液。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发病第1周、第2周分别取

47、血液、尿液。(2)直接镜检:暗视野显微镜、Fontana镀银染色法、直接免疫荧光技术。(3)血清学方法: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密螺旋体抗原试验、酶免疫分析法。(4)分离培养与鉴定:钩端螺旋体可以Korthof培养基培养。(5)特异性核酸检测:PCR技术等。,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2.防治原则,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四)检测与防治,四、螺旋体目,(1)苍白螺旋体感染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性卫生教育、查禁商业性交易、婚前检查等是预防梅毒的主要措施。(2)问号状钩端螺旋体感染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消灭鼠类,控制传染源,保护水源,加强个体防护及免疫接种。(3)致病螺旋体

48、治疗首选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对钩体病也有良好疗效。,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五、衣原体科,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分类地位:衣原体门、衣原体纲、衣原体目、衣原体科。主要致病种类:沙眼衣原体、鹦鹉热嗜衣原体、肺炎嗜衣原体。,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五、衣原体科,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1.衣原体特点(1)革兰染色阴性,圆或椭圆形。(2)有细胞壁。(3)有独特发育周期,二分裂方式繁殖。(4)含DNA和RNA两种核酸。(5)有核蛋白体但不能自供能源。(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7)营严格细胞内寄生生活。(

49、8)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五、衣原体科,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原体:成熟衣原体,有高度感染性。呈球形、椭圆形或梨形,直径0.20.4m,能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经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发育为网状体(始体)。网状体:繁殖期,成多个子代原体。圆形,直径0.51m。,1.形态特征,返回本章目录,3/18/2023,包涵体,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原体 EB),(始体 RB),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五、衣原体科,(一)发现与描述,返回本章目录,3/18/2023,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五、衣原体科,第十一章 常

50、见致病细菌,(一)发现与描述,2.培养特性 鸡胚卵黄囊、Hela-299细胞。3.抵抗力 对热和消毒剂敏感,耐低温。4.分型,沙眼衣原体有:沙眼生物变种、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和鼠生物变种,19个血清型。鹦鹉热嗜衣原体:分为4个血清型。肺炎嗜衣原体只有1个血清型。,返回本章目录,退出,3/18/2023,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第二节 革兰阴性菌,五、衣原体科,(二)基因与结构,沙眼衣原体全基因长1,042,519bp,含894个蛋白编码基因。肺炎嗜衣原体Cpn CWL-029株基因组全长1,230,230bp,含1,073个蛋白编码基因。两者251有(23%)个基因有同源性。,返回本章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