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安全用电常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3121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节安全用电常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五节安全用电常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五节安全用电常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五节安全用电常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五节安全用电常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节安全用电常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安全用电常识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安全用电常识,你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吗?什么叫触电?,小心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在24V,甚至12V以下。,电流很小!,不会触电!,人为什么会触电,?,触电,触电:当一定强度的电流经过人体时,会使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这就是触电。,1单相触电,人体直接碰触到带电设备中的相线,相线、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电流通过人体,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一、人体触电类型,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如果与其距离小于安全距离,高压带电体可能直接击穿空气对人

2、体放电,这样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高压带电体对人放电,使人触电。,2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根导线,使相线、人体、零线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低压触电都是由于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所以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没有按规定操作,拉闸时造成电弧。由于操作人员离得太近,产生人与带电设备之间的放电,使人触电,属于两相触电。,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个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也属于两相触电。,2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相线断线接地,形成以落地点为中心向大地流散的电流。人在其中时两脚之间的电压,就是跨步电压。,

3、跨步电压触电: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2)不靠近高压带电体。,(1)本来不应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2)本来绝缘的,由于绝缘破损而导了电。,二、预防触电,1规范的安装电气设备,防止触电是安全用电的核心。怎样才能防止触电呢?,?,不能用铁棒、手指去插插座的孔,不要将水倒在插座、用电器等上,不应在同一接线板上连接过多用电器,2防止违规操作,常见的几种违规操作,不私拉乱接,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接地,常见的几种违规操作,2防止违规操作,不要损坏绝缘层,3防止触电的注意事项:,(1)不能私拉乱接电线和擅用大功率电器。,不私拉乱接,(2)开关必

4、须安装在相线上,合理选择导线及熔断器,不能随意加大熔体的规格或用铁丝、铜丝等代替。,(3)安装电器时,要根据安装说明正确安装,不可马虎。带电部分必须有防护罩或放到不易接触到的地方,以防触电。,(4)带金属外壳的电器必须采用保护接地措施。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等电器的电源插头必须使用接地连接良好的三眼插座。,(5)不要私自拆装电线和电器,以免触电或造成短路事故。,(6)不能在架空线路和户外变电所附近放风筝、钓鱼,不得攀爬电线杆和变压器杆塔等电气设施。,(7)不能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电器,更不能用水冲洗。,(8)当由于电气故障或漏电而引起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电器起火时,迅速用沙子覆盖,用四氯

5、化碳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绝不能用水或一般酸碱泡沫灭火器灭火。,(9)当电线断落在地上时,不能走近,以免跨步电压伤人。派人看守,通知有关人员处理。,(10)遇到别人发生触电事故,不要惊慌失措,要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积极施救。,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品挑开或切断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等带电物品;,使触电者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呼叫120急救服务;,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坚持长时间进行;,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生活中的不安全用电现象,切忌发生此类现象!,随堂练习,1人体触电主要有哪些类型?触电事故最多的是哪种?,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证安全用电?,3人体触电的实质是什么?,作业,本节主要学习了触电的基本类型、工作和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以及触电后如何采取正确的解救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