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演讲稿:把合规写在灵魂深处.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37386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员工演讲稿:把合规写在灵魂深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银行员工演讲稿:把合规写在灵魂深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银行员工演讲稿:把合规写在灵魂深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员工演讲稿:把合规写在灵魂深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员工演讲稿:把合规写在灵魂深处.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员工演讲稿:把合规写在灵魂深处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法治是我的信仰。但在学生时代,法治还只是一种理想,是我在进入社会后所要追求的目标。进入后学生时代,我幸运地成为了一名建行人。从两年前入行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建设银行的岗位上坚持我的这一信仰并实现我的理想呢?从进入建行营业部的那一刻起,我就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进出营业室只能通过缓冲门,缓冲门不能处于全开状态,这是出入准则。不得自办业务、临时离柜要“锁屏、锁章、锁箱”,这是柜员的基本行为准则。营业结束后要认真整理、审核业务凭证,确保不出现差错,这是核算准则。类似的准则,还有很多很多。看到这些准则,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曾经

2、学过的一部部法律。自己身边的一条条准则不正像它们一样,既限制自由又保护权益么?后来,我知道遵守这些准则在银行业内被称作“合规”,这一概括言简意赅,和大学课本中的“守法”一词相互辉映、异曲同工。对所有人来讲,守法是法治的起点;具体到银行业,合规就是守法的起点。如果我们合规了,就不可能违法,更不会触犯刑律以致走上不归路;如果我们合规了,便不会有工作上的失误和过错,金融行业的巨大风险自然会远离你我;如果我们合规了,你我皆可神清气爽地工作,没有丝毫的羁绊和担忧。想到这里,我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法治是一种信仰,是靠许多信条来支撑的。在银行业内,只要坚守了合规这一信条,就会离法治越来越近。对我而言,坚持合

3、规经营就是在坚持法治信仰,就是在实现理想。想到此处,我如释重负,并在心中暗暗叮嘱自己,一定要做合规的标兵,切莫丢了法律人的脸面,辜负了母校师长们的重托。找到了方向,我决心大干一场。但做了一个月柜员后,我渐渐发现做到合规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先,建行对私业务网点的业务量都非常大,柜员经常处在满负荷运转状态。这样一来,就极易出现失误,例如常常会因为匆忙而在离柜时忘记收起业务凭证,个人名章更是会被随手乱放,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失踪。记得在看足球直播时,常听评论员说某某球员因为疲劳或是压力过大而动作变形。这句话若改成“因过分匆忙而合规走形”,用在我身上倒是相当贴切。其次,和客户接触的越多,熟人就越多,再加上

4、亲友和同事们的熟人,需要费心照顾的人何其多。在这一过程中,不免会遇到种种不合规的要求,同意了就是违规,拒绝了就会得罪人。思来想去,最后总是选择了合规,但心情又难免总是那么沉重。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合规呢?这一难题再次令我眉头紧锁。就在我彷徨四顾时,不经意间看到了身边同事们的言行举止。她们就像大将军一样,总是那样地从容不迫,再复杂的局面都能轻松化解,更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局面。在遇到熟人时,她们总是耐心解释我们的条条框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谅解。于是,我在向她们学习业务的同时,也开始留意她们坚持合规的技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借鉴了她们的方法,并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待添加

5、的隐藏文字内容1两年来,业务凭证的整理、审核一直是我最重视的一项工作。我会反复地勾兑流水,以杜绝丢失凭证现象。我会反复地翻阅凭证,以杜绝出现稽核差错。我深知我所经办的业务凭证会被保存很多年,对凭证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对自己的凭证不负责任,它们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会给我带来麻烦。对待业务凭证,不能只求不出现稽核差错,更要确保万无一失,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于是,在每天整理、审核完自己的业务凭证后,我总是如释重负,一天的疲惫也顿时无影无踪。合规带来清白和轻松,而它们正是快乐的源泉。工作以来,我有一种深深的感悟:合规要从细小甚微处着手,勿以恶小而为之。 千里江堤,溃于蚁穴,平日的轻微违规若不加以杜绝,势必会麻痹人的意志,使其放松警惕,并最终酿成大祸。到那时,建行事业受损,个人声名受累,真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为了避免出现不可收拾的结果,我们必须防微杜渐,时时、事事、处处合规,不给违规以任何机会。对待合规,我们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和文字层面,而要把它渗透到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要让它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让它成为一种习惯,伴随我们度过每一天。让我们把合规写在灵魂深处,把它注入我们的基因之中,让它成为一种天性,与我们相伴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