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3855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参考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参考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参考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参考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发挥好分行在工商银行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摘要: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基本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金融脱媒”现象日趋明显,“金融脱媒”趋势严重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2006年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同台竞技,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无法依靠政策的优势来保卫原有的市场份额,因而产品创新己成我国商业银行维持生存的当务之急和不可回避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内商业银行的领军人,中国工商银行于 2007 年率先在业内成立了产品创新管理部,专门负责组织、推动和协调全行产品创新工作

2、。在总行产品创新管理部的推动下,全行上下以空前未有的热情,激发人人独特的创新精神,使全行的创新智慧得以更好的凝聚,掀起了工商银行创新的新浪潮。课题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理论基础入手,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产品创新的必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工商银行各地分行产品创新的基本现状,借鉴美国和德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总结出其产品创新的经验,为中国工商银行的产品创新提供实践渊源。基于这样的分析,再结合中国工商银行产品创新发展滞后的瓶颈,在课题的最后重点探索了中国工商银行产品创新改革、创新、发展、完善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提出了中国工商银行分行在产品创新上的策略选择,以期为中国工商银行的创新发展

3、提供参考。1 引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从国内来看,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的迅速崛起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拓宽了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从国际来看,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促使市场格局发生转变,激烈的银行间竞争也给中资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按照我国政府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金融业要在五年内逐步放开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也就是说,在2007年1月以后,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领域、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等方面与中资金融机构相比已基本没有差别,然而,外资银行在管理技术、经营

4、体制、服务手段的优势是现阶段中资银行无法比拟的。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针对客户的不同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要有所突破。另外,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金融产品需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己经由标准化产品向更具个性化产品转变,因此,市场要求企业具有较快的产品更新能力。产品创新对增强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

5、理论,开发适应不同目标客户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经济价值的金融产品,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增利源泉。总之,持续的进行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是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也是商业银行在新的经营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课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加以研究,目的在于客观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和现状,找出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在借鉴美国和德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工商银行分行在银行产品创新中的所处的地位与起到的作用提出借鉴建议。2国内外银行创新实践经验2.1国外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经验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功能与德国的商业银行非常相似,而美国的商

6、业银行产品创新起步早,发展快,借鉴美、德两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2.1.1德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经验借鉴1、全能化的金融经营模式德国是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最早也是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显著特征是全能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全能银行不仅经营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还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是一级市场的最大买家,并且在二级市场从事代理证券和各类外汇、贵金属交易,甚至可以涉足项目融资等投资银行类,保险、抵押、基金等资产管理类,咨询以及电子金融服务类业务当中。相对于分业经营模式,全能银行充分多元化的混业经营方式在满足客户需求、发挥规模优势、降低银行风险、增加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着

7、巨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混业经营更便于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混业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凭借其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使客户在一家金融机构即可享受到分业经营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多种服务,并且只需在一个窗口就可以获得其所需的金融类服务,节约了客户的交易成本。另外,综合化经营使全能银行能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强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感和满意度,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群。2)混业经营有利于金融机构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投资规模和筹资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金融企业经营业务范围越广,业务量越大,业务的

8、平均成本就越少,利润就会越高。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具有业务范围更广和业务量更大的优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再加上内部业务相互交叉,信息共享程度高,使经营中的成本降低,形成规模优势和范围优势,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3)混业经营使金融机构拥有内部补偿机制与风险分散机制内部补偿机制是指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可以相互补偿亏损,因为不同业务领域的微观基础决定了不同业务领域的的经营状况,例如当信贷业务出现亏损时,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投资银行业务的盈利加以补偿,不至于使资金流动陷入困境。风险分散机制是指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及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调整经

9、营策略,协调业务之间的投资比例,改善财务状况,从而分散风险,稳定收入来源。目前,金融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德国全能银行的百年成功经营史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最好的经验借鉴。2、严格有序的金融监管体系德国是银行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监管效果较为理想的国家之一。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金融管理服务局与联邦银行、外部审计师事务所和银行协会共同承担了监督管理职责。1)国家层面:实行的是以金融管理服务局为主、联邦银行为辅的监管体系,主要监管市场准入、资本充足性、资金流动性、信息披露等内容。2)社会层面:外部审计师事务所主要负责现场监管,是银行检查的主要承担者。同时,银行协会

10、也负责对会员银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这种多层级监管的体系,不但覆盖面广,而且严格有序,确保了银行职能的充分发挥。3、渗透到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意识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信用风险的高低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甚至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商业银行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其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合理的贷款原则,风险与收益挂钩的薪酬体系,精准的风险管理定量技术,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科学的组织架构银行组织架构的设计必须跟随市场变化,围绕客户需求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这是一个不断调整改进的过程。德国商业银行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改进,目前已经形成鲜明的以客户

11、为中心、前中后台分工明确并且相互制约、专业化、垂直化的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结构在不同银行中的应用虽不尽相同,但从总体架构理念上也体现出了一些相同的特点。一是以业务战线为主线,通过整合使业务线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二是强调银行的标准、集中、系统管理,使总体的脉络越来越明晰。三是强调随市场而变,削弱分行职能,强化总行业务部门的管理职能,扩大产品小组的权限。目前,德国许多商业银行都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结构,银行的分行具有小、多,职能单一的特点,很多业务集中在大部门完成。分行经营规模的缩小可以降低成本,并在城市社区中更好地接近零售客户。四是一条产品线就是一个业务系统,银行高度重视其作用的发挥

12、。总行就是通过各大业务部门来对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部门内汇聚了主要的业务精英,分工细、专业性强。这样的结构避免了在各分行配备专业人员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成本的增加,又能保证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德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非常重视在业务方面适当的分工分权:总行和省级分行承担大企业集团的大型项目和大额票券的开拓以及融资服务、国际化业务的开拓等,而基层分支机构则负责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零售业务。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不但提高了管理效率,还降低了管理成本。2.1.2 美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经验借鉴1、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金融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要以占有客户为其生存

13、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谁拥有了优质客户,谁就能在激烈的银行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大通银行,花旗银行等大部分美国商业银行,都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客户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度不同对客户进行细分,如可通过交易时间长短、业务量大小、信誉度高低等指标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级别的客户享受不同的服务。这样,一方面便于银行管理客户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集中银行资源,使银行能以“一站式”的最周到服务和最优惠的条件吸引住最核心的白金客户,如美国大通银行已经建立了一个较成熟的客户经理体系。客户经理最主要的任务是成为联系银行与客户的桥梁,通过研究分析客户的需要并成为其财务参谋,将银

14、行资源用在能给银行带来最大利润的客户身上。又如,花旗银行均有一个客户需求系统和客户数据库,客户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数字电视、网上银行等任何一种方式进入客户需求系统,向银行提出需求;银行可通过客户数据库了解客户,从而在产品开发和销售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要。这样,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也由交易银行向关系银行演变。这样的转变既可以满足客户的现时的需求,又能不断培育和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发展。2、实施科技兴行战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为银行业信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并推动银行业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美国商业银行

15、非常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银行内部的运作效率,改善银行的服务质量,其信息技术支出是仅次于人员工资的第二大项支出。据英国经济学家报道:2005年美国排列前五名的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采购总额己超过10亿美元。另据美国商业银行研究咨询公司Tower对美国100家商业银行所做的调查,美国前100家银行在2006年用于信息技术采购的资金高达170亿美元。美国商业银行不但重视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还积极创新技术利用方式,如开展信息技术业务外包,即通过将信息技术的相关业务承包给外部的信息技术服务商而使银行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这样既能迅速获得信息技术,又能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据了解,美国商业银行通过电子化外

16、包可以节省10%的成本,同时提高20%的信息数据处理效率,节省大量时间来赢得极为丰厚的新增利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市场核心竞争力。3、注重保护知识产权金融产品的易模仿性使新产品在推出的很短时间内即可被竞争对手改造利用,进而成为竞争对手反攻的武器。充分意识到金融产品这一特点对银行的影响,美国商业银行非常重视以申请专利来对创新的产品实施保护。以花旗银行为例,截至2005年2月,花旗银行在美国共申请了89项金融产品专利,其中,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就有57件,是美国拥有最多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金融机构。花旗银行一直非常重视基础专利的研究,因为当一基础专利被其他专利所引证时就能收取高额的专利使用费,拥有很高的价

17、值。“电子货币系统”就是花旗银行所拥有的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基础专利,被引证的次数已高达84次,为花旗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作为我国的外资银行,花旗银行将其重视专利申请的习惯也带到了我国。从1992年开始,花旗银行便开始在中国提交有关金融产品专利的申请,至今,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达到24项,其中电子货币系统、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操作系统的方法、有限域离散对数密码系统的割圆多项式结构分别于2002年12月18日、2003年l月l日及2007年7月11日已获得了授权。花旗银行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大部分都是“一些价值高、有前瞻性的金融服务系统和方法专利”,如“用于在账户之间传递资金的面向用户的自

18、动系统”、“执行信贷与负债申请的联机审批系统和方法”等都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密切联系网上银行业务的方法和系统,这些金融服务系统和方法专利具有高价值、有前瞻性的特点,如若被授予专利,必然会对中国商业银行今后在创新网络金融产品、开拓市场方面造成一定的阻碍。花旗银行在中国申请专利,体现出其“产品未到,专利先行”的专利战略。作为最大的国际银行集团;花旗银行在金融产品的研发上有着国内银行难以比拟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优势,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再加上金融专利的保护,花旗银行将在网上银行业务中获得垄断性优势。2.2 国内关于金融创新与产品创新的研究(1)关于金融创新

19、的研究按照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的定义,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创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金融创新可以分为狭义的金融创新和广义的金融创新。其中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创造新的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及金融调节方式。我国学者对金融创新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许多学者论

20、证了中国开展金融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金融创新的效应。赵何敏认为金融创新、金融工程与金融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世界金融业发展的主流,金融创新则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喻平从多角度分析金融创新扩散的形成机理,构建了金融创新扩散速度与在国际间扩散的理论模型。杨屹认为金融创新引起了货币定义与供求关系的全面变化,导致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发生了偏离。放弃以利率为指标的需求调节型货币政策,建立能全面反映金融创新特点、以广义货币量M2或M3为指标的供给控制型货币政策是今后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姚铮、朱强从技术共同体的分析框架对金融创新进程进行考察,发现只有保持技术共同体中三大要素(资源察赋、专有功能、

21、制度安排)同步协调发展,才能使金融创新健康有序进行。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银行业务创新”课题组以广东省银行业产品创新为个案,从广东省银行业务创新状况入手,研究银行业务创新的宏观效应以及所面临的体制性约束,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应该说这个课题比较全面的研究了我国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问题,但其以广东省这个金融发达地区为案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关于金融产品创新的研究国内学者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唐雄俊教授在80年代中期出版了美国金融市场新知识一书,介绍美国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创新。此后在其他刊物和书籍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与金融产品创新相关的文献。黄美端和李培毅认

22、为,产品创新能够增强商业银行服务功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提出商业银行应从客户需求出发,适时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银行产品。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促进银行产品的开发。余力认为,今后银行业的竞争是高科技金融产品和先进的银行网络的竞争。张宁认为,目前我国的银行产品创新应重点放在中间业务类产品上,同时强化营销的创新和品牌意识。刘延年,徐雅聘认为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发展该业务,并从法律政策、业务品种、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和思路。顾国明等认为应将产品管理和产品营销工作提高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应从确立产品创新及营销的

23、经营理念,明确产品战略的定位,建立矩阵式的产品管理体制及实施全行产品统一研发和综合营销等方面进行改革。艾敬仓在“金融行业治理模式探析”中提出了金融机构的三层治理摸式。对于国内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技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促进技术、管理、业务的结合,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质量与效益,是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从组织结构与流程层面思考金融创新问题表明对于金融产品创新的研究更加深入。王鸿认为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必要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实施产品包装策略和市场细分化策略出发来发展负债业务。庄永南和马晓琳认为,加强对国外商业银行新业务、新产品的学习,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交流和合作,从而增强参与国

24、际竞争的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开放的金融环境对银行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人员普遍承认开放对于国内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外资银行能够促进竞争格局的形成,以及能够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是被普遍认同的。如张晖在认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目前陷入一种“系统自锁定状态”,要靠“外力”才能打破这种“系统自锁定状态”。而入世则为这种“外力”的引进提供了契机。但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对外资银行抱太大的希望,刘立新认为我国银行业市场目前仍存在垄断,这种垄断根植于制度,不可避免地造成银行经营同质化,缺乏充分竞争的土壤,外资银行只是外来的金融企业而己,推动市场化进程的最主要力量,还是银行

25、本身。对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完善银行体制和优化外部宏观环境两个方面。尤圣君,张建华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必须建立科李的银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机制。王发红和朱锋建提出,积极创造业务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全面提升业务创新,提高产品开发设计、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建立符合国情需要的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体系,以加强对业务创新的监督管理。陈涛等认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策略是细分市场,提供差别化特色产品服务,加强产品推介和营销,同时注重产品整合的组织和机制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姚瑜琳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在于诸多制度因素的制约,商业银行应该顺应创新需

26、要,努力通过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来满足创新要求,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张铁强以广东商业银行发展为例,对于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同时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建议政府加强对金融市场的规范管理。随着入世五年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商业银行将迎接外资银行混业方式的蚕食化竞争,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何泽荣,傅瑜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自主的飞持久的金融创新。而在自主创新中,最重要的是金融产品的自主创新。岳世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历史、动机、主体、受体、环境、效果、技术等多方面的差异,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策略应是在加强基础产品创

27、新的同时将重点转移到金融衍生品和组合产品创新上来,对后两者的创新宜实行模仿战略。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基础,是银行未来发展的灵魂。目前随着银行产品创新热潮的兴起,关于银行产品创新课题的研究内容较多,但真正触及银行产品创新实质问题的研究不多,只是停留在产品创新的动因及现状分析,产品创新的必要性以及优化产品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方面,有待从深度和广度进行深入研究。3 对各地分行创新工作研究为了应对经营环境的剧变,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其业务经营范围己经由过去的存、贷、汇“老三样”拓展到了个人理财、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电子银行、银行卡等领域。本章将对全国各地分行的产品创新工作的研究来

28、探讨中国工商银行的产品创新。北京分行:为更好地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近年来工行北京分行立足北京地区小企业客户群体,深入调研行业特点和客户需求,陆续推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通字类产品,并抓住网络经济的机遇,大力推广网贷通、易融通等网络融资产品,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推进集合信托包资产买断业务,通过持续不断地产品创新,该行找到了与广大中小企业对接的契合点,有效提升了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自 2009 年以来,该行立足北京地区能源、医药、钢贸等领域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陆续推出“能源通”、“医药通”、“钢贸通”、“棉贸通”、“工商物业通”等基于供应链和集群小企业客户的专属特色产品。多款产品无需抵押、担保,

29、主要依托大型企业供应链开发的贸易融资创新产品,解决小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同时由于这些产品可匹配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其中,“能源通”产品更是在小企业客户仅取得订单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贷款投放,支持小企业客户上游采购,深受客户好评。截至 2011 年 6 月末,全行累计为小企业客户投放通字类产品50多亿元。2010 年,工行借助该行强大的网上银行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网贷通创新产品,该产品可为客户提供 7*24 随时随地随借随还,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用款需求,截至 6月末,北京分行累计为小企业客户办理网贷通业务近 20 亿场管理解决方案研发和生产,结合电力用户的切

30、实需求为电力企业提供现场管理解决方案和产品。由于其下游多为资金归集的大型电力公司,销售回款存在一定帐期,因此该小企业经常通过个人拆借的方式保持资金链条的稳定。工行北京南礼士路支行在知悉该客户存在融资需求后,根据客户的资金使用及销售回款特点,为其办理 150 万元网络循环贷款(即“网贷通”)。今年4月份,该行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易融通”产品正式上线,为该平台上小微型交易企业提供包括信用、保证和抵质押在内的多种担保方式的小额贷款,该产品直接将客户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交易和信用记录作为银行授信的依据,有力支持了网商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该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主动引入客户,借助工行系统实现了贷款申请、利

31、率及贷款金额确定的网络化、自动化。今年该行还积极开发专业市场商户融资模式、网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网商融资等新产品,满足北京地区小企业融资需求。此外,该行积极参与中小企业集合信托、集合票据等创新产品的开发,为中小企业推出直接融资产品。2010 年12 月份,该行与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合作,为 28 户小企业办理了集合信托业务,并通过信托资产买断的方式,为这28户企业发放信托支持贷款。上海分行 :拓展“金点子”创新业务既是总行对分行产品创新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行储备与精选产品创意、更好开展创新工作的途径之一。上海分行采取了四方面的推动措施 :一是学会联动。上海分行产品创

32、新管理部与上海城市金融学会联合举办产品创新专题稿件征集活动,配套出台了相关激励办法,从二季度起按季进行评优,鼓励群众性金点子活动长期、稳定开展。二是部室联动。分别建立了与电话银行客服中心、银行卡客服中心、信息科技业务测试科等单位关于客户体验信息的定期互通工作机制,有效扩大了稿件来源。三是团委联动。继续开展 2009 年“我为业务与产品创新进一言”活动,同时精心召开了 2008 年活动表彰暨培训大会。四是宣传联动。对于上述群体性活动信息,通过网讯、行报、定向办公邮件等多种渠道进行持续宣传,有效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上海分行“金点子”工作收效明显 :截至 2009 年 6 月 22 日上报稿件 65

33、篇,被总行发布 61 篇 ;远远超过了今年第一季度仅 5 篇的发布数量。在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分行还努力把这些“金点子”变成现实 :重点研发了“第三方存管直通车”、“网上供应链融资”两大项目。“第三方存管直通车”项目在现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两种崭新的处理模式,即第三方存管开户 POS 和柜面预约开户 ;为解决供应链融资传统手工操作环节、手续繁、周期长的问题,上海分行产品创新管理部、小企业金融业务部联合提出了基于企业网银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新模式,并与锦江麦德龙及其集团财务公司 MIAG 达成合作意向。江苏分行 :打造区域特色产品2009 年以来,江苏分行围绕重点业务领域,结合总行重点产品创新

34、项目,积极研发区域特色产品,产品类项目主要集中在投资理财、银行卡和现金结算方面。江苏分行利用“信托 + 理财”方式,通过结构化设计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同时为法人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的理财产品,推出了 6款人民币区域理财产品,其中 5 款个人理财产品,1 款法人理财产品 ;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结算与现金解决方案,研发了江苏长江石化电子交易市场资金清算 ( 及查询 ) 系统项目、江苏省通讯服务有限公司资金集中项目和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勘探局内部财务资金集中处理系统 ;银行卡创新方面则推出集芯片和磁条于一身的牡丹畅通卡,不仅通过多种自助设备渠道完成缴纳交通违法罚款,还可以通过电子钱包支付功

35、能实现交警路面实时缴罚业务。依托资产管理平台,成功办理首笔证券公司定向资产托管业务。为分流柜面压力,推出了数字电视批量代扣,投产 WAP银行缴费业务。这些领域既是工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主动转变发展模式的探索方向,也是当前金融机构客户竞争与市场拓展的热点。浙江分行 :浙江省是经济金融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具有产品创新的土壤。浙江分行产品创新部成立以来,结合区域经济金融特点和总行部署,侧重对小企业金融、个人金融、电子银行等领域进行重点研究。尤其关注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加强对产品应用分析和产品创新研究。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业务发展,理财产品和小企业金融产品需求旺盛,

36、浙江分行及时调整部分项目研发顺序,成功推出区域法人理财产品 4 期,总额 7.2 亿元,区域个人理财产品 1 期,总额 2.6 亿元 ;同时随着 100 家小企业专营机构的成立,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机制创新项目成功推出,网商网络联保贷款、网商网络抵(质)押贷款、网络保证贷款、商城通等项目都在抓紧研发中。同时,浙江分行十分注重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组织了产品创新奖的评审奖励工作。根据浙江分行产品创新奖励方案,每年对上一年度立项并投产时间在个月以上,且已产生市场效益的产品创新项目进行考核,对成效显著的创新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山东分行 :山东分行不断加快创新步伐,完善创新机制,加大创新投入,将创新工作

37、贯穿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搭建交流平台,弘扬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在山东省行网讯开设创新管理专栏,作为全行创新活动的交流平台。在专栏设立金点子栏目,充分挖掘员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拓宽产品创新信息收集渠道,在各级行、各专业征集创新点,鼓励员工为提高工行业务与服务的竞争力和满意度进言献策,促进工行业务与服务的改善与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大力倡导和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支持创新”理念,努力营造尊重创新、激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草拟了山东省分行“产品创新专栏”信息发布及奖励规则,对于具有建设性、可行性的创新思路进行表彰奖励,并形成良性反馈机制,加强专业部室与专栏的联动关系,将好的意见建

38、议应用于实际工作,形成创新动力,实现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确保交流平台效果,避免“走过场”和“空对空”。张福荣副行长出席产品创新研讨会同时,山东分行细致扎实开展摸底工作,为创新工作深入开展积聚力量。山东分行创新管理部成立后对全行创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摸底,分析整理,全面掌握目前全行创新工作进展状况,目前共梳理山东分行行金融创新项目 124 项,创新范围涵盖了业务发展和服务管理的诸多方面。广东分行 :广东分行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区域产品创新研发工作,并充分利用工行强大的科技能力促进产品创新的发展。第一,开展了“一卡通”项目研发工作。广东分行产品创新部门联合相关业

39、务部门,针对“芯片卡”在广东地区的推广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利用工行芯片卡技术,开展“一卡通”工程的创新思路,在现有标准芯片卡基础上,推出兼容信用卡 / 灵通卡功能的芯片卡、不记名独立芯片卡、与银行卡账号捆绑的独立芯片卡等三条产品线。目前,这些产品创新思路已经陆续实现并投放市场,其中,广深铁路 IC 卡、国民旅游休闲卡等产品已成为深受客户喜爱、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产品。第二,开发了法人客户营销管理系统。该系统作为客户关系管理(CRM)体系的内容之一,通过系统支持对客户的详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可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化营销服务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达到提高工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第三是研发

40、了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系统一期。该系统统一确定了产品积分标准,明确了产品业绩与员工业绩的对应关系,搭建了产品贡献统计平台,实现对全行员工的积分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另外,广东分行还开展了具有分行特色应用新终端改造项目、金卡特色应用升级项目、移动缴费充值业务支撑应用、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系统等项目的研发。广西分行 :广西分行充分抓住国务院将广西与东盟国家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政策机遇,创新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的方案,即依托工行本外币清算系统及网上银行平台,建立以广西分行为清算中心的中国(广西)东盟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并以人民币结算平台为基础,搭建人民币贸易融资平台,进而延伸至人民

41、币投资平台,逐步形成包括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投资理财、现金管理、信息咨询以及其他人民币衍生金融产品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目前相关工作已进入到系统开发测试阶段。中心建立后,将会显著提升广西分行客户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广西分行完善创新产品功能,提高市场竞争实力。比如“边贸通”是广西分行首创的产品,强大的功能引起了他行迅速模仿,与广西分行展开了激烈的业务竞争。广西分行在认真分析了他行的产品功能后,有针对性地更新和升级了“边贸通”产品,提高边贸结算效率,满足了边贸客户及越南代理行的业务发展需求,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9 年一季度,累计实现边贸结算业务量 17.3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42、5.2 亿元,增幅 43%,市场占比达 36.8%,同业市场占比跃升至第位。深圳分行:深圳分行产品创新部自成立之初即与其他部门一起投入了今年深圳分行对金融 IC 卡的应用研究,研发投产了广深铁路 IC 卡。广深铁路 IC 卡是工行携手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全国首张铁路金融 IC 卡,也是深圳市第一张符合中国人民银行 PBOC2.0 标准的双界面金融 IC 卡。每张卡均可满足在广深铁路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刷卡即走”的乘车需要。目前广深铁路 IC 卡已顺利投产,市场反映良好。为了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支持迅速增长的小额脱机交易市场需求,深圳分行计划发行符合人民银行 PBOC2.0

43、标准的非记名牡丹金融 IC 卡,但非记名金融IC 卡项目涉及到政策监管、系统改造等多方面困难,实现难度较大。产品创新部作为非记名金融 IC 卡项目的牵头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向兄弟行进行了现场学习,并多次上门与市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沟通,同时通过公文向人民银行报送关于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拟研发牡丹金融IC 卡的报告。在得到本市人民银行的认同后,即向总行主管部门提出非记名 IC 卡立项申请,并完成并向分行科技部提交分行非记名 IC 卡业务需求工作。目前深圳分行非记名金融 IC 卡项目已正式启动,并进入研发测试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4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4.1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受

44、国际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影响,同时适应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上有所突破。但由于受金融体制、环境、管理制度、技术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金融产品创新的力度不够,暴露出许多问题,总结如下:4.1.1在创新方式上,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据统计,我国现有的创新金融工具中,有大约85%是从西方国家直接引进的,真正由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调查、询问客户需求而发动的主动性创新较少。直接“拿来主义”虽然缩短了商业银行创新的时间,节约了其创新的成本,但吸纳型创新容易忽视国内的金融环境和居民需求与国外的不同,导致金融创新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水土不服”,不能被市场接受,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如国内引进大

45、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时,由于受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全的限制,舍弃了大面额和转让便利的基本特征,面额小和转让难使CDS在我国演变为高成本吸存的一种方式,并因无特色和优势而最终被市场淘汰。4.1.2 在创新种类上,品种少,差异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经营范围虽然已有所扩大,但收入主要来自于贷款业务,利润来源渠道单一。从数量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仅为70余种,提供给客户的金融产品只有260多个,而国外商业银行则有2万多个品种。此外,各银行己开发的产品虽然名称不同,但功能相似,银行之间互相模仿程度较高,市场定位差异性较小。如中间业务产品大多集中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

46、以及银行卡等产品,咨询、投融资类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发展不足。中间业务的增幅由2007年的123.51%2007年基金代销的火爆是中间业务增长的主要原因)迅速降为35.82%的现象很好的说明了产品的同质化特点以及由其带来的主动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和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弱点。4.1.3 在创新的内容上,外延扩张型创新多,质量效益型创新少由于同业竞争激烈,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活动中过度强调外延扩张所形成的规模效应,过多关注业务量的扩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因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而关注较少,产品推出后,很少针对其不足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后续维护和深度开发。这不仅造

47、成以重视风险管理为特征的高技术、高风险、高收益的高端金融产品创新领域未有突破,降低了新产品对高端客户的吸引力,而且容易使一般产品的风险管理横生枝节。如一些商业银行无法向投资者解释清楚新产品收益的测算依据和风险程度,创新产品信息披露及风险提示不充分,有些新产品已暴露出严重的市场风险,导致投资亏损,成为投资者风险教育的典型案例。4.1.4 在创新的层次上,仍停留在基础产品按照金融产品组合一体化和复合程度发展层次,西方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分为基础金融产品创新、衍生金融产品创新和组合金融产品创新三种。而我国商业银行业的产品创新仍停留在基础产品的创新上,还无法实现向衍生产品创新和组合产品创新的层次推进。即

48、使是基础产品创新,也仅停留在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上。在银证保组合创新方面,受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约,仅停留在银行与证券、保险的简单松散的业务合作方面。4.2解构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瓶颈4.2.1尚未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理念虽然国内商业银行都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且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如投入巨资引入CRM、ERP等先进的管理技术。但是在产品开发和改进过程中,往往只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客户利益出发,对客户信息缺乏必要的整合和细分,导致产品设计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发出有前瞻性和吸引力的金融新产品,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

49、个性化的需求。4.2.2组织结构的缺陷降低了产品创新效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属于直线一职能型(U型)与地区事业部型的结合形式,即总行-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该组织模式从纵向上看是以分行为利润中心的总分行制,从横向上看是以部门为导向的部门银行制。这种多层次、垂直型的组织结构往往造成信息衰减、沟通不畅、组织僵化等弊端。1、过多的管理层级增加了信息漏损度,降低了市场反馈率。与客户直接接触,最了解客户需求的客户经理与总行领导难以直接沟通,信息需要层层上传,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难免发生漏损。我们假设信息在总分行之间按80%传递,分行和客户经理按90%传递,按5个层级来传递,则从信息的传出方到最终的获得方,信息传递质量是80%X90%X90%X90%X90%=52.5%,信息漏损达到47.5%,即损失了一半的信息。过长的纵向链条使总行难以及时了解支行的经营活动,也就不会适时地推出符合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