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3900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问题的研究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 培训问题的研究刘建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年 03 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C931.2 国际图书分类号:35.078.2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 培训问题的研究硕 士 研 究 生:刘建新 导 师 :吴 冲 教授 申 请 学 位:公共管理硕士 所 在 单 位: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 答 辩 日 期:2006 年 03 月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 C931.2 U.D.C: 35.078.2Dissertation for the D

2、egree in Public ManagementTRAINING RESEARCH FOR AIR TRAFFIC CONTROLLER IN HARB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 Candidate: Liu JianxinSupervisor: Prof. Wu Cho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it: Harb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center Date of Defense: March, 2006 Degree-O

3、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I - 摘要 我国民航体制改革于2002年1月份告一段落,民航监管部门与机场企业政企分开,全部民航机场下放地方政府管理。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中心作为唯一隶属于民航总局的业务部门,其企业特点为典型的国有公共部门,管制员的培训工作作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的一项具体业务,是关系到民航安全事业和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 本文从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理论入手,结合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实际情况,分析管制员的培训需求,进而研究管制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本

4、文的创新研究是提出了环境分析型培训模式,将管制员的培训工作放在一个有机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去研究。在对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后,分别从实际工作、管理制度、部门关系、企业文化等方面围绕培训工作阐述了解决哈尔滨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办法。 全文在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的实际,为哈尔滨空中交通管制员设计了竞争机制、为培训部门制定了中心负责型关系模型,并根据实际工作总结了不同种类的培训方式、方法,提出了适合哈尔滨空管中心的培训文化建设方向。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培训模式;对策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II -

5、 Abstract Structural reform of Chinese Civil aviation achieved a result of one phase in Jan. 2002. Air traffic control department of civil aviation have been separated from the airport enterprises. All airports of civil aviation have been delivered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 As the only business sect

6、or of CAAC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s and other state-owned public departments have the same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 The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training is a specific vocational work of Harb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 in the futureStarting with t

7、he theory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training , in the light of specific conditions of Harb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training requirements, then derives the problems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training work. Training pattern based

8、on environment analysis is the creative study of this article; the work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training is put into an organic system of safety management to analysis. After making a deep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and manag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small to the large ,from different a

9、spects such as real work , management regulations , relation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corporate culture, revolving round the training work,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ways ofresolving the problems that exists in the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training work of Harb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B

10、ased on the theory of 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light of specific condition of Harb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 this article designs the competitive mechanism for the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of Harb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 draws up the relation model for the training departm

11、entAccording to real work, this article also sums up different training way and style, advances a constructing direction this is suited to the training culture of Harb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 and makes a creative study of controllers? training workKey words: Air traffic; Air traffic controll

12、ers? training; Pattern of training;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III -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 1章 绪论.1 1.1 课题背景.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1.2 管制员综合素质和培训的概念界定.2 1.3 国内外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问题研究的进展.3 1.3.1 国外研究情况.4 1.3.2 国内研究情况.6 1.3.3 国内外培训状况比较.6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7 第 2章 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的需求和模式分析8

13、 2.1 管制员培训过程分析8 2.1.1 培训内容.8 2.1.2 培训方式.10 2.1.3 培训评估和审核.11 2.1.4 培训政策和规划.12 2.2 管制员培训需求的分析.13 2.2.1 综合素质13 2.2.2 素质因素分析.15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IV - 2.2.3 需求分析方法.18 2.3 管制员培训的主要模式分析.20 2.3.1 系统型模式.20 2.3.2 学习型组织模式.21 2.3.3 咨询型模式.21 2.3.4 比较分析21 2.4 管制员培训管理部门关系分析.22 2.4.1 金字塔型22 2.4.2 界面型.23 2.4.3 中心

14、负责型.24 2.4.4 比较分析25 2.5 管制员培训管理环境分析26 2.6 解决管制员培训问题的必要性27 2.6.1 需求分析方法要有全局策略的必要性.27 2.6.2 改革传统培训方式的必要性.28 2.6.3 培训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必要性.29 2.7 本章小结.30 第 3章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现状与培训存在问题.31 3.1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现状分析.31 3.1.1 人员组成结构.31 3.1.2 人员现状调查.31 3.2 东北管制员素质对比.33 3.3 哈尔滨管制员培训现状.36 3.3.1 空管中心发展历史36 3.3.2 学习资源提供与培训机制

15、37 3.3.3 空管中心培训工作的开展.38 3.4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存在问题及成因.41 3.4.1 培训需求分析不足41 3.4.2 培训方法单一.42 3.4.3 培训层次不清.43 3.4.4 配套制度缺失.43 3.4.5 部门配合不力.43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V - 3.4.6 缺乏合适培训模式44 3.4.7 成因分析44 3.5 本章小结45 第 4章 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解决管制员培训问题的对策.47 4.1 建立适合的培训模式.47 4.2 全面分析培训需求.49 4.3 提高培训效果.50 4.3.1 选择合适培训方法50 4.3

16、.2 培养复合型人才.51 4.3.3 提高培训者的能力52 4.4 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机制.52 4.4.1 健全制度环境.52 4.4.2 理顺部门关系.58 4.5 培训与企业文化结合.59 4.5.1 学习型组织文化.59 4.5.2 人本管理文化.60 4.6 本章小结63 结论64 参考文献.66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68 后记69 个人简历.70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VI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1 -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民航作为我国现代化道路上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改革开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7、。民航客运量和货运量连续攀高,中国民航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的排名,2004 年跃升第五位,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必不可少的力量1。民航各部门也伴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不断壮大,空中交通管理作为民航中的一个特种行业,主要作用是管理空中交通资源,规范航空飞行秩序,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的部门。随着空中交通的不断增加,加上现有的各种不利因素,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安全事故频出,对空中交通管理的改革提出了严肃的要求。尤其对从事空中交通管理的人员-管制员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更是格外迫切。从中央领导到各级民航领导都意识到了对交通管制员的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性。民航苏蓝根局长、刘邵永局长在 2004 年全国安全生产会议上强调加强理论

18、研究,重视实践,加强技术要求,在民航局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把民航局建设学习型的组织,通过提高空管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历史跨越 1。各地民航局、管理中心也都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努力提高管制员素质,学习之风在空管蔚然成风。哈尔滨区域管制室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基层单位担负着黑龙江地区的航空安全保障的全面工作。黑龙江管制区地形复杂,飞行种类繁杂,区域内有多条国际航路,对管制员的工作能力要求很高。而实际情况是哈尔滨区域管制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管理制度也很落后,单位作了很多工作却效果不大,成为威胁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为了响应民航总局的号召,快速有效

19、的提高管制员的综合素质,通过研究对培训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来全面提高管制员素质是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2 -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空管系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和国际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难于满足国内民航运输增长带来的空中交通服务的需求,培训工作作为民航空管系统的基础工作,如何通过培训提高管制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管制员工作能力和空管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空管系统的行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管制员培训工作的改革及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思路。 1.2 管制员综合素质和

20、培训的概念界定 随着国际民航市场上竞争的日趋激烈,民航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民航的航空管制部门也日益在和国际民航接轨,管制员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加明显。从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来讲,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人高于一切? 的管理部门,较高的管制员的综合素质是一个管制单位综合运行实力的基本保障,是改善管制效率和提高工作绩效的源动力2。 (1)空中交通管制员 空中交通管制员是一项特殊工作,全国认证管制员才3000多,有人将管制员喻为空中交通警察,简单说管制员就是直接行使空中交通指挥权利,负责空中航空器的飞行安全的一线工作人员。管制员还同时负责维持空中交通顺畅和对所负责空域进行行业管理。由于从事

21、职业涉及飞行安全, 空中交通管制员是一项风险很大的行业。民航业是综合性极强的复合性产业,要求管制员掌握大量信息来应付实际工作的各种情况,所以需要管制员是高层次,复合性人才。 管制员需要有: 非常强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善于表达; 持续学习的能; 快速应变能力 ; 团队精神于协作能力; 良好的道德素养; 出色的专业技术; 敬业的职业态度 3。 (2)管制员素质 所谓管制员素质,是指决定一名管制员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从广义上还可包括管制技能和业务知识,它是一个管制员能做什么(技能、知识)、想做什么(角色定位、自我认知)和会怎么做(价值观、品质、动机)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22、 3 - 的内在特质的组合。一个人的素质就好比一座冰山,技能和知识只是露在水面上冰山的小部分,他的自我认知、动机、个人品质以及价值观这些东西,都潜藏在水面以下,很难判断和识别4。 上述各条是对一名合格管制员理想化要求。管制员资源管理就是通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来改善管制工作中的管制员的工作效率,其主要职责就是设计和实施一套制度体系来使管制员能够满足上述的这些要求。我们知道一个管制单位的工作实力归根结底是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实力,而人才的获得一方面在于本单位能否得到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更在于本单位能否用好现有的人才,能否最大限度地培训开发单位现有的人力资源,挖掘出单位潜在的人力资源。在过去

23、,各管制单位比较重视的是优秀人才的吸收、引进、招聘,不惜化费大量财力物力,实际上我们更应该重视另一个重点区域?现有管制员的培训工作。 (3)管制员培训 从微观上讲管制人员培训就是指一切通过传授知识、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改善当前或未来管制工作绩效的活动,它包括一系列的专业教学计划与实施。从宏观上讲管制人员的培训是包括培训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的有机结合的体系。 1.3 国内外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问题研究的进展 空中交通管制员从事的是特殊行业,对他们的要求也是特定的。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主要职责是保障空中飞行安全顺畅。随着民航事业突飞猛进,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纯工作角度来说,一个

24、空中交通管制员必须是经过系统培训和认证的专业工作者,对他的要求是和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紧密相连的。首先是从业资格要求,在中国要作为一名预备管制员首先要有大学学历、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流利的口齿和基本的沟通技巧,经过面试考核的大学毕业生;其次,还要通过职业训练,适应管制指挥工作的要求,通过职业认证才可以。空中交通指挥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在培训选拔过程被淘汰的预备管制员比例还是很高的。单位在工作后对管制员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提高,不能适应发展的管制员很难在一线生存,这点在国外尤为突出。 根据对空管安全事故分析得出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十种能力的要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4 -

25、 评估决策能力 情绪控制能力, 应变创造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精力分配能力, 预测统筹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立体感知能力, 记忆和心算能力, 情景意识能力5。这十种能力的要求主要从保证航空安全,减少空管差错出发,考虑到工作中各种人为因素,提出对管制人员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品质、观念、意识、态度,改善管制员与设备和环境的匹配能力的全面要求。 1.3.1 国外研究情况 空中交通管制最早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代,由于大量航空飞行处于无序飞行中,急需统一管理,于是在 1934 年美国纽瓦克机场成立了第一个管辖范围80 公里的管制中心6。此后随着航空运输业的繁荣壮大,航空事故也频繁出现,航

26、空安全状况对空中交通管制不断提出要求,空中交通管制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复杂和科技化的工作。 空中交通管制是基于航空业的需求而发展,世界航空业中美国一直处于霸主地位,所以空中交通管制也是美国最发达,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的美国标准也一直是各国研究效仿的依据。全世界现存两种航空管制标准,一种是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建立的标准,一种是ICAO(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两种标准都对管制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各国的空中交通管制规则包括培训工作都是在以上两种标准上建立的。其中对管制员的培训要求基本相同,FAA的考虑相对接近实际,注重对管制员的工作能力要求,ICAO则对规则和制度方面要求严格7。 美

27、国的空中交通管制员采用国家、院校、企业联合培训的形式。院校(相关专业大学)负责理论培训和继续深造,国家(FAA)负责监督和选材,企业(全国各地的管制中心)用人和实践培训。美国空管部门非常重视对管制员的培训工作,美国管制培训中心规定管制员一年中只要是在模拟训练指挥中三次使飞机小于间隔,发生危险接近,这个管制员就会被淘汰出管制员队伍。在美国对管制员的淘汰基本保持在选拔、院校培训、实际工作每个步骤淘汰三分之一的状态,可见对管制员要求之严了6。 有关培训理念的研究,则是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脉络前进,最初人是机器的操纵者只强调技术培训,在 20 世纪 30 到 40 年代世界民航发展的颈瓶年代,空中交通管

28、制方法也经历几次变革,培训变得复杂,对管制员的培训有了成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FAA 有关空中交通管制的文件和 ICAO 的 4444 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5 - 件主体都是在那个年代产生7。现代欧美各国对管制员的培训则更讲求效率,心理分析、网络化培训8等培训手段层出不穷,管制员被放到一个安全体系去考虑了。图1-1世界航空运输量和事故率关系图图1-1是国际民航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作的世界航空运输量和事故率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事故量不断上升,代表民航安全体系工作效率的事故率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事故率在交通流量和事故量不断上升的前提下,是继续保持稳定减

29、少,还是突破上扬是考验整个世界民航部门的重要课题。中国民航在年增长百架大型飞机,客货量每年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能否保障空中飞行安全,减少飞行事故,完成民航强国的目标,作为安全部门的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必须改进包括培训工作在内的大量工作方法,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科学化管理,最终保障空中飞行安全顺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6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中国民航管制员培训十年纲要中提出的目标是培养空中交通管制专业人才,建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培养人员数量精干、结构合理、复合性和专业性人才相结合的管制队伍,健全技术培训机制9。国内对于管制员的培训问题的研究重

30、点关注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 和改变培训环境建立顺畅的培训机制上来。10从管理学角度,正从X-Y理论的机器化的Y模式管理向人性化的X模式转变12。现代管制员培训改变价值思维,强调人是企业再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文化开拓的基石,管制工作对管制员来讲,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13。培训的过程也是将管制员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单位和民航的利益的统一的过程。 民航管理部门和各级民航机构纷纷研究多角度、灵活的管理培训方式,许多单位在改变培训的制度和机制上作了很多努力,马斯洛的五种需求、职业锚等14概念也在民航学术报刊上出现。2005年民航各管制中心开始引入的SMS(安全管理体

31、系)的培训方式是民航管制培训走上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标志11。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自动采用PDCA模式(需求-计划-实施-评价模式)8,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监督和反馈,从细节上管理培训工作。随着管理革命在中国大地上逐步推广,民航企业更是出现了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认证活动。在2006年开展的“三位一体化”(质量认证、环境认证、企业员工健康安全认证合并认证)活动中,培训活动只是作为质量管理标准中的一项活动,被放在质量管理、企业员工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框架中进行系统研究。在“三位一体化” 框架中培训作为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受一系列规范和要求约束的系统因素,是服务于企业最高目标的结构组成内容。

32、可以看出,在中国对于培训活动的研究从孤立的个体行为和单向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系统和考虑环境因素的全面研究。 1.3.3 国内外培训状况比较 中国对于培训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处于初级阶段,各地管制部门多采取各自为营,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的培训工作,围绕培训问题研究制度改革的文章很少,大体上在中国对管制员的素质要求和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初期接近。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在民航方面各项指标和西方发达国家迅速接近,涉及人力资源培训的有些理论和管理方法在中国也得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7 - 广泛的研究和推广。 国外民航对于管制员的培训主要从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角度考虑,

33、可以全力从企业利益出发,而在中国,空中交通管理属于政府部门,管制员的培训也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政府在培训全过程中办有重要角色,是主要推动者,这点是和西方有区别的。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本论文主要是在公共管理的框架下,通过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工作的研究,提出解决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存在问题的对策。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绪论部分介绍写作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的评述等。 在第二章探讨了民航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培训的理论,通过对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的培训工作的理论分析,对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的培训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第三章从哈

34、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员的培训现状入手,提出了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成因。 第四章根据环境分析型培训模式分别从实际工作、管理制度、部门关系、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对策。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8 - 第2章 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分析2.1 管制员培训过程分析 管制工作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管制员的培训工作是既符合普通培训工作的规律又具有独特职业特点,下面将管制员培训工作的整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 2.1.1 培训内容 2.1.1.1 培训目标从培训需求中可以分离出培训目标,因此建立培训计划。对于空中交通管制业务来说,有几项培训内容必不可少。 (1)系统性的

35、知识培训 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专业性和多学科的复合性决定管制员需要掌握大量知识并不断根据实际变化予以更新,这就需要单位在基础培训上下大力气。一定期限的基础知识学习、定期的专项知识培训、不定期的技术革新的普及这些管制知识的培训是单位培训工作的主旋律15。 (2)实践培训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所有的知识必须柔和在一起通过实践来体现。通过对管制员素质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包括很多项是怎样对知识的运用的要求,沟通能力、技术熟练、经验积累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加强对实践培训工作关注是解决管制员综合能力的最直接路线。 (3)多层次培训 根据培训的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要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来

36、满足他们。根据管制员的业务掌握程度可以分别提供见习管制员培训和成熟管制员的培训;根据对单位管理的需求可提供带班主任培训和各项管理知识培训;由于管制工作的严肃性和考虑到培训的效率还要对各级培训者提供培训和认证,确保培训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9 - 效率。 2.1.1.2 培训手段 有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多样化、实用的实施手段也非常必要。通过对管制员培训需求目标的分析结合管制工作实际可以通过如下培训手段来贯彻。 (1)导向培训和定向培训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特性要求对管制员必须采取这种有明确方向的专业培训,即定向培训。这种定向的专业培训一般都是由专业机构来完成的,例如管制员的养成

37、培训和定期的复训都是必不可少的定向培训。至于对于新同志可以对他们采取岗前培训、职前培训等有利于新同志了解单位的导向型培训,为他们进入到单位的学习环境打下基础。 (2)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 在职培训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和节省费用,缺点是有时不能保障培训效果,如果队培训效果要求严格就需要进行脱产培训。但是由于脱产培训耗时耗力影响单位人员配置,到底采取哪种培训形式要根据业务需求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定了16。 (3)实践培训 实践培训对于空中交通管制由为重要。空中交通管制主要业务就是对空中交通实施指挥,所有业务培训最后通过指挥工作展现出来。管制员的经验的积累基本上是通过学习-工作-再学习-工作的循环过程来完成

38、的,对于管制员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实践。对于这种培训单位要有严格的制度和规章来保障和促进。对于见习管制员单位要设监督人员监督,采取师傅带徒弟学习制度;对于成熟管制员也要采取带班主任和主任的层级监督;对于在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单位要有上报?研究?结果?公式学习-四个步骤来保障大部分管制员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 (4)自学 由于各种原因,单位能够提供的培训必竟有限,不能完成对单位人才的终身培训。这就需要管制员自发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自学这种形式无论对管制员还是单位都是一种最好和高效的学习方式,前提是单位提供必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10

39、- 激励保障制度。比如,单位对管制员的英语指挥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英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单位组织大规模长时期的培训的阻力也很大,在这件事上就可以鼓励管制员自学。单位可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提供学习便利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管制员自学英语,并且通过严格的考核认证来保障学习效果。 (5)班组学习 班组学习是介于自学和实践学习中间的学习形式。由于空中交通管制的工作性质,管制工作要持续全天24小时,这样管制员就要被分成若干班组倒班上岗,一般一个班组一旦形成就会相对固定一段时间。班组成员间的配合对工作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强调班组学习优点是可以发挥班组成员间相互配合协作的优势,利用集体的力量促进对

40、知识的学习和利用。对于单位来说也可以节约培训成本,简化管理17。 根据以上目标的轻重缓急,我们就可以选择不同的培训手段制定一份全面的培训计划。2.1.2 培训方式 2.1.2.1 培训准备 布置好培训场所、营造良好的培训气氛、准备必要的培训工具、选择教材、选择培训教员,每一步都很重要。在作培训工作前就要将上述工作准备妥当。尤其是教员的选择,要根据培训需要灵活选择,对教员也要培训和认证。 2.1.2.2 培训方法 (1)讲授法培训 讲授法是通过教员讲解,传授系统知识,让受训管制员记住知识概念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简单高效,但是要注意讲解的方式并注意和学员交流。 (2)讨论研究培训 在课堂上通过集体

41、讨论、研究一项业务或课程,通过集体的互动方式最终让管制员了解培训问题的关键所在,达到培训的目的。集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11 - 体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培训组织者可以起到启发者和裁判的作用18。 (3)模拟实际培训 管制员在指挥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特殊情况,急需处理这种特请能力的培训。通过模拟实际,让管制员在模拟实际环境中解决在现实中很难遇到的特殊情况,对管制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单位可以采取模拟飞行机训练管制员的指挥能力;模拟特殊情况演习,考察管制员的应对能力。 2.1.2.3 培训过程 实施培训要根据计划或临时需求组织培训;还要根据培训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要为修正计划提供素

42、材;最后培训还要有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2.1.3 培训评估和审核 培训工作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事实证明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手段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有效的监督审核程序。没有一成不变的培训制度和手段,我们只有通过对培训工作的不断审视,检查培训的效果,考核培训的各环节,提出意见,整改培训政策和计划,才能保障培训工作能适应工作发展有生命力,这也符合系统培训模式的循环作用。 (1)从对具体培训环节上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主要有四步: 学员的反应 对主要概念的理解 行为的改变 成果19。 学员反应主要指学员队培训的初步印象和培训组织者的观察和建议;对主要概念的理解的评估则包括对培训

43、对象的测试评估、实践工作检查、学员培训成绩报告等一切能衡量学员学习效果的量化考评;行为的改变建立在学员经过培训后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培训知识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行为的基础上,对于学员行为的改变通常由学员自己、单位辅助监督部门、或主管负责人监督评估;成果评估是对学员在培训后产生效果的评估,这种评估需要多角度全面和长期的跟踪监督,是全面考察学员培训效果的评估。 (2)对培训的过程和培训者实行必要的评估、审核。 (3)对于监督审核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2)(3)步作为整个管理体系中的监督纠偏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12 - 保障培训效果,监督检查制度是培训制度的支持和

44、维系制度,这方面内容在以后章节中讨论。 2.1.4 培训政策和规划 制定培训政策既是培训过程的开始也是培训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培训过程的评估和审核,发现培训过程存在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制定合乎实际的培训计划,继续指导培训工作。空中交通管制专业随着民航发展不断革新变化的职业,新技术、新工作方法的不断引入要求对管制员的培训工作不断调整变化。根据业务发展不断调整培训手段,制定有利于调整后培训工作的培训政策最终决定整个培训过程的整体效率。制定实用的培训政策可以有如下考虑: (1)制定培训政策的主要根据是:对单位培训需求的分析结果、单位近期和中远期规划、各管制部门的业务和管理培训需求

45、以及在评估和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对于制定空中交通管制培训的政策原则: 全面性。培训政策是调整培训过程的全部活动,所以要考虑所有培训需求,不能只求片面忽略全局。管制专业很复杂,需要培训的内容很多,有些内容虽然很少,但也很重要,在整个培训计划中也要安排一定时间予以保障,所以制定培训计划尽量要周全严密。 针对性。评估和审核最大的作用就是发现问题,根据对培训的评审过程可以发现问题,在制定新的培训计划时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发现的问题。 灵活性。管制业务的多变性决定了培训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临时培训的大量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培训的各环节或预留增加培训的空间能够提高培训效率应付快速发展的空管业务的

46、需求。 (3)制定培训政策还要考虑到单位长远发展的因素。 民航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各种培训需求层出不断,前瞻性的培训准备是减少损失,有备无患的长远考虑。制定长远规划要考虑几个方面: 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轨迹,研究分析未来培训需求,做好技术研究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13 - 人才储备。 密切关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的导向。作为民航体系中一项工作,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在全国民航体系中的一份子。空中交通管制如何发展,特别是哈尔滨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的未来是和全国大民航事业、空管事业、东北空管几个大环境密不可分的。上级领导部门的未来规划就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重要指示。 制定长远培训规划最好将工作发展、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培训工作要以单位为依托开展,而单位的工作是由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