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4408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10秋行政管理本 晏云社区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综合性群众基础机构,承担着促进居民参与自治服务、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矛盾冲突、寻求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的有效配合、预防社会问题等重要责任, 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最前沿的重要基础力量,是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最重要的载体。加强社会管理,必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努力提升管理质效,不断提高社区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本文以苏州高新区为例,浅谈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2、原因分析、建议及对策。一、 苏州高新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基层管理上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 ,社区的任务越来越重。例如 ,“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增加了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各社区的老龄人口 (尤其是离退休人员 )显著增多,老年人口的活动空间基本上在社区 ,这就增加了社区的工作内容 ;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失业下岗人员 ,需要社区的关心和帮助 ;随着城乡社会流动加快 ,社区居住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 ,他们既为社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也给社区的管理带来了压力。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 苏州高新区前些年在经济高

3、速发展的同时,对社区公共管理服务重视不够,社区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多问题。1、社区的管理权力配置不合理。苏州高新区各条线在社区各设一套班子,对社区服务建设总量不少,但因是“小而全”,相互之间没有实现充分整合。如民政部门重视对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服务,卫生部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康复治疗服务;文化部门提倡社区文化设施的充分使用,教育部门要求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卫生部门促进卫生保健的开展,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等等。这些社区服务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和重复性,这其实是旧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矛盾在社区管理体制未得到充分完善时期的表现。对社区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将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管

4、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关键问题。2、社区的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在苏州高新区,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民委员会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这种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不科学性。一是街、居组织机构过多而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在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层次上,机构设置与权限呈“倒金字塔”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就大大降低了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效率,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众明显轻视街道、居委会组织。二是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在苏州高新区基层除了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以外,其他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缺乏独立性。比如,在许多居民小区,像社区服务

5、志愿者协会、计划生育协会、老年人协会等组织的主要工作,大多由居委会干部兼任。即使是居民委会员这样的自治组织,也往往成为街道办事处的“腿”。3、社区的管理制度不是很规范。良好的社区要发挥合力功能,必须有一系列的规范、制度、秩序和管理。苏州高新区社区管理制度的缺陷在于:一是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二是社区内的各个单位,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按条条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等组织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来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

6、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四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条块结合的监督机制,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对它们的工作质量和一些不正之风难以进行监督和制约。4、社区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化。从总体上看,目前目前苏州高新区社区管理人员队年龄结构的不适应,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另外非专业化现象严重。以前居委会只管理单位体制以外的社会人员,它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还相对较少,工作比较简单,因而在居委会人员的任职资格方面,条件比较宽松,只要有热心,有时间和精力就基本上能够胜任居委会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复杂

7、化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居委会成员的非专业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社区管理者的要求。 二、苏州高新区公共管理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苏州高新区公共管理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政府各部门对社区建设的认识还不深刻,还没有真正地理解“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居民还没有实现从对单位的依赖向社区回归的转变,社区居民、社会各单位乃至政府各部门广泛的自愿参与和介入社区工作的意识还没有形成,使社区缺乏建设的动力与支持。同时,由于社区除了依靠政府的投入外,缺乏经费来源的其他有效渠道,社区发展的后劲不足。而社区的体制不健全,职责界定模糊,制度实施不到位,承接政府职能的民间组织

8、发育迟缓,必然导致社区的职能作用发挥滞后。1、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苏州高新区很多社区都是农村社区,虽然已具备社区的雏形,但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很矛盾,工作上仍将其作为一个村对待,但待遇上却不能享受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它们的建设和发展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运转艰难。二是居民的归属感不强。对社区的建设漠不关心,对居委会的工作支持不够。譬如,社区的环境卫生急需加强,但居委会聘请专职保洁员又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向居民收取卫生保洁费时,居民意见很大,合作意识差。居民之间交往少,互助意识差,如果社区有的居民发生天灾人祸,开展捐赠活动所收无几,真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2、财

9、政投入不大。由于高新区是以经济开发为主,所以前些年高新区政府对基层社区的财政投入不是很多,很多社区工作经费少,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少,缺少部分还要靠居委会主任“化缘式”的募集。有些社区管理的人口很多,包括大量外来人员,各种支出很多,上级许多行政事务性工作也都安排到社区,社区只承接工作,却没有工作经费或工作经费很少,导致各社区入不敷出现象很严重。3、工作措施不力。 苏州高新区前些年对社区的建设重视不够,因此对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想,既没有长远的规划,又没有短期的计划。高新区政府、各街道把社区当成行政下属机构,使其穷于应付日常行政事务,根本没有精力全面考虑社区的事情

10、。另外社区的自治性不强。居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三、苏州高新区改进公共管理服务的对策和建议1、要推进分散管理向一体管理转变, 强化网格化管理。苏州高新区要探索建立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以社区为格,明确每一个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科学整合社区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科学整合配备社区服务管理力量。以认同感为纽带,以街巷、道路为标志,以3000户左右为标准,全覆盖、无缝隙合理划分调整和设立社区。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重点围绕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公共服

11、务体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社区工作者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快社区规划化建设步伐。以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商业服务组织、便民利民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配套的组织体系,逐步实现社区管理的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夯实社区管理基础。2、要推进粗放管理要向精细管理转变,强化信息化管理。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管理、集约建设的原则,建设信息化平台, 建立健全集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社区家庭信息化于一体的信息化体系。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实现各类社区信

12、息化成果和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要推进流程再造,提高行政效能,集数据采集、综合受理、分类管理、分类统计汇总功能于一体, 嵌入辖区实景视频监控管理,使纷繁复杂的社区工作“有章可循”,形成多部门协同工作的综合服务体系,及时、有效、根本地解决社区及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要通过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社区信息系统,推动社会公众服务信息化,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的社区信息化发展格局。一是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要开通社区信息管理软件,重点完成社区基础数据库建设。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社区概况、社区服务、社区组织、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等。每一个模块包括非

13、常全面细致的内容,各社区要安排专门人员集中录入填写,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对数据库的项目和内容提出添加和修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建立起社区工作数据指标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为协同服务创造条件。初步实现党建群团、劳动保障、救助福利、文教体卫、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二是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网络平台。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外网服务平台(网站),以沟通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发展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联络政府与社区居民为主要建设内容,发挥互联网电子邮件、浏览、电子公告等功能,推动区、街道、社区对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服务。

14、三是建设智能化社区。全面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在社区进行以提高服务水平、改进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鼓励企业投资社区服务信息化项目和相关设施。注重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运营与物业管理和社区组织的有效结合。3、要推进无序管理向有序管理转变,强化标准化管理。推进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必须要实现社区服务标准化。要健全社区管理标准体系,建立集社区基础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管理标准、服务工作标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要细化标准内容,对社区提供的各类服务项目, 要明确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要求,实

15、行阳光服务、透明服务、快捷服务。要着力推进标准落实,强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社务公开、事务公开,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及时修订完善各类标准,提高标准的公信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志愿互助力量、市场力量的作用,建立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居民互助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群众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社积极推进以社区治安、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进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每个社区应有一个统一标识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多

16、种功能,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城市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应不低于300平方米;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规模应根据经济条件、人口规模、乡风民俗等合理确定,原则上按照每千人300平方米左右面积建设。通过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开展社区服务奠定基础。倡导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优势,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各类社区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社会救助、拥军优属、治安防范、普法宣传、婚育新风、法律援助、文体健身、环境保护等互助和志愿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引导建立社区市场化服务体系,按照安全、生态、方便、实惠的要求,积极吸引连锁超市、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服务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推进日用消费品连

17、锁店、餐饮娱乐连锁店进社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兴办购物、餐饮、废旧物资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要。二要建好一支社区管理服务队伍。要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要着力探索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实现路径,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推动职业化社区管理人才队伍“专业化”成长。要注重吸纳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人员以各种非职业方式参与社会管理服务, 并立足社会利益关系调节,社会冲突矛盾化解,公民素质提升,新型社会规范的形成,

18、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以及对社会管理工作的社会监督等方面需求, 建立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激发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 吸引就业于社会管理各职业领域的人才队伍,具有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才主动投身到社区服务中来,逐补充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三是创新社区公共管理服务方式。前些年,高新区大扩容,农民大规模集中居住,几十万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城市人,这几年区里为农民制定了完备的社会保障机制,但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却没能及时跟上变化,村干部和群众的联系少了,社情民意表达一度不够顺畅。为畅通老百姓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19、,今年来高新区建立了楼道长、居民小组长、社区居委会、社区管理中心四级网络。去年,阳山花苑第二社区成立8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包干10幢楼,工作小组组长每天要走访居民,在联络感情的同时,将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带到了社区。另外,苏州高新区还把目光瞄准了丰富的社会资源,整合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社区民间组织、物管等社会力量,在全民共建共享中推进社会管理。高新区狮山街道在辖区内8个社区共建立起特色楼道80多个,楼道义务志愿者达1500多名。枫桥街道自今年5月推出的由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三位一体”建立起的社区管理新模式,通过社区党委、居委会、物业三者为主体进行资源管理整合,将公安、城管、工商等相关单位都纳入同一体系之中,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统一调度,并由街道将部分考核权“下放”给居委会,从而有效简化了过去层层申报手续,让居委会得以“自治”,形成工作合力与联动机制。经过5个月尝试,社区在综治管理、服务民生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参考文献:1.王青: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管理学刊,2010年02期;2.关于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文秘网:3.汪大海 魏 娜 郇建立:社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卢朝霞: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思考,科技信息,2009年08期;5.戴燕 马贵侠: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