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低下脑瘫的推拿针灸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4580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张力低下脑瘫的推拿针灸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肌张力低下脑瘫的推拿针灸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肌张力低下脑瘫的推拿针灸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肌张力低下脑瘫的推拿针灸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肌张力低下脑瘫的推拿针灸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张力低下脑瘫的推拿针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张力低下脑瘫的推拿针灸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推拿 2 小儿脑瘫的针灸疗法(头针、体针)3 穴位埋线,一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推拿,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主要特点是肌张力低下,抗重力肌发育障碍自主活动的能力低下,呈瘫软状态。推拿时宜给予稍强手法刺激如快速牵拉、挤压、推压、拍打、叩击擦刷等,以提高肌张力。(一)治疗原则 补益肝肾,健脾和胃,强筋壮骨,活血生肌。(二)操作上肢部:1 取穴及部位 肩髃、臂臑、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列缺、合谷、肩及上肢部。2 主要手法 拿捏、推揉、滚、挤压、按压、扒打、叩、擦法。,3 操作方法 仰卧位。用拿捏法或推揉法用于肩及上肢部的手三阴经络,手三阳经络。反复操作3-5遍,同时配合稍快速的上

2、肢各关节被动活动。推压或挤压肩、肘、腕关节各半分钟。用指按压以上腧穴,每穴半分钟,以酸麻胀得气为宜。用拍打法或叩击,滚法,作用于上肢,从上向下,反复35遍。用掌擦肩部及上肢部,以透热为宜,推压、捻五指。,胸腹部:1 取穴及部位 中府、中脘、气海、关元,腹部。2 主要手法 按揉、摩法。3 操作方法 仰卧位。顺时针按揉腹部约一分钟。掌摩或指摩腹部约三分钟。用指按揉以上腧穴,每穴约半分钟,以酸麻胀得气为宜。,腰背部,下肢后侧部:1 取穴及部位 肺俞、肝俞、胃俞、脾俞、命门、腰阳关、八髎、环跳、居髎、承扶、委中、承山、飞扬、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侧线,下肢后侧部。2 主要手法 按压、滚法、拿捏、拍打

3、、叩击、推、擦法。3 操作方法 俯卧位用双手或单手掌跟部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侧线,下肢后侧部,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按压及以上部位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拿捏、滚揉下肢后侧部,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用指按压以上腧穴,每穴约半分钟,以酸麻胀得气为宜。用拍法或叩法,滚法、作用于腰背部及下肢后侧部,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用掌擦法作用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侧线、下肢后侧部,及透热为宜。作小儿捏脊疗法。下肢前、内外侧部:1 取穴及部位 髀关、鹤顶、膝眼、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下肢前、内外侧部。2 主要手法 拿捏、推揉、挤压、按压、拍打、擦法。,3 操作方法 仰卧位。用拿

4、捏法或推揉法作用于下肢足三阳经络及足三阴经络,反复操作3-5遍,同时配合作下肢各关节的被动活动,速度频率可稍快。挤压或推压髋、膝、踝关节各半分钟。用指按压以上腧穴,每穴约半分钟,以酸麻胀得气为宜。用拍打法作用于下肢,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用掌擦下肢前侧,内外侧部,以透热为宜,最后推压、捻五趾。,二 小儿脑瘫的针灸疗法(头针、体针),针灸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治疗“五迟”“五软”“五硬”(即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疗法之一。穴位受到针刺的激发,有扶助阳气、通达经脉、上升脑户、旁振四肢的作用。因此,对于脑瘫的治疗,针灸疗法有药物无法代替的作用。,1 头针疗法,头针具有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运

5、行气血、调整阴阳的作用,能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的代谢,使患儿肢体肌力和关节功能得以改善和恢复。同时还可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促进患儿言语、听力等的发育。,头针法操作 1 国际方案 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下旁线。2 靳三针方案主穴: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5寸各一针),脑三针(脑户,左右脑空),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2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二,第三针)。配穴智力低下:取智三针(神庭,左右本神)。语言障碍,流涎:取舌三针(上廉泉穴及左右各旁开0.8寸),口肌针(地仓透颊车,禾髎,迎香)。平衡障碍:取脑三针。,视力障碍:取脑三针,

6、眼三针(睛明穴上2分及正对瞳孔的上下眼眶缘),定神针(印堂上5分及左右阳白上5分),面肌针(口肌针,眼肌针:四白,下眼睑,阿是穴)。听力障碍:取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3 焦氏头针主穴:运动区,运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配穴感觉障碍;取感觉区。脾胃虚弱:取舞蹈震颤控制区。听觉障碍:取晕听区。言语障碍:取言语2区。言语3区。视觉障碍:取视区。,针刺方法与疗程制定一种治疗方案,或几种方案轮流操作。选用0.3*25毫米毫针,针体与头皮成1530度角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以200次*分钟的频率快速捻转13分钟,留针3060分钟,1520分钟行针一次,每日1次,30次一疗程。,2 体针疗法,五

7、迟五软五硬等俱为气血虚弱、肌肉委软之症,“治委独取阳明,故多气多血的阳明经对治疗本病的作用尤为重大,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穴均为治疗本病所必选。再结合具体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选用相关经络的穴位,以毫针刺激躯体及四肢的穴位,通过针感的传导,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肢体运动功能的目的。,一 体针操作1大全方案主穴1 躯干部主穴:取大椎、肩井、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关元、天俞、膻中。2 上肢部主穴:取天宗、肩髃、臂臑、曲池、小海、外关、合谷、三间、后溪。3 下肢部主穴:取髀关、承扶、环跳、委中、足三里、阴陵泉、悬钟、三阴交、解溪、太冲、太白、陷谷。,配穴1颈软取凤池、颈夹脊、天柱。2上肢不遂取

8、极泉、手三里。3肩内旋取肩贞、肩髎。4肘曲不伸取手三里、支正。5拇指内收、握拳不放取八邪或合谷透后溪。6指屈取中渚、腕骨。,7足下垂取承山、解溪、昆仑、太溪。8足内翻取阳陵泉、昆仑、申脉、地机。9足外翻取照海、太溪透昆仑。10足趾拘挛取足临泣、八风。11剪刀步取风市、阳陵泉、解溪。12腰肌无力取命门、腰阳关。,2精方主穴:取大椎、悬钟、足三里、合谷。配穴1言语障碍取通里、廉泉、金津、玉液。2颈软取天柱。3面瘫取颊车、下关。4上肢瘫取肩髃、曲池。5下肢瘫取环跳、阳陵泉。,6 腰软取腰阳关。7 智力迟钝取通里。8 耳聋取听宫、听会。,3 靳三针方案主穴:取痿三针(上肢;合谷、曲池、尺泽;下肢:足三

9、里、三阴交、太溪)配穴智力低下:取智三针、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足智针(涌泉为第一针。趾端至跟后缘连线中点为第二针,平第二针向外旁开一指为第三针)。上肢瘫痪:取肩三针(正对肩峰下凹陷处及其前后各约2寸凹陷处)、手三针(合谷、外关、曲池)、手智针。,下肢瘫痪:取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膝三针(膝眼、梁丘、血海)、踝三针(解溪、太溪、昆仑)。语言障碍、流涎;取舌三针、面肌针。平衡障碍:取脑三针。视力障碍:取脑三针、眼三针、定神针。听力障碍:取耳三针。竖颈困难:取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腰肌无力:取腰三针(肾俞、大肠俞、委中)。肩胛带内收:取肩三针、背三针(大杼、风门、肺俞)。,癫痫

10、:取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取胃三针(中脘、内关、足三里)、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肝肾不足型:取阳三针(气海、关元、肾俞)。脾胃虚弱型:取阴三针(关元、归来、三阴交)。气滞血瘀型:取筋三针(足三里、三阴交、肝俞)。,4 经验方案主穴: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至阳、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配穴下肢瘫:取环跳、殷门、委中、髀关、阳陵泉、解溪、三阴交、足三里、承山、太溪、华佗夹脊穴。上肢瘫:取肩三针、外关、曲池、手三里、合谷、华佗夹脊穴。肘屈曲:取曲池、手三里、尺泽。腕掌屈:取阳池、阳溪。拇指内收:取三间透后溪与合谷透后溪两组交替。,尖足:取解溪。足外翻:取照

11、海、商丘。足内翻:取申脉、丘墟。剪刀步:取髀关、阳陵泉与风市、阳陵泉两组交替。癫痫发作时:取针刺人中、内关、水沟、百会、涌泉。智力低下:取智三针、四神聪。听力障碍:取耳门、听宫、听会、肾俞。语言障碍:取通里、廉泉、金津、玉液。,针刺方法与疗程1 针刺方法采用0,25*25毫米毫针,多用直刺,每针均要求得气,留针3060分钟,1520分钟行针一次,小儿针刺不宜过深,留针时间宜短,每日1次,30次一疗程。,2 将循经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1)腧穴有主次之分,施术也有先后之别。(2)主穴应每次必取,而且重点施术。(3)配穴酌情选用。3 针刺手法 根据患儿证型,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手法。肝肾不足型患儿主要以补法为主,可以适当加大刺激强度:脾胃虚弱型患儿则以平补平泻法为主,不宜采用强刺激,也不宜留针:气滞血瘀型患儿则以泻法为主,适度刺激可留针。,三 穴位埋线,穴位埋线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特制的羊肠线植入人体的穴位,利用羊肠线对人体的持续刺激,以激发经络气血,协调机体功能,起到防止疾病的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运用在小儿脑性瘫痪方面,主要起到提高肌肉力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免疫力的作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