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六__质量管理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6018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X 页数:107 大小:7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六__质量管理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模块六__质量管理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模块六__质量管理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模块六__质量管理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模块六__质量管理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六__质量管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六__质量管理课件.pptx(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目标 了解质量的概念和质量管理的发展特点,掌握运用PDCA解决问题的方法。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做好质量管理所需的基础性工作。熟练掌握质量管理中7种常用工具的方法、特点以及如何应用,了解工序能力指数的作用、计算和应用。熟悉 ISO9000族质量标准基础知识,掌握质量认证的目的、要求及程序。熟练掌握细节管理、零缺陷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等管理理论的特点、内容、方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熟练掌握质量标准和质量数据的统计特征,能够应用PDCA循环方法,解决产品质量问题。能够运用质量管理常用的7种工具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正确应用ISO9000质量体系内容、质量认证等内容,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运用先

2、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生产管理。,模块六质量管理,内容之一,质量的含义,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概念,相关链接,全面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的关系,纺织企业目前在生产中依据的标准有GB/T398-2008棉本色纱线标准、GB/T4062008棉本色布标准(2008新标准从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乌斯特(USTER)公报2001年和2007年标准,在出口贸易产品中,往往还有一些是客户提出的标准。有些纺织品的标准刚刚建立(有机纺织品、非织造织物、彩棉产品、生态纺织品、半精纺纱线等品质标准),需要不断改进和逐步完善。,产品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的发展和特点,相关链接名家名言,相关链接

3、质量与服务,【相关链接】关于质量的名家名言1.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2.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指出:“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和平占领市场最有效的武器。”3.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4.质量等于利润管理思想家汤姆彼得斯。5.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6.全世界没有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华硕总经理徐世明。7.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斯。8.零缺陷的精髓理念在于:99+1=0

4、,也就是说99个产品零件,99道工序,99项服务,99项工作都是优良,仅仅有一项没有做好,那就等于白做。“1”被看成一项缺陷美国质量管理之神菲利浦克劳斯比。,【相关链接】质量管理案例1.南京冠生园事件。在2001年9月3日的央视新闻节目中,当观众有幸看到卖不出去的月饼拉回厂里,刮皮去馅、搅拌、炒制入库冷藏,来年重新出库解冻搅拌,再送上月饼生产线的新闻曝光后,举国震惊。南京冠生园使用陈年馅做月饼的隐情被揭露后,受到巨大的市场冲击,工商部门进厂调查,卫生防疫部门再三检测,“南冠”月饼在全国范围内被撤柜,不久该公司于2002年3月宣布破产,成为失信破产第一案。2.三鹿奶事件。从2008年3月开始,河

5、北石家庄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有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6月中旬以后,三鹿集团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由于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患肾结石病的婴幼儿人数不断增多,三鹿集团经过多层次、多批次的检验,在月初查出了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物质,但也没有立即采取果断措施。直到2008年9月11日,三鹿作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华网曝光后,社会哗然。之后的9月16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市场抽样检验,伊利、蒙牛、雅士利、圣元等22家奶粉中也检出了三聚氰胺,引起了国内外震惊,国内奶业遭受重创。3.金山WPS。WPS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文书处

6、理软体,金山公司最先推出的基于DOS版本的WPS因为简单易用,很快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美国微软推出了WINDOWS视窗作业系统,金山公司没有对自己的WPS进行必要的改进,没有跟上发展的潮流,微软公司在推出基于视窗系统的同时,将办公软体完成了汉化,并且具有“所见即所得”的特点,很快占据了大部分中国市场。虽然金山公司推出了WPS2000,但是已经无力回天,市场份额已经被蚕食无几。,内容之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服务质量相关链接,(1)计划阶段(P阶段),包括确定方针、目标、活动计划等。这一个阶段的工作又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所有存在的质量问题和主要质量问题。尽可能用数据说

7、明所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注意克服“没有问题、质量尚可”等自满情绪。第二步:诊断分析产生质量缺陷的各种影响因素。逐个问题,逐个因素,加以分析,把所有“差错”都摆出来,切忌主观、笼统、粗枝大叶。,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往往是操作、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以及生产环境条件等的多个因素。运用排列图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计划和预防的效果,并具体落实执行部门、执行者、时间和完成方法等。在制定计划时,一般要明确:为什么要制定(Why)、目标是什么(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来执行(Who)、何时开始何

8、时完成(When)、如何执行(How),这些内容称为计划阶段的5W1H。(2)实施阶段(D阶段),就是按预定计划分头执行。这一阶段也就是管理循环的第五个步骤。(3)检查阶段(C阶段),即到现场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找出明显的或潜在的质量问题。这一阶段也就是管理循环的第六个步骤。(4)处理阶段(A阶段),要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阶段的工作可分两个步骤:一是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形成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检查,防止以后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二是对这个循环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找出原因,反映到下一个循环去,为下一个循环的计划提供资料和依据。,(1)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

9、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图6-3所示。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2)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3)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这是因为在一个循环中,从质量目标计划的制定,质量目标的实施和检查,到找出差距和原因,上一级的PDCA循环是下一级PDCA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PDCA循环又是上一级PDCA循环的具体化。,PDCA循环

10、的特点,荣事达公司维修人员在对产品进行上门售后服务时,都带着一块红地毯。维修开始前,维修人员把红地毯往地上一铺,随后所有的操作都在红地毯上进行,维修完毕后,把红地毯一卷,不给顾客添一点麻烦。而以红地毯作为辅助工具,使顾客感到对他们特别尊重。青岛海尔公司生产的空调包装箱中附有一块油泥和一个塑料圈,油泥是让安装人员用来堵住墙上留下的洞隙,以防止蚊虫从洞中爬进来,塑料圈则是为了美化内墙的洞口。这就是要注意细节,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1.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这里所指的设计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试制和鉴定等。,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和中

11、心环节。因此,大量的质量管理工作都集中在这一环节。,3.服务与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服务与辅助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生产一线的需要,保证供应,主动服务,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关心职工生活,为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该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资供应、工具制造、动力提供、设备维修、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生活服务等。这些都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为直接加工过程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和为企业职工提供生活福利条件的,是生产和生活的后勤。,4.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归宿点,又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需从生产过程延伸到使用过程。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一

12、方面要做好对用户的技术服务工作,例如编制产品说明书,详细地介绍产品性能、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好使用效果和使用要求的调查研究工作。例如进行用户访问与调查,为进一步改善产品设计、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1.质量教育工作技术教育与培训。技术教育是根据职工工作的岗位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基础教育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技术教育的途径有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操作表演、劳动竞赛、举办各种训练班和讲座等形式,要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对职工的教育培训。通过技术教育与培训,使职工了解和掌握产品性能、设备结构与性能、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技能、产品质量指标、安全文明生产等一系列应知应

13、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质量管理知识教育。结合职工工作岗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教育,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安排教育内容和教育时间。通过质量管理知识教育,使职工了解如何结合工作岗位,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进行产品质量控制。搞好质量教育的方法:领导重视,联系实际。根据本企业产品的质量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使职工易懂、会使用的方式方法,逐步熟悉、掌握和应用。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可以搞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看光碟、黑板报宣传等,总之要不拘一格。制定计划,注意教育的系统性。要编制质量教育计划,逐步、逐层、有计划的进行教育,质量教育往往不是一

14、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联系企业实际,编写岗位教材。既可以由本厂技术人员编写,又可以校企合作,教育内容使职工听起来通俗易懂,能够学以致用,有针对性。,2.质量责任制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工作有检查,检查有考核,出现质量问题,便于查清责任,进行处理。质量责任制的建立:经济责任制的中心是质量责任(质量、产量、消耗)。有的企业仅以产品数量、产值作为主要内容,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提出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改变了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政策,仅一字之改,却反映出国家政策的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永远把质量放在生产的首位。质量责任中的责、权、利关系。责权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15、、相 互依存,要把质量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体现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如何建立责任制 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一是分对象、分层次、分专业;二是从定性开始到定量化;三是由粗到细,先易后难,逐步完善;四是经济责任制必须以质量责任为主要内容,严格考核和奖励。例如:车间必须对其生产制造的产品质量负直接的责任,车间主任必须对车间的产品质量负全面责任,班组应对其生产制造的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班组长应对本班组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操作工人应做到严格按工艺操作,按图纸加工,按制度办事;要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做好自检、互检工作,主动呈报和隔离废次品,保证不合格品不送检、不转工序。另外,责任制的建立也可以与工作绩效考核挂

16、钩,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3.标准化工作(1)标准的内容 技术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ISO)、国家标准(中国的GB、英国的IEC、美国的ASA、日本的JIS等,国家生态纺织品标准CQC、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 100证书及Oeko-Tex 1000证书)、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企业制定和执行的标准应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这是企业贯彻标准的努力方向。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企业规定的生产经营工作标准、管理业务标准、管理基础标准、生产班组管理等。管理标准往往以守则、规程、程序、条例等用制度把它固定下来。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管理标准,为了执行标准,要力求将标准制定得清晰、明了。例如

17、物质的标准(产品、原材料、工具等)用文字和数据表示,非物质的标准可以用程序、方法、符号、图形等方法将其表示出来。,标准化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明确执行标准的目的,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优质产品,也就是说用户的要求就是标准。标准要配套,影响产品质量的有关因素和工作都要实现标准化。标准一般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明确性。,4.计量工作 将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特性加以定量化的过程叫计量。工厂计量工作一般包括:用于原材料、产品质量测试、化验、分析等方面的计量。用于生产工艺控制方面的计量。用于销售经营活动的计量。计量工作直接与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精确性、可靠性有关,是企业开展 全面质量

18、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 方法。计量工作的基本做法:计量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计量人员的配备。企业要设置统一归口管理的 计量管理机构,在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全面开展计量工作。计量人员 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计量人员应保持工作的相对 稳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例如: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计量器具管理 目录、计量室工作制度、计量器具鉴定制度、计量器具流转送检制度、计量器具维护保养制度、计量器具赔偿制度等。,保证计量器具及仪器的正确使用。定期对计量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合理配备各种检验量具和仪器,满足检测需要;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落实到人;对危险品、

19、有毒品的检验严格执行有关程序和规程。定期进行计量器具的检定。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都要按照国家检验规程规定的检定项目和方式进行检定。这些检定有:入库检定、入室检定、周期检定和返还检定。及时修理和报废计量器具和仪器。对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立即给与修复,修复后必须进行检验,使用单位和个人不能擅自拆封或检修。改进计量工具和计量方法。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或方法进行检验检测,例如用HVI或AFIS仪器对原棉进行检验,HVI可用来测试棉纤维的马克隆尼值、亨特反射率、整齐度指数、束纤维强度、纤维表面的杂质等;AFIS可用来测试原料棉结数、短绒率、细度、成熟度比、未成熟纤维含量、含微尘与杂质数等。,5.质量信

20、息工作质量信息是指反映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信息、基本数据、原始记录。它涉及到科研、设计、制造、供应、流通、服务、维修、用户使用等诸多方面。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信息管理的过程。生产管理活动的对象是人、财、物和各种原始记录数据,而管理的职能则是计划、组织和调节。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最直接的原始资料和依据,也是正确认识影响产品质量众多因素变化、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内在联系和掌握提高产品质量规律性的基本依据,还是供企业决策者制定质量决策的依据。所谓原始记录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表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所作的

21、最初直接记载,是反映产品质量、经营活动状况的第一手材料,是企业最原始的信息和质量情报的重要来源。,(1)质量信息的内容。在企业里,与质量有关的信息很多。有来自企业内部的质量信息,有来自上级、同行业、外协厂、用户和市场的质量信息,有反映产品质量的信息,也有反映工作质量的信息。总之,凡是涉及到产品质量的信息都是质量信息的内容。(2)怎样获取质量信息。对于外部信息,要及时与用户、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持联系,保证信息的畅通,对用户来信来访或企业上门服务、访问用户所获取的信息要认真分类整理,及时反馈给职能部门。对于内部信息,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操作方法、生产进度、工艺调整、半制品及成品的流转、检验、出入库,设

22、备、仪器、刀具、工装等验证记录,工序质量控制图表等都要按照企业的有关规定,进行记录、整理、传阅、反馈、申报、处理、存档。(3)质量信息的管理。一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从信息的搜集开始,经过汇总、贮存、传递到分析、处理等的全过程闭路质量反馈信息系统;二是分级管理,根据职能划分,为使各种信息得到充分和及时利用,信息要分级管理,各级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职责和工作内容,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三是重视轮班组信息管理,班组是质量信息的重要策源地之一,班组信息管理的好坏直接涉及到整个企业信息的管理.,应当重视和做好的几项工作,领导的正确认识是关键企业领导是推行全面质量管

23、理的关键,这是已被国内外很多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所证实。,职工的素质是基础包括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两个方面,爱厂爱本职工作,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搞好企业的强烈愿望,是职工的思想素质,这是搞好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而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是企业搞好生产和经营的“根本”。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该形成经常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数理统计工具的习惯,组织机构和骨干是保证不管进行任何工作,组织机构是完成任务的保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也不例外。,正确方法见成效要针对企业存在问题订出目标,再围绕目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切忌为管理而管理;要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切忌生搬硬套;要讲究实效,切忌搞花架子和

24、形式主义,要坚持不懈地抓基础工作,切忌只治标不治本;要合理分配质量职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切忌搞质量管理机构系统内的“封闭式”的全面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相关链接,【相关链接】麦当劳的经营及服务(QSCE)麦当劳创始人雷柯创业伊始,就设立了4个经营信条:高品质的产品(Quality)、快捷微笑的服务(Service)、清洁优雅的环境(Cleanness)、物有所值(Value),简称QSCV理论。正是这种企业理念,使麦当劳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跻身于世界强手之林。Q(Quality)即质量。麦当劳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例如,要求牛肉原料必须挑选精瘦肉,不能含有内脏等,脂肪含量也

25、不得超过19%,牛肉绞碎后,一律按规定做成直径为98.5mm、厚为5.65mm、重47.32g的肉饼。马铃薯要储存一定时间,以调整其淀粉糖的含量,并使用可以调温的炸锅来炸不同含水量的马铃薯,使他们的食品达到了国际标准化。他们还规定了各种操作规程和细节,如煎汉堡包时必须翻动,切勿抛转;要在50秒钟内制出一份牛肉饼,一份炸薯条及一杯饮料;烧好的牛肉饼出炉后10分钟及法式炸薯条炸好后7分钟内若卖不掉的话,就必须扔掉等等。S(Service),即服务。员工进入麦当劳以后,就接受系统的训练,培训合格方能上岗,并使顾客百分之百地满意。麦当劳强调“不一样的享受在麦当劳”,所以有麦当劳的地方,都从顾客角度考虑

26、某个细微之处,如顾客在柜台前等待不得超过2分钟,顾客点完产品,要在1分钟内拿到食品,如有小朋友来了,麦当劳提供精美的高脚凳,高脚椅,并会得到一份礼物;餐厅长期举办各种活动,为小朋友过生日,免费参观等。公司设在公路两旁的分店,为了让乘客携带方便,不使食品在车上倾倒或溢出,他们都事先把准备卖给乘客的汉堡包和炸薯条装进塑料盒和纸囊,,并将塑料刀、叉、匙、餐巾纸、吸管等用纸袋包好,随同食物一起交给乘客。在饮料杯盖上,也预先划好十字口,以方便顾客插入吸管。由于如此周到的服务,结果,这笔生意都被麦当劳一家独揽了。麦当劳还实行微笑服务,“微笑”是麦当劳的特色,所有店员都面露微笑,让顾客觉得很有亲切感,忘记了

27、辛苦。另外,在美国,麦当劳连锁店和住宅区邻接时,会设置小型游乐园,让孩子能和家人在此休息,感受到麦当劳的关怀。C(Cleanness),即清洁。麦当劳强调“从清洁开始,从清洁结束”。如员工上岗之前用麦当劳专用的洗手液对手进行彻底杀菌,在工作中接触到任何不干净的东西,如头发,衣服都要重新洗手;男士必须每天刮胡子,修指甲,随时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洗澡,不留长发;女士要带发网,餐馆内不许出售香烟和报纸,顾客一走便要清理餐桌,凡丢落在客人脚下的纸片,马上捡起来。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停地用各种清洁工具清洗餐厅,保持整个餐厅整齐干净;所有制作食品的机器,晚上都拆除、刷洗,消毒后,第二天早上重新装上;地板,墙脚

28、砖晚上都要彻底刷洗。麦当劳的企业理念,有一段时间是采用Q,S,C三字,后来才加上V(Value)。V代表价值,强调麦当劳“提供更有价值的商品给顾客”的理念。,内容之三,数据的种类,1.计量数据计量数据是指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如长度、重量、强力,车间温湿度、容积等。计量数据的特点是其准确程度与检测方法以及仪器检测的精确程度有关,一般要根据质量控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精确度。2.计数数据计数数据是指不能连续取值的数据,只能以整数表示。计数数据可分为计点数据和计件数据。例如,一匹织物有几处疵点、1克重的纱线上有多少棉结等,都是计点数据;多少件合格品、多少匹坯布等,都是计件数据。,数据的搜集,1.总

29、体、个体和子样总体又称为母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总体中的一个单位叫个体。子样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这些个体的集合称为这个总体的子样(样本),子样中所含有个体的数目称为子样的大小(或容量)。,2.收集数据的目的和方法一是收集管理工序用的数据,以掌握工序生产的波动范围,从而判断工序生产是否稳定,有无异常,并分析产生异常的原因,便于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二是收集检验产品质量用的数据,以检验收进或发出的产品是否合格,便于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做出收发决策。,从总体中抽取子样的活动称为抽样,在纺织企业生产中一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所谓随机抽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样品都

30、具有同等机会。在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收集数据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体随机抽样等。单纯随机抽样是指用随机的方法进行抽样,既可以用抽签的方法,也可以用查随机数值表的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是指按不同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样品归类分组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产品组成样本。整体随机抽样是指一次随机抽取一群样品,不只一个,而是若干个。象每次取一箱、一堆、一小时内的产品就是整体随机抽样。,3.收集质量数据时的注意问题 收集数据的目的要明确,这是因为不同的目的,收集数据的过程和方法也不同;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反映客观事实的数据,假的数据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还会导致错误判断和贻误时间;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应

31、按一定的标志进行归类分组,尽可能把同一条件下的数据归并在一起;记下收集数据的条件,例如抽样方式、抽样时间、测定仪器、工艺条件以及测定人员等。4.收集质量数据的过程与统计判断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工序生产是否稳定,有无异常,那么以一道工序(总体)为对象,从中定期(或不定期)地随机抽取一部分产品(子样)进行测量试验,以得到需要的数据。然后从这些数据出发,运用统计判断方法,去预测整个工序(总体)的质量状况。如果我们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和验收,判断这批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或已达到什么水平,那么就应该以这批产品(总体)作为对象,从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产品(子样)进

32、行测量试验,以得到需要的数据。然后从这些数据出发,运用统计判断方法去预测整批产品的质量状况。,质量数据的基本特性,1.波动性产品质量都不可能绝对相同,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叫做波动性,这种产品的波动性也称作离散性(或散差)。造成这种质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4M1E五个方面的因素。正常原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的、且对产品质量经常起作用的固有的影响因素。例如,机器状态的微小变化,工人操作的微小差异,同种规格原材料质量的微小波动,配棉成分的正常调整等等。一般来说,这类影响因素很多,不易识别,且难以消除。如果加以消除,在经济上是划不来的,因而没有必要消除,它所引起的质量波动,一般认为是正常

33、波动,不需要加以控制。异常原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少量存在的、并且对产品质量不经常起作用的影响因素,这种因素一旦发生就不会自动消失,并对产品质量发生影响。这类因素一定要消除,不然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这类因素叫做可以避免的因素。2.集中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测得的一组数据都必然有波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数据的分布就是杂乱无章的,恰恰相反,它们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经过反复测试研究,发现数据分布的波动服从于统计规律。就产品质量分布来说,在产品要求的质量标准值(平均值)附近的数据次数多,对质量标准值的偏离数据出现的次数少。在生产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分布具有规律性,即所谓的集中性。常见的数据分布规律有

34、正态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链接,表征产品质量的几个重要统计特征数,内容之四,因素分析统计图表法之一主次因排列图,1.作图具体步骤:收集一定期间的有关某个质量问题的数据;将数据按预定标志进行分层(原因、工序、部位、类型等);计算各项目重复出现的次数;计算各项目累计频数和累计百分数;建立坐标;按频数画直方形,按频率找点,连接各点;分出A类因素080%,B类因素8090%,C类因素90100%;填写排列图的名称、收集数据的时间、绘图者、分析结论等项。,2.排列图的用法帕氏曲线表示造成不合格产品各种原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根据习惯用法,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划分为三类,累计百分数在080%内的因素

35、为A类因素,也称为主要因素;80%90%内的因素为B类因素,亦称为次要因素;90%100%内的因素为C类因素,亦称为一般因素。上例中条干和竹节的累计百分数为76.4%,属于A类因素,亦即主要因素。在确定了主要因素后,即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措施后,为了检查措施是否有效,还要重新画出排列图,再确定主要因素。一般说来,主要因素仅12个即可,至多不超过3个,否则就失去了找出主要因素的意义。,因素分析统计图表法之二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刺图),是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也就是分析产品质量的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图。因果分析图由特性、原因、枝干组成。,通过主次因素排列图列出造成不良

36、产品的各个因素,仅仅是改善质量工作的第一步,下一步就要探讨造成不良产品的这些因素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制定消除不良因素的措施。因果分析图就是基于这个目的而提出的。例如:上例通过排列图找出了造成疵布的主要原因是条干不匀,那么条干不匀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是因果分析图要解决的问题。,1.因果分析图的作图步骤明确分析研究对象。要明白解决什么样的质量问题,往往要先通过排列图找出主要的质量问题,然后把找出的主要质量问题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把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按生产过程中的几大要素进行分类。确定影响因素的主要因素,先确定大因素、再确定中因素、小因素、更小因素,将找出的原因绘在因果图上。

37、检查所列主要因素是否有遗漏。对认为特别重要的原因要加注符号标记,一般用方框圈起来,作为制定质量改进措施的重点考虑对象。记载必要的事项:年月日、班组、加工条件等。2.绘制和使用因果分析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绘制因果分析图要结合质量问题分析会进行,一边开会一边绘图。要充分发扬民主,把各种意见记录下来。原因尽可能深入细致,细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止,符号标记要具体简练。按照一定方针分析原因,原因与对象切勿混淆。主要原因的确定可用排列图、投票或结合专业技术进行分析。原因分析出来后,要到实际生产中去验证,采取措施后要看主要问题是否解决,解决的程度如何。,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分析影响质量(或其它问题)原因的方法。

38、我们知道,如果把很多性质不同的原因搅在一起,那是很难理出头绪来的。其办法是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这样,可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显、更突出,便于找出问题,对症下药。分层的原则是:按照一定的标志加以区分,把性质相同、在一定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使同一层内的数据的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各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因素分析统计图表法之三分层法,企业中处理数据常按以下原则分类:(1)按不同时间分层。如按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日期进行分层;(2)按操作人员分层。如按新老工人、男工女工、不同工龄分层;(3)按使用设备分层。如按不同的机器型号、不同的

39、工装夹具等分层;(4)按检测手段分层。如按不同的检测人员、不同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分层;(5)按原材料分层。如按不同的供料单位、不同的进料时间、不同的材料成份等进行分层;(6)按生产环境分层。如不同的温度、湿度、作业条件;(7)其它分层。如按不同的工厂、使用单位、使用条件等进行分层。,案例1:表为某厂某月织疵分层统计情况表。如果从甲、乙、丙三班的总数合计来看,则无法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现依班次对织疵的类别进行分层,则可看出,甲班的织疵主要是稀密路,乙班的织疵主要是经缩,丙班的织疵主要是三跳。,案例2:某装配厂气缸体和气缸盖之间经常发生漏油,必须调查密封不好的原因。通过现场分析,得知有两个原因造成。

40、一是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不同(有3人操作);二是使用的气缸垫不同(有2个厂生产),于是用分层法分析漏油的原因。一般很容易采用按操作者分层和按气缸制造单位分层。,由表可见,李师傅漏油发生率较低(0.25),二厂生产的气缸垫的漏油发生率较低(0.37)。因此,得出降低漏油发生率的办法是选用二厂生产的气缸垫、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但是,事与愿违,采用此办法后,漏油发生率反而增加。为什么?原因在于这种分层方法错误地认为操作方法与不同厂生产的气缸垫这两者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若考虑两者有相互联系,采用如下分层,如表6-7所示。用这种分层法得出的改进办法是:在使用一厂生产的气缸垫时,应推行李师傅的操作方法;

41、在使用二厂生产的气缸垫时,应推行王师傅的操作方法。,因素分析统计图表法之四散布图法,散布图就是用来分析、判断和研究两个变量(事物、因素)之间存在的这种相关关系及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因此也称相关图或相关分析。,1散布图的绘制 散布图的绘制步骤为:确定研究分析的对象,即两个似乎存在某种关系(非确定性关系)的变量。在两个以上变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在确定分析对象并开始收集数据的同时,应尽量控制其它变量的变化,以免所收集的数据混有第三种变量的信息。收集数据30对以上,一一对应填入数据表,并记好收集数据的时间、方法、条件、人员等有关事项。在坐标纸上画出横坐标x和纵坐标y,分别给与适当的标度,将各对数据分别

42、标在直角坐标系相应的位置上,若有两对或3对数据完全相同,则可用重圈或表示。,2散布图的分析方法(1)直观法。将所作图与图6-10 相关图的图形比较,得出两个量之间的相关关系。(2)分区法。其分析步骤如下:划分区域。用纵横两条直线(A直线和B直线)将点子分成四个区域,A直线将点子分成左右两个区域,B直线将点子分成上下两个区域。一般以目视的方法将左右或上下区域的点子均匀划分。如图6-11所示。记数各区的点数。分别将和、和两区的 点数相加,得:n+=n+n,n-=n+n 计算n值:n=n+n-相关判定:根据符号检验表,若n+n-则两个量正相关,若n+n-则两个量负相关。(3)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

43、4)相关判定和建立回归直线方程的精密法 应用案例:在纺织生产中,许多质量因素和质量间都可以建立回归方程,用这个方程式控制生产过程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例如,y代表细纱不匀率,x代表粗纱不匀率,两变量之间存在着y=1.29+0.51x这种相关关系。运用这个方程的作用在于:可以预测细纱不匀率指标,并对粗纱不匀率进行主动控制。如纺中支纱时,若x=2.4%,则y=(1.29+0.512.4)%=2.514%,低于国家优等纱标准,纱线品质将降为一等纱。如其他条件不变,对机械、工艺、原材料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把x提高到2%,则y=(1.29+0.512)%=2.31%,达到优等纱的标准。3.应用散布图应注意的事

44、项相关的判定只限于画图所用的数据范围,不能随意延伸判定范围,有延伸需要时应扩大搜集数据的范围,重新作相关图。应将具有不同性质的数据分开作相关图,否则将会导致不真实的判定。个别偏离分布趋势的点子,可能是特殊原因造成的,判明原因后,可以舍去该点。要应用专业技术对相关分析的结果加以鉴别,因为可能出现伪相关的情况。,调查表又称检查表,调查表法是利用统计表的形式对质量数据进行粗略分析的一种方法,应用起来简单,一般工作完毕时,质量情况就可得出。调查表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一般调查的目的不同,格式也可以不一样。代表性的检查表有:1.不良品检查表 包括不良品统计管理记录卡;不良品项目检查表;不良品原因检查表。,因

45、素分析统计图表法之五检查表法,不良品项目检查表,2.缺陷位置检查表,3.成品质量检查表根据检查项目一般自定格式。以上几种图表法,主要用于因素分析,找出原因。确定原因之后,就需要应用PDCA方法,制定改进质量计划、目标,定出措施,然后执行,并检查结果,作进一步总结处理,以保证不断提高或改进质量。,反映缺陷属于何种类型、产生在哪个部位。例如细纱车间有12支温度表,由于空调布局不合理,细纱车间温度出现区域差异,一个代表测试温度超过300C一次,每两小时测一次,连续两天记录,则有如表6-11所示的情况。,(一)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特性值或结果值,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

46、,并将各区间内测定值所出现的频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一个个矩形排列起来而形成直方图形。直方图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寻找质量数据随机波动规律的方法之一。1.直方图的作用 直方图的作用就是把产品质量的变动用图形反映出来,通过与技术规范相比较,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以及不合格品率的大小及原因。,工序控制统计图表法之一直方图,2.直方图的做法 直方图应用于工序控制时,可以预先根据以往多次所作的直方图合理确定组界和组中值,记录的频数可在检测产品时直接填入。作图步骤如下:(1)收集数据。绘制直方图首先要收集数据,以n表示数据的个数,一般要求n50,最好n100。(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

47、n;(3)适当分组:根据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之差和数据个数选定组数K。分组时可参考表5-11的经验数值确定组数。组数太少会掩盖各组内的数据变化情况,引起较大计算误差;组数太多会造成各组的高度参差不齐,难以观察分布情况(4)确定组距:即计算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一般用下列公式计算:,(5)确定各组组界:第一组组界为,然后每加一组即可依次求出各组界限,并且本组的上届即为下一组的下界。(6)计算其余各组的上、下界限值。由于直方图是连续的,则第一组的上界限,就是第二组的下界限;将第二组的下界限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依次类推。(7)计算各组的组中值 和s(标准差)。(8)编制频数分布表(9)

48、绘制直方图 以各组的上下限值为横坐标,以各组频数为纵坐标,以频数为高,以组距为底,划出K个矩形。这就是直方图。,3案例应用案例一:某纺织厂在纺制14.5Tex棉纱的过程中,连续进行100次生条棉结试验,其结果按试验的顺序,数据如表6-13,作出直方图。,(1)分组,这里共有10个变值,x1=5,x2=6,x3=7,x4=8,x5=9,x6=10,x7=11,x8=12,x9=13,x10=14。(2)把数据整理成频率分布表,(3)作图,横坐标为xi,纵坐标为频率fi,所作图如6-12所示。,案例二:某纺织厂生产的纯棉19.5Tex纱细纱重量不匀率的60个数据如下表6-15,作出直方图。,(1)

49、找出最大值Xmax=2.0,最小值为Xmin=1.0。(2)适当分组:根据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之差和数据个数选定组数K,选定k=10。,(3)确定组距:将h值修正为0.11,目的是为了使所有的质量数据都被包括到某个组内。(4)确定各组组界:(5)计算其余各组的上、下界限值。第二组为1.0551.165;第三组为1.1651.275;。(6)计算各组的组中值:(7)编制频数分布表,如表6-16所示。,(8)绘制直方图,如图6-13所示。,4.直方图的观察分析直方图的分析方法:一是直接观察直方图的形状来判定工序质量状况及有无异常;二是将直方图与标准值相比较,进一步明确质量状况。当直方图出

50、现异常时,说明生产过程异常,这就要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从而起到控制生产过程的作用。,(1)直接观察分析分析直方图的形状正常型: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基本对称,表明工序处于稳定状态。,锯齿型: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测量方法不当、读数有问题或分组不当造成的。,孤岛型:在远离中心处出现小直方,表面工序出现异常因素,可能是加工中出现了条件变动。如有测量错误或混入了不同规格的产品所造成的。偏向型(陡壁型):计数值或计量值只控制一侧界限时,出现此形状。有时因为是加工习惯造成的。双峰型:来自两个总体的数据混在一起作图所致,如设备或操作者不同等,要重新分别作图后再分析。平顶型:表明工序有某种缓慢变化的倾向,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