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初级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6543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脑血管疾病初级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心脑血管疾病初级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心脑血管疾病初级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心脑血管疾病初级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心脑血管疾病初级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初级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初级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警惕无声的杀手,1,目 录,2,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治疗率低、治愈率低“四高四低”的特点。,3,发病率高,高血脂:现有病人2亿,年增500万;高血粘:现有病人1.5亿,年增400万;高血压:现有病人1.5亿,年增400万;冠心病:现有病人1亿,年增360万;脑中风:现有病人2000万,年增200万;高血糖、糖尿病人9000万,年增350万;,卫生部统计,我国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全国每11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高血脂患者;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冠

2、心病患者。,4,致残率高 90%的脑中风患者会留下半身不遂、痴呆等后遗症。复发率高 心脑血管疾病的 复发率高达95%。,5,死亡率高,WHO的统计:2001年,全世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为1550万人,占整个死亡人数的1/4。国家卫生部统计:因高血压、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1%,比肿瘤高出25个百分点。在北京等大城市,因患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死亡的人数占北京总死亡人数的53%。据调查:我国每年心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为20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6,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血液等多个脏器都受到损伤的疾病,是气和血两个方面都发生生理性病变的疾病。传统方法只活血化瘀,而

3、没有从气血两个方面综合治疗。不从气、血两方面综合治疗,治疗效果差。,知晓率低,在卫生部的全国普查中,5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脑中风。,服药率低,知道自己患病,并且按医生要求服药的不到25%,缺乏防治意识。,治疗率低,7,治愈率低,综上,对心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治疗不及时、不科学等综合因素,导致治疗效果差,只能一时缓解症状,不治本,从而导致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8,二、心脑血管疾病概述,1、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心脏和脑的缺血或出血性疾病。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

4、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脑梗死、脑出血,9,冠心病,头号杀手,心脏的特点,心脏具有重要的功能,不能疲劳,强壮有力,要求心肌,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血液来源:冠状动脉及其分支,10,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改变的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紧张缺乏锻炼,不能改变的遗传因素性别:男性比女性较易患冠心病年龄:老年人易患,12,血清总胆固醇下降1%,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不论您血

5、脂高与不高,均应服用调脂药!,调脂治疗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疗法,13,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不要紧张,保持环境安静通风,一般的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就可消失;较重的发作,需要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必要时可吸氧;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仍不缓解,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由家属陪同及早到医院就诊。,冠心病发作时急救,14,血管成形术(心脏支架),适用于:大动脉一两处狭窄的患者,同时应服用调脂药物以预防再狭窄的发生,15,动脉搭桥术,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对缓解心绞痛非常有效。,同时应服用调脂药物以预防再狭窄的发生,16,脑中风,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脑卒中成为致残和引起医疗费用不断升高的首要

6、原因;我国是世界上脑中风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脑中风患者2000万人,脑中风已跃居城市人口死因首位。,每年新发生的脑中风约有150万例,17,脑细胞死亡后不可修复,易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达40%后遗症包括:偏瘫、失语、行动不便、语言不灵、老年痴呆等,后遗症,患者与家人痛苦的深渊,18,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是最积极的治疗!,根本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和发展,降脂治疗,事半功倍,19,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硬化,1、什么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

7、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浆中LDL、VLDL、同型半胱氨酸等物质含量过高,导致动脉内膜损伤,继而出现内膜增生,内膜下胆固醇沉积,逐渐使动脉管壁变厚、变硬、变脆,管腔变窄,从而血流量和速度下降,使远端的脏器出现氧气、养料供应不足,代谢下降,功能失调,最后引发一系列病症表现。,20,动脉粥样硬化,21,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因,本病为多病因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年龄因素,性别因素,遗传因素等。,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22,血脂是什么?,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TC)甘油

8、三酯(TG),甘油三酯 大部分由食物摄取,少部分由机体合成 胆固醇 绝大部分(60-80%)由机体合成,食物来源仅占少数,血脂的来源,内源性、外源性,五、高血脂,23,血脂不溶于水血脂以脂蛋白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脂质+蛋白质=水溶性脂蛋白胆固醇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到体内各部分。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对二。两者都有重要任务: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24,血脂家族四兄弟,LDL

9、-C,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25,什么是高血脂?,HDL-C,TC和或TG,或,26,血脂的检测指标,血脂:(1)总胆固醇(TC)低于5.2MMOL/L为正常,高于5.72MMOL/L为异常(2)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12MMOL/L正常,高于3.64MMOL/L为异常。(3)高密度脂蛋白高于1.04MMOL/L正常,低于0.91MMOL/L为异常(4)甘油三酯(TG)低于1.7MMOL/L正常,高于1.7MMOL/L异常,27,容易患高血脂的人,有高血脂家族史 体型肥胖者 中老年人 长期高糖饮食 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酗酒 习惯于静坐的人 精神紧张 患肝肾疾病、糖 尿病、高血压,28,

10、高血脂的危害,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 的重要因素,血管壁中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斑块增多/增大,堵塞血管,冠心病脑中风,血脂增多,形成“血稠”,29,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破裂,急性事件: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猝死,血栓形成,30,检查血脂 至关重要,普通人 每2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的人 每1年检查一次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 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血脂,血脂检查,31,血脂检查 注意事项,空腹12小时以上晨间取血 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忌用高脂食物,不饮酒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 避免药物影响 如避孕药、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激素类药物等,32,高血脂与哪些疾病有关?,脂肪肝急性胰腺

11、炎加重糖尿病加重肾病高血压,黄色瘤 冠心病 脑中风 胆石症,33,高血脂治疗原则,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34,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调节血脂 三大法宝,药物治疗,35,健康饮食,升高血脂的食物:动物脂肪、动物的内脏、蛋黄、鱿鱼降低血脂的食物:蔬菜、水果、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海带、深海鱼)、粗粮(燕麦、玉米、黑木耳)等。,36,日常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mg/100g,37,改善生活方式,减肥,限酒,戒烟,有氧运动,38,常见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许多,最常见的是他汀类和贝特类他汀类(降胆固醇):现已有5种他汀类药物可供临床选用:(1)阿托伐他汀(2)洛伐他汀(3)辛伐他汀(4

12、)普伐他汀(5)氟伐他汀副作用: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等。贝特类(降甘油三酯):环丙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副作用:损伤肝肾,39,营养补充(保健食品),降脂类:鱼油(富含-3亚油酸,可以降甘油三酯)卵磷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保护肝脏,改善记忆力)清大广仁牌绿康软胶囊(成分:银杏叶、丹参、葡萄籽油、玉 米油,可以降血脂、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液循环。)保护心脏:辅酶Q-10(为心肌提供充足的动力,预防突发性心脏病,尤其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情况,强健心肌、保护心脏)对抗血栓:纳豆通(富含纳豆激酶,具有直接溶解血栓的作用,并可预防血栓的形成,纳豆通是复合配方,不但可以强效溶栓,还可以调节肠胃、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脑血液循环。),40,超强抗氧化物质虾青素 虾青素在体内具有显著升高HDL和降LDL的功效,可用来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和缺血性脑损伤。综合调理,效果加倍!虾青素+鱼油、卵磷脂 辅酶Q10+纳豆通,营养补充(保健食品),41,谢谢,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