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68520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试行)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推进我院教学改革,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部分课程现行的考核方式、方法可以进行改革试点。为了做好课程考核改革,并保证考核及考核管理质量,特提出如下意见,各分院(部)教研室任课教师可根据本意见自行申请课程考核方式。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才能

2、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方法,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总体原则1、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贯彻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建立双向式、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发挥考核促进教法和学法改进的作用。2、要通过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等三个转变,推行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别、多种成绩评定方式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3、增加论文、作业、课堂表现及参考书阅读等成绩在学业成绩评定中的比重。3、实行考核成绩主讲教师负责制,严格考核过程控制,严格评分标准,确保教师在成绩评定中公平、公正。三、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改革1、考核内容的改革现行考核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课程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老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对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在岗位的应用的考核普遍不足,以致于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核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不能适应岗位对人才需求,应增加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2、考核方式的改革目前我院考核闭卷形式多,开卷考核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形式少;理论考核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少,终结性

4、考试多,没有过程考核形式,为改变此现状,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本身特点、性质,考核形式要推行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学习。增加论文、项目实训、作业、课堂实训、作品、调查报告、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课堂表现及参考阅读等成绩考核中的比重,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各分院(部)任课教师可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特点,改革所有课程的考核方式。我院暂定改革考核方式为:笔试类(终结性考试):即期末闭卷考试。 非笔试类:口试,演示、操作、机试、作品评价、撰写课程论文、调查报告、项目实训、职业素养测试

5、等;综合类型(形成性考试):笔试加非笔试,注重过程考核以及有利于检查教学效果的其它多种考核方式。四、审批手续凡申请课程考核改革的有关分院(部),应在该学期开课后一周内申请办理考核方法改革的有关手续:1.由教研室填写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申请表(附件1),交所在分院(部)审批、签字;2.由所在分院(部)收集整理,签署批准意见后交教务处审批;3.教务处初审,主管院长审批;4.教务处正式通知批准的课程考核改革课程。五、具体要求1.课程成立考核测评组(上同一课头的教师要统一考核形式)。测评组以35人为宜。2.制定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模版见附件1)。3.准备试题,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课程考核测评组应提前讨论

6、制定试题,评分标准应由考核测评组成员集体制定。4.做好其它考前准备。对考核地点、其他测试条件应提前逐一落实。六、有关事项1.为做好考核改革的有关准备工作,确保课程考核质量,所有申请进行考核改革的课程,必须经过教研室充分讨论研究,并办理考核改革的有关手续。2.参加考核改革的课程,应在考核结束后,组织本课程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考核分析及总结(特别是不同考核方式的对比分析以及收集的学生反馈意见),写出考核改革总结材料,于考核结束后一周内交分院(部)及教务处各一份。3.逐步实行考教分离,同时进一步加强试题库建设,注意改革题型,适当增加体现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4.实施考核改革是深化我院教学改

7、革的重要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研究本门课程的教学规律,总体把握所授课程的特点与性质,科学地掌握好课程各环节的评价标准,坚持原则,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7.本指导意见作为全院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原则性要求。七、本指导性意见由教务处负责解释。附件1:*学院课程考核改革申请表附件2: 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教务处二0一一年三月十六日附件1*学院课程考核改革申请表 课程名称所属教研室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学时原考核方式考试/考查/上机考试考核班级及主讲老师课程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程考核改革方案(模版见附件2):课程考核成绩构成:课程考核预期效果:课程考核改革可能

8、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研室主任意见: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分院(部)审核意见:主任(签字):年 月 日教务处审核意见: 教务处处长(签字):年 月 日注:本表一式三份,申请人、分院(部)、教务处各一份,于3月31日前交教务处教务科。申请人:申请时间:附件2: 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规范课程考核改革,真正将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落到实处,增强课程考核改革的操作性,现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版发给大家,请申请课程考核改革的老师从这几个方面做好实施方案。 1、课程定位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作用、地位。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3、教学组织4、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5、教学方法与手段6、考核与评价课程考核成绩表(暨评分标准)考核项目名称项目成绩权重分项目考核成绩项目 成绩课程项目过程考核总成绩 (权重 %)期末集中考试成绩 (权重 %)课程整体成绩项目一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项目二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项目三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注:1、“权重1”指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项目中所占的比例。2、课程项目过程考核总成绩和期末集中考试成绩权重原则为1:13、根据课程特点,各任课教师可以自行调整其课程的权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