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生产地质报告(修改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7060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生产地质报告(修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生产地质报告(修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生产地质报告(修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生产地质报告(修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生产地质报告(修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生产地质报告(修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生产地质报告(修改稿).doc(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报告编制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报告提交单位: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马村矿报告提交时间:二OO六年六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报告编制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主要编制人员:主 编:刘明成副 主 编:毛军战 罗 宪 伦申平参加人员:毛军战 刘明成 李利娟 郭双庆高金升 郑好清 张玉江 王立党罗 宪 周洛琴 张 晶 高 娓郭林强 孔繁华技术负责人:闫纯忠单位负责人:刘 波报告提交单位: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单位负责人:报告提交日期:二OO六年六月目 录一、文字1 绪论11.1报告编制目的任务

2、和依据11.2位置、范围及交通31.3自然地理51.4 生产建设概况71.5资源储量情况92 地质勘探工作102.1以往勘探工作102.2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143 井田地质163.1地层163.2构造244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344.1煤层344.2煤质415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505.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505.2井田水文地质条件506 开采技术条件636.1开采方法636.2顶、底板管理636.3煤层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性656.4地温706.5环境地质717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727.1地质构造复杂程度727.2煤层稳定程度737.3其它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747.4矿井地质条件综合评定

3、758 资源储量估算778.1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778.2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及块段划分原则778.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确定788.4资源储量估算结果809 探采对比819.1地质构造819.2 钻探工程质量819.3 煤层对比829.4 煤质、煤层瓦斯839.5 水文地质849.6资源储量859.7资源储量利用情况8810 结论9010.1 报告主要成果9010.2存在问题及建议93二、附图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1 1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地形地质水文地质图 1:5000 2 2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1:500 3 3 焦

4、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煤岩层对比图 1:1000 4 4-1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 5 4-2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二1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6 5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二1煤层等厚线图 1:5000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7 6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井上下对照图 1:5000 8 7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二1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20009 8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瓦斯地质图 1:5000 10 9 焦作煤

5、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矿井充水性图 1:500011 10-1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1线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12 10-2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2线地质剖面图 1:200013 10-3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3线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14 10-4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4线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15 10-5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5线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16 10-6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6线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1

6、7 10-7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7线地质剖面图 1:200018 10-8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8线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19 10-9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09线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20 10-10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10线地质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21 10-11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11线地质剖面图 1:2000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22 10-12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走向地质剖面图 1:500023 11-1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

7、村矿流水巷素描图 1:50024 11-2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 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曲线图中马村矿钻孔柱状图(1:500)顺序号图 号孔 号顺序号图 号孔 号2512-1中774812-245-72612-2中814912-25中882712-3中735012-26中482812-4中665112-27中622912-5中765212-285-83012-6中725312-29中853112-7中675412-30中463212-8中155512-31中513312-9中165612-327-53412-10中415712-33中603512-11中375812-348-53

8、612-127045912-35中563712-13中576012-36中893812-141-46112-37中123912-15中506212-389-54012-162-56312-39中614112-17中596412-409-64212-18中546512-4110-24312-19中846612-423-64412-20中526712-436-64512-214-76812-447-84612-22中556912-45中934712-23K25三、附表附表一 钻孔测量成果表附表二 钻孔二1煤层综合成果表附表三 煤质化验成果表附表四 断层控制依据表附表五 水文地质附表附表六 资源储量

9、估算明细表 四、附件附件一 报告编制单位资格证书附件二 采矿许可证附件三 编写报告委托书附件四 报告编制单位承诺书报告提交单位承诺书1 绪论1.1报告编制目的任务和依据1.1.1目的任务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是焦作煤业(集团)下属的重点煤矿之一。该矿井始建于1955年9月,1970年7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投产后长期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后由于矿山建设工作的加强,产量逐年上升,至 1999年12月,核定该矿生产能力 50万吨/年。2003年核定生产能力 70万吨/年,目前拟改扩建为90万吨/年。该矿从解放前的找矿勘查开始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资源勘探(精查)、矿区边界变更

10、及范围扩大、生产补钻、专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水平延深勘探等勘查阶段和矿井生产,积累了大量的勘查及实际开采地质资料。但是,未对所有地质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缺乏全矿区系统的地质成果报告。该矿目前正进行第二水平开采,二水平所剩可采范围有限。从该矿几十年所积累的地质资料分析,矿区的地质构造、煤层、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和煤炭资源储量等与原地质报告所提交的勘查成果均有一定的变化,且有些变化对矿井开拓设计、开采将产生一定影响。为了矿井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该矿急需编制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基于该目的,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委托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以下简称“三队”),编制焦作煤业(集团)有

11、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根据中马村矿实际开采情况,确定报告编制的目的任务为:在该矿原地质报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矿井实际生产和补充勘查资料,以煤田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矿井地质和数学地质等理论为指导,以数据库、自动绘图等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对中马村矿的地质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资源储量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综合分析、研究。并明确本次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编制的具体任务为:1)综合分析该矿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2)分析矿井开采煤层二1煤层的厚度、结构等变化规律及其对比关系;3)分析二1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4)估算该矿开采煤层资源储量及其变动情况,并提

12、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建议;5)分析矿井充水条件、充水水源及其补给关系,并对矿井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完成上述任务,我队组织了各专业技术人员,对该矿井实际生产地质资料及以往历次勘查地质成果报告进行了系统搜集及认真分析研究,并就主要地质问题和矿方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了综合分析,按要求提交了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1.1.3编制依据本次矿井地质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为:1)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矿井地质工作手册;2)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

13、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3)焦作矿务局勘探队于1954年9月1日提交的中马村井田精查地质报告;4)中南煤田地质局125队于1963年提交的李庄矿区补充精查地质报告,5)中南煤田地质局125队于1965年7月提交的中马村矿区专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6)焦作矿务局水文地质队于1988年7提交的焦作矿务局中马村煤矿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7)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2003年11月提交的焦作煤业(集团)公司中马村矿39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8)焦作矿务局水文地质队历年提交的生产补钻地质资料。1.2位置、范围及交通1.2.1矿井位置中马

14、村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部8公里;行政隶属焦作市马村区待王镇管辖。地理座标东经1131621132211,北纬351537351911。1.2.2矿井范围中马村矿地处焦作煤田中部。矿井范围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采矿许可证(证号:4100009941606)所圈定的中马村矿范围为准,其拐点坐标见表1-1,并扣除焦西矿综合厂小煤矿、矿务局科研所小煤矿、南岗小煤矿、前岳村矿联户小煤矿、后岳村小煤矿和李庄矿等小煤矿及老采区范围(见表1-2表1-7)。该矿区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北东南西长约10km,北西南东宽约1.152.40km,面积为16.949km2,开采二1

15、煤层。中马村矿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1点号XY点号XY13908800.0038442685.0083906495.0038437335.0023906670.0038441000.0093906310.0038437470.0033903760.0038435320.00103906380.0038437890.0043904135.0038433325.00113907065.0038437930.0053905640.0038435420.00123910100.0038441060.0063905545.0038435700.00133910320.0038441370.00739

16、05940.0038436705.00 焦西矿综合厂小煤矿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2点号XY点号XY13908510.0038439920.0083909000.0038440582.0023908915.0038440208.0093908930.0038440542.0033908843.0038440252.00103908850.0038440564.0043908974.0038440400.00113908674.0038440368.0053909070.0038440382.00123908665.0038440374.0063909107.0038440400.001339

17、08620.0038440325.0073909157.0038440582.00143908774.0038440210.00矿务局科研所小煤矿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3点号XY点号XY13909158.0038440620.0053909080.0038440826.0023909330.0038441210.0063908864.0038440580.0033909368.0038441212.0073908930.0038440566.0043909386.0038441330.0083908966.0038440618.00南岗小煤矿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4点号XY点号XY13

18、909371.0038441224.0043909480.0038441444.0023909600.0038441215.0053909389.0038441338.0033909646.0038441290.00前岳村矿联户小煤矿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5点号XY点号XY13909698.0038441232.0043909920.0038441540.0023909912.0038441247.0053909675.0038441298.0033910046.0038441415.00后岳村小煤矿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6点号XY点号XY13910063.0038441443.003

19、3910075.0038441694.0023910190.0038441590.0043909945.0038441555.00李庄小煤矿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7点号XY点号XY13909350.0038440891.0053909336.0038441200.0023909443.0038441050.0063909296.0038441020.0033909536.0038441050.0073909361.0038441020.0043909580.0038441200.001.2.3交通中马村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8公里。本区煤矿铁路专用线与新(乡)焦(作)铁路在待王站接轨;矿区

20、南、北、和中东部均有公路纵横贯通,交通便利。(见图1-1)。1.3自然地理1.3.1地形地貌中马村矿在地貌上属于太行山东南麓的山前冲、洪积缓倾斜平原,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简单。最高海拔标高位于08剖面线北西端,为163.00m,最低海拔标高位于矿区东南部边界3号拐点处,为111.00m,相对高差52.00m。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迳流和排泄。1.3.2水系本区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区内属山前冲、洪积缓倾斜平原,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地面坡度相对较大,迳流条件较好,无常年性地表水体。区内中部山门河,发源于北部太行山区,以南北方向纵贯全区,河道宽70200m,河深57m,河床坡度为2,该河平时干涸无水,惟雨时有

21、短暂洪流,但未曾出现过洪水溢出河岸现象,据1956年8月31日在白庄附近观测,其洪流量为5.83m3/s。图1-1 中马村矿交通位置示意图1.3.3气象据焦作市气象资料,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燥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594.40mm,日最大降雨量为151.80mm(1963年8月8日);年最大降雨量为1107.70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248.40 mm(1983年),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33.50mm,相对湿度66.25%,绝对湿度12.89毫巴。年平均风速3.10m

22、/s一般风力23级,以西北风和东北风为主,最大风力为9级,最大风速24m/s。最大冻土深度19cm,冻土期多集中在12月份和元月份。1.3.4地震据焦作市地震局资料,本区历史上未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该区地震裂度为7度,历史上发生过影响本区较大的地震有7次(见表1-8)。地震情况一览表 表1-8时间地点震级震中裂度地震破坏情况1546.1武陟沁阳一带5.5级7度崩山裂屋1587.4.10修武6级7度摇塌城垛、鼓楼、碑亭、房舍无数1622.3沁阳一带5级6度1737.9.30新乡5.56度损坏房屋,帐恤有差1967.3.26辉县南村4级67度声如沉雷,30%房屋被震裂,并有少数倒塌。1967.11

23、.6辉县高村4级5度1978.6.5新乡4.5震中有轻微破坏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焦作市附近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10,对应的基本烈度为度(见表1-9),其地震设防应为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表1-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g0.050.050.10.150.20.30.4地震基本烈度值1.4 生产建设概况1.4.1生产矿井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煤矿最初由苏联列宁格勒煤矿设计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开采二1煤层。1955年9月动工兴建。1957年10月主、副井筒基本

24、建成。风井尚未到底。在开挖泵房水仓和井底车场过程中,先后于1958年3月23日和10月16日,因L8石灰岩突水而淹井;并在1966年9月21日,经注浆堵水,于1970年7月1日简易投产,平均年产量仅24万吨。因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长期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至 1999年12月,核定该矿生产能力 50万吨/年。2003年核定生产能力70万吨/年。该矿现实际生产能力为76.74万吨/年,拟改扩建为90万吨/年。采煤方法为倾斜走向长壁式全部垮落法进行炮采;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目前开采水平为-250m,最大深度为380m左右,矿井回采率为60.8%。采掘范围内,煤层厚度为0.1

25、013.53m,一般厚度为4.206.00m,煤层局部在短距离内有增厚变薄现象,如07剖面线附近的中19孔煤厚仅0.10m,相距120m的中28孔煤点煤厚为2.50m;N18钻孔煤厚2.92m,相距220m的中9孔煤厚为13.53m,在09、10剖面线之间的抽6孔煤层厚度为0.65m,而向西220.00m的抽1孔煤厚为6.65m;采掘中发现3处不可采带,但只有一处范围较大;其它两处范围较小。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煤层倾角814,除井筒附近发现有1条落差25m左右断层外,局部见到落差10m以内的小断层50条。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局部为泥岩;底板为泥岩,局部为粉砂岩。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9.91

26、m3/min,最大涌水量为54.4 m3/min,生产中曾多次发生过突水,其中3次淹没矿井,一次淹没采区。目前生产经抽放后,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5.5038.06m3/t,d,以往生产过程中多次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最大为1989年4月23日-57m标高曾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量达511吨,瓦斯量达128057m3,并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该矿现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据中马村矿2005年底矿产储量表,历年开采累计采出煤量1143万吨,损失煤量854万吨,其中采区损失煤量157.9万吨,永久煤柱及其它损失量为696.1万吨。1.4.2生产小煤窑在区内东北部各有6个独立小煤矿,均

27、已关闭,各小煤矿生产情况和采掘范围已基本查清。生产中,当采掘工程接近这些小煤矿时应引起注意。1.5资源储量情况1.5.1原地质报告资源储量1988年7月由焦作矿务局提交的焦作矿务局中马村煤矿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其范围为凤凰岭断层以东,李庄断层及焦西矿综合厂小煤矿、矿务局科研所小煤矿、李庄小煤矿、南岗小煤矿、前岳村矿联户小煤矿和后岳村小煤矿以南,九里山断层以北。该报告经河南省煤炭工业厅审查,以“(89)豫煤字412号”文批准全矿资源储量AB级5314.8万吨,C级4004万吨,D级139.3万吨,永久煤柱1872.7万吨,总计11330.8万吨。其中二1煤层AB级5256.4万吨,C级37

28、78.9万吨,煤柱1872.7万吨,计为10908万吨;下分层二11煤层AB级58.4万吨,C级225.1万吨,D级139.3万吨,计为422.8万吨。1.5.2矿井资源储量据中马村矿2005年度矿产储量表:二1煤层探明储量为10693万吨,其中A+B级7060.6万吨,C级3480.1万吨,D级152.3万吨。二1煤层保有资源储量8868.9万吨,其中A+B级5251.5万吨,C级3465.1万吨,D级152.3万吨。1.5.3本报告估算资源储量本次矿井生产地质报告估算范围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确定的矿井范围。二1及二11煤层资源储量11842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

29、b)7119.5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415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307.5万吨。经历年开采,现保有资源储量9868.6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5383.4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41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073.2万吨。2 地质勘探工作2.1以往勘探工作2.1.1勘探工作简述本区地质勘查工作始于解放前,先后有英商福公司、原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125队、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第一地质勘探队、焦作矿务局勘探队、焦作矿务局水文地质勘探工程公司、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等单位在本区进行过勘查及补充勘查工作;并分别提交了相应的

30、勘探成果报告(见表2-1)。在以往的报告中仅中马村井田地质精查报告、李冯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焦作矿务局中马村煤矿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和焦作煤业(集团)公司中马村矿39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其它报告审批情况不详。 以往地质工作简表 表2-1施工时间施工单位提交成果备注1954年9月中南局125队中马村井田地质精查报告1954年9月中南第一地质队中马村井田水文地质精查报告1957年10月125队李冯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含中马村矿1963年125队李庄矿区补充精查地质报告含中马村矿1965年7月125队中马村矿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报告1988年7月焦作矿务局水文地质勘探工程公司焦作矿务局

31、中马村煤矿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2004年2006年6月焦作矿务局水文地质勘探工程公司钻孔柱状图2829.63m/5孔2003年11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焦作煤业(集团)公司中马村矿39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本区解放前至1965年的勘探阶段,共施工钻孔81个,工程量26409.58m。1966年至今,因生产补钻、瓦斯抽放、生产排水、水平延深等施工钻孔111个,工程量44532.58m。全区总计施工钻孔192个,工程量70942.16m,完成三维地震试验点7个,获得试验物理点89个,完成三维地震线束16束,获得线束物量点3090个,小折射物理点89个。以往各勘查单位在区内完成钻探工作量情况

32、见表2-2。 以往勘查完成钻探工作量统计表表2-2施工项目以 往合计英商公司中南第一勘探队焦作勘探队中南125队焦作水文公司钻探工程量(米/孔)1915.70/76217.66/173111.51/1015164.71/4744532.58/11170942.16/192测井模拟测井(实测米/孔)787.00/213423.94/6414210.94/66测斜(孔)26264水文抽水试验(次)1827247长观孔(孔)41115说 明 有7孔计2366.77m属矿井排水及水文观测孔,未到二1煤层位。2.1.2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中马村矿在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依据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矿

33、井地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制定了有关规定和细则,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井下地质工作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罗盘、平板仪等设备,搜集整理井下地质资料,绘制巷道素描图,并在汇集采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采区地质说明书。矿井生产中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不同部位的水点和不同时段采集了水样,并按有关标准进行了化验分析,质量可靠。2)建立了防水闸墙和防水闸门,构建了井巷采掘工程防水隔离体系。3)收集了本地区的部分气象资料。4)对地表塌陷、凹地、地裂缝进行了回填平整等治理工作。2.1.3采样和化验工作中马村矿在以往地质勘查过程中,先后有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125地质勘探队、第一地质勘探

34、队、焦作矿务局水文队等单位在本区进行过煤质、煤层瓦斯的采样化验工作。采样工作均按相关样品采取及送样规程进行。样品化验均由中南煤田地质局及焦作矿务局化验室承担,质量基本符合要求。2.1.3.1采样工作(1)采样工作量中马村矿范围内各可采煤层采样工作量见表2-3。可采煤层采样工作量统计表单位:层次 表2-3煤层煤芯煤样煤层煤样煤岩煤样筛浮大样简选煤样体重煤样瓦斯煤样二197458一51一242合计102460(2)采样方法及样品质量煤芯煤样钻孔取出煤芯经现场编录鉴定,剔除混入杂质和烧变部分后全部送验。一般按独立煤层采取全层样。对于大于0.01m的夹矸均予剔除,或单独送验,对于不大于0.01m的夹矸

35、均与相连煤分层合并送验。依据煤芯长度采取率将煤芯煤样分为优质(大于90%)、合格(9075%)和不合格(小于75%)三级,各煤层煤芯煤样质量情况详见表2-4。煤层煤样中马村煤矿二1煤层煤样按有关规程采取,其分层样灰分加权平均值与全层灰分之差为零,符合质量要求。煤芯煤样质量评级结果表 表2-4煤层优质合格不合格优质合格率(%)层次%层次%层次%二1809010759047585一51100一2490175907575合计859011907547585瓦斯煤样中南煤田地质局125队采集瓦斯样品20层次20个样品,焦作矿务局水文队采集瓦斯样品29层次40个样品,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符合原煤炭部颁测定煤

36、层瓦斯成分和含量标准。全区共采集瓦斯样品60个/49孔,其中合格样品47个,占78;不合格样品13个,占22。2.1.3.2化验测试中马村矿历次勘查完成的化验测试项目及有效工作量详见表2-5。煤质化验测试工作量统计表 表2-5项目煤层工业分析全硫发热量元素分析灰成分灰熔点各种硫视密度真密度可磨性微量元素磷胶质层粘结指数热稳定性煤岩鉴定反射率二19742101066131010一2444444344中南煤田地质局125队采集的各类样品,由中南煤田地质局化验室测试。生产阶段的样品,由焦作矿务局中心化验室测试,但因原报告未说明化验项目为原煤或浮煤,降低了资料利用的可靠程度。2.1.3.3资料收集和利

37、用本报告所利用的煤质、瓦斯资料均由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马村矿提供,有些资料(特别是原始化验资料)因经历时间较长,难于收集。本报告煤质样品仅利用合格以上样品,对于有多个分层样品者,则以分层厚度加权求取加权平均值。采样及化验质量不合格样品,未予利用。2.2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1)中南煤田地质局125队、第一地质勘探队和焦作矿务局水文地质勘探工程公司在中马村矿多次进行了地质勘查及补充勘探工作,所提交的中马村井田地质精查报告、李冯井田区精查地质报告和中马村矿区专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限于历史条件,钻探质量较差,钻孔大部分为无芯钻进,只有个别钻孔进行了测井工作,工程质量和地质研究程度较低。2)焦作矿务局水文队提交的焦作矿务局中马村煤矿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于1988年8月18日至20日经河南省煤管局组织评审,以(89)予煤生字第412号批复;报告质量较好,其勘查以钻探工程为主,测井及样品化验测试为辅助手段,基本控制了矿区煤层及构造形态。钻孔采用分段取芯钻进,岩煤芯采取率较低。此外,地形测量、工程测量质量均为合格以上,钻孔封闭层段未经透孔检查(特别是中74孔),水泥柱体固结情况不清,水泥与井壁胶结情况更难以评述,在开采中需加以注意。专门抽水试验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地球物理测井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