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 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 本文通过构建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信息熵确定指
2、标分类权重并应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进行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从而能够更直观、更合理地分析评价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关系程度。关键词 虚拟研发团队 信任度 未确知测度模型一、引言虚拟研发团队 (Virtual R&D teams)是以研发项目为中心的动态、柔性、高效协作的人力资源组织模式,它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将不同地域、不同组织的人连接起来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与传统团队不同,虚拟研发团队强调跨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借助现代通信技术进行沟通与协作,利用遍及全球的稀缺资源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由于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们之间更容易产生相互猜疑和虚拟欺诈,信任
3、关系既难建立又容易失去。如何在虚拟研发团队中有效地建立和维系信任关系,成为管理虚拟研发团队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二、评价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衡量信任关系的影响因素或属性的集合。本文认为虚拟团队成员的个人特征、虚拟团队的团队特征以及成员合作经历,文化与地缘差异等指标共同影响着虚拟团队中的信任度水平,如图所示。同时,这里将企业信任度评价指标等级按梯级理论划分评价空间为:非常信任,信任,较信任,不信任,很不信任,分别以:C=C1,C2,C3,C4,C5为等级代表。三、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设x1,x2,,xn
4、表示第n个待评价的虚拟研发团队成员,记为X=x1,x2,xn为论域;评价Xi(XiX)有m项指标I1,I2,Im。记为I=I1,I2,Im。用Xij表示虚拟研发团队成员Xi在指标Ij下的观测值。设C=c1,c2,ck为评价空间,其中,ck=(1kK)为第k个信任度评语等级。1.单指标未确知测度虚拟研发团队成员Xi关于指标Ij的观测值Xij不同时,则该指标使Xi处于各信任度评语等级的程度也不同。设Xij使Xi处于第k个信任度评语等级ck的程度为ijk=(Xijck)。令:(式2-1)式2-1为虚拟研发团队成员Xi的单指标测度矩阵。其中ij(1jm)表示观测值Xij使Xi处于各信任度评语等级的未确
5、知测度。2.指标权重的确定虚拟研发团队成员Xi关于指标Ij的观测值Xij使对象处于c1,c2,ck各个信任度评语等级的未确知测度向量为:ij=(ij1,ij2,ijk)(式2-2)设由测度ijk所确定的信息熵为:(式2-3)令和,定义Wij是指标Ij关于xi的分类权重。称:Wi=wi1,Wi2,Wim,为指标I1,I2,Im关于Xi的分类的权重向量。3.综合评价系统若关于虚拟研发团队成员 的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式2-1已知,令:i=Wi(ijk)mk(式2-4)则i为Xi的信任度评价向量。用评语等级划分是有序的,第K个评语等级ck“好于”第k+1个评语等级ck+1,所以最大测度识别准则不适合,改
6、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设置信度为(0.51)通常取0.6,令,则判Xi属于第k0个评价等级Ck0。四、结论在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评价中引入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其应用价值非常强。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仅为关键性指标,会对评价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对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具代表性。最后,还要注意到信任问题的动态性,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高度信任,要对虚拟研发团队进行长期的、有阶段性、有步骤的信任度评价,以求得到不断变化的信任信息,为虚拟研发团队管理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颜士梅:虚拟团队及其管
7、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5):2327)2刘开第 庞彦军 孙光勇:城市环境质量的未确知测度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2):5258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
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9、,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
10、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