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管理史期末考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管理史期末考核.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期末作业考核中国教育管理史 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秦代的文教政策都有哪些主要内容?答:秦代的文教政策主要内容有:一、“崇法尚刑”,“以吏为师”天下初定后,对尚武精神的提倡,不利于长治久安的统治目标,于是秦始皇收缴民间兵器,尚刑取代了尚武的位置。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取消专门的教师职业,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二、罢黜百家秦王朝在刚刚诞生之时,秦始皇听从了李斯建议,下令废黜诸子百家。废黜百家之举,是百家争鸣的终结。这种铲除异己的手段,一直为历代君王视为治国的利器,但却不利于理论和学术的繁荣。三、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在文教
2、领域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本来、强有力的领导权威和国家机器的高度统一,是必要的。但在文教领域采取如此简单粗暴措施,的确是悖于其初衷的。秦王朝的短命,不能说与这种政策没有关系。四、“禁游宦”“禁游宦”是秦始皇采纳的一项极端专制措施。所谓“游宦”,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这一政策的颁行,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们非议朝政,巩固了政权,然而却对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五、“书同文”,“行同伦”“书同文”是秦王朝推行共同文字、促进共同文化形成的措施。改革与统一文字,无疑有利于教育的实施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秦统治者的真实意图却是便于人们学法、依法、执法。另一意图
3、是试图通过文字改革来达到禁绝“诗书之教”的目的。“行同论”是以共同伦理习俗规范国民的政策。 “行同伦”的推行,对于进一步融合各民族风俗习惯,对于统一的汉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以及后世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 简述太学管理中的三舍法。答:太学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
4、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3. 书院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答:书院的产生揭开了我国学校教育史上新的一页,给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成为官学教育以外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总的看来,书院是汉、唐以来儒家私立大学的发展,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书院比之前者又有显著的不同。汉代私立大学一般是以名儒大师自己的家为讲习的所在,而且没有较系统的教学计划与学规,没有专门的主持人。而规模较大的书院则是另建学舍,规模比较大,它有办学的宗旨和规约,并且把收徒讲学与研究学问结合起来。规模较大的书院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独立于官学以外的私立高等学校制度。马端临称书院为“乡党之学
5、”,意即这类学校是民间学校。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其次,形成一种不为考科举,不为求利禄而认真研究学术的学风。书院成为真正研究学问的地方,专以研究经妙任务。书院中的名儒大师,几乎都对官学作风表示不满,批评官学中的人只知道追求利禄,而不注意于研究学问。他们反对科举,因之不学诗赋,书院的学生一般都能不慕荣利,专心研究学问,师生关系也较官学融洽亲密。书院中学术研究空气十分浓厚,因而成绩比官学大,并造就许多学者名儒。第三,给民间学者开辟了一个比较能自由交流思想,发表政见的场所。由于书院受官府的束缚少,所以在作学术交流及思想交锋方面就有较多便利。书院的“讲会”制度,由校外名儒来院讲学,探讨学术,展开
6、争辩,推动了学术的发展。有的在书院中公开发表政见,议论国事。这一切对后世书院的发展都有影响。此外,中国古代的书院不仅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发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至今在这些国家仍有不少书院,尤其在日本更相当普遍。4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用士养士制度的内涵及其特点。答:用士养士制度的内涵:用士,即以士为官吏。养士,则是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和很高的礼遇来吸引人才、储备人才;并以士为师友,让士发挥智囊团的作用。二者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也没有绝对的界限。诸侯养士往往养而备用,养中有用。“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的政治、经济斗争和激烈的军事斗争中,各国君主
7、和当权的贵族逐渐认识到人才在争夺霸权、巩固霸权统治中的重要作用,开始竞相用士养士、尊贤任能,为各种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士是当时人才的基本来源和主要形式,诸侯的用士养士是搜罗人才的手段,也是得士的形式。春秋战国时期的用士养士虽各有不同,但都有向学校发展的倾向。其中,齐国的稷下学宫演变为真正的高等学府。它集培养人才、研究学术为一体,一时间成为各类人才荟萃的集中地。春秋战国时期用士养士大致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士养士为当时的社会风尚,公室和私门都竞相用士养士,士的地位空前提高;二是用士养士不拘一格。士人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才能就会受到重用。用士养士的这种特点,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5简述
8、国民党统治时期对于职业学校的管理。答:国民党统治时期职业学校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学校数量上也有了较大比重的增长。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其第一条规定:“职业学校:应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培养青年之知识与生产之技能”。1935年教育部公布职业学校规程将这一目标具体化:锻炼强健体格;陶融公民道德;养成劳动习惯;充实职业知能;增进职业道德;启发创业精神。职业学校分为初级和高级。初级职业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或者同等学力的12-18岁者,修业年限1-3年;高级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者具有相当程度在15-22岁者,修业年限3年,或者是小学毕业及其具有相当程度,年龄在12-20
9、岁者,修业年限5年。职业学校规程所列的“科别及课程”对初级职业学校的不同职业学科的课程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比如关于农业职业学科:普通农作、蚕桑、森林、畜牧、养殖、园艺等;再比如商业:普通商业簿记、会计、速记、打字、广告等。凡职业学校每周教学40-48小时,职业学科占所有教学时间的百分之三十,普通学科占百分之二十,实习占百分之五十为原则。每次实习以连续3-4个小时为度,职业学校必须设置固定的实习场所,其方式可以自建,也可以和实习单位挂钩,还可以向学生指定,由学生自行完成落实。职业学校设校长一人,总理教务,并且担任教学,任教时数不得少于专任教员的二分之一,并不得另外支付报酬。设教导主任一人,学级较多
10、者可增设训育主任一人,设科较多的学校可以设事务主任一人同时兼任营业主任。职业学校设实习主任一人。职业学校教师分甲、乙两种。甲种为高级职业学校师资,乙种为初级职业学校师资。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董仲舒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历史评价。答:董仲舒的教育管理思想成为汉武帝时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有: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这既是文化政策,又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措施。董仲舒认为,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首先必须统一人们的思想,而文化、教育管理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制订适当的政策。因此,他认为禁止“异端”、“邪说”,必须独尊孔子,用儒家思想,而绝百家,“勿使并进”
11、,才能实现思想文化教育上的“大一统”。二、广设学校,培养人才董仲舒总结秦王朝灭亡的教训,认为治国不能“专以刑法,欲以制治”,必须有“教化”。“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没有教化,不足以“提防”之。怎样施教化呢?董仲舒认为“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必须“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他主张中央设大学以教育贵族子弟,地方设立 庠序这样具有小学性质的学校以教育一般人民的子弟,培养汉代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他自己一面为汉武帝充当参谋,一方面又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为汉朝统治者培养了很多人才,也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为了发展汉代的学校教育,董仲舒对适应汉代学校教育的教学组织
12、形式进行了探索,首创“下帷讲诵”和“高足弟子依次相传”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在汉代学生众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后代私学教育也多采用这一形式。三、改革选举制度,选拔人才在重视学校教育和教育政策的同时,董仲舒还针对汉朝吏治不明的种种弊端建议建立网罗人才的选举制度。足见董仲舒的远见卓识。他洞察到了兴学育才和选举取士,是互相作用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将兴学养士和选才结合起来,统一管理,是十分有价值的思想。董仲舒重视学校教育与教育政策作用的思想经汉朝政府加以实施促进了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也为学校、教育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董仲舒的教育管理思想,无论对当代还是后世,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
13、响,为中国两千年的教育管理及统治者与教育家进行教育管理改革,提供一条明晰的思路,也可以说提供了教育管理改革的大致方案,堪称我国封建教育管理体制确立时期的重要代表。但我们也要看到,董仲舒作为西汉王朝中期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一个大思想家、政治家、儒学大师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管理思想,是立足于维护封建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为汉王朝推行一统天下,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统治制度服务的。这是他的阶段局限与历史局限性。另外,他倡导的“独尊儒术”教育宏观管理政策的实施,虽然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社会道统地位,但缺少了争鸣,又限制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推进。2结合我国近现代学制的演进历程,谈一谈一个好学
14、制的标准是什么?答:我国近现代学制的演进历程如下:清末学制:1、壬寅学制 1902年8月,清廷公布了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的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农历壬寅年,故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但该学制公布后未及实行就为“癸卯学制”所取代。2、癸卯学制 1904年1月,清廷公布了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定的一些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因公布时在农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学制
15、主系列分三段七级。 清末学制的制订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制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学制的制订特别是“癸卯学制”的颁布,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矛盾,为新式学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级各类学堂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民国学制 1、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9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民国学制系统的机构框架,称壬子学制,此后至1913年8月期间,又陆续公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使“壬子学制”得以充实和具体化,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成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该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
16、求。他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2、1922年的“新学制”壬戌学制 1922年11月,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此前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借鉴日本的教育制度),又成为六三三学制。该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该学制对辛亥革命以来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好的总结,是新文化运动在教育领域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该学制公布后,除进行个别调整外,一直沿用到解放前夕。建立学制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受许多因素影响,但归结起来,我认为主要有4方面标
17、准:(1)学制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科学不发达,不可能出现技术和专业学校。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才出现了现代学校体系。(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并为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确立,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成长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在确立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建立学制时,要吸收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参照和吸收外国学制中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