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7391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布令本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下简称管理手册)依据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和地方的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客户和合同要求编制,经最高管理者审定通过,现予以发布,并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管理手册反映了本公司的经营宗旨与发展战略,阐述了本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方针及目标,对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指导本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公司全体员工与重要供应商应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并遵照执行。 总经理:陆宇航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管理手册更改一览表更改页码文件更改审批表序号批准人批准日期目录章节名称页码0.1 公司简介.0.2 管理者代表

2、任命书.0.3 管理方针、管理目标批准令0.4 生产工艺流程图.0.5 管理体系组织管理架构图.0.6 管理体系部门职能分配表.5667781 范围1.1 总则.1.2 应用.9992 引用标准93 术语和定义94 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4.2.1总则.4.2.2管理手册.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991010101011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员工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5.3 质量、环境管理方针5.4 策划.5.4.1目标和指标.5.4.2管理体系策划.5.4.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5.4.4法定要求和其他要求.5.4.5环境管理方案.

3、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信息交流与协商.5.6 管理评审.111111121212121313141414171718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6.2 人力资源.6.3 基础设施.6.4 工作环境.1919191920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202020章节名称页码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3顾客沟通.7.3 设计和开发.7.4 采购.7.4.1采购过程.7.4.2采购信息.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

4、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7 环境运行控制.7.8 应急准备与响应.2021212122232323232323242424242425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5环境绩效的监视和测量.8.2.6合规性评价.8.3 不合格、不符合控制8.4 数据分析.8.5 改进.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252525

5、252526262627272828282829附录:程序文件目录.300.1 公司简介江苏双腾管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张家港。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公司座落国内唯一一家内河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内,占地面积60亩,厂房面积10000平方米,拥有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5000 万元,是国内配套能力较强的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专业生产企业。 公司主导产品为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引进了多条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享有多项专利保护的钢丝缠绕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生产线,可生产Dn50Dn630多种规格的钢丝网骨架塑

6、料(聚乙烯)复合管,年产量100万米以上。主要应用于给排水、消防、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力、医药等领域。公司成立几年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成功出口伊朗、莫桑比克、澳大利亚。 公司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专利及专有技术。该产品为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强度高、刚性好、环刚度大、抗蠕变、线性膨胀系数小、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而且内壁光滑、压力损失小、双面防腐,无二次污染,保温性能好,维修方便、工程综合造价低,使用寿命长达50年,是科技部、建设部2001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公司以“诚信经营,用心制造,品质第一,客户至上”为经营宗旨,始终坚持“今日的质量、明日的市场;用户的需求,我们的追

7、求”的方针,注重产品品质的改进与提升,公司建立并完善IS0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制造到安装施工、售后服务都有完善的质量、环境保障运行体系。公司多方汲纳国内专业生产技术与管理人才,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生产与管理体系。公司已实现生产自动化、人才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是一家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强大活力的现代化生产企业。江苏双腾管业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中油制管南、金港路东侧 邮编:215634电话:0512-58328608 传真:0512-58322259网址: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任命书为贯彻执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加强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

8、公司任命唐少华先生为管理者代表,并赋予其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适用产品的法定要求和顾客要求的意识;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总经理:陆宇航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0.3 管理方针、管理目标批准令质量方针诚信经营,用心制造,品质第一,客户至上。质量目标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8%以上;客户满意率95%以上。环境方针遵循环境法规和持续改进,不断改善环境品质。环境目标火灾、爆炸事故为零;危险固废100%按要求处置;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电能单位产值消耗每年下

9、降0.5%。总经理:陆宇航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0.4 生产工艺流程图 管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管材生产工艺流程图混配加热22010聚乙烯、黑色母模芯绕线注射成型放入管件模腔保压冷却取出外包覆塑料的模芯水池冷却抽芯30min半成品检验冷却48h后复检包装入库废品YYNN芯管PE原料芯管挤出机芯管专用模具芯管真空定径及成型机组高强度镀层钢丝钢丝外层过塑钢丝缠绕机组烘箱加热外层复合模具外PE层原料外层挤出机中间混合层粘接树脂原料粘接树脂挤出机冷却成型机组计米印字机牵引切割封口车削质检入库0.5 管理体系组织管理架构图总经理采购部管理者代表财务部营销中心员工代表行政中心技术中心生产中心0.6 管理体系

10、部门职能分配表手册章节标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员工代表采购部财务部营销中心行政中心技术中心生产中心4.1总要求4.2.1总则4.2.2管理手册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员工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5.3质量、环境方针5.4.1目标和指标5.4.2管理体系策划5.4.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5.4.4法定要求和其他要求5.4.5环境管理方案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信息交流与协商5.6管理评审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

11、3顾客沟通7.3设计和开发7.4采购7.5.1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过程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7环境运行控制7.8应急准备和响应8.1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5环境绩效的监视和测量8.2.6合规性评价8.3不合格、不符合控制8.4数据分析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 表示领导责任;表示归口管理部门;表示配合部门。1 范围1.1 总则本公司按GB/T 19001-2008、GB/T 2

12、4001-2004标准要求建立、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并依据有关标准和适用产品的法定要求及其他要求,联系本公司实际,制定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对管理体系进行全面阐述。本公司通过保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其持续改进,保证有能力提供客户满意、满足法定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保证本公司遵守适用于产品的环境法定要求,保护环境,控制并治理污染。1.2 应用1.2.1 管理手册适用范围:江苏双腾管业有限公司的压力管道元件的设计、制造及相关活动的环境管理。地点是T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中油制管南、金港路东侧及有关产品活动的场所。T T管理手册也适用于内外部(包括客户、认证机构)评价本公司满足客户、适用于

13、适用产品的法定要求符合性和本公司自身要求能力的评价。1.2.2 本公司没有对标准条款进行任何删减。2 引用标准本管理手册引用如下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3 术语和定义采用GB/T19001-2008、GB/T24001-2004的术语和定义。本公司:江苏双腾管业有限公司。管理手册:QMS/EMS一体化管理手册。 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4 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1.1 公司依据GB/T-19001-2008和GB/T2400

14、1-2004标准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4.1.2 公司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循环模式,以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持续性。4.1.3 过程控制方法包括:a) 识别过程的输入、输出、所需的资源和活动,以及这些过程在公司的应用;b) 各职能部门应规定过程控制的准则和方法,确保各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并对这些过程的监视。c)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d) 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预期的目的,并持续改进。4.1.4 公司按照本手册的要求:a) 对于质量有关的过程进行控制;b) 识别、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及不可允许风险;c) 对生

15、产、环境绩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性进行测量。4.1.5 本公司对影响产品质量、环境的外包过程进行识别并明确控制要求,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为确保质量、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能有效的运行,公司按GB/T19001-2008和GB/T24001-2004的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文件是以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为主线,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在相关活动和过程中进行描述。一体化管理文件包括: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b) 一体化管理手册。c) 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d) 必要的作业文件及记录。4.2.2

16、管理手册a) 本公司按要求编制管理手册,并加以保持。管理者代表归口管理。b) 管理手册是按本公司管理方针描述管理体系的文件,主要目的是:规定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范围;相关的管理程序或对其的引用;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接口的描述。4.2.3 文件控制本公司编制并保持ST-PF-01文件控制程序,以确保:a) 文件在发布前经批准,必要时对文件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b) 文件编号的唯一性、内容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c) 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 按要求发放、回收、销毁文件并进行相应的记录,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效版本的适用文件(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

17、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比如加盖“作废保留”章); e) 文件内容清晰并方便检索,电子文件有备份;f) 适用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按要求控制。4.2.4 记录控制本公司编制并保持ST-PF-02记录控制程序,按要求建立并保存必要的记录(包括外来记录),为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证实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以及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提供客观证据。a) 规定记录编制、编号及其获取以及审批权限人员;b) 记录应保持内容清晰、易于识别;c) 各部门定期收集、整理记录并按要求归档,建立记录目录便于检索;d) 各部门应提供适当的设施贮存记录,应指派专人保管并应便于存取;e) 记录的保管设施要安全且环境条件良好,以防止

18、损坏和丢失;f) 规定记录的保存期,超过保存期的记录需销毁的应经批准。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总经理承诺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以下职责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为其承诺提供证据。a) 采取教育培训、媒体宣传、会议等多种方式向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重要性。b) 制定并发布质量方针和环境方针。c) 制定质量目标,在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上分析和落实。d) 确保为管理体系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财务及信息等资源。e) 确保实现污染预防,持续改进环境绩效。f)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并提出持续改

19、进的方向和目标。5.2 以顾客、员工及相关方为关注焦点总经理及其他公司领导应遵循并贯彻以顾客、员工及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的原则,以实现顾客、员工及其他相关方满意为最终目标,通过市场调研、预测或与顾客沟通的方式,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具体的目的,在公司内各个层次进行沟通,调配公司的整体资源予以满足,并争取超越顾客、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期望。 总经理应以实现顾客、员工及相关方满意为目标,运用管理手段,使公司的全体员工确保顾客、员工及相关方的期望得到确定,转化为要求并予以满足。a) 完整识别顾客、员工及其他相关方明确或潜在的需要和要求,并及时传递到公司内的其他部门或负责人。b) 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

20、价程序,以确定生产、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及优先解决事项,为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制定奠定基础。c)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目标中加以控制。d) 通过符合环境法规,达到规范、工艺标准要求以及产品的规定要求和服务要求,满足顾客、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5.3 质量、环境方针5.3.1 本公司的管理方针见0.3。5.3.2 针对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了顾客、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总经理制定了质量、环境管理方针,并形成文件。5.3.3 方针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传达全体员工,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并坚决执行。5.3.4 本公司的管理方针通过适当方式向顾客和相关方进行传递,以便于社会了解

21、和监督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行为。5.3.5 在进行管理评审时,对质量、环境管理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对方针进行更新。5.4 策划5.4.1 质量目标a) 为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方针,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达到顾客及相关方满意,公司制定了质量目标(见0.3)。b) 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并按照适当方式进行考核。c) 每年管理评审时,对目标、指标的适宜性及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进行修改。5.4.2 对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的策划本公司编制并保持ST-PF-0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对能够控制及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确定和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使本公司管理中具有或可能

22、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a) 环境因素辨识应覆盖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 b) 进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应真实可靠,同时考虑所有的场所、设备、设施、员工、相关方及来厂访问人员的安全、健康。 c) 辨识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以及其他的地区性环境问题。d) 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对环境影响的常规和范围,影响程度的大小,影响持续的时间及发生的概率,有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相关方的关注程度,能源、资源的消耗及公众

23、现象等。e)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新的法律法规要求、产品发生变化、工艺发生变化、设备发生变化、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业务发展和新的建设项目等,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补充识别、评价,以重新确定重要环境因素。f) 公司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加以控制或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环境管理程序加以控制。5.4.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a) 本公司编制并保持ST-PF-04法定要求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建立获取途径并及时获取、确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保随时关注国家、地方及各级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的变化,确认并了解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公司的产品、环境因素的管理要求。b) 建立并及时更

24、新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c) 将以确认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传达到每个部门及有关方,以使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5.4.4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a) 本公司针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环境管理的目标和指标。b) 有关部门应对环境目标和指标进行控制,确保其实现。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环境目标和指标。c) 为了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公司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环境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的制定应; 明确公司所要实现的管理目标和指标; 有可行的技术措施和经费预算; 详细规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时间和进度; 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管理方案的审批和实施:制定的管理方案

25、应形成文件送管理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为保证管理方案的实施,总经理应保证落实所需的资源;应定期对管理方案进行审批。当环境目标和指标发生变化,本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发生变化或指定的措施不适应时,应对管理方案做出必要的修订和调整。有关部门应按规定对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5.4.5 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本公司应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整体策划,考虑二个体系兼容的内容进行整合,即减少重复,又突出二个管理体系的管理特点,避免做出不协调和相互矛盾的规定,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以实现本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目标。策划内容包括:a) 确定一体化管理体系相关的过程和活动;b) 明确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指标;c)

26、 确定为实现管理方针和目标需要投入的资源;d) 注明目标、指标的具体责任部门、时间和进度等要求;e) 一体化管理体系由于顾客、相关方和市场等原因而导致变更时,应进行变更策划,以确保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总经理为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目标,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结构,规定了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采用培训、会议等方式传达到全体员工,确保在本公司内得到充分的沟通。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总经理职责是本公司管理体系的最高管理者;指定并任命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并批准管理方针、目标,利用一切可能形式和手段传达到全体员工;确定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人

27、员,明确隶属关系,规定其职责和权限;确保提供必要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主持管理评审;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以及实用法定要求的重要性;对发生的质量、环境问题进行监控并对相关评审结果进行批准;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和满足,实现顾客满意的目的。管理者代表职责确保本公司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在公司内部采用培训等方法提高全体员工满足法定要求和顾客要求的意识。作为本公司代表,就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的联络。员工代表代表员工就员工所关注的环境管理T体系运行及相关事宜和合理化T建议T向T管理者代表T汇报;参与公司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制定

28、的审查;参与管理评审;负责回答和解释员工的有关环保的问题。生产中心职责负责基础设施的控制;负责工作环境的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的控制;负责本部门适用法定要求的收集、管理,以及参与合规性评价活动;负责仓库的管理;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及过程确认的控制;负责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负责顾客财产的管理;负责生产过程产品防护。营销中心职责负责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负责组织合同评审;负责客户沟通;负责客户满意度调查策划、实施与结果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的控制;负责本部门适用法定要求的收集、管理,以及参与合规性评价活动。

29、行政中心职责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负责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控制; 负责管理目标考核;负责内部沟通、信息交流与协商管理;负责环境管理方案的编制及过程检查与报告;负责环境管理以及环境绩效的监视和测量;负责建立并保持应急准备与响应的能力;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的控制;负责本部门适用法定要求的收集、管理,以及参与合规性评价活动。技术中心职责负责适用产品标准的收集、识别、传达、评价与更新;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负责设计和开发的控制;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负责采购验证;负责产品过程检验;负责不合格品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的控制;负

30、责本部门适用法定要求的收集、管理,以及参与合规性评价活动;负责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实施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负责数据分析管理;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采购部职责负责采购过程及信息管理;负责供方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的控制;负责本部门适用法定要求的收集、管理,以及参与合规性评价活动。财务部负责员工劳动保险管理;负责环境各分项的预结算管理;负责环境的各项投入的统计、汇总与报告;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的控制。5.5.2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已指定本公司管理者唐少华为管理者代表,并赋予其如下职责:a) 确保按GB/T19001

31、-2000、GB/T24001-2004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管理体系;b) 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法定要求的意识;c) 向总经理报告管理方针、管理目标执行情况,一体化管理体系业绩和改进的需求;d) 负责有关一体化管理体系事宜与外部沟通和联系。5.5.3 内部沟通、信息交流与协商本公司编制并保持ST-PF-05信息交流沟通控制程序,综合部归口管理,确保公司内部各层次间和与外部相关方,有关质量、环境信息的及时交流、处理与反馈,保证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得到持续改进。信息沟通形式包括:板报、报告、会议、布告、通知、网络、记录传递和口头传递等。内部信息交流内容: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指标

32、、管理方案、体系运行中产生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传达到全体员工。有关质量、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定要求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应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由其产生的部门及时传递到有关部门和人员,并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果。检测结果异常、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及时传递,重大质量、环境和伤亡事故应在当天及时传达给相关方。外部信息交流内容: 各部门收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并通报给公司主管部门。 收到相关信息的部门,应认真做好记录,并传递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制定措施、做出回应,并把回应及时通报给相关方。相关方合理要求提供质量、环境信息时,公司应及时提供。本公司的管理方针及有关要求应及时传达给相关方。通过管理评审对重要环境因素与外部相关方进行交流的决定、内容及方式做出规定,可通过白皮书、张贴通报等方式进行。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