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指导意见阿城区教育局关于实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指导意见阿城区教育局关于实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阿城区教育局关于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试行)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中提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思想,“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共识。根据我区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引导我区各校能够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活动,做到积极融合、有效融合和优化融合,规范我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活动,提高设备使用率,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深度融合内涵和目标(一)深度融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是指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
2、机融合,达成学科课程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营造更理想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新的“读、写、算、演”的能力,使师生逐步学会在数字化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工作与生活。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由媒体整合层面向内容融合和思想融合层面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二)深度融合的目标要通过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使教师能充分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潜在功能,达到表现方式多样、检索信息方便、反馈系统灵活,课堂教学生动的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
3、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交流、发布和加工整理应用信息能力的目标。以促进中小学课程形态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终身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为最终目标。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应以达成课程目标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不同的师生群体、不同的设备条件、不同的课程领域,融合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一)理论先导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必须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宏观的教育规划,正确地认识在数字化环
4、境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等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使深度融合成为在理论指导下的系统工程。(二)师生协同原则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计好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等活动,构建师生协同、互补、共进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三)整体发展原则在进行宏观的教学规划和设计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智能,在养成良好信息素养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整体发展。(四)科学实效原则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需要教师根据
5、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恰当利用平台和资源,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三、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关键,是如何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使其充分地发挥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优势,达成课程目标。根据本区城乡中小学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的配置情况,当前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的主要途径如下:(一) 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这种形式是融合的基础,一般是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实施,信息技术主要用作演示的工具。师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从多媒体素材库中,选择相关内容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利用
6、多媒体制作工具编制课件,清楚地说明所讲解知识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利用计算机实现传统媒体无法呈现的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内容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 运用信息技术要立足于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不能将信息技术变成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2. 教师自己研制的课件,要考虑其通用性和投入产出比,防止制作不计成本的“表演型”课件。3.设计模拟实验软件要确保其科学性与必要性,防止用课件代替必需的操作实验和亲身实践。(二)运用
7、信息技术获取教育资源这主要是运用网络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基本形式,信息技术起到教育资源收集、查询工具的作用。其特点是突破了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突破了教师是解释知识的权威的限制,突破了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时空界限。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引导他们使用北京数字景山开发的自主学习课件、东北师大理想信息学院研发的理化生自主探究实验系统、电子图书、中央电教馆的农远资源、黑龙江省龙学网资源、团中央网脉资源、育龙资源、课本自带光盘资源及以教师自主研发和二次开发的资源等,获取所需资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由学生自己到因特网上去搜集信息。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教育资源应该注
8、意:1.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搜集信息、鉴别信息、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并由具体规定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逐渐实现对获取资源活动进行宏观指导。 2.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安全地使用信息的能力。(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和检测与评价这种形式是初级融合,信息技术用作简单的人机交互工具,可替代一部分教师的职能。当前,人们常用这种形式帮助学生独立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这种融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为提高测试水平和教育质量创造了条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应该注意:1.学习指导、操作练习和检测评价要形成相互呼应的整体,防止因设计缺陷而对
9、学生造成误导。2.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检测与掌握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避免产生“题海战术”和单纯“应试”的倾向。3.教学过程要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促进不同学生发展。(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交流和协作学习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基本形式是依托信息技术完成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交流,即完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的交流。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教学的需要开设一些讨论专题,通过在课上或课后的充分交流,达成教学目标。这种融合合的高级形式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协作式学习。即在一般意义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网络通讯工具,围绕课程目标形成不同的学习集体(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集体可以是不同年龄
10、、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学生的组合)。在学习过程中既分工又合作,优势互补,集体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此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主要特点: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体现;二是教学活动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时空界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交流和合作学习应该注意:1.培养学生逐渐适应在网络环境下与他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2.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负责任地发布信息。3.培养学生既要学会合作与分享,又要学会尊重他人与保护自己。(五)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加工与学习成果交流这是
11、在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较高层次信息能力的融合形式。其特点是学生可以突破传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局限,实现学习成果表达的多媒体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软件,对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非数字化信息与数字化信息在信息技术平台上整合、加工和再应用,建构新的知识框架;也可以根据不同任务,进行科学计算、数据统计、图表制作、文字编辑等活动,完成电子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报告或交流。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加工、分析、应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加工和学习成果交流应该注意:(1)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当
12、的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信息加工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使学生逐渐形成根据不同需要自觉使用不同工具软件的能力;(2)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避免为了表演而滥用复杂技术的倾向,要注意投入产出比合理。(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是当前在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和进行信息加工基础上更高级的融合形式。这种形式的融合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作为智能工具的作用,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结合探究的主题,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或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在虚拟实
13、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搜集资料、读取数据、综合分析,产生实在的情境体验,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也可以开发掌上电脑的教育功能,应用无线网络技术,进行拟人化的情境探究式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研究自己发现的问题,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和推理,设计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应用程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使他们逐渐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形成创新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注意:1真正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性,避免由教师替代的形式主义的“探究”。2探究或研究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特点,应在学生发现的问题基础上形成研究课题。四、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14、深度融合的基本保障措施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是我区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信息网络管理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的通力配合、分工合作。基本保障措施有:(一)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资源”是基础。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一平台、两网络、三资源、四教室、五系统”,尤其是新四室”要利用好,有条件的学校配置移动式电子教室。学校应该做到教师能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备课、教学,学生能在网络自主学习室、课堂录播室、电子阅览室、电视台演播室、理科实验室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习;学校网络逐渐实现允许教师、学生家庭的个人计算机登录使用;各级网络逐渐实现互联互通。广大教
15、研人员和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标准,以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二)鼓励师生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落实”是核心。学校建立必要的制度,制定相关措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相关教师进入网络教室授课,排出媒体教室使用日程表,引导、鼓励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使用者的培训,要将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培训、学科教师培训、学生的短期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相互结合,逐渐组建骨干教师队伍,使师生能够科
16、学、有效、安全地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三)支持方法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创新”是方向。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师生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实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开发传统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探索超越班级授课制时空界限的新型学习组织形式,积累经验,使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化与发展。(四)发挥校本优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校本”是关键。各校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出学校个性化的实施计划和管理评价机制,积极开展深度融合教学实践研究,探索符合融合教学的新路子。各校要结合本意见,通过校本教研,突出融合教学研究,每学期要举行一
17、次“深度融合教学周”活动。要不断完善整合管理评价制度,开展各类融合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要多渠道提供经费支持,确保为融合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充分利用外来优质资源为我所用,正确把握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确保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各校可通过开设深度融合专题网站、教师博客等,为深度融合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五)加强研究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教研”是保证。教研室要特别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活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和理论指导,发挥教研的优势,采取集体研究、典型引路、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方法,使各种途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作用。通过搭建区级交流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区级深度融合教学观摩活动或评比活动。结合每年举行的各级精品课和大赛活动评比,评选优秀融合案例或教学资源,收入区资源中心资源库。 哈尔滨市阿城区教育局 二一四年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