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现行乡村养老模式绩效评估.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7710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研究论文现行乡村养老模式绩效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研究论文现行乡村养老模式绩效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研究论文现行乡村养老模式绩效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研究论文现行乡村养老模式绩效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研究论文现行乡村养老模式绩效评估.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行乡村养老模式绩效评估 (1)有关养老观念的评估1关于“老”的说法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1个有趣而现实的问题,农民几乎没有退休的观念,农村几乎没有“养老”1说。养老是指人到了老年时,退出劳动领域而闲居养修养。我国60 岁作为老年其的起始年龄。在我国的城市地区或实行了退休制度的城镇地区,“养老”和退休年龄基本上是同步的,1个人到了退休年龄就开始推出工作领域并享受养老津贴,进入“养老”阶段。因此,退出劳动领域是个人进入老年阶段或养老阶段的主要指标。在农村,是否退出劳动领域进入养老阶段不是以年龄为标准的。农民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能干就干、活到老干到老,是老年人行为的潜规则。农民没有退休的观念不是

2、不想退休,而是现实经济困境迫使农民不能退休。农民1生的劳动时间没有办法进行精确的计算,但是可以大致的进行估计,除非农民卧病在床、身体老得动不了,农民1天不倒床,就会下地干活,或是寻求其它的门路来谋生计。因此,往往有些农民前1天还在地里干活,第2天就去世了。1些老年农民为了不给自己的儿女增添负担,只要身体允许就会自食其力,给儿女节省开支,为儿女腾出更多的时间获取货币收入。农民没有退休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第1,尽可能的减少支出。农民愿意为儿女节省负担,自已捞1份收入,儿女就少1份负担。第2,尽可能的多创造财富。身存压力,特别是货币支出压力迫使老人延长工作时间,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自己现在还能

3、动,现在还不算太老。1切就依靠自己吧。上了年纪的人,重活干不了了,就想办法干1些轻的活,能养活自己的1张嘴巴就好,儿女们各自有家,各自有着自己的负担,能不给儿女们增添麻烦,就尽量的不要麻烦儿女吧。假使自己还能动,就赖在家里,什么都伸手找儿女们要的话,那也是不象话的,儿女们也都会不乐意。”x 村的老人,不管是60、70 还是更大1些年纪的老人,只要他们还能稍稍的动弹,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1种观念。大部分老人尽量做到自己赡养自己,他们认为“老”是以是否完全丧失劳动力为标准的,养老是因衰老、疾病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之后开始的。不管年龄有多大,只要能动,他们就会参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老年人的行为受到村落

4、内部舆论的监督、还有子女的监督。“人老了,实在是不能动弹了,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装老,装病,小病大养,自己什么都不干,什么事都去找儿女,这样子就很可恶了。”“要是老人,还健康,就不想种地了,让儿子们养着,自己则到处去闲逛,装老头,这样的老人,1点都不体恤下人,是倚老卖老的。”子女们都会喜欢、乐于接受勤恳的老人,不喜欢“懒惰的”老人。之前我们采访过的许老爹,村民就都很推崇他,都说许老爹是个勤快的老人,都希望自己家的老人也都能做到象许老爹1样。2“养”与“不养”当村里的老人,到了的确需要赡养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长期以来,农民们坚守的1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便是“养儿防老。”老人在自己到

5、了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儿子。面对需要“养老”的老人,儿女的态度,直接决定着老人的命运。在我们的调查中,就拿上述的刘大妈来说,生活何其艰难,何况她自身的身体就有些缺陷。当我们问及她为何不去找儿子时,她也只能无奈的回答:“哪里找得着他们啊,他们不会管我的,媳妇厉害得很。”刘大妈的两个儿子、儿媳是村里有名的“狠角色。”自己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而面对需要赡养的老人却采取的是“坚决不养,老人的死活和我无关的态度。”村民们私底下也会对此有点议论,但谁也不会公开的说些公道话,以免去开罪他们。村民们认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别人家的事情应该关起门来自己解决,外人也没有过问的必要。村

6、里大部分人在面对需要赡养的老人时,家里稍稍“明白事理”的子女1般都不会采取坚决不管、不养的态度。不管他们乐意与否,在村里,不尽义务,不赡养老人的人,大家还是会颇有些议论的,不同的家庭,会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讨论,协调。来进行对老人的赡养,不管采取哪种养老方式,不管其所执行的养老标准怎样,大部分人也不能坐视老人被饿死,什么也不管。否则的话,会别人指责为“不孝”、“不讲良心。” 3怎样养“养老”到底该怎样养呢?村民们对这个问题又是怎样理解的呢?我们从子女、老人两个角度分别做了1些调查。“作为子女,面对年迈无力的老人,我们是应该尽1些义务的,总不能让老人饿死吧,那些不管老人的人也实在心太黑了。”“养老

7、,就是把老人养活吧,给他1口饭吃,别让他饿死了。“养老就是不让老人饿死吧,但是老人也不能太狠心了,老找子女要钱要东西的。”“老都老了,要花什么钱呢,给1点米吃,1点油。勉勉强强的过日子就好了呀。”“老人不应该对子女有太多要求的,我们也不容易啊,作为老人应该自尊1点,不要总嫌我们给的不够多,老来找我们的麻烦。都是在坟墓边转悠的人了,安份1点度日就好了,不要那么多的讲究”村里儿女1代们大都持这样的说法。然而作为老人,他们心中又是希望要怎么养老的呢?“儿子们只是给我1点米,1点油。年纪大了,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儿子们把我当作定期的1个任务,到时间了就给我拿点米过来,从来都没有空来看看我,心里很是凄凉

8、的。有时候想吃点好吃的,也舍不得买来吃,手头上也没什么钱,也不好意思找儿子们要钱,人老了,就是没用了啊,光靠1点米粮度日,真是等于是天天的数着日子过,在1天天的等死。人老了就是1个废物了,吃闲饭的人了,衣服、被子脏了,也洗不动。对于养老哪能还有什么期盼呢?儿子肯给1口饭吃已经还算可以了,村里骂娘骂老子的,都还有呢。”老人的回答中,似乎对养老有点满足,也似乎是有些不满。总之养老要怎么养,却是充满了1种无可奈何的现实选择。(2)政府效能的评估我国政府为了切实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从1991 3 年开始在部分农村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这1制度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萎缩的态势。据资料显示,到

9、2000 年末,约有6172 万人参加了社会保险,占整个农村从业人员的11%,养老基金结余仅195 .5 亿元,参加者人均不足320 元,也仅有几10万人享受了社会养老,所占比率很低。农村老年人未能享受到切实保障其老年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究其原因,许多学者和专家对其进行的研究认为: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只是给予政策扶持,所采用的个人账户模式实质上是个人储蓄,缺乏社会互济性;同时,“保富不保贫,保少不保老”、保障基 金大幅度贬值、缺乏相关的立法保证、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对此认识不足等各种因素导致了此项制度发展缓慢甚至萎缩。迄今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己经推行

10、了10几年,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花了很大力气,工作在第1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取得了1定的成绩。到1999 年底,全国有30 个省(区、市)的2097 个县(市、区)开展了这项工作,有近3800 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50 万人正在领取养老金。尽管如此农村参保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较低,以1999 年的数字计算参保的比重是4.12%,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普遍实施的条件并不具备,社会养老还只是1种补充形式。从我们之前的走访调查中可以看出,在x 村,很少有老人参与到社会养老保险中来,

11、大部分村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还很陌生,甚至是全然不知的境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有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淡化、养老保险基金缺乏集散效应。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极低。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的国家及其政府应当注重解决的实际问题。(3)养老效益的评估关于养老绩效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农村老年人的住房状况农村老年人有没有自己的住房,若有自己的房子,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是否感到满意;若没有自己的房子,那自己的住房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以及自己对目前的住房状况是否满意?据调查,x 村有7成以上的老人原本有自己的房子,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满意。他们的房子大多是改革开放后自己或自己跟儿女们1起修的。他们对自己的住房状况大都持满意或者是基本满意的态度,但是随着子女们各自的成家立业,他们渐渐的不再是房子的主人,有房变成了无房,他们对这样的“变化”大都是不满意或是无可奈何的。村里有1位老人,原本自己修建的是1户平房,可是儿子结婚成家后,嫌弃房子太过时了,要把房子拆掉重新修建。两位老人只得在村里的1块空地上又重新修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