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汇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7775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89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院各项制度及职责汇编.doc(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内部资料医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汇编Xxxx卫生局二0一0年十二月前 言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精神,本书收集整理了医院工作制度、医院人员岗位职责、乡镇卫生院急诊科管理制度及人员职责、医院信息系统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制度及人员职责、临床用血工作制度等六部分内容。以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强化全员质量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防范和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xx区医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是根据医疗卫生单位的功能与任务,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本上认真修订汇编成册的。这些制度和职责可以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疗机构

2、的工作,有利于端正办院方向,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作风,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编者 目 录第一部分 xx区医院工作制度1、医院领导行政查房制度312、会议制度323、请示报告制度334、院总值班制度145、病历管理制度356、入、出院工作制度367、住院处工作制度378、挂号工作制度189、医院应急管理制度1910、医院各种标示管理制度11011、投诉处理管理制度11112、医院信息公示制度11213、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313-1414、会诊制度315-1815、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319-2016、医院院务公开制度12117、急诊科工作制度12218

3、、抢救室工作制度12319、急诊观察室制度12420、门诊工作制度525-2621、处方制度827-2822、病历书写制度329-3023、查房制度331-3224、医嘱制度33325、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426、查对制度35-3827、病例讨论制度339-4028、手术室管理工作制度141-4229、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34330、医疗技术管理制度34431、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45-4632、首诊负责制94733、急危重病人抢救及报告制度34834、住院病历环节质量与时限基本要求349-5335、针灸室工作制度15436、护理部工作制度35537、交接班制度35638、分级护理制

4、度357-5939、病房安全制度36040、注射室工作制度16141、治疗室工作制度36243、换药室工作制度16344、病人外出检查制度36445、护理查对制度365-6746、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36847、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规范与质量监管制度369-7448、特殊科室管理制度175-7849、处方制度1079-8050、检验科工作制度181-8251、医学影像科工作制度18352、特殊检查室工作制度18453、理疗科工作制度18554、针灸室工作制度18655、供应室工作制度187-8856、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89-9057、消毒隔离制度191-9258、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

5、度393-9459、医疗废物管理制度39560、医疗收费制度19661、票据管理制度19762、门诊收费工作制度(82-13)19863、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19964、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单”制度1100第二部分 xx区医院人员岗位职责1、院长岗位职责1101-1022、办公室主任职责11033、医务科主任职责11044、防保科科长职责11055、病案管理员职责11066、医疗统计人员职责11077、临床科主任职责31088、临床(副)主任医师职责11099、临床主治医师职责211010、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2111-11211、门诊部主任职责11312、麻醉科主任职责111413、麻醉科

6、主治医师职责11514、麻醉科医师职责111615、放射科主任职责11716、放射科医师职责111817、放射科技师职责111918、理疗科主任职责12019、理疗科医师职责112120、总务科科长职责112221、护理部主任职责1123-12422、科护士长职责312523、手术室护士长职责112624、供应室护士长职责112725、护理员职责312826、病房卫生员职责212927、药剂科主任职责113028、药剂师(中药师)职责113129、药品验收保管岗位责任113230、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1133-134第三部分 xx区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1、院长工作职责1 135-

7、1362、急诊科主任工作职责11373、急诊科护士长工作职责11384、急救医师工作职责11395、急救护士工作职责11406、救护车驾驶员工作职责11417、乡镇卫生院急诊科管理制度11428、值班救护人员管理制度11439、急救车辆管理制度114410、急救医疗纠纷、差错事故防范与管理制度1145-1461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14712、请示报告制度1148第四部分 xx区医院信息系统工作制度1、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3 149-1502、医院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制度1 1513、信息存储和保管制度11524、数据备份工作制度11535、应急恢复工作规定11546、信息工作移交制度11557

8、、工作站管理制度1156第五部分 xx区中医工作制度及人员职责1、卫生院中医科工作职责1572、住院部中医药费师工作职责1583、理疗师工作职责11594、中药房人员职责11605、中药师职责11616、中药煎药人员职责1162第六部分 xx区临床用血工作制度1、检验科工作制度1163-1642、检验科工作查对及交接班制度11653、检验科档案资料管理制度11664、输血前告知制度11675、临床用血会诊制度11686、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1697、检验科用血制度11708、输血不良反应制度11719、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117210、血液报废制度117311、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务质量保证措施11

9、7412、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17513、检验科主任职责117614、检验科岗位工作职责117715、血液质量管理制度117816、临床急诊急救用血(输血)的规定和程序1179第一部分 xzx区医院工作制度医院领导行政查房制度1、医院领导至少每月主持一次行政查房,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深入到一线科室,重点检查医疗、护理、医技、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听取病员和临床科室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行政查房前,相关职能科室要到基层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反映,作好准备。每次查房要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展开。3.行政查房所涉及的内容,需要形成书面简报,相关科室必须限期给予答复和反馈,并

10、在下一次查房时作汇报。会 议 制 度1、 院办公会:由院长主持,副院长、各科室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每周一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工作。2.、科务会:由科室正、副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每周一次,检查各项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的执行情况,总结和布置工作。3、护士长例会:由护理部主任或正、副总护士长主持,各科室、病区护士长参加。每周一次,总结上周护理工作,布置本周护理工作4、门诊例会:由医务科或门诊部正、副主任主持,所有在门诊工作的各科负责人参加,每月一次,研究解决医疗质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急诊抢救、病人就诊以及门、急诊管理等有关问题,协调各科工作。5、晨会: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主持,全病房人

11、员参加。每晨上班十五分钟内召开,进行交接班,听取值班人员汇报,解决医疗、护理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布置当日工作。6、住院患者座谈会:由病房护士长或指定专人召开,患者代表参加。院每季一次,科室一般每月一次,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的意见,相互沟通,增进了解和信任,改进工作。7、医、护、技联席会议:由业务院长主持,相关职能管理与医疗、护理、医技科(室)主任或负责人参加,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与协调的意见与措施。请示报告制度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院领导请求报告:1、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时;2、凡有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

12、截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首次临床应用时;3、紧急手术而病员的单位领导和家属不在场时;4、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发现成批药品变质时;5、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的病员时;6、购买贵重医疗器械及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7、工作人员因公出差、院外会诊、参加会诊、接受院外任务时;8、参加院外进修学习,接受来院进修人员等。院总值班制度1、院总值班由院级领导、职能部门和有关负责人参加,负责处理非办公时间的医务、行政和临时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承接未办事项。负责检查夜间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2、医院根据医疗(救治危重病人)工作量需要

13、,可在夜间及节假日增设医疗总值班,由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员参加。3、总值班应掌握全院重患情况,对病危患者,要到床前了解病情及治疗监护情况,协调处理有关会诊抢救问题,掌握外转病人的情况,了解转诊原因,根据规定做出决定,做好记录,交班时报医疗管理部门和业务副院长。4、医院要确定总值班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病历管理制度1、医院应加强病历管理,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2、医院必须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

14、全院病案(门诊、急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3、对病历应有适宜的编号系统,病历编号是患者在本院就诊病历档案唯一及永久性的编号。4、医院要求医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规定书写病历,并加强病历的内涵质量管理,重点是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监控,为提高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支持。5、病员出院(死亡)时,由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首页后24 至72 小时内交病案室管理,病案室管理要注意检查首页各栏及病历的完整性,不得对回收的病历进行任何形式修改,同时要做好疾病与手术名称的分类录入,依序整理装订病历,并按号排列后上架存档。6、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

15、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按期归还,应妥善借用病历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除公、检、法、医保、卫生行政单位外,其它院外单位一般不予外借。7、本院医师经医疗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争议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患者病历。8、住院病历原则上应永久保存,门诊病历至少保存15 年,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 年。入、出院工作制度1、由本院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通过患者病情,根据各种各类疾病收入住院治疗的标准或程序来决定患者是否住院。2、医师在实践中还要依据医院现有医疗资源(人力、技术、设备等)能够承受的程度来决定,是

16、否可收入住院,还是应及时转往上级医院诊疗。3、每一个病人从门诊、急诊收入院时均有完整的记录,同时,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说明,取得理解与同意。4、医院制定有急危重症及预约手术的患者优先收住的具体规定及办法,各病区可保持张急诊床位。5、对于需收住重症监护病房等特殊治疗的,应明确地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收住的理由、预期效果及费用,取得理解与同意,患者运送途中要保障其安全。6、危重症患者转院前应明确地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转院的理由、可能的后果、途中可能的意外,取得理解与同意,有转院记录,并与上级医院取得联系,必要时可派医务人员护送。7、患者出院应由本科的主治医师或上级医师查房决定,并提前一天通知住院处办理出院

17、手续。病房护理人员应赁结帐单发给出院证等文件,并清点收回病员住院期间所用医院的物品。8、医师、护士有责任根据病情为出院病人给予必要的服药指导、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信息服务。9、病情不宜出院而病员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充分说明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若说服无效者,由病员或其家属在病历中签署相关知情文件后办理出院手续,方可离院。经主治医师通知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接回或送回。住院处工作制度1、出入院病员统一由住院处办理手续。病房无空床时不得预办住院手续。2、病员凭医师开具的住院证、门急诊病历、公费医疗证、医疗保险证、合作医疗证等到住院处办理手

18、续,自费者按规定预交住院费,住院处再通知病区。危重病员可先住院后补办手续。3、病员住院应登记其联系人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病历首页栏目。4、住院处应每日与病区联系,了解病床使用及周转情况。5、对一时不能入院的病员要耐心解释,请其等床住院。6、病员办理出院手续,一般于出院前一日进行核算,开具结帐单及明细清单。病员或家属来住院处结清后,将结帐单交其回病区办理出院手续。7、公示住院收费标准,并应采用多种形式主动征求出院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及改进建议。挂号工作制度1、门诊患者,应先挂号后诊病(危重抢救例外)。2、开诊前半小时即应挂号。3、同时就诊两个科室或转科病员,重新挂号,会诊例外。4、

19、挂号诊病当日一次有效,继续就诊应重新挂号。5、初诊、复诊病历,应直接送至就诊科室,也可由病员自己携带保管。医院应急管理制度1、为使在遭遇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时能够顺利渡过,建立医院紧急状态管理预案与运行机制。2、制定突发事件(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管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3. 院长是实施“医院的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责任者,院领导班子是组织决策层,中层干部是承担具体贯彻实施的职责,其他各级各类人员是执行者。4. 建立紧密人员召集、物资器材调配的程序。5. 设置休息日、夜间、节假日的应急对策体制。6. 对各种人员如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家属、本院员工以及其它来院人员

20、等,突发紧急意外事件(主要是指心脏骤停、猝死、意外损伤)时,要有明确的应急预案与措施,要有明确的主持的职能部门。医院各种标示管理制度1、医院设立醒目、明晰的诊疗区域指示标识和路标,并责成专人负责管理。2、所用标识,规范统一,美观大方。通用标示应按国家惯例进行绘制,卫生系统通用标示按卫生部统一规定制作。3、医院内部标示设立部位,要根据医院环境,统一规划,不准随意乱设。4、所有标示的色彩、图形、比例、字体均应严格按医院提供版图制作,以示严肃;字体应统一规范,不用繁体字。5、院内已经陈旧的标识,应及时修整更换,已经过时的标示应及时清除。6、所有标示的语言文字应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规定要求。7、工作

21、人员佩戴胸牌,至少有姓名、职称、所在科室,进修、实习人员与本院工作人员应有区别。投诉处理管理制度1、医院设有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患者的投诉接待工作,有工作规范与记录文件;对投诉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科室部门通报,对重大事件投诉的信息迅速报告院领导。2、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建立适宜的投诉处理的流程,3、通常一般问题应在投诉后二周内予以答复,若因问题复杂需增加时间进一步调查时,应事先向投诉者告知。4、对投诉问题的处理及整改意见,及时向科室反馈与落实的情况。5、医院应对投诉事件进行定期分析,要从医院管理的机制、制度、程序上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6、建立完善医患沟通体制,增强医患交流,规范

22、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医院信息公示制度1、医院信息公示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公示的信息做到真实、可靠,严禁发布虚假信息。2、医院信息公示工作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管理,设置医院发言人,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医院重要信息。3、利用多种形式公示医疗服务相关信息,如医疗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服务绩效等。4、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5、医疗服务与收费标准相关信息,做到由专人负责和定期更新。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1、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

23、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2、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可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与后果等情况,决定是口头告知或是同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3、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对不能完全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4、医院需要列出对患者执行书面“知情同意”的目录,并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关培训,由主管医师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患者,履行签字同意手续。5、对急诊、危重患者,需实施抢救性手术、有创诊疗、输血、血液制品、麻醉时,在患者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

24、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处,院总值班批准。6、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7、如果病人对检查、治疗有疑虑,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主管医师应在病程录中作详细记录,向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病人仍拒绝接受处理等情况,也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8、如果病人执意不同意接受应该施行的检查或治疗,则不可实行,但应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9、手术、麻醉前必须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

25、意书。主管医师应告知病人拟施手术、麻醉的相关情况,由病人或家属签署同意手术、麻醉的意见。10、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输血以及其他特殊检查或治疗前必须签署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主管医师应向病人及家属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由病人及家属签署同意检查、治疗的意见。11、死亡病人进行尸体解剖病理检查前,必须有病人直系亲属的签字同意;国家有法规规定需行尸检(如传染病)及因司法工作需要进行尸检者除外。会 诊 制 度 1、凡遇疑难危重病例、涉及多专业学科的跨科疾病等在诊断、抢救、治疗或开展高新技术、高难度手术过程中需要上级医师或他科指导或协助时,应及时申请会诊。应邀参加会诊

26、的医师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严肃态度全力配合,认真检诊,积极提供有助于诊断和救治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会诊单上做详细记录。2、申请会诊的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认真填写会诊邀请单后,送往应邀科室。申请医师应在会诊医师到达前做好充分准备(如病历、各种检查、化验报告单、X光片、CT片、MRI片等以及会诊中可能需要的特殊器械如骨穿包、气切包、胸腔闭式引流瓶等)。3、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或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年资医师(如总住院医师)担任。进修、轮转、实习医师不得独自承担会诊任务。如遇会诊医师仍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应进一步向上汇报,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保证诊疗质量。4. 会诊种类与实施

27、办法41普通会诊41.1 科间会诊:由经管住院医师填写会诊单送应邀科室。要求特殊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自行携带会诊单到有关专科检查。少数确需携带病历前往检查者,必须由科室医务人员护送,不得将病历交给病员及其家属。41.2 全院会诊:病情复杂或特殊,涉及科室、专业较多时可申请。由科主任提出应邀科室、应邀医师名单和时间并在会诊单上签字后送有关科室,同时报医务部。医务部应及时报告分管院领导并视情况派人参加。41.3 院外会诊:经院内会诊后确实无法解决的疑难、危重或特殊病例及必须请专科医院会诊的病例可申请外院会诊。由经管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经科主任或专业组主任(副主任)医师签字后送住院处记帐后交医务部。

28、经医务部批准后联系有关单位,商定会诊专家和时间后通知申请科室。如遇急会诊,申请科室可先与医务部(班外时间与院总值班)电话联系,再补办会诊手续。42外出会诊:外院邀请我院医师会诊时,必须由邀请医院医务部门与我院医务部联系,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医务部领导审批同意后,安排医师前往,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出会诊。点名会诊时尽可能安排受邀医师前往,如遇特殊情况(如受邀者出差、生病等)无法前去时,医务部应酌情另行指派并向邀请医院解释说明。 43急会诊431 科间急会诊:在治疗或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遇必须立即经会诊解决的紧急、疑难问题时可申请。应在会诊单上方注明“急”字样,送单同时电话通知受邀科室。受

29、邀科室值班医师或总住院医师应立即前往,不得推诿。如会诊医师无法处理,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协助会诊。432 全院急会诊:遇病情突变、手术中突发紧急情况、危重病人抢救、特殊或重大灾害事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多科室急会诊时可申请。可用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主任,受邀科室主任接通知后应立即亲自或其他医师迅速前往。申请科室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报告医务部、院总值班等上级领导和部门,以便更好地协调、指挥救治工作。 44远程会诊:远程会诊的管理见远程会诊管理办法。5. 会诊时限普通科间会诊一般应在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5分钟内赶到;医务部组织的全院会诊或多科室会诊以医务部安排时间为准。6. 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书写规

30、定会诊记录包括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6.1.请会诊记录6.1.1应写明患者病情和诊疗情况(简要病史、体征、有关实验室和器械检查资料、拟诊疾病)、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医师签名等。科间会诊应简明扼要,院外会诊应详细记录。6.1.2请会诊记录由住院医师负责填写,也可由实习医师填写。6.2会诊意见记录6.21由会诊医师负责书写。集体会诊由参加会诊医师分别书写并签名,经管医师负责汇总会诊意见,上级医师签审。6.22会诊意见记录应包含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6.23会诊医师不能决定的问题应请示本科室上级医师或带回科室讨论。需转科或转院,应写明具体时间和

31、联系人。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1、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2、医务管理部门接到会诊邀请(用书面文件、或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后,在不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医院领导批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2.1 会诊邀请超出本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2.2 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2.3 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2.4 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

32、形。3、会诊医师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4、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5、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6、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7、医师会诊结束后,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 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管理部门。8、会诊费用应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

33、算。不得重复收费,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医院院务公开制度1、医院院务,除涉及国家秘密、公共安全,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原则上应予公开,并做到政策依据公开、程序规则公开、工作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2、向社会公开医院资质信息、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信息、医疗服务规定与流程、 行业作风建设等情况,严禁发布虚假信息。3、设立领导接待日、院长信箱,并可根据公开事项的内涵不同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公开。4、向医院职工公开医院发展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完成年度计划情况、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

34、金使用、医院运营管理情况、人事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5、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院务公开。急诊科工作制度1、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急诊科(室)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2、急诊科(室)实行24 小时开放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并能为急诊患者提供药房、检验、医学影像等及时连贯的服务。3、急诊科(室)应配有经急诊专业培训的医师、护士,固定人员不少于60%,各临床科室应选派有临床工作3 年以上的医师参加急诊工作,轮换时间不少6 个月

35、。实习期医师与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4、医疗、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急诊工作的监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协调工作。5、急诊科(室)、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急诊会诊迅速到位。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6、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立即须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7、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8、

36、急诊室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9、急诊病人不受地域与医院等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去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转院。抢救室工作制度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设有危重症抢救流程图。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

37、吸烟。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操作。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急诊观察室制度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观察的急诊病员,可留急诊观察室进行观察。2、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按格式规定及时书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3、值班医护人员对急诊观察病员病情的临时变化,要随叫随到床边看视,以免贻误病情。4、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员,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必要情况书面记录。门诊工作制度1、业务副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各科主任、副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各科(

38、特别是内、外、妇产、小儿等科)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协助科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2、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医疗护理管理部门共同商量,上岗前进行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3、门诊的医护人员应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医院和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实习人员及未授权的进修人员应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工作,不得独立执业。4、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科主任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科门诊。5、对高热病

39、员、重病员、60 岁以上老人及来自远地的病员,应优先安排门诊。6、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7、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范围。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8、门诊各科与住院处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9、加强检诊与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工作。10、门诊标示清晰明白,设有导诊服务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11、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有饮水设施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示栏12、门诊医师要采用疗效可靠,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处 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