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7854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关键词】体系,探讨,评价,绩效,银行,商业,2.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是商业银行绩效的关键因素。从筹资的角度看,基于自身扩大规模和应对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内部的积累往往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而从外部筹集长期资本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此外,由于资金供求的时间不同步,商业银行会出现短期的资金困难,需要靠短期借款来填补需要马上得到满足的资金需求,但是短期借款的成本更高,这就要依赖银行与债权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誉关系。对于正处于发展壮大中的商业银行来说,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筹集资本显得尤为重要,应对债权人的地位给予高度的重视,自觉保障债权人的权益。3.顾客满意度是商业银行绩

2、效的根本保证。对商业银行这一特殊的金融服务机构,顾客是商业银行绩效的直接实现者。为了使顾客满意,商业银行必须努力设计开发更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短期来看,这会增加银行的财务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当顾客认可了新产品及服务后,就会购买产品和服务,这将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绩效。此外,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会赢得顾客的满意,老顾客会将商业银行的产品及服务推荐给新的客户,降低客户关系的投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的长期绩效。4.员工权益保障是商业银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商业银行的绩效也是员工的经营管理水平、创造能力、敬业精神等在商业银行中共同作用和形成的结果。首先,商业

3、银行的运营和服务方式,由原先的完全手工操作逐步升级到依靠计算机等先进工具进行操作。在运营方式发生转化的过程中,哪个银行具有更多高素质人才就能够更快掌握新技术,适应新的运营方式,从而在转化的过程中占取先机,从而有助于绩效的提高。其次,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能够为商业银行挖掘新客户,带来更多的业务资源,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此外,员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等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而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绩效。因此,商业银行要提高绩效,必须重视并保障员工的权益,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5.政府公共收益保障是商业银行绩效的重要体现。政府制定的相关的经济发展政策、宏观经济调控以及

4、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有利保障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机遇或挑战,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绩效。而税收是政府职能发挥的重要保证,商业银行如果经营状况良好就能依法足额纳税,保持税金增长,可以提高政府对其关注程度,得到政府的认可,进而获得政府为其增加公共服务的投入,为自身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从而提高自身的绩效。也就是说,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政府的税收与商业银行的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重要体现。三、商业银行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石。归纳来说,在确立商业银行绩

5、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1)系统优化原则。首先,指标数量的多少及其体系的结构形式以系统优化为原则,即以较少的指标(数量较少,层次较少)较全面系统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其次,评价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指标的选取要全面兼顾到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要求。此外,所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全面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这“三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最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应体现层次性。(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方面。首先,在理论上要站得住脚,同时又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同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6、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定性、定量方法,还是建立什么样的模型,所设计的指标要能揭示商业银行的经济活动规律,体现评价指标的实用意义。(3)可行性原则。是指所选取的指标,都应该概念确切、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明确,有稳定的数据来源,易于操作,可算可得,具有可测性。此外,所选取的不仅要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的纵向可比性,而且还要具有不同地区、不同行的空间的横向可比性。我们这里要求的可得性原则是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遵循,并不与全面性原则相冲突。(4)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定量指标直观反映评价内容与结果,定性指标形象的反映评价的经营过程及内容,应兼顾二者,优势互补,不可偏废。因

7、此笔者在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除了选取定量指标外,还从综合、整体、动态、开放的角度出发,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银行信用等级、顾客满意度等关系城市商业银行长远发展战略方面的定性指标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中。 2.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1)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是以财富最大化为核心的,所以商业银行的获利性及发展能力是股东最为关注的,从定量的角度来反映,获利性方面主要选取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利润率等;发展能力方面主要选取存款增长率、资本积累率、非利息收入增长率等。从定性的角度,主要选取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2)债权人利益保障。债权人最为关注的是,利息是否按时得到支付,本金是否能够按

8、时收回,银行的流动性是否很强,债务安全指标是否稳定等,也就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及债务安全。定量方面,体现债务安全质量的指标有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利息支付率等;流动性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性比率、存贷比率。定性方面则主要考虑商业银行的资信情况,如信用等级、信誉情况。(3)顾客满意度。要想获得顾客忠诚度主要取决于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反映到商业银行具体的考核指标,定量方面主要有市场份额,如存款份额、贷款份额;定性方面的指标,如顾客满意度、金融创新能力。(4)员工权益保障。作为商业银行价值的主要创造者,银行主要应从工资和培训等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定量方面指标主要有职工薪酬支付率、职工薪酬增长率,其中薪酬

9、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费、社会保险及劳动保护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退休福利等;定性方面主要考虑员工的满意度、创新性等。(5)政府公共效益保障。从定量方面来说,政府主要是关心商业银行的纳税情况,包括应缴税收和已缴税收两方面,主要的指标有税收实缴率、税收增长率;定量方面主要考虑银行的社会公益服务、就业贡献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所选取的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及定性指标来源见表1。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虽然我国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但随着经营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的深化,关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

10、题:1.明确绩效评价定位。评价目标的定位,是绩效评价的核心问题。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关注各不相同,如股东是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的,而债权人关心商业银行绩效是出于保证自己存款安全和本息的收回为目的。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对绩效评价定位模糊主要表现在片面看待绩效的管理目标,模糊了绩效评价的目的,如将绩效评价定位在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使得绩效目标的定位过于狭窄。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应对绩效评价进行明确的定位。2.评价要具时效性。评价还基本停留在会计年度上,较少强调不同期间的评价,经营过程中的导向性不强。应要增大评价频率,对评价主体的战略变化及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与应变性,

11、加强年度中期、季度或者月度的评价,使一些改良与修正政策得到及时贯彻,时刻关注各利益相关主体对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关注程度。3.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绩效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报表,由于人为操作、评价方法落后、管理人员过分干涉等因素,数据失真现象并不鲜见,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这就需要在绩效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努力保证评价工作基础的科学性、扎实性、可靠性,加强约束机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基础资料的有效性,完善评价方法,制定相关激励机制,使管理者自身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挂钩,自觉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参考文献:1.苏鹏.西方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与评述J.当代经理

12、人,2006(4)2.陆庆平.企业绩效评价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3.刘建德.经济资本风险和价值管理的核心J.国际金融研究,2004(4)4.杜栋,庞庆华,吴炎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