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7887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女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女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女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女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女子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514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社会实践活动的范畴与意义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组织大学生开展

2、社会实践活动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要求;也是帮助学生认知社会角色,适应社会规范,培养公民意识,提高服务社会技能,加速个人社会化进程的需要;更是学生按照社会需要,完善自身知识能力结构,明确就业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一)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或热点问题,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通过社会调查,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帮助他们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并以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各学院要选派政治

3、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方法、过程进行管理与指导,本、专科生每学年至少要开展1次社会调查,并写出1篇较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二)深入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要根据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像组织课堂教学一样,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大学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努力做好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等活动。(三)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要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场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参观学习,了解中国革

4、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可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结合专业方向,开展与服务社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各种专业素质拓展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调研、创业实践、科普宣传、支教支农、法律援助、文化传播、帮残助困、政策宣传、培训指导、科技服务等。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学生的职业与服务社会的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实践与操作、表达与表现、创新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个人分散活动和团队集体活动两种途径。个人

5、分散活动是指个人按照学校相关要求,自己联系参加的实践活动;团队活动是指以学院、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课题组等集体形式进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可以由本学院、本年级、本班级的学生组成,也可以由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团队活动以各级各类学生实践基地等为主要依托,按照项目化运作模式,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在教师指导下集中开展。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保障(一)学校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总体规划与指导,其中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由校团委具体组织实施。(二)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

6、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开设社会实践必修课(专科生在第一、第二学年,本科生在第二、第三学年开设),每学年16个学时,共计2个学分,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周,专科生不少于2周。教师承担实践育人工作计算工作量。(三)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经费要根据勤俭节约的原则,通过国家、地方、学校、接受单位和学生个人等多渠道解决。学校应逐年增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出资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四、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办法二级学院应制定学年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

7、学校以学年为单位对各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考核与评比表彰。学生要合理规划个人社会实践活动,要及时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填入山东女子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以下简称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学校各部门依据此表和相关辅助性证明材料,以学年为单位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同时进行社会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的成绩测评。(一)考核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工作由班级团支部、学院团总支和学校团委共同完成。其中,指导教师在班级团支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完成考核等级的初步认定;学院团总支、学校团委分别组织学院层面与学校层面的抽查,完成对考核等级的最终认定。(二)考核等级划分及成绩社会实践活动的

8、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优秀人数不超过考核总数的25%。(三)考核合格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本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达到十天以上,提交真实、详细、准确、完整的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以及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根据活动形式与内容,可以是岗位体验报告、社会调查报告、专题调研报告、科技开发报告、实践活动心得等),和相关辅助性证明材料,班级团支部评议认可,学院团总支、学校团委抽查确认,无弄虚作假现象存在。(四)考核优秀的基本条件达到考核合格的基本条件,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且社会实践报告及辅助性材料取得显著成绩成果及良好的社会影响。(五)考核程序1.每学年开学初,

9、学生向所在班级团支部上交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等相关材料;班级团支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组织社会实践经历交流活动,并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进行评议和拟定等次;辅导员在班级团支部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成绩认定,结果填入山东女子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成绩统计表(以下简称考核成绩统计表),并将考核成绩统计表、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及辅助性证明材料汇总后报送学院团总支。其中,申报“优秀”等级的学生须向全班同学汇报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2.学院团总支组织抽查,抽查结果填入山东女子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考核抽查回访记录单(以下简称抽查回访记录单)、按照社会实践课成绩计算办法计算并记载当学年社会实践课程成绩,并

10、将抽查情况和考核成绩统计表报送学校团委。3.学校团委组织抽查回访,抽查回访结果填入抽查回访记录单),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对需要变更的考核结果进行更正,确定最终考核等级,并按照有关程序对相关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成绩进行更正。(六)成绩管理及相关规定1.当学年考核优秀的学生方可参加当学年与实践活动相关的各类评比表彰(优秀社会实践报告评比不受此限制)。2.学校每学年在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等次均为合格且获得一次以上(含一次)“优秀”等级的毕业生中,遴选一定比例颁发山东女子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优秀等级证书。3.社会实践活动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需在下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重修补考,重修补考由校团委统一组织。五、

11、其他相关要求(一)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积极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建设学生实践基地,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筹措社会实践活动经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二)二级学院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进行抽查回访。经他人反映或抽查回访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现象的,该学生当年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成绩一律认定为不合格,对在考核工作中发现弄虚作假问题而未如实上报或未如实进行成绩记载的学院,取消年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评选资格。(三)对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过程中出现的异议,由山东女子学院实践育人社会实践组进行认定。六、附则(一)本办法由山东女子学院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