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8050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教育人们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务力量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够维护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SARS爆发引发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新思考,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探讨十分热烈,为此本文对近几年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方面作一综述。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现状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突出强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公共卫生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情况不是令人满意。特别是2003年春夏之交中国局部地区爆发的s A R s疾病提示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基础的薄弱

2、。目前,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悬空前的,正在改革传统公共卫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构筑千里防疫大堤。2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存在的问题21 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是针对组织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然后制定出针对性措施,一旦发生危机,就能有条不紊地将危机化解,重新恢复信誉和市场的一整套机制。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体制落后,职能不清,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政府投入不足,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使得卫生经费配置在城市,城市的卫生经费用大部分配置在大医院,造成了农村卫生医疗费用的极度缺乏。有限的投入又导致资金分配的功利性趋势,重医疗轻预

3、防现象突出,政府委托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职能只能是消极应付。22 缺乏常规应急和预警系统没有建立常规的预警系统,政府、有关部门和民众的危机防范意识不强,缺乏有效信息沟通和传递的系统,反危机的各种支援准备不足,人、财、物储备不足。23 公共卫生资源不足与过剩并存一方面许多农村缺医少药,农民就医难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另一方面有些地区,包括一些发达地区,也包括一些不发达地区存在严重的公共卫生资源闲置。24 缺乏及时的危机公关措施危机公关是公关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公关的策略、措施与技巧,主动改变因突发事件而造成危机局面的过程。也就是说,危机管理是强调日常做好工作,将危机发生的机率降至最低,而危机公关是

4、发生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显然,我们十分缺乏危机公关措施。25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法制意识淡薄其实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就明确规定了疫情报告的责任,疫情处理的措施,可见大体上还是有法可依的,但从非典事件中我们看到,有些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没有遵循法律、法规,说明法制意识还相当淡薄。26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由于种种原因,公共卫生系统存在着人才断层现象,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面普遍较窄,适应不了现代科技不断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综合素质有待提高。3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影响因素3I 宏观政策其中宏观经济政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是明显的,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影响公众

5、健康:一是家庭及个人收入;二是影响不同人群的收入分布;三是影响卫生保健及其它部门的资源投入。其它具体政策,包括发展农业、工业 户籍和环保政策等都会相应对公共卫生工作产生较大影响。32 市场经济体制32I 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公共卫生福利的公正性受到挑战,忽略产品质量的不正当竞争十分突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受到影响,改革与经济发展,立法速度和执法力度受到挑战。322 全方位的开放,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挑战,其中很多阴暗的东西,如艾滋病的迅猛增长,性病的流行,吸毒人群的增加等等,都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构成挑战。323 产业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发展必

6、然带来新的职业卫生问题,加上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不太健全,执行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科学等等原因,职业病亦成为严重的卫生问题。33 人口和生活类型改变人口的转变, 老龄化人口增加提供了慢性病增加的基础;期望寿命增长减缓预示没有及时针对环境和生活类型方面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以及公共卫生政策没有跟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疾病类型、主要健康问题和人群危险因素的多样性,必须采取不同的公共卫生策略。生活类型改变,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文明病与贫困病并存,呈现保健需求多样化:消费和用药行为,如烟草和酒精、药物的使用,以及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人们观念和价值取向使竞争性增强,风险增大,人际关

7、系复杂化,产生的心理问题,都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4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4I 加入w T 0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和传染病状况。加入w T 0,进出口贸易更加频繁, 但由于化肥、农药、杀虫剂在农作物上的大量应用,严重污染了食品,不仅严重影响健康,也会对农产品出口造成影响。现代工业发展带到的职业危害也将影响整整几代国人。世界各国人口的流动也促进了疾病的传播和蔓延。42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对象的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与日俱增,内容更加广泛,呈现出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复杂的局面。43 社会预防领域的扩大。新的课题层出不穷,急需要新的知识和技术、措施来强化健康保障措施。44

8、社会健康需求知识的迫切。人口知识化、老龄化使预防知识、指导咨询的要求更加紧迫,卫生知识需求与供给也存在着矛盾。45 卫生法制健全的需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立法体系不健全,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队伍水平不高.5 值得借鉴的国外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情况51 美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511 公共卫生体系:联邦(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州(公共卫生局)和地方(公共卫生局)三个层面512 卫生服务组织和筹资:筹资三种形式为按服务付费、按人头给付和按工资比例给付,资金来源三个方面保险公司、个人和Medicare和Medicaid(联邦政府1965年立法规定的医疗保障项目)513 特点:法制化管理、全社会参与、常敲

9、警钟、反应高效52 法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521 体系:卫生部在22个行政大区有派出办公室、全国96个省有卫生和社会事务局522 特点:职能分散、政事分开、法律法规健全、实施事后监督、卫生资源综合利用53 日本公共卫生事业管理531 体系:三个层次,中央厚生省、地方机构都道府县卫生部(局)、基层市卫生局(科)532 特点:机构健全、管理人员素质高、行业自律由此可见,法制化管理,健全的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与行业自律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措施。6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61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公共卫生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危机管理)机构卫生行政职能的重心要前移,要从医疗上放到以预防中去,要明晰职能,

10、重点放在建立公共卫生宏观调控体系和危机管理机构上去。要实行卫生系统全行业管理,只要是面向社会的医疗机构,其业务工作必须统一归口管理。62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公共卫生危机公关体系从某种角度讲,危机的发生是必然的,只是时间、地点和程度不同,在加强危机管理的同时,危机公关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以下原贝 公众至上的原则,三T原则(主动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维护声誉原则。63 建立和完善能畅通的公共卫生信息流通渠道要从硬件设施,人员素质、政府意识等方面建立完整科学的信息流能渠道。信息公开不仅可以获得公众的信任,还可以减少官员行为的随意性和不负责任。64 建立和完善一支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事业管

11、理队伍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缺乏是提高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水平的制约因素,要从各专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学科各专业人员的结构和编制,实现学科的优化组合和人才的合理配备,培养多知识层面的高素质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65 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和服务新框架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主体是国家,其有效性依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参与,要动员和引导社会、行业和民众的力量。社会要形成氛围,行业要发挥自律,民众要自觉参与。要加强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从国际经验看,健全、高效、低成本卫生体制的特点,一是具有着眼于个体的医疗系统;二是具有着眼于群体的公共卫生系统三是具有卫生筹资系统四是着眼于卫生信息系统五是着眼于医学

12、进步的健康、科学的研究系统。这些系统都围绕着保护和增进国民健康的目的,相互依存、相互配合,一不可,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国民健康。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好卫生工作,直接做好公共卫生和执法监督,部分参与医疗、筹资发展。同样,将公共卫生服务三个角色原先的“线”状关系转变为三角关系,即分解为消费者、政府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在这个公共卫生服务的新框架中,有效的服务来自于政府、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三个角色的各自功能定位及相互关系。这样,才能较好地理清政府和疾控部门的职能,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要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医疗卫生和传染病防治服务,关键也正在于政府、提供和消费者之间是否有一个良好互动关系。 (编辑整理: 刘照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