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3603968综合分析研判制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9232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43603968综合分析研判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43603968综合分析研判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43603968综合分析研判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43603968综合分析研判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43603968综合分析研判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43603968综合分析研判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43603968综合分析研判制度.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分析研判制度篇一:稳定问题分析研判工作制度 稳定问题研判指挥处置中心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准确及时地掌握全区维稳形势,及时处理各类不稳定事件,牢牢掌握控制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提高驾驭维稳局势的能力,为我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稳定问题研判指挥处置中心负责组织指挥处理我区范围内各类突发性群体事件,发挥协调和指挥的枢纽作用,督促指导区有关部门做好协调、排查、处置工作,力争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全力维护我区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 第三条 中心负责做好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全面排查我区

2、范围内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苗头,以便准确掌握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规模、危害程度和主要策划者。同时,迅速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报告,做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准备,有针对性地建立处置方案。 第四条 发生突发性群体事件后,中心应立即将事件情况迅速报告区委、区政府领导,同时组织协调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履行职责,开展事件处置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查清事件产生的原因、规模和可能产生的后果。2、提出合理处理的意见,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报告情况。 3、组织力量维护现场秩序。 4、召集责任主体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处置方案,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和责任。 5、根据现场情况,

3、注重方式方法,接待群众代表,听取情况反映。 6、根据事态发展,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原因以及处置情况。 7、事件得到平息后,及时研究布置善后工作。 第五条 事态平息后,中心要加强对善后处理的督查督办力度,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有效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跟踪掌握信访动态,抓好信息排查和信息报送工作,防止纠纷的再次发生。 第六条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心提出查究建议,经区委、区政府领导研究同意后,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情报信息或重大事件排查不力、瞒报、谎报、迟报、漏报,致使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二)因主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工

4、作不负责,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不稳定因素不排查调处,对群众长期反映的合理要求在政策法律范围内应予解决而不予重视和解决,导致事态升级,引发不稳定事件的。 (三)在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发生时,涉事主要领导未亲临一线处置,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予追究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中心每季度要组织区政法各部门、维稳、信访等部门、各乡镇(街道)负责同志召开稳定问题分析研判会议。遇有重要敏感时期、重大活动、或出现带有倾向性的热点问题,随机组织专题分析,及时指导部署工作。 第八条 稳定问题分析研判会议后,要形成专题报告,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

5、市委政法委、维稳办汇报。对社会稳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单位抓紧落实。 第九条 稳定问题分析研判工作的重点: 1、全区维稳工作的总体形势、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2、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3、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4、刑事、治安案件高发的区域分布和类型特征。公安机关掌握的重大刑事案件、系列案件、多发性案件发案情况;区域性或阶段性普遍出现的治安问题;案件高发的部位如城区、郊区、居民小区、单位内部、公共场所、治安复杂区域等的分布情况,违法犯罪人员的构成及特点;由于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一

6、些地方和单位治安防范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发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等等; 5、对策建议。包括向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建议;对各类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隐患的处置;对一些治安混乱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的对策措施等等; 6、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及安全感受。篇二:社区信息分析与研判制度1 沟西路社区信息分析与研判制度 一、为确保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特制定本制度。 二、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中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做出判断,对于能处理的一般问题要当即处理,并及时上报处理结果。对于敏感、重要问题要迅速汇报社区应急办公室,紧急情况和重大事件可直接向街

7、道主要领导汇报,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予以处置。 三、社区每月组织不同层次人员召开一次信息分析会议,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判断,制定解决措施并及时上报上级相关领导和部门。敏感时期,每天都要通报信息收集情况,召开信息分析会议,做到当日收集信息,当日研判处置。 四、社区工作人员要按照“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具体要求,经常性的开展走访工作,收集、汇总、分析社情动态。 五、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要承担收集情报信息的责任,在走访入户中积极搜集敌情、社情、舆情,并及时分析整理,反映上报。反映社情民意、居民呼声方面的信息要随时报送;对重大社会治安、刑事案件、劳动安全案件、重大集体上访事件等动态信息要每天必报

8、;对突发性事件要随时向街道及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并随时报告事态发展和变化情况。 六、社区工作人员要按照网格划分,在各自分管的片区内成立“信息员”队伍,积极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片区民警、社区党员、楼栋长、居民代表的作用,形成覆盖社区全体居民的社会治安信息网络。 七、根据“小问题及时办,大问题按时办”的原则,并对每一件记录在案的信息事件进行追踪落实。 八、报送的信息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对重要的信息要做到早发现、早收集、早报送。 九、信息反馈工作要重视质量,做到灵敏、迅速、准确、有用。 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提高信息收集出现漏报、迟报、误报的,追究相关责任。篇三: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

9、度 绥阳县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 为及时准确掌握基层矛盾纠纷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排查调处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转 载 于:wWW.xlTkWJ.Com 小 龙文 档 网:综合分析研判制度)按照省、市政法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建立基层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 一、由各乡镇综治委负责组织成员单位参加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必要时党政领导参加,充分认识实行基层社会疑难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的重要性。 二、由主管单位或经办人汇报矛盾纠纷现状、特点、发展趋 ,遵循全面、客观、及时整理报乡镇综治委梳理后报乡镇、县调处中心。 三、 司法所(乡镇调委会)要及时分析总

10、结本辖区矛盾纠纷现状、特点、发展趋势,调解结果的预见、以及可能引发的潜在矛盾纠纷等进行分析研判。 四、分析研判的主要内容。分析研判的主要内容包括乡镇 、村(居)、社区矛盾纠纷的总的形势、主要特点;某一时间段突出的矛盾纠纷、重大或群体性矛盾纠纷的形式、成因、调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未调解成功的纠纷走向;某行业、某一领域存在的矛盾纠纷形式或成因;因不同社会利益关系可能引发的潜在矛盾纠纷等。五、分析研判工作要遵循全面、客观、及时、准确的原则。不仅对矛盾有分析、有判断、有前瞻性思考,而且要突出排查调处方法、措施和成效,以充分反映基层司法行政人员和广大人民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行成分析研判报告 。 六、将分析研判专题报告向有关领导,同级有关部门及下级通报研判情况,并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单位抓落实。 七 、分析研判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司法所将进行日常记载和统计报表,报送不及时、不认真的在年终目标考核中给予相应扣分。 绥阳县司法局 2013年4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