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浅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9424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浅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浅析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制度创新论文摘要:虽然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初步具备行业规模,它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结构、经营和功能上存在着三重制度性缺陷,保持该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进一步的制度创新。  中外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

2、支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历程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从起步至今只有10余年。我国从1992年开始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之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探索起步阶段(1992年起)。在此期间先后在重庆和上海等地产生了私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在广东和四川等地开始出现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地方性商业担保公司。上海杨浦支行与区政府和街区企业合作成立了担保基金。 2.积极推动阶段(1998年起)。浙江、福建、云南和贵州等省的一些市县开始探索组建以私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

3、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或中心。陕西、广东、湖北与北京等地开始出现科技、等专业性担保机构。上海、北京等地开始进府部门与商业担保公司合作的试点工作,即财政部门对银行作出承诺并负责推荐中小企业,商业担保公司负责办理具体担保手续。 3.规范试点阶段(1999年起)。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国家经贸委在广泛征求有关各界的意见、各地试点情况,并吸收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99年6月14日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意见(国经贸中小企199954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随后,国家经贸委着力在全国各地贯彻实施该指导意见,河南、山东、宁夏、吉林、天津等地政府陆续下发地方性中小

4、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指导意见并组建相应机构。深圳等地开始出现信用担保、商业担保、互助担保等担保机构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好局面。 4.体系完善阶段(2000年起)。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决定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制度与自律制度。自此,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开始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完善体系建设的阶段。 据我国人民银行2003年3月的,截至2002年底,我国共建立担保机构848家,主要有政策性、互助性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三种类型。2002年末,我国担

5、保机构可运用的担保资金总额为242亿元,其中注册资金为184亿元。2002年共为28717家中小企业提供了51983笔贷款担保服务,累计担保金额598.2亿元。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状 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在担保的结构、经营和功能上还不十分完善,存在着三重缺陷。 1.结构性缺陷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在机构数量和担保贷款金额上,政府担保的份额过高,民间资本型担保(包括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的比重严重不足。截至2002年底,我国建立的担保机构有848家,其中,政策性担保机构高达614家,占72.4。在2001年100亿元

6、左右的总担保金额中,政府担保资金为66亿元。由此可以判断出政府担保贷款在中小企业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很高的,这也说明了财政出资的政府担保在整个体系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政府根本不可能在完成宏观调控和社会职能之后还有足够的财力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起主导性作用。所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过分依赖于政府担保,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2.经营性缺陷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经营性缺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缺乏,即资金补偿机制、风险分散机制、担保品种和担保人才的缺乏。此外,很多通过政策性出资建立的政府担保机构没有实行企业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行政干预仍然突出。一些地方政府根据“谁,谁决策”的市场原则,认为政府在担保项目上有表决权,所以领导定项目的情况并不少见。也有一些地方领导利用这种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进行“设租”或“寻租”,或是把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这种长期行为短期化和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