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9655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查报告据*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暨新十年纲要调研工作文件的通知,*县扶贫办抽调骨干力量组成调研组,于2009年6月1日至8日开展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工作。*县实施*县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的困难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已经十分必要。一、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县结合实际,总结扶贫开发经验,按照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基础上

2、,制定了*县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2001年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把农村产业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重点,突出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扶贫开发投入资金力度加大。20012008年的八年,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356.8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地方配套3743.6万元,投入以工贷赈资金125.00万元,投入小额信贷(有偿)资金1500万元,投入定点帮扶扶贫资金425万元,投入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资金4618万元,总计扶贫开发投入资金17768.4万元。二是贫

3、困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特困户简陋房改造7597户。解决了34560人通路困难,行政村通公路比例由2000年的92%提高到2008年的97.8%。解决了38592人、70276头(只)畜饮水困难,饮水困难人口由2000年的7.93万人下降到4.07万人。解决了9823户用电困难,行政村通电比例由2000年的92%提高到2008年的95.6%。行政村有卫生室比例由2000年的20%提高到2008年的36%。三是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明显。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14元增加到2008年的4360元,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由2000年的55.6元增加到2008年

4、的206.3万元,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51元增加到2008年的1614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9.14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15.75万人。四是农民科技素质提高,产业增收渠道拓宽。实施农村种养业科技培训114670人次,有20355农村劳力掌握了1-2项种养产业适用技术,他们已成为有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5年以来,从一般的、简单的、低收入的劳务输出转向经过技能培训的、高收入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共培训电子、针车、旅游、烹调等专业3600人,向省外输出1600人、省内输出2000人,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人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引进优良畜种及发展大牲畜1031

5、0头(只),种植经济林果46396亩,种植经济作物1348亩,有数十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涌现出了跑马坪乡马铃薯生产协会、西川乡花椒生产协会、新营盘乡苹果生产技术经济合作协会等“产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开发实体,扶贫产业已成为数千户农户增收的主渠道。五是解决了特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2001年以来,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982万元,采取集中与插花相结合的方法,从海拔2800米以上高寒山区和泥石流滑坡区搬迁出6600人安置到地理、气候较好区域,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解决温饱”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生存无望特困农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二、主要措施及经验(一)坚持开发式扶贫方式,始终把扶贫开发

6、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扶贫开发、解决群众温饱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按照“县负总责、乡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扶贫目标责任制,层层明确任务,确保扶贫到村到户。成立了县乡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县乡各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各级部门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帮扶制度。(二)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县扶

7、贫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资金的年度审计、报账制。县、乡、村全面推行了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广泛接受社会监管。(三)科学规划,群众广泛参与项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地制定规划,一般贫困群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以村委会为单位村级扶贫规划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村推进规划,规划一次审批、分批实施;生存环境恶劣的特殊贫困群体,以解决生存无望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为目标,制定了易地搬迁扶贫规划;居住茅草房、杈杈房贫困群体,以安居乐业为目标,制定了安居工程规划。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主体,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

8、,传递扶贫信息,使村民了解开发式扶贫,让群众从思想上参与扶贫开发。二是召开村民大会参与选择项目,自下而上编制可操作性强、群众满意、扶贫实效大的项目规划方案。三是给群众参与监督项目权。在规定时限内向村民公示、公告项目建设内容、补助标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特邀请村民代表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四是把群众纳为投入主体。通过宣传动员,项目村群众自力更生、自建家园,发挥了扶贫投入主体作用,8年来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投入4618万元,占总投资的26.6%。(四)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整合项目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

9、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易地开发、劳务输出、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安居工程等资金捆绑使用倾斜整村推进村,共整合资金5841万元。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按照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县发改局组建了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办公室,从水务、交通、电力、林业、畜牧、农业、城建等部门整合到重点村、整村推进村资金累计达9600多万元。三、目前农村贫困状况纵向比,我县经济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横向比,我县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目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建设落后仍然是基本县情。2008年底,全县农村绝对

10、贫困人口15.75、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7.6%,农村低收入人口1.76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6%,共有农村扶贫对象17.5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5%。农村4.07万人、5.28万头(只)畜饮水困难。4个村委会所在地不通路,4个村委会所在地不通电,625个村民小组不通路,648个村民小组不通电。农村2万余户居住着危房、黄板房。农村还有3.5万人居住在丧失生存条件的高寒山区、泥石流滑坡石山区。中低产田地面积29.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8.89万亩的75%,农田(地)水利化程度仅为33%。农村广播电视覆盖死角3万余户。步班邮路1003公里。全县每千人口只拥有病床1.57张,58个村委会无医疗卫

11、生室。72个村委会无文化活动室。村小危房230间共18400m2。四、今后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和意见依据*县目前农村贫困状况实际,今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此,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建议和意见有以下几点: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一)实施整乡推进建设,尽快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是农村致贫的主要原因,不解决这一问题,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是实现不了的。要以整乡推进为平台,整合资源,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解决农村迫切要求的吃水、通路、通电问题。(二)加快农村产业开发,确保农民增收。农村产业开发是农民稳定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发展农村产业要采取:一是要以有偿信贷资金帮助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解决农村种养业产品销售问题。二是实施农村产业开发村建设。按“一村一品、户户有产业”的原则,选择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已基本改善的村民小组,每村补助10万元,实施种植、养殖、农产品粗加工的产业开发。(三)继续实施易地扶贫开发,解决已失去生存条件的特殊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四)把农村危房、黄板房改造列为新十纲要的重要目标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