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岗位培训教材——信贷人员如何分析企业财务报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设银行岗位培训教材——信贷人员如何分析企业财务报表.doc(2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建设银行岗位培训教材信 贷 管 理信贷人员如何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修订本) 中国建设银行人事教育部二OO二年三月序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银行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外的银行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较大的、有一定历史的银行都形成了不同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尤其对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就更多。其原因非常简单:即现代银行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银行经营管理的水平以及银行对客观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主要取决于各级员工的素质,而培训则是提高员工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培训的直接效果是使受训员工获得和掌握当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但对一家银行来说,其培训
2、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改进服务或产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以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当前,建设银行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环境。国内社会经济生活中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同时,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与外资银行以及国内同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些,都会给我们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何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及时调整战略重点,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拓展各项业务,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提高各级员工的素质就显得犹为突出。 过去,建设银行员工的在职培训以学历教育为主,对改变员工知识结构和
3、学历层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建设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要把建设银行建设成国际性的、一流的好银行,员工的培训要求也越来越高。员工培训的重心不再仅仅是学历教育,而应在岗位培训上下功夫,要突出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对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在国内,而且要延伸到境外,要让我们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国际银行运作惯例;对各类业务的培训,不仅要应时,而且要注意超前,要使我们的改革创新成为日常工作和业务发展的基本需求。今后,我们的培训工作要进一步加大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各类专门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大境内外培训基地的建设步伐,积极组织境外培训,加强对重要风险岗位人员以及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培
4、训,以适应建设银行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一家充满活力的银行,在经营策略、竞争能力和产品的开发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培训可以说是其特征之一。建设银行的岗位培训,就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从1997年至今,我们已经有近40万业务人员参加了信贷管理、零售业务、审计、财务会计、信用卡业务、国际业务、纪检监察等岗位的资格性考试,通过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和劳动意识,规范了员工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提高了员工整体的业务素质、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随着金融体制以及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建设银行岗位培训的覆盖面将不断扩大,并将与“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配套,为人力
5、资源的有效配置作出贡献。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放眼未来,从长计议,把这项工作切实抓好,督促员工不断学习进取,在竞争中得到提高。各级行要善于总结培训过程中的经验,及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这项培训工作做得更好。 总行人事教育部会同各部门组织编写岗位培训系列教材,是规范岗位培训工作的重要手续,对统一和完善培训内容十分重要,必将对全行的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参加教材组织、编写、出版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相信各级员工会从他们的成果中得出裨益。 二OO二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会计报表与财务报告1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4 第三节 会计报表在信贷业务中
6、的作用11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 第一节 信贷人员如何看待资产负债表15 第二节 资产 19 第三节 负债 42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 59 第五节 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 66第三章 损益表及其附表 第一节 信贷人员如何看待损益表 69 第二节 损益表的阅读与分析 71 第三节 利润分配表 91第四章 现金流量表 第一节 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表 98 第二节 信贷人员如何阅读现金流量表110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 第一节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128 第二节 合并会计报表167第六章 报表分析方法概述 第一节 比率分析185 第二节 同型分析188 第三节 比较分析191 第四节 综
7、合分析197 第五节 报表分析的局限性202第七章 偿债能力分析 第一节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204 第二节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228第八章 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240 第二节 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实例分析248 第九章 营运能力分析 第一节 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255 第二节 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实例分析263 第三节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其他实例分析268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会计报表与财务报告 一、会计报表的概念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过程的最后结果,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企业通过记账、算账工作,把各
8、项经济业务分类地登记在会计账簿中,通过日常会计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在账簿中记录的会计信息,虽然比会计凭证反映的信息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但就某一会计期间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整体情况而言,其所能提供的仍然是分散的、部分的会计信息,不能集中地揭示和反映该会计期间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貌。为了进一步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必须对日常核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和汇总,编制成相应的会计报表,为有关各方提供总括性的信息资料。 二、会计报表应提供的主要内容 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表使用者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为其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会计报表需反映的内容应是能为使用者所利用的信息。对大多数报表使用者而言,共
9、同需要的会计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受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控制的经济资源产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资金结构的合理程度、偿债能力以及企业适应其所处环境变化的能力等。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助于预测、分析企业的综合能力。 (二)企业经营业绩尤其是获利能力的信息。企业经营业绩特别是获利能力的信息,是评价企业对所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预计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企业可能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潜在能力和新增资源利用程度的能力的重要资料。 (三)企业现金流量和支付能力的信息。通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反映企业
10、在某一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变动情况及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以便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判断企业的支付能力。 三、会计报表的分类 会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动态会计报表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资金耗费和资金回收的报表,如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报表;静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一定日期企业资产总额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报表,从企业资产总量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反映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
11、(二)按会计报表的编报时间,可以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其中月报要求简明扼要,及时反映;年报要求揭示完整,反映全面;季报在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方面,介于月报和年报之间。 (三)按会计报表各项目所反映的数字内容,可以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个别会计报表各项目数字所反映的内容,仅仅包括企业本身的财务数字;合并会计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一般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数字。通过编制和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可以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公司集团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按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可以分为单位报表和汇总报表。单位报表是指由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会计报表,
12、以反映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汇总报表是指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连同本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综合性会计报表。 (五)按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内部报表是指为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不对外公开的会计报表,内部报表一般可以不需要统一规定的格式,也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外部报表是指企业向外提供的、供政府部门、其他企业和个人使用的会计报表。 四、财务报告 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将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会计报表)的概念相混淆,实际上,二者之间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财务报告除了包括会计报表这一主要内容外,还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
13、书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书面文字报告。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是为帮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更好地阅读和分析报表资料,以便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信贷人员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在取得会计报表的同时,应索取财务情况说明书,并加以分析和利用。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会计核算遵循的基本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应在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二)企业当期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与前期相比有无改变。如果有改变,应作具体说明。 (三)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完全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如有特殊情况,应予说明。 (四)说明固定资产折旧的
14、计提标准及依据、无形资产摊销符合哪些规定。 (五)说明短期投资是否采用了成本法核算、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及依据、其他投资价值的确定依据。 (六)应收账款中的坏账核算是采用直接转销法还是备抵法。 (七)存货的计价方法。 (八)流动负债的记价方法。 (九)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时间标准及依据。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除全面反映企业在特定的会计政策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全貌外,还应充分体现其会计核算所遵循的原则和所选取的会计政策,这部分内容通常在会计报表说明中体现。信贷人员在阅读、分析企业会计报表时,应对这部分内容予以关注
15、,这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为此,我们应掌握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又是由各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所构成的,而每项经济业务又都是与其他有关的经济业务相联系。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错综复杂,企业本身的经济活动也总是与其他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会计主体
16、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营活动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说来,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任何企业、无论是独资、合资还是合伙,都是一会计主体。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掌握其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支情况,可以将分支机构作为一会计主体,要求其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此外,在控股经营的情况下,母公司及其控制的子公司均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各为一会计主体,但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也可将母公司和子公司这些独立的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视为一会计主体,将其各自的会计报表予以合并,以反映
17、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就是说,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如合伙经营活动);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如企业的分公司、企业设立的事业部);可以是单一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是针对非持续经营而言的。也就是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进行清算、解散、倒闭。它要求会计人员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前提的基础上。例如,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能运用历史成本原则,企业
18、才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各种债务。企业对于它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可以在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内,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确定采用某一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于其所负担的债务,如应付款项,也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偿还。如没有规定这一前提,如在清算的情况下,则不能运用历史成本原则,资产的价值则必须按照实际变现的价值来计算;负债则必须按照资产变现后的实际负担能力来清偿。因此,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才能真实可靠
19、。 如果没有规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将无法采用,企业也就不能按照正常的会计原则,正常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不能采用通常的方式提供会计信息。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 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要计算企业的净收益,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等到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最终结束后,才能通过收入和费用的归集与比较,进行准确的计算。但是,实际上这是不允许的,也是行不通的。 会计期
20、间的划分,使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为若干个较短的会计期间,有利于企业及时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有利于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决策的需要。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在我国,由于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在我国境内具有广泛的流通性。所以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律通过人民币进行核算反映。考虑到外商投资企业等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规定这些企业也可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这些企业编制和提供会计
21、报表时,应当折合人民币反映,提供以人民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对于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一般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经营活动,通常也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但为了便于国内有关部门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应当折合人民币,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项,这些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我国的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
22、这些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原则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
23、情况。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也就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所谓可检验性是指对于同一会计核算业务,分别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会计人员同时进行会计处理,得出相同的会计核算结果,并且可以相互验证,这样才能符合可检验性的要求。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 可比性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指标编报,以便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
24、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一贯性原则,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同时,一贯性原则要求前后各期保持对比关系,不得随意变更已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制约和防止会计主体通过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在会计核算上弄虚作假,粉饰会计报表。 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的企业尽可能使用统一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从总的方面来说,两者都属于可比性的要求。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
25、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的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在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的不同特点,确保企业内外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 2.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及时性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所谓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就是要求在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人员要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要求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收集各种原始单据之后,及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并编制出会计报表。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26、,将编制出的会计报表传递给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3.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利用。 (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要求 1.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和影响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概念。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根据权责发
27、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营业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成果、费用应当相互配合。它要求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予以确认、计量。 坚持配比原则,使各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相关的费用在同一期间内相互配合进行记录和反映,有利于正确计算和考核经营成果。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所谓历史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他等价物。 历史成本核算原则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
28、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进行核算,有助于各项资产、负债项目确认、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同时按照历史成本核算,也使收入与费用的配合建立在实际交易的基础上,能够促使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损益。 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入的取得有关,而且与其他会计期间的收入相关,或者主要是为以后各会计期间的收入
29、取得所发生的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对收益性支出,如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计列于损益表,直接从当期实现的收入中补偿。对于资本性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发生的开办费和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作为资产反映,这些支出以折旧、摊销等方法在生产、经营中逐步收回。 (四)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1.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
30、的损失和费用。 2.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会计报告中作重点说明;而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则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采用简便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合并反映。第三节 会计报表在信贷业务中的作用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利润分配情况、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的重要书面文件,是银行判断企业综合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支付和偿债能力的主要依据,对于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有
31、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报表在信贷业务中的作用 会计报表在信贷业务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在贷前调查和贷款决策中的作用 在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提交的资料中,企业财务报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银行信贷人员在贷前调查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取得申请企业近一时期的会计报表,并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阅读和分析,编写调查评估报告;在贷款决策过程中,会计报表是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落实银行债权及利息获取保证的重要依据。可见,会计报表在银行贷前调查和贷款决策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在贷中管理中的作用 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除深入借款单位随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
32、营及资金运转情况外,分析企业定期报送的会计报表也是此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会计报表作为一种载体在贷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贷人员可以通过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了解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分析有无挪用信贷资金的现象等。同时通过对贷款企业会计报表的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的重大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以便采取必要的资产保全措施。可见,会计报表在信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在贷后评价中的作用 贷款的后评价工作是检验贷款评审和贷款实施管理工作质量、总结贷款决策的经验、提高贷款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贷款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如借款人资信和生产经营情况分析、贷款项目财务效益评价等都必须借助企业会计报
33、表才能完成。可见,会计报表在银行开展贷后评价工作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贷业务对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的要求 从贷款申请的受理到贷款本息全部归还的信贷业务过程中,银行必须向借款企业索要各个时期的会计报表。银行信贷人员在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时,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提供会计报表全面完整性的要求 会计报表是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应当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貌。会计报表只有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满足信贷业务中对企业进行分析、判断和经营决策的需要。信贷业务中要求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必
34、须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项目内容进行填列,不得漏编漏报或自行设计报表格式。企业某些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务必要求会计报表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 (二)对企业提供会计报表真实准确性的要求 报表分析是在企业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据以分析的会计信息不能达到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分析的结果就不可能正确,只能将评价和决策引入歧途。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准确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入会计处理系统的原始资料具有真实性;二是选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三是不得为了美化财务指标而采取其他不正当的方法粉饰会计信息。信贷人员可以在
35、审查企业会计报表时从这几个方面判断其真实准确性。 (三)对企业提供会计报表连续性的要求 对会计报表连续性的要求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会计核算前提基础上的。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被终止,而将按其既定战略目标和经营方针无限期地持续下去。报表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过去和当前财务状况的分析,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做出判断。信贷业务中要求企业在内部核算上遵循持续经营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向银行报送的会计报表在时间上应具有连续性。通常,对于拟建信贷关系的企业应要求其报送前三年的年度财务报表(报告)及最近一期的会计报表,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偿债能力、资产结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分析以及对企业经营
36、的总体趋势作出判断。 三、银行对企业会计报表管理的要求 银行应对获得的企业会计报表妥善保管,充分利用。 (一)归档专门管理 信贷人员对借款企业的会计报表应妥善保管,按信贷业务分类归档并进行认真登记,信贷业务完结后要将会计报表与借款合同等一并装订留存于档案保管部门。 (二)注意为企业保密 企业会计报表是除对股东、债权人、银行、税务、有关政府部门等,对外保密的资料。银行信贷人员应树立为企业保密的意识,不对与信贷业务无关的人员透露借款企业的财务信息。有条件的可实行档案专人保管、借阅登记等制度。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第一节 信贷人员如何看待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
37、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企业对日常会计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浓缩后,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因此它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我国各行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一般采用“账户式”左右对称结构,左方为资产,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原理编制,规定应填列年初数和期末数,相当于两个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表,而年度报表则是一张两年期期末的比较资产负债表
38、。表是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格式,表是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月日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括情况。通过资产负债表提供的资产总额,信贷人员可以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与构成,是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企业负债总额及结构,可以了解企业将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分析企业偿债的对象及先后次序的紧迫情况;资产负债表提供的所有者权益情况,可以了解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分析权益的结构。 通过资产负债表提供的期末数与年初数进行比较,信贷人员可以了解各项目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及趋势,为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供依据。资产负债表还能提供进
39、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为信贷分析提供基础资料,是信贷人员不可忽视的一张报表。但是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信贷人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持续不断地、正常地进行,资金运动在企业中表现为每日每时地流入流出,会计报表是建立在会计期间假设基础上的,人为地将企业生产经营分割成会计期间,为了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形成的资金存量,而设置了资产负债表,用以反映企业月末、季末、年末或某一时点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存量状况,因此它只是静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
40、资产负债表是由三项会计要素构成的报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基本要素,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为一组,构成了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决定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项目,确定了它应当包括哪些项目,如何分类,尤其应引起信贷人员注意的是,这些项目是经过高度概括以后反映出来的,因而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全部信息需要,为了银行工作的特殊目的,还需要依据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为线索,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原始资料中寻求更多的信息或者要求编制者对资产负债表的重要项目提出补充注解式说
41、明。表编制单位:_年_月_日 单位:元资 产行次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行次年初数期末数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减: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净额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合计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固定资产合计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合计其他长期资产:其他长期资产递延税项:递逢税款借项 资产合计1234567891011121314202124252627282935363740414250流动
42、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未交税金未付利润其他未交款预提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其他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其中:住房周转金长期负债合计递延税项递延税款贷项 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其中:公益金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707172738081838590919293949596100补充资料: 1.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_元; 2.已包括在固定资产原价内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_元; 3.国家资本_元; 4.法人资本_元;
43、 5.个人资本_元; 6.外商资本_元。表221996年12月31日编报单位:H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单位:人民币万元资产年初数年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年初数年末数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减: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净额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存 货其他流动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年内到期长期债券投资流动资产合计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固定资产合计专项工程 专项工程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合计其他长期资产其他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16317.24343446.9819227.0757.7019169.378839.6814306.695458.31152018.08-0.5355955.834835.9973330.2816953.5256736.7633.4619169.3475939.561046.831046.83641378.2039714.46688907.4716285.4848.8616236.6223248.496416.654.39271579.521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