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厂质量安全管理手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04127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厂质量安全管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塑料厂质量安全管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塑料厂质量安全管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塑料厂质量安全管理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塑料厂质量安全管理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厂质量安全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厂质量安全管理手册.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分 发 号: 编制: 批准: 2015年01月03日发布 2015年01月07日实施xx市xx镇xx塑料盖厂目录1 颁布令2 承诺书3 任命书4 质量管理职责5 质量安全目标6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7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8 文件管理制度9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0 采购管理制度11 仓库管理制度12 过程检验管理制度13 关键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14 化验室管理制度15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16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7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制度18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19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20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21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22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23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方案24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25 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制度26 产品贮存管理制度27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制度28 考核办法管理制度29 成品卫生管理制度30 防止交叉污染管理制度31 产品销售管理制度颁布令本公司质量管理手册依据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编制。经审定,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现予以批准颁发,自2013年01月07日起实施。本手册是厂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依据,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厂长: 2015年1月3日承诺书1、 本厂厂房的产权为本人所有。2、 本厂的生产设备及化验室设备的

3、产权为本厂所有。3、 本厂上报的申请材料真实有效,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xx市xx镇xx塑料盖厂 2015年1月3日 任命书为保证我厂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产品出厂合格率,加强企业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决定人名如下:经 理:车间主任:质检科长:兼质量负责人供销科长:检 验 员:特此决定2015年1月3日xx市xx镇xx塑料盖厂质量管理职责1 目的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提高公司经营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2 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建立适合公司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3 管理管理控制程序3.1 机构设置的原则3.1.1 立足现实,实事求是。根据我公司实际,以有利于加强和推进产品质量安全。3.1.2 力求精干,

4、讲求实效。组织管理机构要精干,有利于业务职能发挥和提高工作效率。3.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置3.2.1建立办公室、财务科、供销科、生产科、质检科。3.2.2 质量管理是公司质量管理部门。3.2.3 车间班组设一名兼职质量管理员。3.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总经理质量负责人办公室生产科质检科财务部供销科4. 管理职责4.1 总经理 A)负责本企业的财务审批、机构设置、人员任命; B)负责本企业发布文件的审批; C)负责制定本企业的质量仿真和质量目标; D)需要时厂长可授权其他人代理其全部或部分职责。4.2 质量负责人 A)负责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策划并监督其实施; B)负责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

5、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应急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C)负责质量工作目标的考核; D)负责监督、考核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E)负责产品质量投诉的接待、提出处理意见以及采取措施的落实; F)负责直至制定合格供应商评价准则,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产品过程检验要求,产品出厂检验规定等文件的起草工作; G)负责制定检验用仪器设备的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4.3 厂长(技术负责人) A)负责确定工艺流程,并确定关键控制点,与质量负责人协商确定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参数及控制方法; B)负责生产资源策划及生产资源的提供; C)负责生产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并监督其实施; D)配合办公室监理生产用设备的设备档案及

6、设备档案; E)负责制定生产车间的清洁生产制度,并组织实施; F)配合办公室搞好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G)负责生产工艺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H)负责生产实施。4.4 办公室 A)负责建立文件管理制度,特别是应监理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B)负责文件收发并建立受控文件清单; C)负责标准技术资料的管理; D)负责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E)相关记录的归档保存; F)建立人事管理制度; G)建立人员档案,明确各更为人员任职条件; H)负责建立建立人员个人卫生监控程序; I)采购的实施; J)负责组织对生产过程中危险部位的识别,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K)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的制度。4.5 仓库

7、保管员 A)进厂原材料的验收; B)出库记录的登记; C)原材料的保管及安全防护。4.6 检验员 A)负责原材料质量检验; B)负责管件工序质量检验; C)负责产品出厂检验; D)负责检验记录的填写及临时归档。4.7 工人 A)按技术负责人指定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 B)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C)严格遵守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4.8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8.1 质量方针 为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达到并超越客户需求。4.8.2 质量目标 A)成品一次产品检验合格率不低于95%; B)次品率不高于2%; C)出厂合格率100%; D)客户投诉处理率100%。5. 有效实施5.1 质量负

8、责人每个月召开一次质量工作会议,对原材料的质量状况,产品出厂检验情况进行考核,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报厂长批准后实施。5.2 技术负责人每天需要对生产的管件控制工序进行检查,监督工作人员是否严格艳照已制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对于不按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的人员,技术负责人当场应予以纠正。对于屡教不改的工作人员,技术负责人应暂停该人员的工作资格,对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再山岗工作,对于不适应工作的,技术负责人可向厂长建议,辞退该员工。质量安全目标为确定公司在质量方面追求的宗旨和方向,特制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公司全体员工必须正确理解和并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精益

9、求精; 工艺不断创新,追求顾客满意。关注顾客要求,精心制作,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公司要以产品质量为本,严格贯彻实施质量管体系标准,加强公司管理,以顾客关注为焦点,即是为顾客服务,增强顾客满意度,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持续发展。质量目标:1 出厂检验合格率100%2 采购产品合格率达到98%; 3 关键工序受控率达到100%;4 顾客满意率达到85%,每年递增1%。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目的1.1 对从事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之能够胜任相应工作;1.2 适用于对公司从事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相关人员能力的确定和人力资源的管理。2、职责2.1 办公室是员工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负

10、责各类人员资格能力及员工培训的综合管理;2.2 相关部门负责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培训要求;2.3 办公室根据各有关部门提出的培训需求,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报主管总经理批准。3、工作程序3.1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人员要向办公室申请,并提出配备人员专业、教育、能力方面的相关信息。3.2 经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负责招聘相关人员。3.3 办公室负责对公司员工进行考核,并填写考核记录,合格及以上者准许上岗。3.4 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其他人员如特殊工种人员、化验员等,应持有与之岗位相符合的资质证书。3.5 培训3.5.1 培训的对象包括:公司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新上岗员

11、工和转岗员工、相关方人员。3.5.2 相关部门在每年12月填报培训申请书上报公司办公室,办公室根据上级和公司对培训工作要求及培训申请书提出的培训需求,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3.5.3办公室依据培训计划的安排有组织地实施培训,并在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做好培训记录。3.5.4 临时追加的培训,由培训部门人员提出申请,填写培训申请书,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组织实施。3.6 培训形式3.6.1 培训以内部培训为主,培训方式可灵活多样,包括办培训班、操作培训、专业指导、资格评定、考试考核等。3.6.2 技术等级培训、特殊工种培训等。由办公室对外联系培训单位,并组织

12、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3.7 培训效果评价和证书管理3.7.1 培训结束后培训部门应对接受培训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经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进行相应岗位的工作。3.7.2 岗位资格证书,由办公室统一管理。生产设备管理制度1 目的对设备有效合理的管理,以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和过程能力。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组织各系统及相关的设备管理。3 职责3.1 生产科负责设备日常维护的指导和监督。3.3 管设备理员负责设备台帐,并统一编号。4 工作程序4.1 设备的分类a)依据价值分,可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或易耗品,其中单台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均列为固定资产,统一由生产科管理;b)依据制造单位可分为外采

13、和自制两种。4.2 设备台账和设备档案4.2.1 设备管理员应对本公司设备统一编号,分类管理,并建立设备台账,同时会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增减及转移做好登记,每年盘点一次,所有设备不得无故损坏和丢失;4.2.2 凡主要生产设备,生产科应建立设备档案,其主要包括:a)制造厂出厂检验合格证及装箱单(自制设备应有鉴定单);b)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c)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d)设备事故报告及重大事故处理结论;e)设备大、中修完工验收记录;f)设备维修、保养记录;g)设备使用说明书(仅限外购设备);h)开箱验收单(仅限外购设备);i)设备封存、启封、移动、借用调拨记录。4.2.4 设备档案的管理参见文件管理

14、制度有关内容执行。4.3 外购设备的选择4.3.1生产车间负责所需新设备以及设备更新的选型,主管领导与责任人负责审查。经批准后,由主管部门实施采购;4.3.2 设备选型的原则生产上实用、技术上先进和经济上合理;4.3.3 应考虑的因素a)设备的精度及技术性能先进,生产效率满足生产工艺要求;b)可靠性好;c)维修性好,结构合理,易于清洗和消毒;d)零件通用化、标准化、互换性强,便于检修,能耗小;e)设备安全装置齐全;f)经济性好。4.4 自制设备的管理4.4.1 自制设备必须经科学、周密的研究,提出设备的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说明书,设计图纸和制造工艺等);4.4.2 自制设备实施前,由主管领导或责

15、任人审批同意;4.4.3 自制设备应达到以下要求:a)精度、性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生产效能,达到设计要求;b)传动机构合理,操作系统灵敏,零件通用化、标准化,互换性强;c)润滑装置合理或有可行的润滑措施;d)电器系统齐全,管线完整;e)基本无“四漏”现象;f)安全防护装置可靠。4.5 设备的验收4.5.1 外购设备进厂后,由使用部门会同生产科组织开箱,检查设备各部件在运输中有无缺损,附件、设备、技术文件等是否与装箱单相符,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制造厂或供货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措施;4.5.2 验收合格的设备及其随机的附件、工具和配件等,交付使用部门或生产科门。随机的技术文件交相关部门保管,登记设备台账

16、和设备档案。4.6 设备的维修保养4.6.1 计划公司根据生产实际,每年初制定本年度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计划;4.6.2 生产设备维修保养的内容包括:1)日常维修保养a)执行人 操作工人为主,跟班机修人员参加;b)检查对象 生产运行设备;c)检查、维修、保养内容 擦拭设备各部位,检查液面润滑情况; 注意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有小故障时及时排除,紧固传动零部件,更换补充缺损零件; 检查设备零件有无腐蚀、碰伤、漏油、漏水、漏电等情况,维护、保养好设备,使其性能良好; 认真做好交班记录。d)周期 班前和班后;2)专业维修工巡回检查a)执行人 维修工人b)检查对象 运行设备c)检查、维修、保养内容 经常巡回检

17、查操作工人,跟班维修工人对设备使用是否合理,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督促操作工人、跟班维修工完成维修保养任务; 发现有违章操作者应立即制止,发现小故障应协同操作工人、跟班维修工一起协调处理; 检查油路系统; 紧固传动部件; 检查电器线路接触点,紧固电器接头; 检查水、汽管路; 清洗油路系统和保油; 检查和修理电气系统; 做好巡检记录。d)周期 每班一次3)大修一般由专业厂及专业公司修理4.6.3 验收设备经检修保养后,由生产科组织验收,生产现场经维修后的设备,还需由使用者进行确认,符合使用和卫生等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同时由使用者或验收人在相关记录上签字确认。4.6.4 计划的变更当生产设备的维修保

18、养因生产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不能按计划实施时,需征得主管领导的批准,并附书面说明。文件管理制度1 目的对于组织质量管理手册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2 范围适用于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控制。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3.3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3.4 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现有文件的管理。4 程序4.1 文件分类及保管4.1.1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由办公室备案保存。4.1.2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作为各部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常用实施细则:包括管理标准(部门管理

19、制度等);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标准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部门记录文件等。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并报办公室备案存档。4.1.3 公司管理性文件,如各种行政管理制度、部分外来的管理性文件,包括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由办公室保存。4.2 文件的编号a)质量管理手册:DSD / ZC(公司名称/手册汉语拼音缩写)修改年份(公历年)版次。b)记录:QS-JL-部门记录编号例如:QS-JL-SC01,表示生产科第1个记录文件。4.3 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a)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由质检科负责组织编写,由

20、质量负责人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发布,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 目的为了加强对厂区、车间、设备、人员卫生管理,特编制此规定。2 职责2.1 办公室负责厂区卫生环境、人员健康情况的管理。2.2 生产科负责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清洁卫生管理。2.3 质检科负责定期对以上区域进行检查。3 控制程序3.1 厂区环境卫生a. 对厂区周围与厂区可能产生污染源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的因素进行控制,以免腐烂变质造成环境污染,包括有碍观瞻的杂物堆放。b. 教育和培养全体员工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厂区内不扔烟头,纸屑,食物果壳和其它杂物,以保持厂区整洁美观。c. 建立卫生责任制,对环

21、境卫生进行清扫和保持。d. 厂区内有条件的地方要栽花种树,以美化环境。3.2 车间卫生管理a. 各生产车间,应按生产的要求制定设备等清洁规程和清洁方法,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b. 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料应及时处理。c. 更衣室,厕所不得对洁净区产生不良影响。d. 工作服清洗,应制定清洗周期。e. 生产车间和成品库只限于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f. 生产车间在生产前要进行消毒处理,成品库房定期进行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成品造成污染。g. 生产设备,工具管道必须专用并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采用无毒,无味,耐腐蚀,不渗水,不变形的材料制作而成。h

22、. 车间地面经常冲洗,保持清洁光滑,车间玻离定期进行抹擦,保持明洁光亮。i. 生产辅助材料,成品堆放在固定区域,垛形整齐,卫生检查和管理要形成记录。3.3 操作人员卫生管理a. 凡参加生产实际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上岗前需经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b. 凡进入生产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洗手消毒后,脚穿鞋踏入消毒托盘后方可到岗位进行操作。c. 下班后工作服、鞋分别放在男女更衣室,须经紫外线杀菌,以备下次上岗穿用。d. 在生产车间不准吸烟,以免污染空气。e. 去厕所后必须洗手后方准进行操作。采购管理制度1 目的为规范采购程序,明确采购责任,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物资质量符合规

23、定要求。2 范围适用于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的原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3 职责3.1 供销科负责审核采购文件,组织供方评价并监控采购过程实施。3.2 各相关部门提出由部门经理审批的采购申请,参与供方评价。3.3 采购员负责编制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设备的采购文件,并符合采购规定要求。3.4 质检科负责采购原材料采购质量的检验和验证。3.5 总经理/质量负责人批准采购计划、合格供方名单4 工作程序4.1 基本原则 供销科主管应确保所采购的生产物资,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4.2 供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公司原料、辅料及包装物的采购,供销科主管通过必要的调查、考察以确定供方的能力,以控制采购的风险,基本要求包

24、括: 1包装材料供方应有基本的营业执照; 2 主要原料的供方应为能够提供检验合格证明(有效期内)的公司; 3 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获得生产许可证。4 食品生产加工所用的原材料应无毒、无害,符合相应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等。5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价。 5、采购文件 1 采购前,物流部主管应根据生产需求与库存状况,制定采购计划。 2 采购计划应明确基本采购要求,包括品名、型号、规格、数量、到货日期、质量要求等。 3 采购计划应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后实施。4 必要时,对重要或大批物资的采购,物流部主管还应依据采购计划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仓库管理制度1 目的确保产品在贮存过程

25、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护。2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材料库、成品库和辅助材料的贮存和发放。3 职责3.1 供销科负责对仓库的控制和管理,对入库产品进行验证。3.2 仓储室负责仓库管理和办理出入库手续。4 工作要求4.1 出入库控制4.1.1 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必须经保管员验证后方能入库,保管员核对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无误后,填写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及时登记入账。4.1.2 出库产品、半成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经物流部负责人批准后,保管员办理出库手续,核对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无误后,要做到先进先出,在出库单上签字,并及时销账登记。4.2 堆放控制4.2.1 仓储室对贮存区域进行合理规划,物品须按区域分类

26、排放整齐。4.2.2 成品堆放时与地面、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10cm便于通风,严禁露天堆放或靠进热源。4.2.3 经检查合格的成品应贮存于成品库,按品种和批次分类存放,不得相互混放,成品库严禁贮存有害、有毒及其他妨碍食品卫生的物品。4.2.4 如有易损物品、危险物品,要设专区单独存放,标识要醒目。4.2.5 成品库应干燥、通风、设有防尘防鼠、防虫等设施,应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卫生。4.3 环境控制4.3.1 仓库应根据产品贮存的要求,保持适宜的贮存环境和温度。4.3.2 仓库应做好产品防护工作,做到不漏雨、不渗水、地面清洁干燥、通风适宜、照明良好。4.4 安全防护仓储室要经常注意仓库的安全防护,

27、如有危险品或易燃品存放时,要配置适宜的消防设施加以防护。过程检验管理制度1 目的为规范过程检验管理,使工作有章可依,不断完善和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特制订本制度。2 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过程产品。3 职责3.1 质检科负责提供产品的作业指导书,明确产品的验收标准。3.2 质检科负责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制定以及过程产品和成品检验、试验实施和控制;检验员负责巡回、定点检验。3.3 生产科各工序操作人员负责本工序自检和对上道工序的互检。3.4 相关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4 工作程序操作工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以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工艺、卫生常识,熟悉生产作业要求,能熟练使用、操作生产设备设施。 4.2 生

28、产科主管应确保在用的生产设备状态良好,按规定进行了清洗、消毒。 4.3 各级生产人员应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使用、不加工、不流转。 4.4 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能有效的防止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交叉污染。 4.5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严格按工艺操作,确保食品生产符合工艺及卫生要求。4.6 实施过程巡检4.6.1 巡检时间频率检验员在进行巡检时,应该不间断地按照工位逐次巡检。特殊情况下,可向有关部门申请人员支援。4.6.2 质量检验标准a 外观检测:目测;b 功能特性:可用检测仪器进行验证,实际参数与工艺指导书上数据相符;c 产品物料摆放:检查产品、物料、不合格品是否

29、摆放在规定的区域;d 作业方法: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按规定制度操作机器。4.6.3 质量异常的反馈与处理质检员在巡检过程中,若发现有质量异常现象时,填写相应的检验问题报告,上报上级主管及时处理。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1 目的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质量得到严格控制。2 适用范围适用于采购环节和生产环节的质量监控。3 细则3.1 质量控制点是指产品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和环节,凡符合下列要求的需考虑设立控制点。a 产品性能、安全有直接影响的;b 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c 用户反映,定期检查等多次出现不合格项目。3.2 关键质量控制点的确定由生产科、质检科,根据工艺文件或标准内容

30、共同认定。3.3 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人员必须按文件的内容,保证进行正确操作、自检和自控,并按要求做好原始记录工作以及保存工作,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反馈。3.4 关键质量控制点上的设备、工装、检具应健全日常点检制度,并对设备定期检定。3.5 关键质量控制点应配备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3.6 关键质量控制点活动资料应及时分析,每月汇总一次,向总经理汇报。4.挂面关键质量监控点:4.1原料:控制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检疫证,按照工艺规定执行。4.2高压灭菌:控制温度和时间,按照工艺规定执行化验室管理制度 1 目的为了保证试验条件符合相关要求,制定此管理制度。2 职责质检科负责对化

31、验室管理。3 工作程序3.1 化验室环境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井然有序。3.2 严禁个人物品存放,严禁室内饮食、吸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化验室。3.3 对易燃易爆药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远离热源、火源。3.4 进入化验室必须着工作服,无菌室配备专用的工作服、帽、口罩、拖鞋,离开无菌室、化验室需更衣。3.5 从事化验的人员需经过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经验资格。3.6 定期对化验员进行技能,能力的培训,并且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化验工作。3.7 利用外部送检的方法,对化验员的个人检测行动进行校准。3.8 化验员工作应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严格遵守操作标准及要求。3.9 使用的介质、配好的

32、试剂均应在保质期内使用。3.10 介质、配好的试剂在开封或配制时应注明日期。3.11 分装容器或配制的试剂,应在每个分装容器上标明废弃日期,所有的介质、配制的试剂容器都应有标签。3.12 化验室法定的计量器具,定期由国家计量所进行检定校准;其他非法定计量器具依照公司的相关规定,由化验员校准,严禁使用未经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需经常检查、清洁、维护和校准。3.13 对原始记录和化验单,要求填写及时、内容真实、完整正确、字迹清晰,能准确识别,签名齐全,不得随意更改、涂改,如发现数据填写错误,要用划线的方法进行更正,更正人签名或签章。3.14 化验室使用后的废弃物,做到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废弃。3

33、.15 化验室应有可以马上找到的检验操作规程。3.16 下班后,检查电源、火源,做到无隐患方可下班。检验设备管理制度1 目的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检验、测量的试验设备必须进行严格地控制,使其准确度和精度满足使用要求。2 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本制度适用于对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等全部测量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3 职责3.1 质检科是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检测设备选定、统计建账、校准、标识和外委检定。3.2 质检科负责设备偏离效准状态时的追踪处理。3.3 质检科等使用部门根据使用需求提出采购计划,掌握检定周期、正确使用和维护,并做好送检和标

34、识工作。4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4.1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购置和修理必须选择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合法单位,委托检定校准的机构必须是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属于强检的计量器具要遵守国家强制检定要求。4.2 根据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实际需要,由使用部门提出检测设备应具备的精度或准确度等技术参数。4.3 使用部门提出计划后由质检科组织确认,向总经理提出购置申请,配备所需的检测设备和器具,并在使用前校准。4.4 质检科应建立检测设备一览表,对每台设备给出编号,确定检定周期。4.5 质检科承担全公司检测设备、器具的校准工作,到具备相应资格的检定部门检定,保存检定合格证。4.

35、6 使用部门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是经检定合格后的方可使用,并按规定时间送检。4.7 检验、测量和试验检定合格后,必须贴有标明有效期的标签,无此标记的检验、测量和试验的设备一律不得使用。4.8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按设置要求在适宜的环境下使用,符合规定的使用条件要求。4.9 使用部门要确定专人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按操作规程或使用方法精心使用和维护、防止因调整不当造成失准,并负责标签的防护工作。4.10 使用部门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标准状态或超出有效使用期时,要立即将设备送检,并对以检验和试验的结果重新检测或对以前的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作出书面的评定结论。4.11 检验、测量

36、和试验设备在搬运、防护及贮存期间,有关部门和人员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其准确度不受到影响。4.12 暂时闲置或封存的检测设备由质检科负责作出停用的标识,重新使用时应重新校准。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 目的为保证各种设备达到无菌化,特制订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望有关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与生产相关的设备。3 职责3.1生产科负责制订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要求。3.2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实施对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4 设备设置4.1加工用设备和工具的构造应有利于保证食品卫生,易于清洗消毒,易于检查,避免因构造原因造成润滑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他可能引起污染的物质滞留于设备和工具中。4.2容

37、器、工具和设备与食品的接触面应平滑,无凹痕或裂缝,设备内部角落部位应避免有尖角,以免食品碎屑、污垢等的聚积。4.3 设备的摆放应便于操作、清洁、维护和减少交叉污染。4.4 用于生产用工具和容器,应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4.5 所有用于桶、盖处理区及可能接触食品的设备和工具,应由无毒、无臭味或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制造。不与食品接触的设备与工具的构造,也应易于保持清洁。4.6 挂面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不得使用非食品级材质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5 清洗消毒程序5.1加工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安排专人作好记录。5.2 生产完毕后,切断电源、热源,对设备

38、进行整理,清除设备内外的残留物。5.3 设备上可拆下的部分及可移动设备拆下清洗。5.4 设备主体,内部要清洁干净,外部要见设备本色,电器擦拭无油污,设备清洗要擦净边角、缝隙。5.5 设备表面清洁时,先用水(必要时加洗涤剂)擦拭设备表面至清洁,再用干抹布将设备表面擦拭干净。注意不可让水流入电器开关及控制盘内。5.6 用水将设备内外表面及拆下的不检查时干净,再用75%酒精对设备及附件进行全面消毒。纠正预防措施制度1 目的对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 范围适用于产品形成全过程出现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实施纠正和预

39、防措施,并进行验证。3 职责3.1 质检科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部门;3.2 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不合格原因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其有效性;3.3 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4 工作程序4.1 纠正措施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在发生。4.1.1 识别不合格a 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时;b 内部检查发现不合格时;c 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d 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时;e 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时4.1.2 发现不合格原因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产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4.1.3 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a 对某个部门

40、的质量问题,由质检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质量负责人批准,交责任部门负责改进;b 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质检科请示质量负责人,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召开质量问题专题分析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由质检科根据专题会议的决定,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至责任 部门处理、改进。4.2 预防措施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4.2.1 识别潜在不合格质检科要及时分析如下记录:a 供方供货、服务质量情况:公司对顾客满意程度调查情况;b 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记录等;c 过程和产品的特

41、性及趋势。通过以上记录分析,及时了解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服务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消除不合格原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应有效处理顾客报怨和产品不合格。4.2.2 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质检科、生产科会同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和确定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进度,予以实施并做好记录。4.3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控制4.3.1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4.3.2 质检科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实施控制,保证有效,并做好记录,由质量负责人验证。4.4 对有效果的纠正/预防措施若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

42、,应经审批后纳入质量体系文件。4.5 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质检科应对此进行调查,查明未能完成的原因,向质量负责人报告,责任部门无正当理由,应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注: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人:人员是否有资质,是否按照规程操作等等,如果没有,改正措施-培训;机:仪器是否校正,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没有,改进措施-校正、维修等等;料:配制剂是否是否按照要求购买,是否在保质期,如无,改进措施-重新购买或者配置,定期检查;法: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适用于正确的法律法规,如无改正之;环:检测的环境怎样。历史:有没有历史数据说明问题主要以上六个方面,先调查出问题出在哪儿。然后根据问题写出改正的意见。改正的意见要言之有据、针对性强。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 目的保证与食品生产相关人员在进入生产现场符合卫生规定的要求。2 范围适用于进入生产现场本公司职工及相关人员。3 职责生产科负责进入生产现场人员卫生的管理。4 工作程序4.1 公司人员必须有良好卫生习惯,进入生产区域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4.2 人员的健康状况应控制在不影响食品的安全。4.3 洗手消毒方法:1)方法一:先用洗手液洗手,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干手器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