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1006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网络高等教育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学习中心: 海盐学院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土木专业 年 级: 11年 秋 季 学 号: 111350403478 学 生: 徐云芳 指导教师: 王冬梅 完成日期: 2013年 06月 08日内容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也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信誉、效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为实现项目进度、质量目标以及投资计划而进行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其核心和重点始终是质量控制与管理,可以从项目施工准

2、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这三个环节来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控制,其重点是要做到动态管理、全面策划、精心组织施工,并把各专业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努力协调处理好,狠抓施工过程质量,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理论的具体应用的细化,对建筑项目投资和管理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本课题方法模型的建立可以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其质量给予适当的评价,使各项目主体面临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能够在质量发生偏差之后及时合理的纠正偏差,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每道工序和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一般的建筑项目质量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也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建筑工程;项

3、目质量;质量管理目 录内容摘要I第1章 引 言4第2章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52.1质量管理的发展52.1.1质量52.1.2工程质量52.1.3质量管理62.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72.3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72.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82.3.2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92.4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基础工作9第3章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103.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103.1.1质量第一的原则103.1.2人为核心的原则103.1.3预防为主的原则103.1.4质量标准原则113.1.5职业道德规范113.2建筑工程质量形成阶段的控制措施113.2.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113

4、.2.2项目决策阶段123.2.3勘察设计阶段123.2.4施工阶段133.2.5竣工验收及使用阶段163.3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措施173.3.1人的控制173.3.2材料的控制183.3.3机械设备的控制193.3.4施工方法的控制203.3.5环境的控制21第4章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实例214.1 工程项目介绍214.1.1工程概况214.1.2施工环境及气象条件224.1.3工程特点224.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234.2.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234.2.2质量管理制度244.3 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254.3.1运用施工项目质量内容框架体系254.3

5、.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254.4 主要材料和重要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264.5 本工程的控制方案264.6 技术复核和质量改进措施264.7 本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效果26第5章 结论与展望285.1结论285.2展望28参考文献30第1章 引 言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增强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环节。在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中国政府提出扩大内需政策后,新一轮建设项目将先后开工。企业如何有效利用好这些资金,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在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

6、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新的质量管理的程序。通过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证分析,总结归纳出工程项目中影响质量管理的各种因素,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控制、质量改进等方面来强化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事后的检查,转移到事前策划和过程控制上来,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各项质量控制措施顺利施行。最后作者结合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前人的成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真正将质量管理方法有效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中去。希望能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方法,并通过实践使其得到不断的修正与完善。第2章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2.1质量

7、管理的发展2.1.1质量2000版GB/T1900-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综合。2.1.2工程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简称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指满足业主要求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建设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建设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适用性。即功能,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2)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

8、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3)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4)可靠性。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5)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6)美观性。美观性主要是指工程项目的外观造型和装饰艺术。(7)与环境的协调性。是指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不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不影响和破坏周围己建工程功能的发挥),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些质量特性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总体而言,适用、耐久、安

9、全、可靠、经济、与环境适应性,都是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但是对于不同门类不同专业的工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道路建筑等,可根据其所处的特定地域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异,有不同的侧重面。2.1.3质量管理IS09000:2000和GB/T9000-2000对“质量管理”的标准定义是:指导和控制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指导和控制与质量有关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1)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首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即确定质量方针。它体现了该组织成员的质量

10、意识和质量追求,是组织内部的行为准则,也体现了顾客的期望和对顾客做出的承诺。(2)质量目标。依据质量方针,制定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目的,落实质量方针的具体要求就是质量目标的内容。质量目标与其他目标(如利润目标、成本目标等)相协调,构成组织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质量目标应既先进又可行,并按照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进行分解、实施、检查、评价和考核,通过对质量目标体系进行目标管理,在分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保证总目标的达成。(3)质量策划。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落实质量目标的实现。对特定的具体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是质量计划。

11、质量计划通常是质量策划的结果之一。质量计划可用于组织内部以确保相应产品、项目或合同的特殊质量要求,也可用于向顾客证明其如何满足特定合同的特殊质量要求。质量计划一般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应达到的质量目标指标和对所有特性的要求;确定质量控制程序并配备必要的资源:确定采用的控制手段、合适的验证手段和方法;确定和准备质量记录等。(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它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贯穿于产品形成、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每一过程都有输入、转换和输出等三个环节,通过对每个过程的三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让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排除这些过程、环节的技

12、术、活动偏离有关规范的现象,持续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实现具体的质量目标指标,提供质量要求得到满足的信任(质量保证),令顾客业主满意。(5)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要不断提高和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改进是组织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因此可以说质量改进是更高层次的质量管理。在质量改进中,为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是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是为了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良因素,以防止其发生而采取的措旌,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过程的效率;纠正措施则是为了消除已存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良因素,以防止再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为有效改进

13、,必须以客观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有关资料,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应有计划地对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使他们能正确地使用有关的工具和技术,这有助于质量改进项目和活动的成功。2.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由两个方面来决定,一是工程的特点,二是项目的特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即:(1)影响因素多。如立项决策、设计、施工、机械、环境、工艺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2)质量波动大。工程建筑因其复杂性、单件性,不像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那样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

14、、成套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环境以及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所以其质量波动大。(3)质量变异大。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一因素出现了问题,均会影响工程建筑系统的质量变异。如材料规格、品种使用错误、施工方法不当、操作未按规程进行、机械故障和设计计算失误等等,均会形成系统因素的质量变异,产生工程质量事故。(4)质量隐蔽性大,终检局限大。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若不及时检查和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事后表面上质量尽管很好,很可能内部质量就存在质量隐患。(5)质量受投资的影响大。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的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相辅相

15、成的关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2.3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质量检验为主的传统式的质量管理方法,以严格把关为手段,以被动管理的少数专业人员为主要控制力量,因此,施工单位长期存在着抢进度、抓工作量,忽视质量及其相应的管理,从而导致质量事故多、质量通病多、工期拖延、施工成本高、为用户服务差等许多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往往只依赖一年若干次的大检查或上级的行政命令。甚至是从严处罚等手段,来使这些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但不久之后,这些问题又重复出现。大量的事实证明,传统式质量管理方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一种已落后的管理方法,它远不适应科

16、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要以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法 取代它。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即全面质量管理。2.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定义为:把有关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统计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体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施工建成适用、经济、可靠、安全的工程。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如下:(1)面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对象不仅为产品质量,还包括成本、交货期、人员干劲等的质量。(2)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人员培训,在领导重视的前提下,企业中每个员工明确自身在组

17、织中的职责,通过权限下方,实行各级人员的自主管理,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全员参加实现组织整体效果的最佳化。14(3)过程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对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各阶段过程的控制,重视有计划的持续的质量改进,即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系列环节进行系统化管理,将不合格产品消灭在形成过程中。(4)面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而且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方法和人员教育培训等,建立一套质量管理方法体系,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管理。3)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包括以下四点:(1)满足顾客的要求,这是组织生存的理由,顾客是组织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顾客不同,需

18、求不同,从而产品质量要求也不同。(2)用事实进行管理,即不靠直觉,而是根据事实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和管理。(3)对人的尊重,包括尊重顾客和员工。在组织内部,按个人的能力明确个人的职责,并信任其能够完成,同时获取员工的信任,鼓励员工的干劲。(4)PDCA 循环为一个纠偏过程,即计划行动执行计划针对偏差用标准和准则加以检查对偏差的修正。2.3.2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 PDCA 循环法,全面质量管理 PDCA 循环的四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计划阶段,也称 P 阶段,主要是在调查问题的基础上制定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制定目标、方针、活动过程、管理项目和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法。

19、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都要在计划中予以明确,一般应有具体的数量化指标和可操作的措施。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也称 D 阶段,主要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实施、落实计15划中的各项措施。第三阶段:检查阶段,也称 C 阶段,就是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肯定成功的经验,对执行计划的结果进行检测评定。第四阶段:处理阶段,也称 A 阶段,就是把经过实施、检查之后找出的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要加以肯定,总结成文,在以后的工作中执行;错误的做法要引以为鉴,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在本次 PDCA 循环中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彻底的问题要转入下一个 PDCA 循环中加以解决。在每次循环中

20、都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这样反复下去就会使工作不断前进和提高。2.4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项目的用户(顾客、项目的相关者等)提供高质量的工程和服务,令顾客满意,关键是项目的过程和产品的质量都必须满足项目目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和目标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职能和过程,还包括工程项目立项决策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计划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等。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必须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

21、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有机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是随时间、地点、客观条件、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必须是动态的管理。衡量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建筑工程项目系统质量管理的好坏。建筑工程项目系统管理,从主体看是由建筑单位质量管理、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和供应商质量管理组成,从过程看是由前期质量管理、设计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组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都必须从过程本身开始,实际上每一个过程都是由许多子过程组成的,每一个子过程又都有它自己的中间产品或服务。过程可以是一项工作或一组工作,还可以使项目管理中的行政事务工作程序。每一个过

22、程都有它自己的内部顾客和要生产的产品或要提供的服务。第3章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3.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3.1.1质量第一的原则“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处理投资、进度、质量三者的关系时,应该始终把质量第一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的适用性及经济性,更重要的是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在工程建设中,始终要把质量第一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3.1.2人为核心的原则人作为建设工程的主体,在建设工程中充当了决策者、管理者、设计者、操作者等一系列的身份,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活动、技能水平等各方面都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应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以人为核

23、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提高质量意识、技能水平,控制各个岗位人的工作质量,从而控制建筑工程的总质量。3.1.3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工程建设阶段,是动态的,主动的,可预防的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及强制标准,充分分析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如果质量控制只重视事后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事前和事中控制。3.1.4质量标准原则质量标准是衡量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是评价产晶质量的尺度。通过质量检验与质量标准对照,才能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

24、关标准及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就必须进行返工、加强等处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使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更加明确。3.1.5职业道德规范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各个岗位的人员都要遵守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监理人员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监督力量,要尊重事实、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以数据资料为依据,客观、公正的处理质量问题。3.2建筑工程质量形成阶段的控制措施3.2.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提高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从事可行性研究的人员要真正树立为国家、为建设业主服务的精神,熟悉国家和地方对项目建设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准确掌握有关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技

25、术,真正做到科学地、独立地、不受任何干扰地把握好产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为社会提供质量精良的产品。对项目做好充分的、全面的调查。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工艺布局、产业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严格资质审查。可行性研究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对承担可行性研究任务的单位,应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以达到技术上的保证。可行性报告涉及经济、技术、工程、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编写可行性报告的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进行编写,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保障。落实责任制。要对有关设计、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以分调动他们的

26、积极性,保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研究成果。建立保证措施和保证体系。投资者应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与委托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咨询公司或设计院签订合同,建立保证措施和保证体系,并对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看其是否满足合同的要求,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真正实现对投资的控制。3.2.2项目决策阶段采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优选建设方案。项目决策要把握市场需求发展的趋势,在可靠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益,风险大小,遵循先进性、可行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原则进行全面的分析,优选建设方案。多方参与,民主决策。尤其是公共建设项目,其决策表现出行政力量较强

27、,公众力量较弱的形式,要加强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听取民众的意见,保障项目能顺利开展,发挥经济效益。建立后期评价体系。在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之后,从工程项目投资效果、技术措施、经济效果、使用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判断决策的正确性。项目决策成功,可以给予决策者奖励;项目决策失误,要追究相关决策者的行政和法律责任。3.2.3勘察设计阶段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责任制度,强化企业的自律机制。勘察设计单位要对建设项目在合理使用年限内的勘察设计质量终身负责。要把质量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单位法人、设计人员和有关人员。要按照09000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并保证其正常有效地运行。开展勘察设计服

28、务,优化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聘请权威专家或委托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勘察设计、评估、方案优化和设计复核,是提高投资效益、保证质量的有效途径。建立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审查,是政府对设计成果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强制性措施,这项制度己经列入行政法规,应当坚决执行。政府的设计审查是以法律、法规、强制标准为依据,以保证安全、环境等公众利益为目的,以委托有资格的单位为载体的政府行为。最近,建设部颁发了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明确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文件的要求,制定审查办法,明确有资格的审查单位,配备合

29、格的审查人员,切实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专业工程也应尽快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逐步建立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保险制度。建立设计保险制度,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有利于规范勘察设计市场,也是加入“”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目前深圳市己经开始实施设计保险,北京、上海即将开展试点。要强化政府的质量监督。政府的质量监督除了组织好施工图设计审会外,另一项即要的职责是要依法严肃查处质量责任事故和违规事件,追究质量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应该强调指出,强制性标准是技术法规,对不执行强制性标准的,不管是否发生质量事故,都要严肃依法处理。但这并不妨碍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采用新技术(可通过适当程序批准),同时对于质量事故也应该

30、区分是责任事故,还是因采用新技术而难以完全避免的失误,保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M。3.2.4施工阶段严格审核施工承包单位资质。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保障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了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不同资质的施工单位必须在相应资质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不得超越经营范围。在招投标阶段,根据工程类型、规模和特点,确定参与招投标的资质等级,选择符合资质条件,企业质量管理不断向上发展的企业。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查。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与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不做认真分析,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直接把其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生搬硬套,导致出现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合理的情况。施工组织

31、设计对外作为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对内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依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时,主要从施工组织设计的规范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技术方案的先进性,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的可行性。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施工中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承包单位要对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通过抽检建筑方格网、水准点及标桩埋设位置等对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施1平面布置应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合理布置,要有利于保证施工正常、顺利的进行,要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对场区的道路、排水、器材存放、给水

32、供电、混凝土供应等方面予以重视。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指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或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表51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点工程测量定位标准轴线桩、水平桩、龙门板、定位轴线、标高地基、基础基坑(槽)尺寸、标高、土质、地耐力、基础垫层标高,基础、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规格、数量,基础墙皮数杆及标高、杯底弹线砌体砌体轴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数量,砌块排列模板位置、尺寸、标高,预埋件位置,预留孔洞尺寸、位置,模板强度及稳定性,模板内部清理及湿润情况钢筋混凝土水泥品种、标号,砂石质量,

33、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比例,混凝土振捣,钢筋品种、规格、尺寸、搭接长度,钢筋焊接,预留孔洞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位置,预制构件吊装或出场(脱模)强度,吊装位置、标高、支撑长度、焊缝强度吊装吊装设备的起重能力、吊具、索具、地锚钢结构翻样图、放大样焊接焊接条件、焊接工艺装修视具体情况而定组织图纸会审。由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图纸会审,首先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和图纸,设计特点,对施工的要求。然后由施工单位指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设计单位的要求,通过三方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写出会议纪要交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对纪要中提出的问题,用书面形式进行解释或提交设计变更通知制。做好技术交

34、底。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清楚的了解技术交底中的要求和旌工步骤,避免造成工程质量有隐患或工程返工等情况。每个施工企业应该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交底的相关制度和措施,让实际操作的工人明确他所负责的工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质量通病问题,切合实际的技术交底可以避免那些低级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涉及到从事作业活动的操作人员和进行管理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操作人员的配备数量要求满足作业活动的需要,保证作业能两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有持续序的进行;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要落实管理责任,明确管理要求,管理要到位;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如电焊工、

35、起重工、爆破工等),必须持证上岗。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施工单位是施工质量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者,工程实体质量与施工单位的一系列施工活动息息相关。在工程施工工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做好质量自检工作。作业活动的活动者在作业结束后必须自检;不同工序交接、转换必须由相关人员交接检查;承包单位专职质检员进行专检。做好技术复核工作。凡涉及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都应该严格进行技术复核工作,以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难以补救的危害。例如:工程的定位、标高、预留孔洞的尺寸及位置、混凝土配合比、管线的坡度等。施工单位将技术复核的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后,才能进行后续相

36、关的施工。严格履行工程变更手续。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的变化、建设单位的要求或设计原因,均会涉及到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可能来自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凡是需要变更的,必须履行工程变更手续,提出变更申请,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有关方面的研究,确认其变更的必要性,通过审核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布变更指令方能生效予以实施。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检验工作。工程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因此,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整体的质量,必须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工序施工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控制工序操作过程的质量,即检查工序施工中操作程序、操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加强工序质量

37、的检验评定。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工作。要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就要首先保证施工过程中中间产品的的质量。施工过程中对其后续工作的质量影响较大的重点环节,要作为质最验收的重点。如基槽开挖验收要有勘察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及主管质量监督部门参加;隐蔽程必须验收合格才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要考虑设备性能及设备数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及保证。机械设备的形式要与施工对象的特点及施工工艺要求相适应;机械设备的数量要保证施工工作连续正常的开展,同时要防止因出现机械故障而造成工作中断的情况。做好半成品、成品保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半成品、成品的保护工作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避免因

38、保护不当造成操作损坏或污染,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成品保护的一般措施包括:防护、包裹、覆盖、封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级配管理质量控制。建设工程中,由于不同原材料的级配,配合及拌制后的产品对最终工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做好级配管理质量控制。使用的原材料质量要符合要求,本身的级配也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施:单位先要进行理论配合比设计,进行试配试验后,确认23个能满足要求的理论配合比并附带原材料质量证明资料、现场试块抗压强度报告等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审查确认后,予以批准。现场作业实际配合比要符合理论配合比,如果作业条件发生了变化要及时进行调整。 3.2.5竣工验收及使用阶段施上单位做好自检、自评工

39、作。当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首先要做好自检、自评工作,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完善竣工材料,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申请竣工验收。复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对于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对检验资料进行全面的复查,不得缺检漏项,对于补充进行的见证抽样检验报告也要复核。对主要使用功能进行抽查。使用功能的检查是对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最终质量的综合检查,使用功能关乎用于的切身利益,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抽检项目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共同商定,并用计量、计数的抽样方法确定检查部位。观感质量检查。验收人员根据质量标准对建筑物外观进行检查,常采用看、摸、敲、照等方法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对质量缺

40、陷的处理。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对质量不符合验收标准,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部位,根据其质量问题,采取加固、补强、返修等一系列措施,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某些工程质量缺陷虽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或标准,但经过分析、论证,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或经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经复核验算,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可以不做处理。通过返修,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不予验收。竣工验收备案。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工程竣工报告及相关的工程资料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做好施上现场清理工作。工程交工后,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机具、暂设工程、建筑残土、剩余构件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拆除运走,达到场清地平。规范用

41、户行为。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要合理正确的进行使用。用户不得破坏原有承重结构,不能拆改原承重墙,不能在结构上随意剔凿、开洞;对非承莺隔墙进行改动,须经过物业部门、设计部门同意批准。不得在公用部分乱搭乱盖,堆放杂物,保证外观整洁;不得超出设计范围增加楼地面及屋面荷载,不得拆卸水、电、气等公共设施。质量保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属于保修范围的,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更换,由责任单位负责赔偿损失。3.3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措施3.3.1人的控制提高人的素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的思想素质。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层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和程质量的关键。施

42、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加强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对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新规范,新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季节性施工交底,使全部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对劳务队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宣传动员。对特殊工作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健全岗位责任制,提高人的质量意识。明确规定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能及其责任

43、,明确各种岗位的工作内容、数量、质量和应承担的责任等,并予以严格执行,以保证各项业务活动能有质有序的进行。引入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从人的业务水平、思想素质、行为活动、违纪违章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引入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促进人员的不断进步,优胜劣汰,把住用人关,让人的流动始终处于全面受控状态,从而靠人去实现质量目标。3.3.2材料的控制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要从源头上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优选材料生产厂家,大宗器材或材料的采购应当实行招标采购的方式。承包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在采购订货前应向

44、监理工程师申报,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采购订货。对于某些材料,如瓷砖等装饰材料,订货时尽量一次性备足,避免出现分批采购出现色泽不一的质量问题。材料搬运、存放质量控制。材料在搬运、贮存或保管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会影响材料的质量,甚至造成材料的报废。不同的材料应该根据材料特性,选择适宜的搬运工具、防护措施,安排适宜的存放条件,以保证存放质量。保持材料标识,以确保对原物质质量状况的可追溯性刚。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现场,需复检的材料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

45、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收发料具手续齐全。超出限额时,须办理手续,说明超用原因,经批准后方可领用。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材料人员要进行跟踪监督,使用要求工完场清,严禁乱丢乱放。材料使用后,余料必须回收,钢筋、模板、木方、混凝土、包装等回收到指定地点。图51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图3.3.3机械设备的控制从源头控制,严把采购关。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采购工作,建立机械设备采购制度,优选供货厂家,购置的建筑机械设备应当具备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作用说明书。严禁购置和租赁国家明令淘汰、规定不准再使用的机械设备。严禁购置和租赁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机械设备。

46、严格机械设备进场制度。设备进场时,监理机构要对机械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技术性能、设备状况进行现场核对,保证投入生产作业的机械设备字性能、数量及设备状态能够满足正常施工的要求。有特殊安全要求要求的设备进场后,须经当地劳动部门鉴定,符合要求并办好相关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从而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实行“三定”制度。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主可上岗作业。贯彻“人机同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建立机械档案,做好日常保养维修。做好机械设备原始技术资料和

47、交接验收凭证、历次大修改造、运转时间、事故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的记录,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出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维修,避免因机器故障影响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按照说明书进行保养、润滑、检修,加强设备的贮存、保管,以维护养护为中心,以维修为辅助,从而达到正常使用的目的。建立健全机械使用制度,合理使用施.机械。建立交接班制度,交接完善后方可开始工作。配合机械作业辅助人员,听从指挥,应密切配合。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施工机械51。图52机械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3.3.4施工方法的控制遵守施工顺序。分部工程一般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