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1199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一、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的核准文件,参与资源整合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资源整合后矿名及隶属关系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9号文件关于晋城市泽州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210kt/a提升至450kt/a,矿区面积不发生变化,井田面积1.244km2,批准开采3号煤层,行政区划属泽州县下村镇管辖。兼并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属于山西泽州天泰煤业股份公司。2012年7月16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对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

2、400002009111220043330,生产规模为450kt/a,矿区面积为1.2435km2,批采3号煤层。2010年,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版),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188号文对该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分局晋煤监局字【2010】66号文对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版)进行了批复。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599号对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进行了批复。开工建设后,由于新增轨

3、道大巷布置、首采区工作面布置及矿井轨道暗斜井辅助运输方式等原因,该矿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版II)。2011年5月,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便字【2011】254号文对该初步设计变更进行了批复。为了进一步优化回风立井、工作面布置等,我院受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委托编制完成了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版II)变更说明。2012年7月,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安字【2012】802号文对该初步设计变更进行了批复。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分局晋煤监局字【2012】92号文对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

4、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修改版)进行了批复。矿方在基建过程中,结合已形成的井巷工程、土建工程和机电设备招标采购情况,同时,为了满足煤炭行业新政策、新标准及各专项设计等要求,该矿委托我院编制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对初步设计进行变更。二、矿井建设进展情况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底将达到联合试运转条件,矿井基本建设情况进度情况如下:(一)矿建工程进展情况截止2014年6月底矿井一至三期矿建工程、安全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3101首采工作面已掘成,具体情况如下:1、已完工程一期工程:新掘回风立井,主立井、副立井扩掘工程施工;二期工程:井

5、底车场及主要硐室(井底煤仓、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主副水仓、管子道、消防材料库、永久避难硐室、暗斜井绞车硐室),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等工程。三期工程:首采工作面顺槽、切眼等工程。2、剩余工程:采区运输巷70m;采区轨道巷70m;采区回风巷80m;3102接替工作面顺槽掘进工程。(二)土建工程进展情况该矿截止2014年6月底矿井地面土建工程已完工。(三)机电安装工程进展情况该矿截止2014年6月底矿井机电安装工程已完工。结合以上剩余工程量,预计剩余工期为2个月。三、编制设计的依据1、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设计委托书。2、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

6、7月换发的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3330采矿许可证;3、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9号文件关于晋城市泽州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4、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09】83号文件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5、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0】147号文件关于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抽放工程设计的批复;6、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286号文件山西晋城和瑞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7、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188号文件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

7、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的批复;8、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分局晋煤监局字【2010】66号文件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9、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599号件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10、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综字【2011】679号件晋城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11、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安字【2011】254号文件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12、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安字【2012】

8、802号文件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版II)变更的批复;13、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监察分局文件晋煤监局字【2012】92号文件关于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修改版)的批复;14、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编制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编号:晋煤监检20120604-MB-E1963;15、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编制的煤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编号:晋煤监检20120604-MR-E1963;16、国家现行有关煤炭工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政策,现行相关产业技术政策和规定。四、变更前后对照表序号本次变更设计前本次变更设计后变更理由1

9、轨道暗斜井倾角18,长度100m轨道暗斜井倾角19,长度85m受断层影响,施工过程中调整2矿井移交生产时,新增井巷工程总长度4471m,其中煤巷3923m,万吨掘进率99.36m。新增掘进总体积43303m3。矿井移交生产时,新增井巷工程总长度5455.4m,其中煤巷4911.4m,万吨掘进率121.23m。井巷新增掘进总体积59151.06 m3。3过渡支架采用ZFG3200/16/24型支架,乳化液泵站采用 MRB125/31.5C型。 过渡支架采用ZF3200/16/24型支架,乳化液泵站采用 BRW200/31.5型。 根据三机配套4矿井通风总配风量为64 m3/s,矿井容易时期最大负

10、压为1305.62Pa,困难时期最大负压为1966.34Pa;矿井容易时期等积孔为2.11m2,矿井困难时期等积孔为1.72m2。矿井通风总配风量为64 m3/s,矿井容易时期最大负压为1284.69Pa,困难时期最大负压为1919.12Pa;矿井容易时期等积孔为2.12m2,矿井困难时期等积孔为1.74m2。调整采区巷长度,重新计算5运输大巷采用一部DTL80/30/275型带式输送机:运量300t/h, P=75kW2运输暗斜井装备1部DSJ80/30/55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距离长130m,倾角18,运量300t/h,电机功率55kW。考虑运行维护,本次变更为倾角18的暗斜井和近水平的运输

11、大巷采用两部带式输送机运输。6运输大巷装备1部DSJ80/30/255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距离长610m,倾角23,平均2.5,运量300t/h,电机功率255kW。7辅助运输设备:1、 轨道大巷为JD-1型调度绞车2、 轨道暗斜井为JYB-1.2防爆提升绞车3、 采区轨道巷为JD-1型调度绞车4、 回风顺槽为JD-1型调度绞车辅助运输设备:1、轨道大巷为JD-2.5型调度绞车2、轨道暗斜井为JTPB-1.21.0P防爆提升绞车3、采区轨道巷为JD-1.6型调度绞车4、回风顺槽为JD-1.6型调度绞车考虑井下大巷局部坡度较大,辅助运输设备经计算后重新确定,轨道暗斜井实际招标型号与原设计不一致,参

12、数不变,满足要求。8主立井提升机电控型号为2JK-2.51.5/11.5型绞车配套电控变更后为ZTKG-PLC-BPL型变频电控订购型号变化,参数和功能不变,满足要求。9主立井井底煤仓给煤机为K-3型,功率7.5kWGMW-3型给煤机,功率7.5kW订购型号变化,参数不变10副立井提升设备选用2JK-3/31.5型双滚筒提升机,功率280kW,电压6kV,电控系统选用KTJ-P型电控设备。副立井提升机实际招标购买型号为2JK-31.5型,电控型号为JKB/JBP-NT型电控,其他参数不变。订购型号变化,参数和功能不变,满足要求。11主要通风机选用FBCDZ-6-19B型,电机功率2185kW,

13、一台工作,一台备用。FBCDZ19型,电机功率218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订购型号变化,参数不变。矿井所需风量不变,满足要求。12采区排水设备为两台MD46-306型水泵,额定流量46m3/h,额定扬程180m,功率45kW矿方实际招标购买为三台MD46-307型水泵,额定流量46m3/h,额定扬程210m,功率45kW根据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变更13选用2台FHOG210A型单螺杆风冷式空气压缩机,单台额定排气量26m3/min,额定排气压力0.85MPa,配用电机功率160kW,电压等级380V。1台工作,1台完好备用。矿方实际购买2台ERC-200SAL型空压机,参数不变。在轨道

14、大巷和采区轨道巷增加1084的无缝钢管1100m,在回风大巷和采区回风巷增加1084的无缝钢管1400m,在辅助进风巷和辅助回风巷铺设683的无缝钢管1600m用来抢险救灾。空压机实际订购型号变化,参数不变。另外根据新的“六大系统”要求,在所有避灾线路上增设压风管路141、筛分楼设ZSG2-1845双层振动筛和ZSG-1845单层振动筛两次筛分,将原煤分为+100mm大块、50100mm中块、1350mm小块以及-13mm末煤四个品种。大块、中块和小块经转载带式输送机进入各自的储煤场存放,末煤经转载带式输送机进入筒仓存放。2、储煤场容量为6000t,每个筒仓容量为1000t,总容量8000t,

15、缓冲生产天数为5.8天1、原煤经蓖条筛和3YA-1545三层直线振动筛(已有振动筛,改为一层,=13mm,P=15kW)分为+50mm,1350mm小块和013mm末煤,+50mm经拣矸后进入大块斜坡仓存放,1350mm小块经拣矸后运至块煤封闭储煤棚,拣出的矸石经矸石带式输送机运至矸石池。末煤经带式输送机运至筒仓存放, 2、末煤筒仓容量3000t,小块封闭储煤棚容量3000t,大块斜坡仓容量50t,总容量6050t,缓冲天数4.4天,满足要求。根据环保要求系统优化15全矿负荷情况:全矿用电设备总台数:72台用电设备工作总台数:58台用电设备总容量:4625.60kW用电设备工作容量:3668.

16、00kW全矿最大负荷有功功率:2417.83kW全矿最大负荷无功功率:2221.82kVar全矿负荷情况:用电设备总台数:94台用电设备工作总台数:71台用电设备总容量:5422.70kW用电设备工作容量:4003.10kW全矿最大负荷有功功率:2604.60kW补偿无功容量:1900 kvar补偿后全矿最大负荷无功功率:564.79kvar结合其它专业变化后的负荷进行变更。16一回路引自矿井工业场地东南方向的丹凤35kV变电站870、10kV母线段,供电距离1km,导线型号为LGJ-185型钢芯铝绞线;另一回路引自矿井工业场地南方的下村110kV变电所575、10kV母线段,供电距离5km,

17、导线型号LGJ-185型钢芯铝绞线。该矿双回路电源一回路引自丹凤35kV变电站870、10kV母线段,供电距离1.3km,导线型号为JKLGYJ-185 型钢芯铝绞线;另一回路引自大阳35kV变电站860、10kV母线,架空导线选择LGJ-185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4.3km。重新签订了高压供电合同。17主副井绞车配电S9-800/10 10/6.3型油浸式变压器S11-800/10 10/6.3型油浸式变压器装备了更加节能的变压器18矿井安全监控系统:KJ120N型矿井安全监控系统:KJF2000N型按专项设计变更,分站、传感器的布置变化,新增避难硐室监控19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KJ12

18、2型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KJ222(A)型按专项设计变更20煤炭产量监控装置:DT-KC2000型煤炭产量监控装置:KJ219型按专项设计变更21通讯联络系统装备:HJK-120型数字程控交换机通讯联络系统装备:SH-3000DS矿用程控通讯系统,容量300门。KT162矿用无线通讯系统。KTK113煤矿井下数字广播系统。按专项设计变更22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为3395.28m2,其中新建建筑面积为2179.72m2。工业建(构)筑物总体积为:22453.80 m3, 其中新建建筑体积为17264.65m3。新建带式输送机栈桥长度为124m;行政、公共建筑总面积为4554.48m2,其中新

19、建建筑面积为1970.40m2。工业场地行政、公共建筑总体积为15029.81m3,其中新建建筑体积为6502.32m3。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为6002.57m2,其中新建建筑面积为4787.01m2。工业建(构)筑物总体积为:41467.54 m3, 其中新建建筑体积为36278.39m3。新建带式输送机栈桥长度:247m;行政、公共建筑总面积为5196m2,其中新建建筑面积为2611.92m2。工业场地行政、公共建筑总体积为18216.96m3,其中新建建筑体积为9689.47m3。23矿井水处理设备:原设计采用一体化净水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一体化净水器型号为ZNYG-10型,两台。

20、矿井水处理设备: FA-30型全自动净水器两台,单台处理量30 m3/h,最大处理能力1440 m3/d。考虑后期涌水量有增加的可能,提高安全系数,增大水处理能力24污水处理系统:原设计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生物法深度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处理能力10m3/h。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系列,工艺采用较为成熟的“A/O”二级生化处理的工艺。处理能力为10m3/h。根据环保要求25原设计地面供水设施:地面清水水池1座:V300m3(圆形钢筋砼,D=10m,H=4m);加压泵房水池1座:V9.0m6.0m3.6m;地面供水设施:地面消防水池1座:V300m3(圆形钢筋砼,

21、D=10m,H=4m);静压水池1座:V300m3(圆形钢筋砼,D=10m,H=4m);备用水池1座:V200m3(圆形钢筋砼,D=8m,H=4m);加压泵房水池1座:V9.0m6.0m3.6m;考虑分水质供水,增加静压水池及其备用水池26原设计全矿井热负荷分别为:1.工业场地建筑物热负荷:Q1=105.58104W2.浴室洗澡用热负荷:Q3=26.56104W3.井筒空气加热热负荷:Q4=259.20104W总计Q=391.34104W全矿井热负荷为:1.工业场地建筑物热负荷:Q1=105.81104W2.浴室洗澡用热负荷:Q3=26.56104W3.井筒空气加热热负荷:Q4=174.491

22、04W总计Q=306.86104W建筑物尺寸发生变更,建筑物采暖热负荷变化;井筒防冻计算参数选用最新规范数据,室外计算温度变化,井筒防冻热负荷变化。27井筒防冻设备:原设计在主立井热风炉房内设矿用立式热风炉1台,型号为JRF-150,额定供热量为150万大卡,满足主立井井口防冻需求。在副立井空气加热室内设蒸汽型热风机组1台,型号为KRFJ-25/40/5.5-Z,额定供热量为1425000W,满足副立井井口防冻需求。井筒防冻设备:主立井井筒防冻计算耗热量为83.50104W ,设计算用SJK-25/60/2.0-Q两台,总计额定供热量为129.2104W,满足主立井井口防冻需求。副立井井筒防冻

23、计算耗热量为94.63104W ,设计算用SJK-25/60/2.5-Q两台,总计额定供热量为169.47104W,满足副立井井口防冻需求。热风炉为淘汰产品,变更为热风机组;根据最新规范,采暖计算温度变化。28锅炉房设备:原设计在主井工业场地内利用已有锅炉房2座,一号锅炉房内一台炉型号为SZL1.4-1.25-95/70-A常压热水锅,额定供热量为140104W。二号锅炉房内一台型号为DZL1-1.0-A蒸汽锅炉,额定蒸汽供应量为1t/h,折合供热量70104W,满足浴室用热需要,锅炉全年运行。在副井工业场地内新建锅炉房1座,锅炉房内布置一台蒸汽锅炉,型号为DZL2-1.25-A,额定供热量1

24、40104W,用于满足副立井防冻用热需要,锅炉仅冬季运行。锅炉房设备:变更后在工业场地内布置一座锅炉房,锅炉房内新增两台锅炉,型号分别为DZL6-1.25A,一台,额定供热量420104W,用于满足冬季井筒防冻及建筑物采暖热负荷,仅采暖期运行; SZL1.4-1.25-95/70-A型一台,额定供热量140104W,用于满足浴室用热,全年运行。根据环保要求,原设计热风炉变更为空气加热机组,用热负荷并入锅炉房。29原设计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总造价为:9401.99+392=9793.99万元。本次设计变更后总造价为21434.29万元。其中:井巷工程投资为5531.05万元;土建工程

25、投资为3134.37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投资为7335.08万元;安装工程投资为2387.78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投资为1810.16万元,基本预备费投资为1235.85万元。井巷工程量增加,建筑物尺寸发生变化、面积增加,依据各专业设备型号变化及政策性新增六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设备,指标变化、建设情况变化。导致费用增加。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资源整合前各矿现状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二节 资源整合前各矿现状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二章 资源整合的条件第一节 资源条件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二、地质构造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三、煤层及煤

26、质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一)顶底板条件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二)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1、瓦斯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该矿属高瓦斯矿井。2、煤尘及煤的自燃根据2012年9月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对3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晋煤监检【2012】0604-MB-E1963)和煤自燃倾向性(晋煤监检【2012】0604-MR-E1963)的最新检测报告,结果:火焰长度0mm,无爆炸性;煤的自燃等级为III级,不易自燃煤层。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3、地温、地压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五、井田水文地质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六、对井田地质勘探程度的评述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二节 外部条件一、外

27、运条件分析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二、水源情况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三、电源情况变更设计前矿井采用双回路架空线路供电,两回路供电分别引自丹凤35kV变电站870线和下村110kV变电站575线,采用10kV架空线引入。因下村110kV变电站无10kV供电间隔,设计变更矿井采用双回路架空线路供电,两回路供电分别引自丹凤35kV变电站和大阳35kV变电站,采用10kV架空线引入。四、征购地情况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五、市场分析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三节 资源整合条件综合评述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三章 井田开拓第一节 资源兼并重组前开拓开采现状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二节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一、

28、井田境界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7月新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3330),井田面积为1.2435km2,批准开采3#煤层,开采深度由730m600m标高,生产规模为450kt/a。井田拐点坐标见表3-2-1。表3-2-1 井田拐点坐标表拐点号1980西安坐标系XY3#煤层13950295.1438383595.7223950052.0538384512.6133949678.5338384495.1743949681.2938384304.2253949481.3238384300.6963949508.3638382531.3273949923.6

29、738382526.0083950216.4838382600.9793950006.9938383400.86二、资源/储量原设计兼并重组整合后全井田3煤层保有资源/储量9773kt。经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9722kt,矿井设计储量为7632k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5175kt。由于原设计采区回采率已达到国家发改委下发的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厚煤层不低于78%的要求,故本次变更设计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三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为8.2a。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四节 井田开拓一、井田内地质构造、老窑范围、煤层及水文条件、资源整合前各矿采空

30、区等对开采的影响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二、井田开拓方案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三、井口数目和位置的选择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四、水平划分及阶段垂高的确定及各水平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五、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和位置选择变更设计前过断层轨道暗斜井采用半圆拱型断面,倾角18,长度100m,净宽3.6m,直墙高1.4m,净断面积10.13m2,料石砌碹支护(每隔40m设一躲避硐)。因受断层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条件进行调整,采用半圆拱型断面,倾角19,长度85m,巷道支护及断面不变。变更设计前轨道大巷采用梯形断面,上宽2.8m,下宽3.2,净高2.5m,净断面7.5m2,11号矿用工

31、字钢棚支护。铺设30kg/m的钢轨轨道。因轨道大巷北侧为采空区,顶板压力较大,变更设计采用11号矿用工字钢双钢棚支护,巷道断面保持不变。其它大巷均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六、矿井各水平、煤层、上下山和采区的开采顺序,第一水平采区划分和配采关系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七、“三下”煤柱的留设及村庄搬迁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五节 井筒一、井筒用途、装备及布置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井筒特征见表3-5-1。表3-5-1 井筒特征表序号井筒特征井筒名称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1井筒坐标纬距(X)3950261.8833950450.3053950334.348经距(Y)19655782.21619655648.

32、31819655967.9012提升方位角/()3井筒倾角/()9090904井口标高/m+952.209+981.915+943.4555井底标高/m+669+680+7006井筒深度或斜长/m2833022437井筒直径或宽度/m净5.55.04.0表土掘进(基岩)6.5(6.1)6.0(5.6)5.0(4.6)8井筒断面/m2净23.7519.6312.56表土掘进(基岩)33.17(29.21)28.26(24.62)19.63(16.61)9井壁结构厚度/mm500(300)500(300)500(300)材料料石砌碹料石砌碹料石砌碹10井筒装备装备2JK-2.5.5/11.5提升机

33、、2.5t箕斗、梯子间装备2JK-31.5/30E双滚筒提升机、4t罐笼配平衡锤、梯子间梯子间二、井壁结构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六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一、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二、空重车线长度的确定、列车运行及调车方式、车场通过能力的计算(采用矿车做主运输时计算)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三、井底车场硐室原设计主立井井底设井底煤仓、管子道、中央水泵房及变电所、水仓、消防材料库和火药发放硐室,并布置有清理洒煤斜巷。副立井井底设等候硐室。表3-6-1 变更设计前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量表序号巷道名称支护形式支护厚度断面巷道长度掘进体积辅轨净掘轨型长度1井底车场(新掘)砌碹30011.88

34、14.74701032181502管子道(已有)砌碹3005.457.493022518303井底水仓(已有)砌碹3004.05.9888526181084水泵房及变电所(已有)砌碹30013.0816.1350806505消防材料库(已有)砌碹30010.1312.823294206等候硐室(新掘)砌碹300607井底煤仓(已有)砌碹30012.5616.61203328清理洒煤斜巷(已有)砌碹3005.457.49100749合计4164024变更内容:因变更设计前消防材料库距离副立井较远,材料运输不方便,设计变更利用原设计永久避难硐室作为消防材料库。因变更设计前永久避难硐室位置巷道长度不

35、能满足要求,设计变更在副立井附近新掘一井下70人永久避难硐室,矩形断面。避难硐室生存室长30m,净宽4.0m,面积120m2;每侧过渡室长5.0m,净宽4.0m,面积20m2,避难硐室总长度54m,设计硐室避险人数为70人,硐室采用锚网喷支护。其它硐室均按变更设计前位置布置,结合在施工期间对各硐室进行优化和补充,形成工程量、支护方式与原设计不一致,具体变更后的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量详见下表。表3-6-2 变更后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量表序号巷道名称支护形式支护厚度断面巷道长度掘进体积辅轨巷道坡度煤岩硬度水沟长度净掘轨型长度1井底车场(新掘)砌碹30011.8814.74104157918200水平3

36、1052管子道(已有)砌碹3005.457.49302251830254-6303井底水仓(已有)砌碹3004.05.988852618108水平4-64水泵房及变电所(已有)砌碹30013.0816.135080650水平35消防材料库(已有)砌碹30010.1312.82329420水平36等候硐室(新掘)砌碹3006.4010.0556563水平7井底煤仓(已有)砌碹30012.5616.6120332904-68清理洒煤斜巷(已有)砌碹3005.457.49100749184-69永久避难硐室(新掘)锚网喷10012.0016.1054869水平4-6合计5326033135第四章 大

37、巷运输及设备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一、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二、主要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坡度及钢轨型号变更设计前过断层轨道暗斜井采用半圆拱型断面,倾角18,长度100m,净宽3.6m,直墙高1.4m,净断面积10.13m2,料石砌碹支护(每隔40m设一躲避硐)。因受断层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条件进行调整,采用半圆拱型断面,倾角19,长度85m,巷道断面及支护不变。其它大巷均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第二节 矿 车一、矿车选型井下轨道运输选用1t标准矿车和1t材料车,1t平板车,3t平板车、16t平板车。矿用车辆规格见表4-2-1。表4-2-1 矿车规格特征表名称型号名义载重(t)

38、最大载重(t)轨距(mm)轴距(mm)外型尺寸(mm)自重(kg)1t矿车MGC1.1-6A1600550200088011505921t平板车MP1-6A1.02.0600550200088011504641t材料车MC1-6A1.02.0600550200088011504943t平板车MPC3-63.05.56002400105041553016t平板车MP16-61660055027001200300811二、矿车数量本矿达产时固定矿车数量按排列法确定,数量见表4-2-2。表4-2-2 矿井达产时各类矿车数量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1t矿车MGC1.1-6A辆40利用原有2

39、1t平板车MP1-6A辆8利用原有31t材料车MC1-6A辆8利用原有43t平板车MPC3-6辆4利用原有516t平板车MP16-6辆10新购矿井达产时共配备了1t、3t、16t系列矿车70辆。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变更设计前3101工作面运煤系统流程:3101工作面原煤3101运输顺槽(DSJ-800/30/255型带式输送机)采区运输巷(DTL80/30/4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大巷(DTL80/30/275型带式输送机)转载运输巷(DTL80/30/22型带式输送机)井底煤仓K-3型给煤机主立井(2JK-2.51.5型提升机)地面生产系统。变更设计前运输大巷采用一部DTL80/30/275型

40、带式输送机运输(运输倾角为118),考虑运行维护,本次变更为倾角18的暗斜井和近水平的运输大巷采用两部带式输送机运输。运输顺槽、采区运输巷和转载运输巷只是实际招标购买型号发生变化,主要技术参数不变,满足要求。变更后3101工作面运煤系统流程:3101工作面原煤3101运输顺槽(SSJ-800/30/255型带式输送机)采区运输巷(DSJ80/30/4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暗斜井(DSJ80/30/55型带式输送机)运输大巷(DSJ80/30/255型带式输送机)转载运输巷(DSJ80/30/22型带式输送机)井底煤仓GMW-3型给煤机主立井(2JK-2.51.5型提升机)地面生产系统。一、运输暗

41、斜井带式输送机验算:运输暗斜井装备1部DSJ80/30/55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距离长130m,倾角18,电机功率55kW。因采区无缓冲煤仓,考虑工作面采煤机峰值煤量和掘进煤量,带式输送机小时运输量按Q=300t/h计算。验算如下:(一)、简化后的带式输送机布置图如下所示:(二)带宽验算1、按运行能力确定带宽:式中:Q运输量,t/h;V胶带速度;倾角系数,;散煤容重,。2、按原煤的最大粒度确定带宽式中:原煤的最大粒度,取。根据计算,选择带宽为800mm的带式输送机,满足要求。(三)、圆周力计算:传动滚筒圆周力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C附加阻力系数;FH主要阻力,物料、输送带及托辊等运行引起的阻力,

42、N;FS1主要特种阻力,托辊前倾及导料槽引起的阻力,N;FS2附加特种阻力,清扫器、犁式卸料器等引起的阻力,N;FSt输送机倾斜阻力,N。1、主要阻力式中:FH主要阻力,N;f模拟摩擦系数,电动工况时取f=0.03;L输送机头尾滚筒中心距,m;每米物料重,带式输送机小时运输量按Q=300t/h计算; 上部托辊组选用=108mm托辊, ;下托辊组选用=108mm托辊,;胶带为PVG680S型橡胶面整芯带,带强680N/mm,每米带重。由此,经计算得2、主要特种阻力不选用前倾托辊,故式中:输送能力,m3/s;导料栏板长度,3.5m;b1导料槽两栏板间的宽度,带宽800mm皮带取0.495m;2物料

43、与导料栏板间的摩擦系数,取0.6。故, 3、附加特种阻力本带式输送机不配置犁式卸料器,故Fp=0式中:A清扫器和输送带接触面积,;P清扫器和输送带间的压力,取6104N/m2; 3清扫器和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取0.6。故4、倾斜阻力 式中:H输送机受料点与卸料点间的高差,m。由此,总圆周力其中,查表,取C1.65。(四)功率计算传动轴功率PA为:电动机功率PM:式中:传动效率,取0.9; /电压降系数,一般取0.9; /多机驱动不平衡系数,单电机取1。根据计算,配用一台电机驱动,功率为55kW。满足运输要求。(五)张力计算1、限制输送带下垂度的最小张力:承载分支:回程分支:2、输送带工作时不打滑保持的最小张力:其中:起动时传动滚筒的最大圆周力式中:KA启动系数,取1.5。单电机驱动,胶带在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