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业环保专篇说明书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1224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66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煤业环保专篇说明书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XXX煤业环保专篇说明书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XXX煤业环保专篇说明书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XXX煤业环保专篇说明书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XXX煤业环保专篇说明书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煤业环保专篇说明书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煤业环保专篇说明书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概 述1.1概况1.1.1矿井基本情况简介1.1.2项目来源及项目前期手续批复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道路,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准以XXXXXX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对原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及部分新增范围进行兼并重组整合。为满足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建设的需要,XXX煤业委托XX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

2、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1年4月14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规发201183号文件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对地质报告予以批复。2011年5月,XXX煤业委托我公司编制完成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1年6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对初步设计予以批复。2013年3月,XXX煤业委托我公司编制完成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2013年8月2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总发20

3、1319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对初步设计变更予以批复。2010年10月,XXX煤业委托XX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11月15日,XX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22472号文件“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报告书予以批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委托我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保护

4、专篇。根据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XX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122472号文的批复意见,我公司编制了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环境保护专篇。根据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规发201183号批复的该矿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井田2号煤层已采空,又根据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批复的该矿兼并重组整合

5、项目初步设计,本次开采针对7号、10号、11号煤层,因此,本专篇设计只针对井田内开采7号、10号、11号煤层。1.2设计依据和采用的标准1.2.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1.2.1.1任务依据(1)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环保专篇设计委托书,2013年9月;(2) 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2009年11月; (3)采矿许可证C1400002009121220048048,2012年12月; (4)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规发201183号文件关于XXXXXX

6、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2011年4月;(5)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2011年6月;(6) 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总发201319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 2013年8月;(7)XX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22472号文件“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012年11月; (8)晋中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函2011377号“关于XXXXX

7、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批复”,2011年6月;(9)XX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111551号“关于核定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函”,2011年7月。1.2.1.2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颁布;(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13年6月29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8、1996年10月29日颁布;(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颁布;(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通过,2010年12月25日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通过,2012年2月29日修正;(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226号“关于发布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及附件,2002年1月30日;(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

9、13日;(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环发2005109号“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及附件,2005年10月12日;(13)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发改能源(2007)1456号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1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2年11月26日,国发200038号;(15)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年3月5日;(16)XX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年7月30日修正;(17)XX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1997年9月;(18)XX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6年12月3日;(19)XX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2012年5

10、月31日;(20)XX省节约用水条例,2012年11月29日;(21)XX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域方案,XX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0524号,2005年5月;(22)XX省生态功能区划,2005年5月;(23)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办法,1994年7月;(24)XX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晋政发19971号文);(25)XX省环保局晋环发2002193号“关于印发XX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办法的通知及附件XX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6)XX省人民政府晋政发200145号“XX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实施意见

11、的通知”,2001年12月;(27)XX省人民政府晋政函1998137号“关于XX省泉域边界范围及重点保护区划定的批复”,1998年11月9日;(28)XX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晋环发2005242号;(29)XX省环境保护局、XX省煤炭工业局晋环发2006445号文“关于加强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11月27日;(30)国家发改委煤炭产业政策,2007年第80号公告;(31)XX省煤炭工程项目咨询评审中心矿井初步设计环保专篇编写提纲;(32)XX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环发20101621号“关于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环境保护专篇有关事项的

12、通知”,2010年12月1日。1.2.1.3技术规定(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2)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21-2012;(3)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810-2012;(4)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6)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7)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年5月;(8)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9年;(9)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国家土地管理局,19

13、94年;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008年7月1日;(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2008年7月1日。1.2.1.4参考资料(1)XX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我公司2011年5月编制完成的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3)我公司2013年3月编制完成的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3)XX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0月编制完成的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

14、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2设计采用的标准项目建设区未有明确的环境功能区划,总体上属广大农村地区,本设计采用标准如下:1.2.2.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TSP、PM10、S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质标准。(4)环境噪声:区域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其中:工业场地执行2类标准,村庄执行1类标准,交通干线执行4a类标准

15、。执行标准值见表1-2-1表1-2-4。表1-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浓度单位SO2年平均日平均小时平均0.060.150.50mg/Nm3TSP年平均日平均0.200.30PM10年平均日平均0.100.15NO2年平均日平均小时平均0.080.120.24表1-2-2 地表水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 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石油类NH3-N硫化物氰化物六价铬砷标准6940101.02.01.00.20.10.1表1-2-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 单位mg/L

16、 项目PH挥发酚氟化物NO2-NNO3-NNH3-N总硬度细菌总数(个/mL)大肠菌群(个/L)总砷标准6.58.50.0021.00.02200.24501003.00.05表1-2-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dB(A)类 别昼 夜夜 间说 明15545农村地区26050工业场地47055交通道路两侧1.2.2.2污染物排放标准(1)锅炉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第时段标准。(2)颗粒物:排气筒中颗粒物浓度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煤炭工业地面生产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控制要求中表4的规定,颗粒

17、物和SO2的无组织排放执行表5中的规定。 (3)废水:矿井水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改扩建生产线采煤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生活污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 (4)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其中工业场地执行2类标准,公路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建设期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中对应施工阶段限值要求。各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见表1-2-5表1-2-11。表1-2-5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第时段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18、-2001二类区时段烟尘(二类区)(mg/m3)SO2(二类区)(mg/m3)200900表1-2-6 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锅炉房装机总容量MW0.70.71.41.42.82.87714t/h112244101020烟囱最低允许高度m2025303540表1-2-7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及无组织排放标准类别污染物原煤筛分、破碎、转载点等除尘设备排气筒颗粒物80mg/Nm3或设备去除效率98%作业场所监控点煤炭工业所属装卸场所煤炭储存场所、煤矸石堆置场无组织排放限值(mg/Nm3)(监控点与参考点浓度差值)无组织排放限值(mg/Nm3)(监控点与参考点浓度差值)

19、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1.0SO20.4表1-2-8 采煤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2中标准序 号污染名称日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新建(扩、改)生产线单 位1PH6.09.02SS50mg/L3COD504石油类55总铁66总锰4备注:总锰限值仅适用于酸性采煤废水表1-2-9 地表水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 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石油类NH3-N硫化物氰化物六价铬砷标准6940101.02.01.00.20.10.1表1-2-1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dB(A)类 别昼 夜夜 间说 明26050厂 界

20、47055交通道路两侧表1-2-11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 / 夜间)说 明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 / 55厂 界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 / 禁止施工交通道路两侧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 / 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 / 551.2.2.3回用水执行标准1.处理后井下用水执行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见表1-2-12。表1-2-12 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 序号污染物标准值1悬浮物含量30mg/L2悬浮物粒径0.3mm3PH值6.58.54总大肠菌群

21、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5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2.处理后生活污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标准(GB/T18920-2002)。见表1-2-13。表1-2-1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标准(GB/T18920-2002)项 目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PH6.0-9.0色/度30嗅无不快感浊度/NTU51010520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150010001000(BOD)/(mg/L)1015201015氨氮(mg/L)101020102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1.01.01.00.51.0铁(mg/L)0.3-0.3-锰(mg/L)

22、0.1-0.1-溶解氧(mg/L)1.0总余氯(mg/L)接触30min1.0,管网末端0.2总大肠杆菌(个/L)31.2.2.4其他(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置应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有关煤矸石堆置场污染物控制和其它管理规定。(2)地表塌陷执行国家煤炭部编制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1.3环境管理部门批复的相关要求1.3.1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批复晋中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函2011377号“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

23、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批复”中,批复该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烟尘3.59吨/年、粉尘2.70吨/年、二氧化硫12.75吨/年、氮氧化物11.37吨/年、化学需氧量1.68吨/年、氨氮0.134吨/年。XX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111551号“关于核定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函”核定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12.74吨/年,烟尘3.57吨/年,粉尘2.7吨/年,化学需氧量1.52吨/年。并指出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置换措施:从XX天星煤气化有限公司达标治理削减量中置换二氧化硫14.65吨/年,烟尘

24、4.11吨/年,粉尘3.11吨/年;从2005年环境统计范围内已关闭的XX宇昕化工公司削减量中置换化学需氧量1.75吨/年。本次设计以XX省环境保护厅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为依据。1.3.2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XX省环境保护厅于2012年11月以晋环函20122472号文“关于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45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予以批复,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必须保证报告书规定的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在实施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报告书中的“以新带老”环境保护措施,

25、投产前对废弃矿井工业场地、原有稳定采空区、临时堆矸场进行生态恢复和治理;对井田范围内的村庄、其他建(构)筑物以及井田边界等处要严格按报告书要求留设足够的保安煤柱,对采煤已造成民房裂缝、变形等破坏的,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要负责维修或重建。2.落实报告书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按省政府的相关文件规定,提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及时解决矿井开采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3.重视采矿过程中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在煤层开采时,要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钻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切实防范由于煤炭开采引起地下水流失及其带来的地表生态环境风险。对井田内的导水构造留设足够的保水煤柱,建立地

26、下水长期动态监测计划,加强对井田内及周围水井的水位和水质监测,及时解决因受本矿开采影响而导致的村民饮水困难问题。4.落实矿区废水治理和综合利用措施。矿井水经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12m3/h)处理后用于井下降尘洒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8m3/h)处理后用于绿化、道路降尘洒水,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用于黄泥灌浆用水,不外排;工业场地应设置合理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和沉淀处理。5.强化矿区大气污染防治。锅炉燃用合格煤粉,安装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布袋除尘器);煤粉采用粉仓储存,粉仓设布袋除尘器;原煤采用筒仓储存,筒仓上必须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和瓦斯监测探头,避免瓦斯积聚

27、发生爆炸事故;筛分间全封闭,设集尘罩+袋式除尘器;厂内输煤采用封闭式皮带走廊;转载点处设洒水喷雾降尘措施;对全矿运输道路进行硬化、整修,采用厢式车运输。6.积极寻求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未能利用的矸石要及时运送到拟选矸石场进行处置。严格按报告书规定的原则进行矸石场建设和矸石堆存作业,矸石场需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要加强运营期的管理,严防矸石坝溃坝、矸石自燃和对生态的破坏;矸石场服务期满后,要实施关闭,并做好闭场后的生态恢复和管理工作。7.生活垃圾要定时收集,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进行合理处置,不得在矸石场内堆存,避免对地表水造成影响。锅炉灰、渣、脱硫渣送孝义市城东热源厂建设的类灰场进行处理。8

28、.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并符合晋中市环保局下达,经XX省煤炭工业厅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二氧化硫12.74t/a,烟尘3.57 t/a,粉尘2.7 t/a,化学需氧量1.52 t/a。9.设计阶段进一步细化环境保护设施,在环保篇章中落实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各项措施及投资。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中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环境监理报告。10.本矿所采7号、10号原煤平均含硫量大于1.5%,须全部送至合法洗煤厂进行洗选,严禁原煤直销。 1.4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1.4.1自然环境概况1.交通位置XXXXX

29、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县城西20km处寨头村一带,隶属于XX县夏门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011113950,北纬:365000365133。该矿距夏门镇6km,有解(放桥)木(瓜曲)乡级公路相通,至夏门镇可与大(同)运(城)公路相接;另外,井田距南同蒲铁路XX煤炭集运站20km,有公路相通。井田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4-1。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与太岳XX麓间,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区内沟谷纵横、梁峁连绵,梁垣坡地多黄土覆盖。井田地势总体为中部高而四周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山梁上,海拔1065.1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806m,最大相对高

30、差为259.1m。3.河流水系XX县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汾河及其一级支流静升河、仁义河、交口河、段纯河等。汾河由北至南方向自井田北西界外侧流过,为本区域最大河流。据义棠水文站资料,汾河流域面积23945km2,多年洪峰流量522.2m3/s,最大洪峰流量1260m3/s(1959年),最小流量为0m3/s。工业场地附近汾河河道宽约250-300m,河床标高723-727m,最高洪水位标高约730m。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有季节性河谷,雨季在沟谷中有短暂山洪流过,向西汇入交口河,最终向东南于厦门镇汇入汾河。交口河:流域面积412.42km2,吕梁市境内河道纵坡10,晋中市境内河

31、道纵坡10.56,泥沙含量较大。该河在XX县境内长度为31km,流域面积167km2。多年平均流量761万m3,在吕梁市境内无泉水出露,河道无清水基流。段纯河:流域面积1115.6km2,河道纵坡9,该河在XX县境内长20km,流域面积105.4km2。多年平均流量1263万m3,汛期最大流量为83万m3。为季节性河流。项目所在区地表水系见图1-4-2。 1km段纯河交口河汾河图1-4-2(a) XX县县水系图XX灵石XX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图1-4-2(b) XX县县水系图4.地质及水文地质(1)地层本区位于霍西煤田,处于晋中煤炭国家规划矿区西南部。区域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

32、二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 (2)构造本区位于吕梁山块隆与晋中新裂陷的接触部位,为吕梁山背斜的东翼,霍西向斜的西部,次级构造单元为XX富家滩复背斜的北西翼与晋中新裂陷的接触部位。由霍山、上千沟、霍村诸断层组成的断层组,以北北东方向从区外东部穿过。区内构造以褶皱为主,构造形态较简单,多为平缓开阔的短轴褶皱,次有岩溶坍塌的柱状陷落,局部见有小型断裂构造。汾河断层是盆状复向斜中一条较大的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落差200m左右,倾角75,据邻区资料在南庙沟、刘家沟、枣沟、黑洼沟,出露清楚。义棠以南桑平峪附近,下盘出露奥陶系地层,上盘为上石盒子组地层,景家沟、阁老洼附近亦出露清楚。中部接近本区

33、的部分受汾河河床覆盖无出露。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1-4-3。(3)区域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区域地貌形态为中低山区,地表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区域地表水属黄河流域的汾河水系。汾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麓,穿越太原盆地,自北向南流经本区,从本县北部两渡镇桑平峪入境,流经两渡、翠峰、厦门、南关四镇,由南关镇石桥村流向霍州市,在河津市西南汇入黄河,全长694km,流域面积23945km2。汾河本县长约38km,占总长5.5。根据汾河义棠站19621993年观测资料,汾河多年平均流量2.79m3/s,年均最大流量6.29m3/s(1990年),最小流量0.06m3/s(1987年)。本区主要汾河支

34、流有段纯河、小河。段纯河:上游称双池河。发源于孝义县西泉寨界牌岭,向东南于段纯镇下峪村进入本县,到段纯汇深井沟水,于三湾口汇入汾河,全长71.3km,县境内长度20km,总流域面积105.4km2,河床平均纵坡降13.4。由于河谷下游为奥陶系灰岩裸露区,平时无清水流量,只有汛期有洪水,为季节性河流。省水文站于1959年1961年在官桑园设立汛期水文站,测得最大洪峰流量为1270m3/s。小河:古名石门峪河,亦称西河、交口河。发源于中阳县棋盘山,流经交口、孝义县尖山一带,自木瓜曲进入本县境内,向东南到交口村汇孙义河,峪口汇卧牛神河,平遥庄汇十里沟水,穿越十余里深谷,至厦门镇注入汾河。全长57.5

35、km,流经本县31km;总流域面积301km2,境内面积167 km2,河床平均纵坡降20。平时水量不大,旱季干枯断流,1995年5月实测流量为0.152m3/s。2)区域内主要含水岩组区域含水层按介质可分为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灰岩及砂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四类,自下而上分述如下: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本区属郭庄泉域。按照水文地质单元,本井田位于郭庄泉域中北部,为径流区。郭庄泉域西以紫荆山大断层和吕梁山前寒武系地表分水岭为界,东以汾介大断层和霍山大断层为界,北以汾西向斜翘起端,吕梁南馒头山、将军山前寒武系古老变质岩和地表

36、分水岭为界,南以下团柏断层和万安断层为界。泉域面积5600km2,其中碳酸盐岩裸露面积1400km2,碎屑岩面积2030km2,松散岩面积2170km2。该泉域内主要含水地层为张夏组岩溶裂隙含水岩层(2z)、亮甲山组裂隙岩溶含水层(O1l)、下马家沟组岩溶裂隙含水岩组(O2x)、上马家沟组岩溶裂隙含水岩组(O2s)、峰峰组裂隙岩溶含水层(O2f)等。吕梁山、霍山在矿区东西两侧沿NNE向展布,吕梁山、霍山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大面积裸露,形成了广泛的奥陶系石灰岩岩溶水补给区,两山之间的汾河两岸及河谷地带则成为其径流、排泄区。其中对矿井开采和供水有意义的

37、为中奥陶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钻孔中水位标高516-698m,单位涌水量q=0.000436-0.14L/s.m,渗透系数k=0.0021-0.3306m/d。水质为HCO3-SO42-Ca2+Mg2+型,微硬,PH值为7.9。霍州市南约7km处的郭庄至东湾村一带的泉群,为其排泄区。泉群分布面积,南北长1.2km,东西宽约400500m,面积约0.56km2。计有大小泉点60多个,以散泉的形式分布于汾河谷及冲积层岩边。泉水出露标高为518.20521.88m,水温16,总硬度367.53434.83mg/l,属重碳酸盐硫酸盐钙镁型水(HCO3-SO42-Ca2+Mg2+)。19561975年

38、平均流量为8.36m3/s,最大约为10m3/s(1964年),最小约为6.8m3/s(1975年),19781987年10年最大流量7.65m3/s,最小流量6.92m3/s,多年平均流量7.19m3/s。1972年霍州电厂建成投产后,在泉口开发利用岩溶水和泉域内开采井增多,人为活动及降水量减少等原因,19851995年泉水平均流量约6.3m3/s,1999年泉水流量降至2.83m3/s,2001-2003年泉水流量仅2.12m3/s。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灰岩、砂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本类型含水岩组由上石炭统太原组砂岩、泥岩、煤层及几层石灰岩组成,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含层间岩溶裂隙水,富水性的

39、强弱取决于岩溶与裂隙的发育程度。一般在接近地表露头处岩溶裂隙发育,以岩溶含水为主,含水性较好。随石灰岩埋深的增加,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减弱,逐渐以裂隙含水为主,含水性减弱。K2、K3为煤层的直接顶板,K4与下部煤层也很近,是各层煤的主要充水含水层,对矿井充水有重要意义。K2灰岩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及喀斯特现象在个别地段发育,单位涌水量q=0.0074L/s.m,渗透系数k=0.1455m/d,水质为HCO3-Cl-Na+ Ca2+型淡水,弱硬,PH值为7.8。K3灰岩q=0.000412-0.0788L/s.m,K=0.00417-1.70m/d,K4灰岩顶底部质不纯,常为泥灰岩,裂隙不发育,q=0

40、.00037-0.000412L/s.m,K=0.00417-2.0046m/d,与K2、K3灰岩混合试验,q=0.0657-1.734L/s.m,K=0.1447-6.92m/d。碎屑岩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本组主要包括二叠系XX组及石盒子组的一套以陆相沉积为主的碎屑岩类,本类含水层以风化裂隙水为主,裂隙发育程度受岩性、深度和构造影响,裂隙水除少部分沿构造破碎带向深部运动外,其余排泄于地表沟谷之中,涌水量0.22-2.38L/s。据试验,XX组砂岩单位涌水量为0.018L/s.m,渗透系数为0.069m/d;石盒子组砂岩单位涌水量为0.022-0.0675L/s.m,渗透系数为0.0606-0.

41、212m/d,二者混合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22-0.779L/s.m,渗透系数为0.0052-1.138m/d,XX组中主要为K7砂岩和2号煤顶部的中粒砂岩,含水量均不大,砂岩横向变化较大。而上部石盒子组的厚层稳定砂岩有5层之多,总厚达38m左右,其中K8为主要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272L/s.m,渗透系数为0.0465m/d,石盒子组砂岩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249L/s.m,并常有涌水现象。XX组与石盒子组砂岩水质皆属HCO3-Cl-Ca2+Mg2+型淡水,弱硬,PH值为7.6-7.9。虽然石盒子组砂岩多且厚,含水较丰富,但大部距煤层较远,一般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同时由于相对

42、呈层状,不同层位的含水层各具补给区,构造若干小的含水系统,其间水力连系较弱。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为区域主要含水层之一。其中较有意义的含水层为Q4,呈带状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含水层为透水性强的砾石层或砂层,其上下覆以粘土层,出露泉水较多,富水性因地而异,为农田灌概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第四系含水层据抽水试验q=0.091-2.94 L/s.m,K=0.398-29.1m/d。冲积层水质大部属HCO3-SO42-Ca2+Mg2+型淡水,硬或微硬,PH值为7.5-7.7。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地表水系排泄,有时也向基岩含水层排泄。(4)井田水文地质井田地势总体为中部高而西周

43、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山梁上,海拔1065.1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806m,最大相对高差为259.1m。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有季节性河谷,雨季在沟谷中有短暂山洪流过,分别向北东汇入小河,南西汇入段纯河。1)井田内主要含水层及隔水层含水层井田含水层自下而上有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碎屑岩类夹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XX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及风化裂隙含水层、第四系孔隙含水层。a.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灰岩,是含煤地层之基底,埋于井田深部,岩性为海相厚层状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因其易被水所

44、侵蚀溶解而形成溶洞。上马家沟组中、上部岩溶发育,可见岩溶灰岩。本次补充勘探施工了ZK7号水文孔,孔口标高为1063.46m,终孔层位为O2s。据ZK7孔测量结果,奥灰水水位埋深521.56m,静止水位标高为541.90m。据此按2水力坡度推算,井田内奥灰水水位标高在539-544m之间,奥灰水自西北流向东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碎屑岩类夹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岩溶裂隙含水层,该组地层井田内厚度约93.29m,除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外,有3层发育良好且易被水溶解的海相石灰岩(K2、K3、K4),总厚度约15.78m,为本组的主要含水层,据本次勘探施工的ZK7号水文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0189L/s.m,渗透系数0.00028m/d,属弱富水含水层。静止水位标高874.86m,水质类型为HCO3-SO42-Ca2+型。二叠系下统XX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含水层主要由中、细粒砂岩组成,含水空间以构造裂隙为主,厚度变化较大,钻进过程中钻孔未发现有明显的漏失现象。区内二叠系下统XX组地层赋存不全,大多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由于部分XX组出露在山梁、山坡及沟谷两侧,成为相互独立的含水体。据ZK7水文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0507L/s.m,渗透系数0.0052m/d,属弱富水含水层,静止水位标高873.06m,水质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