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营管理制度.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运营管理操作规定及制度(一)岗位责任制1、现场运营经理1.1 全面负责生产运行具体管理工作,现场处理运行中的各类事宜;1.2 对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向上级汇报,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解决;1.3 与技术工程师定期制定阶段运行方案,以达到处理成本和效果最优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化验员和操作人员提出要求;1.4 对运行记录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1.5 对有关生产需要的药品如碱剂、酸剂、生化营养剂和调试需求的菌种、营养物质等进行落实;1.6 对有关生产、安全及维修工具、用品和化验分析药品进行管理。2、操作工人2.1 按照运营经理要求,执行各项运行指令的操作,并对各构筑物、
2、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进行记录;2.2 根据运行需要完成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测试观察,并定期将记录结果向运营经理汇报;2.3 交接班时需向现场经理和接班工人准确交代实际运行状况和操作情况;2.4 接班时需向接班工人交接专用工具和仪器并进行例行检查; 2.5 负责个人日常操作和维护工具的保管和保养;2.6 对所有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清洁,保证设备设施尽可能完好;2.7 出现故障时,配合运营经理、机修工、电工、操作工等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拆换;2.8 按照生产需要和领导要求,完成各种临时的操作和维护及其它辅助性工作。3、 化验员3.1 按照运营经理要求,每日完成所需指
3、标的检测并进行计算整理;3.2 负责化验分析结果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定期上缴存档;3.3 对化验结果及时返回给现场运营经理指导生产,化验结果出现异常马上报告;3.4 搞好化验室的设备药剂管理和安全保障;3.5 负责所有检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3.6 负责各项标准药剂的配置;3.7 负责化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4、 工艺工程师4.1 负责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工艺技术和操作培训;4.2 对有关生产需要的药品如碱剂、酸剂、絮凝剂、混凝剂的质量等提出要求;4.3 组织完成各种气候和水质条件下的实际生产运行计划编制及调整。4.4 按照工艺设计和实际运行需要,对各工艺构筑物和设备的工艺运行流程、参数进行调整
4、和落实;4.5 编制生产运行记录表格;4.6 对化验室提出检测项目、数量要求,明确采样点。5、 机电工程师5.1 对所有生产设备的说明书和配套资料进行收集保管,熟悉各种机电设备的使用要求、性能特点,并据此制定各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5.2 对所有生产设备的运行、保养提出要求与计划;5.3 与设备供应商保持联系,详细跟踪产品性能和维护情况;5.4 负责备用设备、备用件、易耗品等的审核;5.5 对已经损坏或不能达到要求的设备,提出请示报告予以更换。6、 机修工、电工6.1 熟悉各种机电设备使用要求、性能特点,每周至少一人次定期现场巡视;6.2 指导操作工对设备器件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洁;6.3 接到故
5、障或维修任务委派后在2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理;6.4 对存在故障的设备器件进行检修。7、 财务7.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的法律法规,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日常财务管理制度;7.2 负责综合分析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编写各类财务报表,交公司总经理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7.3 编制财务成本计划、资金筹集计划及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7.4 组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核定工作;7.5 负责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严格稽核各类经济业务的真实性;7.6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并根据稽核人员审核签章的收付款凭证,办理款项收付;7.7 编制工资分配表,并按规定比例提取各类基金,及时上交各有关部门;
6、7.8 负责项目的成本控制及监督;7.9 负责收取和支付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切款项;7.10有关部门报送财务报表;7.1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会计档案(单据、凭证、账薄、报表等)立卷、归档、管理、移交、查阅核销的工作;7.12 保管财务印章及各类票据,管好并使用好保险柜,确保安全;7.13 向公司总经理及运营经理报告财务状况。8、 后勤总务8.1 负责对主要设备及配件等进行登记;8.2 负责全厂后勤物质的采购与供应;8.3 督促厂区绿化环境的维护和整洁;8.4 负责生产员工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后勤保障;8.5 督促落实有关消防、安全与保卫工作。9、 司机9.1 安全驾驶,遵章守法;9.2 严格
7、按照运行计划与工作指令作业,保证生产运营用车需要;9.3 有事请假或补休须提前办理手续,保证生产不受影响;9.4 不得擅自把车辆交给他人使用,保证生产不受影响;9.5 妥善保管好车辆,应把车辆停放在指定的保管或安全地点;9.6 爱惜车辆,保持良好的车状、车容、车貌,做好车辆保养、维护工作;车辆如有较大故障,不得自行维修,应立即向领导报告,统一安排外出修理。(二)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为了保证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对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营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我公司将有计划地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1、新员工培训所有新进公司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培训,该培训由公司的运营管理部门组织,主要培训内容
8、如下:1.1 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组织结构;1.2 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与程序文件学习;1.3 公司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学习;1.4 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1.5 新员工在培训后必须填写“新员工培训登记表”,并存档。2、 岗前培训新员工上岗前,需由主管部门批准并进行岗位操作培训。岗位培训主要内容如下:2.1 工艺流程学习;2.2 操作规程的学习;2.3 运行参数及检测指标的学习;2.4 设施、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功能的学习;2.5 紧急事故的处理与应对的学习;2.6 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岗位培训证书的操作人员才能上岗。3、 特殊工种培训3.1 所有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化验员等,须送往政
9、府指定的单位或部门进行培训,并取得上岗执业证后,才能从事此项工作;3.2 所有从事的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继续教育培训;3.3 培训人员在培训完成后,必须填写“特殊岗位培训记录表”,并存档。4、持续培训4.1 运营部门在每年年底之前,向总公司提交部门的“培训计划表”;4.2 总公司收集运营部门需求信息后,统一筹划,审定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及培训人员等,并制定次年的“年度培训计划”;4.3 “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审核批准后实施;4.4 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参加培训的人员填写“持续培训记录”,并存档。(三)设施运营操作规程1、 泵1.1 当切换泵的运转方式时,应检查设备“手动停止自动”开
10、关的位置,若位于“手动”位,且“现场停止遥控”开关转到“现场”时,表明该设备可以在现场操作;若位于“遥控”位,则该设备由PLC或由计算机控制中心传来的讯号遥控操作;1.2 启闭泵前,应检查所有阀门处于正常的位置;1.3 泵运转时若出现震动、噪声、过热等现象,应启用备用泵,并对该泵进行检修;1.4 泵运行时,应检查出水管上的压力表是否正常,若异常,应进行检查。2、 搅拌器2.1厌氧状态下开启搅拌器;2.2检查搅拌器运转是否畅顺,有无杂音;2.3当出现漏电保护与过电保护跳闸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检查;2.4因检修提升搅拌器时,应避免电缆受损。3、 空压机3.1检查风机是否按工艺程序规定的
11、时间定时开启;3.2当风机压力显示不正常时,应对管道、线路等进行检查;3.3进行检修时,应断开电源;3.4定期检测各阀门的润滑情况,油路是否畅通,油温表是否正常;3.5添加润滑油的质量应与设备要求一致,并按规定注入。4、 脱水机4.1 检查电动机运转时声音是否正常,若出现异常声音,则应对轴承进行检查,检查润滑油是否足够;4.2 按工艺要求定时开启脱水机;4.3 定期检查设备的漏电保护、紧急按停是否正常;4.4 定期对设备过载保护检测;(四)设施和监测仪器的管理、维护制度1、概述1.1 所有设施于监测仪器在使用前,应做好设施与仪器的编号,建帐与立卡备档,登记内容包括设施设备与仪器的型号,生产厂家
12、及购买时间等;1.2 所有设施设备与监测仪器的技术资料应进行整理归档;1.3确定设施和监测仪器管理目标: 主要设备完好率95以上; 主要设备利用率65以上; 大修计划完成率90以上; 设备大修基金使用率70以上; 设备事故频率3以下。1.4 制定设备、仪器的日常保养计划,要求设备达到“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1.5 制定设备与仪器的大中修计划;1.6 建立主要设备与仪器的维修保养卡,登记保养日期、内容、保养人等;1.7 建立设备的报废登记与处理制度。2、设备安全使用规定2.1 主要设备必须制定特定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保养制度。各生产岗位必须具备设备管理责任制和交接班制;2.2 所有的
13、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3 机电设备不得带病运转或超负荷作业;2.4 机械设备使用润滑剂、燃料必须符合规定,电压等级必须符合铭牌规定;2.5 未经运营部同意不许自行拆卸固定于机械上的附属设备和零部件,严禁随意调整安全装置;2.6 认真做好机电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保养工作;2.7 暴露于机体外部的运转机件、部件或高温带电等有可能伤人的部分,应装防护罩等安全设施;2.8 所有电器设备都应按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做好良好的接地和接零;2.9 机电设备有安全保护装置(如安全阀、熔断器、报警器等)及安全指示装置(如压力表、电流表、油温、油压等)的
14、都必须定期按有关规定检测、校正。运行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2.10 上述各项为机电设备的常规安全使用规定,特殊设备应遵照其特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 设备润滑管理的有关规定3.1 设备都必须制定润滑点示意图表、清洗换油周期、润滑油牌号、润滑方法。做到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3.2 润滑油的保留要做到防水、防尘、标记明确;3.3 维修工做好润滑油的计划管理,每个月检查一次。后勤总务采购、领用发放润滑油都必须符合所需的牌号的性能要求;3.4 操作工应严格执行润滑制度,做好设备润滑工作。4、设备备品配件的规定4.1 配品配件是保证设备使用、保养、维修的物质基础。仓库必须存放有足够的
15、质量好规格对口的备品配件以供应生产所需;4.2 运营经理应根据各项目设备拥有量,备品配件库存定额和消耗定额,以及维修保养计划,编制备品配件月度或季度计划。单价500元以下的按低值易耗品由主管经理审批,单价500元以上的按设备购置的审批程序进行;4.3 备品配件的管理应执行仓库制度,货架摆放,整齐有序,分类明确,做到清洁防火,大小轻重放置适当、帐物相符;4.4 库存备品配件,必须做到一个月清点一次,年底全面盘点。5、设备检修登记与执行制度5.1设备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A事故的分类 一般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1,0005,000元; 大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5,00020,000元; 重
16、大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20,000元以上。B设备事故发生后,操作员应立即停止全部机械运转,保持事故现场,并立即向运营经理报告,运营经理再逐级上报。一般事故,运营经理与维修工研究进行修理;大事故运营部应立即通知总公司并指派有关人员勘看现场,详细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损坏情况,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分清责任,确定事故等级,研究处理方案和防范措施;重大事故应由主管经理知会业主并负责组织处理;C对各类设备事故,任何人不得隐瞒不报;D对于违章作业,不遵守劳动纪律所造成的设备事故,必须认真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具体处理按公司的规定执行;E设备事故报告表一式三份,由事故责
17、任人填写,运营经理加意见后运营部、总公司各存一份。重大事故还应上报业主。6、 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的规定6.1 操作人员必须执行本设备安全使用规定用好、管好、维修好设备;6.2 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清扫、加油、固定和调整。公司实行操作人员的日常维修为一级保养,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为辅的定期的二级保养以及专业维修人员为主的三级保养制度;二级保养每月一次,三级保养每半年一次。6.3 对于下列设备应按计划实行强制性的检查保养: 主要设备已达到一、二、三级保养及大修管理周期; 对于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专用设备:如起重设备、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等已到规定检测时间。6.4 设备维修与计划维修的规定:
18、A设备实行A、B、C管理法。A、B类为生产主要设备,应重点预防性维修,必须按计划进行一、二、三级保养和大修。C类设备为非重点设备,采用事故维修办法;B主要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维修,同时又接近计划保养周期,允许将保养计划提前,结合故障修理一起完成;C设备大修理管理规定: 总公司按照设备的运行时间,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的频率,精度下降的程度等做出设备大修理计划; 大修理计划要报公司总经理审批,批准后的大修理计划由运营部统筹指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组织好大修工作: 交通运输车辆的大修由总公司和运营部组织和安排; 设备大修理后由运营部组织验收,验收应按照该设备的技术标准进行,验收后办理交接手续; 验收
19、合格后,运营部签发验收单,经办人应在大修理发生的所有费用发票上签字,并经领导审批后,连同验收单到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做帐备档; 生产设备大修理基金的提取和使用,应遵守国家规定,保证专款专用;设备维修的事项应记录在设备的履历表上。7、 设备报废标准及有关规定7.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更新: 经检测,连续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 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率差; 大修后虽能恢复使用,但不如更新经济合算;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不能继续使用的强制淘汰性产品。7.2 设备报废应填写报废报告,经总公司、业主批准后方能作报废处理;7.3 报废后的设备交由
20、业主安排处理,尚能使用的零配件应拆除保养作备品备件使用。(五)设施运营状况记录及监督检查制度1、操作人员应认真填写当班日记,对当天的设施运行情况小结。2、对于当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应进行记录。3、每天应填写“设备正常运转情况登记表”。4、操作人员按运营部的规定,对所需的仪表数据进行定期记录。5、当出现事故情况时,当班人员应填写“事故情况报表”,填写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时间; 事故发生的原因; 紧急处理事故的措施等。6、工艺技术人员或检修人员对事故进行排除后,应填写“事故处理跟踪表”,填写内容包括:事故排除的时间、方法、处理人员以及采取的预防纠正措施。7、所有的记录材料将由运营主管收集、保存后,
21、定期上报给运营经理分析审查后归档,重要事项应上报公司总经理。8、运营经理将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9、如发现有漏记、补记现象,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六)安全工作制度1、 要求:1.1进行全面安全管理制度。在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事故的总目标下,由运营经理亲自负责全员安全管理、全程安全管理以及全面工作;1.2实行年终大检查半年重点抽查特殊情况的突击检查正常部门自检的四检制度;1.3应督促检查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设备安全使用规定”、“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的规定”、“设备润滑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所有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安全生产;1.4严格
22、执行运营部和公司制定的“设备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机构应认真分析一般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千方百计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1.5特别注意综合楼、各车间灭火装置的配置和使用情况;1.6遵照国家对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类以及危险物品储存的特殊要求,严格仓库的管理制度;1.7使用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安全使用,妥善保管易燃、易爆、剧毒的物品;1.8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有关安全、防火、防盗、防灾、治安等教育,增强员工对设施的安全保护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2、 用电安全制度2.1 所有运营设施建立严格的安全用电制度;2.2 定期对各类供电保护系统进行检查检测;2.3 严格禁止超负荷
23、用电;2.4 对供电系统及线路维修的人员必须持证作业;2.5 禁止供电系统单人或无证维修作业。3、防火安全制度3.1 建立各项安全防火制度并严格实施;3.2 确定防火安全责任人;3.3 各管理用房和车间按照国家规定配置灭火器;3.4 厂区内不得发生明火,维修烧焊时必须设置围栏;3.5人员吸烟必须在指定的吸烟区域;3、 化学腐蚀品的安全操作生产过程中需要接触腐蚀性极强的强酸强碱时,操作必须注意:4.1 强酸强碱尽量采用自动投加;4.2 人工操作检修时必须穿着酸碱防护用具;4.3 禁止单人作业;4.4 及时检查和维护保养酸碱投加系统设施设备;4.5 检验中心的化学药品必须妥善保管和使用。5、风险防
24、范措施任何设备维修前必须断电停机:5.1 现场设备有外伤药品和简易处理器材;5.2 现场常备有酸碱中和冲洗药剂;5.3 厂区必须保持整洁,不得随意放置材料和设备;5.4 落实意外事故发生的处理方式和联系方式。五、 应急事故处理措施方案为预防和及时、合理地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生产活动的进行,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及其他防治环境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运营项目预防和处理污染事故的方案。1. 突发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原则: 1.1控制污染源,尽快停止污染物的继续排放; 1.2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辐射、蔓延的范围,把
25、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1.3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1.4应急处理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2. 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为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应树立并强化环境风险意识,在原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并使这些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为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项目在各个环节中风险因素。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并从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对以下几方面予以重视:2.1树立并强化环境风险意识许多运营项目涉及到危害性较强的化工原料,客观上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对周围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发生安全事故后,不仅对人员、财产造成损失,
26、对周围环境同样有着难以弥补的损害,所以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应树立环境风险意识,强化环境风险责任,体现出环境保护的内容。2.2实行全面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前述分析可知,在运输、生产等过程均有可能发生各种事故,事故发生后均会对环境造成程度不同的污染,因此应该针对运营项目开展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系统安全管理,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消除系统的安全隐患上,并从整体和全局上促进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安全运作,并建立监察、管理、检测、信息系统和科学决策,实行安全目标管理。2.3规范并强化在运输、生产、贮存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预防措施为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我公司已经为运营单位制定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采取
27、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对于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制度上、技术上具备保证作用。但运营项目中的许多事故虽不一定导致污染事故的发生,却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事故后果,对于这类事故的预防仍然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运输、生产等各个环节予以全面考虑,并力图作到规范化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2.4加强巡回检查,减少物料泄漏对环境的污染管道及设备的泄漏现象是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来源之一,其后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导致设备受损,但外泄的物料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对工作人员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对工艺管线进行巡回检查,是发现泄漏的重要手段,其内容不仅包括操作人员对本岗位所有生产管线的例行检查,也包括生产管理人员对连接各生产
28、车间的工艺管线的检查。每日的巡回检查应做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做到及时抢修。2.5提高生产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安全及环境教育人为的失误在各个环节均可能出现,失误的原因在于技术水平的差异,也在于身体状况及工作的责任心。操作事故并不一定全导致人员受伤、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但泄漏事故增多,导致物料损失过多,对环境却存在潜在的危害,是生产过程中发生概率较大的风险事故,而操作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则直接影响到此类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专职水平从严要求,上岗之前必须参加培训,培训不合格严禁上岗,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培训的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和对环境保护方面的
29、教育。2.6建立事故的监测报警系统在要害部位以及废水系统的进、出口,建立事故的监测报警系统,若有条件,应安装自动监测报警系统,以做到及时发现事故并可避免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失误。2.7加强检修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停车检修期间,预先准备好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关闭治理设施系统的入口。清理设备或拆卸管线,应有安全管理人员在场,负责实施各项安全措施。管线、设备拆除后,让其中残留的高浓物料进入事故排放池,并作及时的处理。2.8加强数据的日常记录与管理加强对治理设施系统的各项操作参数等数据的日常记录与管理,以及外排废水废气等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维修措施。2.9主要环保项目事故防范措施2.9.1
30、环保项目废气事故排放防范措施生产过程由于某些意外情况或管理不善会出现废气事故排放, 如项目废气的喷淋装置应是与工艺设备联动的设施,比如抽风机发生故障,则会造成车间的污染物无法及时抽出车间,进而影响车间的操作人员的健康;如水喷淋装置的循环水系统发生故障,会造成工艺废气直排入环境中等。 在现时许多企业由于设备长期运行失效而出现环保事故排放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故应更加认真做好设备的保养,定期维护、保修工作,使处理设施达到预期效果。为确保不发生事故性废气排放,要采取一定的事故性防范保护措施:2.9.1.1各生产环节严格执行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设备的检修及保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设置机器事故应急措施
31、及管理制度,确保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使设备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2.9.1.2现场作业人员定时记录废气处理状况,如对喷淋循环水系统、抽风机、回收装置等设备进行点检工作,并派专人巡视,遇不良工作状况立即停止车间相关作业,维修正常后再开始作业,杜绝事故性废气直排,并及时呈报单位主管运营部门。待检修完毕要通知生产车间相关工序。2.9.2环保项目废水事故性排放的防范措施环保项目中的生产废水的出水应采取严格的措施进行控制管理,以防止废水的超标排放及事故性排放:2.9.2.1工艺设计过程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系统更加易于控制,同时应在出水口设自动监控仪表,当自控仪表监测到废水站的出水不符合排放标准时
32、,污水将被送回调节池重新处理,如果出水长期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要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检查整改。检查整改期间应与生产线联合进行,防止污水站整改期间的生产废水得不到妥善处理。2.9.2.2设置专职环保人员进行管理及保养废水处理系统,使之能长期有效地处于正常的运行之中。2.9.2.3设置足够大的事故排放废水缓冲池,所有接纳废水的排水管道,都应全部汇集到设置的收集池,所有的废水处理池和相应的设备应按照设计规范预留充足的处理容量,并应按备份设置,在某一个处理水池出现管路或处理设备、机械故障时,备份水池和备份设备可以继续担负起处理废水的任务,保证在事故状态下所有废水都能得到有效处理。2.9.3环保项目危险
33、化学品事故防范措施一些危险性物质化学品在运输、储存、生产和废弃各个环节均需重点注意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2.9.3.1运输:供应商负责直接运输到厂,单位不设专门运输车队。选择供应商时必须严格检查其委托的运输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以免运输不当造成运输中途泄漏,酿成污染事故。对危险化学品供应商及其委托的专业运输单位要进行定期资质审查和安全运输警告(最少每月一次),防止因疏忽大意造成运输工程的危险品泄漏事故。另外进出厂门都应进行严格的检查登记,防止有偷盗、遗失的情况出现。2.9.3.2储存:各生产厂房一楼危险化学物品的临时贮存区也要符合危险化学物品的贮存标准,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车间负责
34、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仝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圄家标准的要求,并对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防止泄露、丢失。贮存仓库还应备份漂白粉等能够有效消除氰化物污染原材料和相应工具和使用方法。最后还应制定严密的仓库进出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丢失或被盗,以免造成额外的环境和安全事故风险。柴油采用地下储存,尽管储量较小,也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火防电,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2.9.3.3使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此类危险化学物品时一定要加强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可能接触该毒物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更衣。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抢救药品。紧急事态抢救及事
35、故现场处理时,戴空气呼吸器。穿相应防护服,戴防化学手套。2.9.3.4废弃:在生产工艺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应废弃物都属于危险废物,需储存在临时存放点的固定位置,根据实际所需定时清理,交由有资质的部门回收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3、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项目制定有完善的应急处理程序,包括指挥协调、咨询(技术指导)、应急反应队伍、监测分析、后勤保障、善后工作等。首先应明确应急反应的各组织部门组成、职责、任务分工、联络方式、行动要求,其次各组织部门既要按照指挥协调中心的命令积极行动,又要搞好协同配合,以便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控制。指挥协调中心由运营项目负责人任总负责中心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等。有关部门
36、应定期分析研究运营项目中事故预防工作的形势,制定和调整应急反应工作程序;协调应急反应多边关系,提高应急反应效率;事故发生时,对每一个重大决策,在技术的可行性上必须先征得咨询部门和现场应急反应队伍的意见。咨询(技术指导)由专业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根据有关历史地理资料和科研成果提出事故应急反应设备配置和设置储存地点参考意见;对风险事故知识领域及处理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并提供指导;在平时建立各项数据库的基础上,制定出应付各类化学品事故的处置方法和防护措施,具体操作内容要尽可能细化、量化;并根据辖区化学品货物品种特点确定重点的评估对象,一旦发生事故时,能根据事故性质,确定应急反应的具体操作程序。监测分析
37、可委托环保及其它有关部门承担,利用原有的化验室及化学分析检测仪器,对受污染的水域、大气及周围环境进行化学分析、技术鉴定和跟踪监测,随时提供分析监测报告,便于指挥协调中心采取和调整行动计划。同时也为事故调查、处理和索赔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应急反应队伍及一般措施根据指挥协调中心的命令和部署,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配合,按照制定的应急反应程序,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开展救援清污行动。其职责是;向指挥协调中心汇报现场实际提出相应的事故和救援清污工作进展情况,根据现场事故状况和救援和污染处理的具体行动;迅速控制事故源,优先疏散受困人员和营救受害人员,对污染区进行洗消,降低浓度;随时注意事故灾情的变化
38、,及时调整救援和清污工作方案。危险化学事故救援和清污工作的组织指挥通常可分为初步处置和增援处置两个步骤。初级处置主要是:初步了解事故的状况、辨明事故的性质;实施力所能及的救援和清污措施,控制事故危险和污染的蔓延;及时准确地将事故现场的情况向上级客观地报告等。对初级处置所解决不了的化学灾害事故,需进行增援处置,主要是:全面了解事故的情况,准确判定事故的性质,界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用专业仪器测检污染源,取样封存,并做定性、定量分析;实施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排除污染源,抑制住事故危害的蔓延;测定大气、水源等自然环境中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后勤保障备好车和其它工具及消防、防护、医疗、救援、清污等用品,随时听从
39、指挥协调中心的调动。对回收的危险品要通过输转车送到环保部门进行无害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善后工作主要由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清除费用和污染损害的索赔等工作进行法律研究及谈判。4、 建立监视和报告制度一个应急体系,最主要的是制定操作性较强、适应性较好的作业计划,该计划对处理化学品事故的作用关系甚大。主要包括通知、评价、处理决定、调动和善后处理等,日常监视及接收信息的工作主要由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一旦发生事故,收到并得到确认的第一来源信息后应立即通知上一级机构的同时,按制订的报告程序向指挥协调中心等相关单位转发报告,启动应急方案。报告的格式应纳入作业计划并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40、危害情形、污染源和大致始发原因;污染量估计、污染范围、污染物外观和进一步发展趋势;污染物品种和理化特性;天气和储存区周围情况;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措施和行动;需要的援助。5、 用于应急反应的设备包括消防、医疗救护、污染物处理和处置、通信联络、交通运输等设备器材及一定数量的防化服。用于清污处理的应急反应设备直接担负着污染物的回收清除工作,是执行化学品储存区应急反应成败的重要内容。5.1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5.1.1在专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我公司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计划,若发生泄漏事故,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有效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泄漏源,控制事故扩大,立即报警,采取遏制泄漏物进入
41、环境的紧急措施等;少量泄漏时,用砂土或其它材料吸附泄漏液;大量泄漏时,引入事故池,用专用材料进行覆盖,然后专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5.1.2运输人员及押运人员需配备移动通迅方式,方便事故应急联络,运输人员及押运人员还须熟悉必要的事故应急处理技术,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在运输途中,一旦发生事故,运输人员或押运人员应及时向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汇报,并及时疏散人群,保护重要物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减轻事故影响。5.1.3装卸作业场所应配设通讯、报警装置,并设置泄漏液货收集池,在液货接卸软管下设置漏液收集槽,以便一旦液货接卸软管破裂时能收集回收泄漏的液货,避免污染环境;在装卸作业
42、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装卸作业人员应及时向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汇报,并及时疏散人群,保护重要物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减轻事故影响。5.1.4在化学品的贮存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设泄漏液货收集池,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向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汇报,并及时疏散人群,保护重要物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减轻事故影响。5.1.5需配备生产性卫生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前者包括工业照明、工业通风、防振、消音、防爆、防毒、防射线等,后者则根据不同工种配备相应的防护帽、防护眼镜、耳塞、耳罩、帽盔、呼吸防护器等。5.2针对危险品泄漏的紧急处理措施如项目涉及到重金属溶液、盐酸、氢氧化钠等危险化学品,一旦出现储存或运输中的泄漏,
43、应采取以下的紧急处理措施。重金属溶液泄漏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可采用加入石灰中和,使重金属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而从水中转入污泥中,污泥再做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对于受污染的土壤,可加石灰调节pH至碱性,以减少对作物的毒性。盐酸泄漏时: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4、。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氢氧化钠泄漏时: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处理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6、 结案归档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形成总结报告,报主管部门并存档。 7、 善后处理 环境污染事故控制住后,应急处理办公室要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对整个事故进行评估;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汇编,包括决策记录、信息分析、应急处理工作总结。 8、 对运营人员的要求 各运营岗位人员要认真学习本方案。 在发生污染事故时,有关人员不得无故不到位、不履行应急职责,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