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健康检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007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纳税健康检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纳税健康检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纳税健康检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纳税健康检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纳税健康检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纳税健康检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纳税健康检查.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纳税健康自测及解决与税务规划(一) 纳税健康自测及解决篇 (大量案例)一、企业所面临的税务挑战和风险;1、企业涉税岗位所面临的挑战及风险1.1三大挑战:政策类、数据类、证据类1.2六大风险点:发票管理、政策运用、损失备案、责任认定、纳税评估、新政出台涉税岗位的负责人给外部的感觉是, 掌握企业的大权,知悉企业的秘密,不论您走到哪里,都会有很多追随者。但是,利益和风险是共存的。随着中国税务法制化建设的加强,税务机关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全国性的税务专项检查的实施,将对涉税岗位的负责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保护企业税务价值的基础上,防范涉税岗位的风险,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创造税务价值,是他们必须所面对的,

2、因此,我认为涉税岗位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发票管理发票管理从来都是税务机关的头等大事,也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难点、重点。当然,企业的税务岗位人员则肩负着企业发票管理的直接责任。抛开制售假发票的极端恶劣行为不说,可能许多无辜的善意取得假发票的良民也要注意了,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对发票的专项整治行动已经开始,“整治不合法发票的买方市场,是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方面,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和其他凭证,包括虚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均不得用以税前扣除、出口退税、抵扣税款。”那么,企业的涉税岗位,您的风险又来了。增强依法取得、使用发票的自觉性,提高识别假发票的能力,明确掌握使用虚假发票的后果或许应该提

3、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了。你能行吗?提醒关注最近下发的两个重要文件: 2008年1月24日,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国税发200812号)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40号)税务政策自行运用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企业就纳税疑难事项直接咨询税收管理员,这些咨询建议仅仅是根据纳税人提供的各种情况而提出的参考意见,税务机关的答复只能供纳税人参考。该咨询行为是不发生法律后果的,不能替代对纳税人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得出的结论,纳税咨询的建议也不能同等于税务检查的结论。多项审批权限被取

4、消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多项涉税管理项目的审批权,企业有了更多的纳税事务自由裁量权。然而,个人认为,随着企业纳税业务上自主权的扩大,纳税审批程序减少了,上述项目已经成为税务机关重点检查的内容。因此,行政许可法实施后,企业及相应岗位所面临的涉税风险实际变得更大。所以,如果企业对税收政策的理解、运用没能达到足够专业的话,涉税岗位人员个人的风险也会不同程度的增加。税务检查的责任确定税务机关在对企业纳税评估后,通过疑点的追查,发现重大涉税事项,进行补税、罚款后,企业内部相关责任的确定(要有证据)、风险的承担(法律、经济)等等。涉税岗位的负责人很可能就会成为企业纳税风险承担的第一人。税

5、务机关全面纳税评估的运用税务机关投资近百亿元的金税三期工程,及纳税评估体系的建立与使用,在这个平台上,海关、银行、电力、外汇、媒体、税务的信息被共享和互通。其中增值税评估指标40余项,所得税评估指标70余项。如月日下发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水泥生产企业增值税专项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8407号)就是纳税评估将全面开展的非常明显的信号。因此,针对当前形势,企业应对自身的涉税数据进行有效监控,并确定相应对策。同时,涉税岗位在税务机关全面的纳税评估中将可能面临相应的责任与风险。新所得税法中,费用类扣除的把握随着新企业所得税的实施,由于法律层级高(新企业所得税是一部由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法律

6、级次超过之前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出台时间短等因素,许多具体事项并未进行具体的规定,使企业税务人员在操作中面临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当然,这既是立法惯例的需要(法律需要高度概括的语言,需要粗线条),也是我国税法的一贯作风(试想,这么多年了,我们的税法好操作吗?)。然而,以往那种把餐费当成会议费,旅游当成去培训等的简单“筹划”已被税务机关看成在向他们的权威进行挑战。所以,企业的涉税岗位人员,您必须要做到准确理解、灵活运用,否则,大家知道了!企业所采取税务策略不同,岗位风险就不同采用激进策略的企业通常在市场上采取的是一种进攻姿态,他们积极利用一切减少税款和延期纳税的机会来增加收入和利润。所以,这些企

7、业的相应税务岗位人员通常会承担相对较大的个人风险。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实行全面的税务管理,加强涉税岗位的制度化建设,建立企业内部涉税风险预警体系,将涉税业务进行部分外包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办法,愿好运伴随着你的左右。2、导致税务稽查的五大原因解析2.1领导批示:国美税务事件深度解析;国美、苏宁的“税务门”事件是否与捐赠有关?6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以涉嫌“隐瞒销售收入”,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为题,在新浪网进行报道,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作为此次事件无意识的参与者之一,有必要在此向社会公布事情的来龙去脉。 起因:5月26日,我在新浪博客发表了一篇名为黄光裕、张近东捐的伍仟万是为了“摆平”这件事

8、吗?的文章,对两人向地震灾区以个人名义捐款的目的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能的合理质疑,引起了相关媒体的关注。 过程:媒体人士就相关及专业问题征求了我的意见。 结果:出现了6月12日的相关报道。 事情既然如此,我想谈点对此事的看法 起因的分析: 5月12日,汶川等地发生了地震,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向灾区捐款捐物,爱国热情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特别是在由中宣部举办的大型赈灾晚会上,让捐赠达到了高潮,我也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当晚会快要结束时,出现了众多捐赠者走上前台高举着捐款数额的牌子,使我激动不已。我在兴奋的同时凭着职业的习惯,发现这其中可能有在做秀的成份。尤其是对,黄光裕、张近东个人捐款伍仟万提出了些

9、许的善意质疑。 所得税可以税前扣除的基础原理是:日常性、必要性、数额合理性。而此次向灾区捐款属突发事件,不具备日常性的特点,我只能从必要性和数额合理性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人共同的特点是:存在必要性,但数额不合理。联想到前段时间,税务总局下达的文件,更加让我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我就写了黄光裕、张近东捐的伍仟万是为了“摆平”这件事吗?那篇博文,我心中的答案其实已经有了,只不过借此发表一下感想而已。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他们两人的款捐多了,灾区的重建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当然是越多越好。 过程的分析: 6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以涉嫌“隐瞒销售收入”,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为题,在新浪网进行了报道。 消

10、息公布后,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两家公司对相关报道全盘否认,而且发表了一些声明,声称没有隐瞒销售收入,并对此也做了许多解释。否认不是办法,比如:声称没有隐瞒销售收入,这是在向税务机关和专业人士挑战,同时也存在向监管机构和股民披露不足。对此我又写了一篇两分钟让你看懂国美、苏宁“税务门”事件的博文,发表了一些看法。既然是上市公司,更应该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因为这一切要服从于法律,法律是需要去执行的,不能进行变通。通过此事的尽快解决,建立长效机制,才是你们应该做的。结果的分析: 税务机关不会向公众公布其调查结果,但相关的处理结果希望国美和苏宁要及时公告。为了向世人证明你的清白及没有瞒报收入。你可以接受社

11、会的监督,组成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小组,让专业人士告诉人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可以不回答的三个问题:1、个人的捐赠与此次事件是否有关联?2、抵扣联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3、从税务的角度去解释,收入是否瞒报?(附:以下条款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销售货物,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提示: 来自于条例第十九条(一) 评:收入的实现以收到货款的当天为准,而不是以财务登记账薄的时间为准。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提示:来自于细则第四条

12、(三) 评:货物移动也会被视同销售,并申报纳税。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提示:来自于细则第四条(八) 评:你们的促销活动几乎天天都有,但愿某些应税事项没有被作为销售费用进行处理。 纳税人发生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提示:来自于细则第三十三条(七) 评:移动或无偿赠送货物的当天,也会被视同销售。 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 提示:来自于条例第二十三条 评:完全按照上述税务相关文件去执行并予以如期申报,才能被相关部门视为没有隐瞒销售收入。 2.2有人举报:诺基亚、波司登税务举报事件追踪分析;经销商声称诺基亚偷税漏税不打自招09年6月1

13、5日消息,上周四,诺基亚公开发表了一份“关于窜货管理的声明”,声明中指出诺基亚“针对窜货收取违约金且不开具发票,涉嫌偷税漏税的指责是没有事实依据的,纯属不负责任的编造。”并且屡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诺基亚“罚款”是根据“合同”办事,合理合法。诺基亚的声明引起了经销商们的强烈不满和质疑。作为今年5月20日,诺基亚全国手机经销商长沙联谊会与会112家经销商代表的刘友明先生,向IT商业新闻网发来公开声明,严厉指出了诺基亚在对媒体发表言论中的一些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以下为刘友明公开声明全文内容:针对经销商指责诺基亚“罚款”(收取违约金)不开发票,诺基亚透过网易科技说“诺基亚在中国市场上有着成熟而严格

14、的销售渠道,并与全国直供分销平台、省级直控分销平台等渠道的经销商签订合同关系。”该负责人说:“如果经销商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完成销售任务,诺基亚则会在其返点中直接扣除违约金。而这部分违约金是直接从合同中扣除的,不以现金方式支付,所以根本不存在不开具发票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各地正规的经销商都希望有一个好的销售环境,为此,诺基亚就扮演了一个中间角色,以监督、扣罚违约金的方式减少经销商的窜货行为。”这位负责人已经确认了诺基亚有抓窜货扣罚违约金的行为,但是他表示“这部分违约金是从合同中扣除的”各位不知道是否明白其中的意思,我分析这位负责人可能是想说,关于违约金诺基亚与经销商是有合同约定的。他接着又

15、说:“不以现金方式支付,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不开发票的问题。” 不以现金方式支付就不需要开发票就不需要交税了吗?根据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款的规定(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九)其他收入。)诺基亚对其经销商窜货的“罚款”收入是营业外收入符合其他收入的特征。而根据该法第四条(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诺基亚就该部分“罚款”应该向中国政府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请问诺基亚,从2004年开始,你从经销商返利中扣除的“罚款”如此巨大,就该项收入你向中国政府报过企业所得税吗?我们

16、欢迎诺基亚发这种不打自招的声明,更期待诺基亚拿出“罚款”报税的证明。遭经销商围攻质疑偷税 诺基亚反驳很冤枉报道中称,最近诺基亚经销商在长沙集体声讨诺基亚“霸权行径”的会议上,历数了诺基亚的种种“罪状”。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爆料诺基亚存在偷税漏税的嫌疑。据经销商反映,诺基亚对渠道商窜货(经销商往非负责区域销售商品)罚款很重,而且“收款不开具发票”。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仅2008年,诺基亚窜货罚款收入就高达2亿4亿元。作为人所敬重的世界级手机巨头难道真的会知法犯法?带着种种疑问,5月31日,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了诺基亚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在给对方发去采访函后,经过半天等待,诺基亚中国南区公关部黄先生

17、终于给了记者回复。疑点一、霸王条款是否存在?据知情人士的透露,由于诺基亚比较强势,渠道商的单机利润微薄,为多赚点利润,经销商不得不窜货赚取地域性差价。所以,诺基亚的经销商窜货现象比较严重,而诺基亚对窜货处罚从来是不留情面的。另外,诺基亚签约经销商须预付货款,还可能承担窜货罚款。完不成任务量就拿不到返点。完不成任务量就要窜货,一经被抓就要罚款,罚款从返点中直接扣除,有时候返点甚至不足以交罚款,就从下个月的货款中扣除。据报道,一周前,诺基亚手机经销商集聚长沙,商讨如何对付诺基亚的这些“霸王条款”。对此事件,黄先生表示,“诺基亚对于渠道商的反馈非常重视,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沟通与交流。”他同时否认了“霸

18、王条款”的说法,表示“一周前在长沙聚集开会的手机经销商并没有和诺基亚有直接的商务往来,也没有商务合同,是正常渠道以外以买卖窜货为主的经销商。所以,没有合同关系也无所谓“霸王条款”一说。疑点二、诺基亚是否偷税漏税? 据经销商反映,诺基亚对渠道商窜货罚款很重,而且“收款不开具发票”。经销商几无反驳之力,如诺基亚窜货通知单上所写,“违约金将在折让中直接扣除,此批机器不接受贵司的任何申诉请求,直接扣除折让”。有观察家认为,“罚款不开具发票”的潜台词就是偷税漏税,作为著名跨国企业的诺基亚偷税漏税甚至是在明知故犯。另据人民网报道,北京朝阳区法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务工作者明确告诉记者,如果诺基亚经销商所反

19、映的情况属实,那诺基亚就存在明显的偷税漏税行为。观察家甚至认为,经销商所披露的诺基亚偷税漏税行为,可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对于诺基亚是否偷税漏税的质疑,黄先生表示,“诺基亚和在长沙聚集的窜货经销商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买卖关系,不可能要求其支付违约金,诺基亚作为民事主体更加无权对任何一方罚款。诺基亚一贯合法纳税,并随时愿意接受税务部门的监管。”疑点三、诺基亚是否要开全国渠道政策研讨大会? 据报道,诺基亚制定了严格的区域政策,据一位湖南经销商介绍,即使同处于湖南的长沙和湘潭相差只有40公里,大多是夫妻店,但是经销商之间也不能窜货。诺基亚的铁腕渠道政策引起了很多经销商的不满。一年多以来,经销商多次向

20、诺基亚反映压货任务量大、窜货罚款不合理的现象。“我是卖方,有时候我也不确定到底是哪里的人来买货啊,有人来买我总不能不卖吧。”上海一家经销商说。诺基亚对销售终端实行指导价格,而在长沙窜货商刘友明看来,没有他们,消费者买到的只能是高价产品。“我的市场调价系统比诺基亚的还快。”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曹纹察表示,诺基亚要开全国研讨大会商讨渠道政策“找到平衡点”。对此消息,黄先生予以否认,“诺基亚在上半年在4个分区都和渠道商召开了客户大会。目前还没有计划召开全国性、全渠道的客户大会。”黄先生还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市场需求减少,造成库存压力大的情况。诺基亚通过不断地与合

21、作渠道商沟通,收集反馈意见和市场信息,并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如根据市场实际状况,适当调整销量的预期,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帮助渠道商降低库存压力等。广大诺基亚合作渠道商对于诺基亚包括窜货管理在内的渠道政策还是理解和支持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诺基亚与渠道商之间的纷争,孰是孰非,目前看来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论是哪个企业,都应该遵守政府的法律法规,依法纳税。正如一位律师就诺基亚“收到罚款,不开具发票”的行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降低成本的方式很多,不应该不择手段,明目张胆地用偷税漏税的方式来达到目的。2.

22、3专项检查:国税总局稽查局请纳税大户“喝咖啡”的情景回放;在经济增长减缓、金融危机仍未见底、财政收入减收的形势下,今年15月份,国家税收呈整体下滑趋势,企业不差钱,国家很差钱,所以,国家要想办法度过难关,当然要找有钱的。1000亿的稽查任务有一篇这样的报道:6月初,有国家税务总局官员告诉记者,“国税总局下达了全国必保完成 1000 亿的稽查任务。”这是国家税务总局为稳定税收收入水平,而采取的一系列对策中的一部分。这1000亿的任务意味着,税务稽查部门的任务量要比2008年至少多出一倍。2008年,中国税务稽查机关共查补收入513.6亿元。这与民间热议的“减税”政策的3月份时隔不远。河南省地方税

23、务局人士称,国税总局下达具体数字的稽查任务,尚属首次,不排除“税收稽查制度有大的调整可能”。部分税务专家对此举持有异议,认为在国内经济持续不景气的环境下,这样的任务将加大纳税人税务负担。更有专家指出,税务总局此举类似给“交警下达罚款任务”。“我印象中,这是国税总局实行税务稽查制度以来,第一次下达具体额度的稽查任务。”一位曾任地方税务局长的人士说。据悉,为完成这一任务,6月开始,国税总局稽查局已着手强化,对涉及石油化工、银行、保险、通信和发电行业等行业的45家定点联系企业的税务检查。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税务总局拟定了某些行业的企业自查提纲,让其详细自查,并把自查的税款如实上缴。 请到税务局去

24、“喝咖啡”为什么要企业自查而不是税务机关去检查?因为实在是查不过来,但又必须得完成1000亿的任务,所以才这样。企业先自查,并把自查的税款如实上缴,税务机关将在评估企业自查效果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安排对大型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抽查和重点检查。若认为你有隐瞒漏报的嫌疑,那么企业的相关人员就会被请到税务局去“喝咖啡”。(“喝咖啡”的说法最早来自于香港,香港的廉政公署是非常有名的,当香港的公务员因为贪污腐化遭到廉政公署的调查时,相关人员笑称:某人被廉政公署请去“喝咖啡”了。)税款是“谈”出来的税务机关会在“喝咖啡”的过程中把怀疑的问题跟企业谈判,让企业自行选择是等着税务局去查还是重新自查补税。让税务局去

25、查,税务局不会只查其怀疑的部分,而是要对其全面检查,有可能“拔出萝卜带出泥”,税款的数量将无法预估;另一种是,让企业自行回去把税务局怀疑的方面再进行详细的自查,如果补交税款金额让税务机关满意,那税务机关就不再进行现场核查。往往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向老板汇报后,当然会选择第二种方案,主动补缴企业应纳税款。所以,大量的税款是“谈”出来的,是企业“主动”交纳的,真可谓是降低了征税成本。“酒肉穿肠过,税法心中有”由于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加强,依靠过去的税务思维来应对现在的税务稽查已经落伍了,所以不差钱的企业该做出一些贡献了。税务机关 “放水养鱼”,现在已经到打捞的时候了,已经体现出效益了。但是我只想提醒一声:

26、请注意,不能把鱼一网打尽才是上策!当然,如果老板们还是以过去的套路(如:请客吃饭、送礼)来对付“税务警察”们已经不行了,因为“酒肉串肠过,税法心中有”是当前特殊时期下税务干部必须遵守的。所以,老板们,你们的税务价值倾向,应该转向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创造价值! 【友情提示】:当你在税务机关喝咖啡的时候,千万要记住-别乱说话!有时间的话,多了解一下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2.4当地稽查:有代表性的税务稽查三大案例解析;2.5纳税评估:税务五大获奖纳税评估案例解析;3、税务危机及争议解决案例经验分享3.1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纳税争议解决3.2企业接受虚开专用发票处罚的争议解决3.3

27、企业纳税自查补税的处罚争议解决4、企业突发性税务危机应对及把握要点4.1秀水街税务举报门;4.2税务策略之“长矛与鱼钩”4.3一起罕见的税务机关败诉案例二、年度最新税务政策的把握要点及运用1、税务“三性”文件的把握与理解要点2、度税务机关下发的40个重点文件解析3、年度汇算前的相关涉税准备4、精选的十个税务总局回答问题及分析5、精选的十个企业关心的税务政策问题及解析6、“转移定价”应对需把握的三个要点三、与发票有关的税务政策理解与把握1、新发票管理办法要点解析2、发票能够税前扣除的五大要素;3、公司发票税务处罚及成功解决案例分享(二)企业税务规划篇 (大量案例)一、公司节税工具及管道的规划与运

28、用1、三大节税工具1.1影视作品类:“非诚勿扰”的节税运用1.2古董字画类:“古董”在装修中的节税运用1.3钻石饰品类:某央企天价吊灯的节税猜想2、二大节税管道2.1利润转移:品牌使用费、关联公司的节税运用2.2法定扣除:“慈善管道”的节税运用3、一大秘密账户3.1合规并节税的“秘密”资金账户的建立和使用二、公司节税事项判断与决策经验分享1、公司多渠道融资的节税安排2、中石油高管低价购房门事件3、公司销售过程中的节税安排3.1各项费用的合规扣除:会议费、中介费、公关费3.2赠品的节税安排:与产品直接、间接、无任何关联4、公司薪酬体系内的节税安排4.1股东、高管、销售人员、其它员工三、公司防控税务风险体系的规划建立与运用1、公司内部税务管理的趋势1.1公司税务策略的选择1.2执行税务管理应包括的八大要点1.3国内领先公司值得借鉴的税务管理经验分享2、我对国税总局大企业风险管理指引的理解(三)、税制、税务机构改革篇一、建立纳税人自愿遵从的税收体系二、税务稽查方式的转变三、税制的改革对企业税务利润的影响1、地区税务环境所带来的影响2、税收经济出现后企业的三大收益点3、地区税收竞争将导致那些产业的转移(四)部分常见案例实务分享1、销售赠品的节税安排2、销售活动过程中费用的节税安排3、媒体所关注的个人所得税事件4、工薪福利的节税规划与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