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企业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169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企业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企业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企业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企业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企业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企业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企业版.doc(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前言1二、人力资源部门2(一)机构设置2(二)关键人员2(三)QC人员2(四)中药材管理人员2(五)人员健康3(六)培训3(七)可能的缺陷项列表4三、技术部门5(一)工艺规程5(二)工艺验证5(三)工艺变更5(四)质量指标5(五)可能的缺陷项列表6四、质量管理部门和QA中心7(一)文件管理7(二)变更管理8(三)偏差管理8(四)纠正预防措施9(五)质量风险管理9(六)供应商评估和批准10(七)物料和产品放行11(八)年度质量回顾11(九)投诉与不良反应11(十)不合格品处理12(十十一) 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12(十二) 产品发运与召回14(十三) 返工、重新加工与退货14(十四) 自

2、检14(十五) 确认与验证15(十六) 可能的缺陷项列表15五、QC和化验室17卜)综合17(二)文件17 (三)取样18(四)检验19(五)OOS调查19(六)留样管理20(七)试液试剂管理20(八)培养基和菌种管理20(九)标准品和对照品管理21(十)持续稳定性考察21(十一) 设施设备和现场管理22(十二) 可能的缺陷项列表22六、设备部门24(一)厂房与设施24(二)设备总则24(三)设计与安装25(四)维护与维修25(五)使用与清洁26(六)校准27(七)制药用水27(八)空调净化系统31(九)工艺用气33(十) 可能的缺陷项列表33七、物资部门及仓库35(一)综合35(二)接收36

3、(三)储存和养护37(四)发放、配料和使用39(五)包装材料管理39(六)标识40(七)仓库现场41(八)取样间41(九)可能的缺陷项列表42八、生产部及生产车间43(-) 人员43(二)厂房设施44(三)批号和生产日期46(四)生产操作47(五)包装操作47(六)批生产和包装记录48(十) 可能的缺陷项列表49九、相关附件51一二三四件件件件附附附附2010 版 GMP 通则52附录1无菌药品83附录2原料药92附录5中药制剂98一、 刖言本检查细则以2010版GMP正文为基础,为了便于按照各生产公司管理模块实施检查,检查细则按照GMP认证 检查涉及到的部门进行分类,检查内容主要基于2010

4、版GMP通则、并结合股份公司目前涉及到的剂型相关的附录 如附录1无菌药品、附录2原料药、附录5中药制剂的内容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也参考了相关法规及2010年 版中国药典的内容。本检查细则的检查思路主要参考国家GMP认证检查的思路,从实际检查出发,重点指明了检查工作的切入点 和关注点、考察方式和角度、以及需要检查的相关文件、记录和需要关注的细节问题,并对涉及到的相关法规条 款进行了提示。但在实际检查中审计员的经验和现场判断能力还是顺利实施检查的基础,检查人员在实际检查过 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对GMP条款的理解来具体实施检查。本检查细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药监部门编写的GMP检查指南的部分内容

5、,并在编者自己的理解上做了相应 的调整。由于本次编写时间有限,本检查细则对于无菌药品的部分内容、确认和验证的内容未做详细描述,待下 一版本再增加详细内容。另外鉴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本检查细则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期待各位指正检查。二、人力资源部门(一) 机构设置检查法规依据16、 17、 18、 19序号检查细则1.检查公司组织机构图是否与现行机构相符;2.检查是否根据组织机构配备了足够的人员,尤其是要检查生产、检验、质量管理是否配备了足够的人员。3.是否明确了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在岗所有人员是否都有书面的岗位职责并经过了培训。4.检查质量副总、生产副总、质量管理部部长(若为质量管理负责人)等岗位

6、职责是否符合GMP规定。5.检查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是否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检查公司各部门岗位职责是否齐全,无遗漏。6.随机抽查几名人员检查其是否理解其岗位职责。(二) 关键人员检查法规依据20-24序号检查细则7.检查总经理、质量副总(质量受权人)、生产副总等关键人员是否有企业任命书;8.检查过去一年中是否有关键人员的变更,是否已经在药监局备案;9.检查总经理、质量副总、生产副总等关键人员的个人履历,核对其学历、工作经历及职称情况是否符合 GMP规定。10.检查是否有质量受权人的受权书并检查质量受权人的岗位职责、质量受权的相关规程,是否符合GMP的 要求。(三)QC人员检查法规依据217

7、-219序号检查细则11.检查QC负责人的履历及相关教育、培训背景,是否有从事QC化验员的经历,是否从事过仪器分析和理 化分析,是否经过相关专业的培训。12.检查QC负责人的岗位职责。13.检查所有QC人员的履历(或抽查)及相关教育、培训情况,是否都是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是否都经 过检验相关的培训。14.检查微生物室和动物室相关专业人员的履历以及相关教育、培训情况,是否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或足够长 时间的工作经历,是否参加过外部专业培训并取得资质证书。(四)中药材管理人员检查法规依据附录 5:5、6、7序号检查细则15.检查确认质量管理部门是否设置了专人负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16.检查专

8、职负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人员的任职履历和人事档案,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1) 具有中药学、生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至少有三年从事中药生产、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 经验;2) 若不满足以上条件,则应具有专职从事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鉴别工作八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3) 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可现场询问专职人员,要求其举例说明如何鉴别,对检查法规依据附录 5:5、6、7序号检查细则照中药材鉴别的相关规程,判读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4) 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5) 根据所生产品种的需要,熟悉相关毒性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与处理要求。17.检查专职负责中药材和中药

9、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的岗位职责,结合现场询问,确认其是否完成了以下工 作:1)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取样;2)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鉴别、质量评价与放行;3) 负责中药材、中药饮片(包括毒性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专业知识的培训;4)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本的收集、制作和管理。(五)人员健康检查法规依据31、32;附录 1: 22序号检查细则18.检查是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19.生产及检验人员入职前是否有相应的健康检查,符合其岗位要求;20.根据花名册随机确定3-5名药品生产人员健康档案;21.长期病假后返岗前是否进行健康检查并有培训档案。22.检查是否有相关规程规定从事无菌生产的员工应

10、随时报告任何可能导致污染的异常情况,包括污染的类 型和程度。当员工由于健康状况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大时,是否要求员工主动向相关部门报告, 是否有指定人员对相关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六)培训检查法规依据26-28,附录 1: 20序号检查细则23.检查是否制定和执行培训计划;24.培训是否涉及所有相关人员;25.新进公司员工是否分层次进行了培训;26.是否建立了人员培训档案;27.新员工和转岗换岗人员是否进行岗前培训;28.在职人员是否进行在岗培训;29.培训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有合格及不合格的界定;30.培训考核不合格(界定)的人员是否进行再培训;31.特殊岗位(如叉车人员)是否持证上

11、岗;32.抽查3人的培训档案和年度培训计划;若有关键岗位的转岗人员应首先抽查。33.检查培训记录是否完整;34.检查培训效果是否经过评价;35.检查是否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有年度培训回顾。36.检查年度培训计划是否经过生产副总或质量副总审批。37.抽查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的培训档案,检查是否经过了定期的培训,包含 了卫生和微生物方面基础知识的培训。如果是在无菌区工作的人员,是否进行了无菌更衣和无菌操作方检查法规依据26-28,附录 1: 20序号检查细则面的培训。38.检查是否有相关规程对于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进入洁净区时做了 详细规定,

12、是否规定了对这些外部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规定。(七)可能的缺陷项列表序号缺陷项示例类别1)高风险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或生产管理负责人无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 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且对其负责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严重缺陷2)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或生产管理负责人无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 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且对其负责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主要缺陷3)委托无足够资质的的人员履行质量管理部门或生产部门的职责。主要缺陷4)质量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人员不足,导致差错率高。主要缺陷5)与生产、质量管理有关的人员培训不足,导致发生相关的GMP偏差。主要缺陷6)健康要求

13、内容不完整。主要缺陷7)生产处方由无资质人员编写/核对。主要缺陷8)未按SOP由有资质的人员对原辅料进行配料。主要缺陷9)质量控制人员无权进入生产区域。主要缺陷10)无菌产品人员培训不当。主要缺陷11)清洁或健康卫生规程未有效实施。一般缺陷12)无组织机构图。一般缺陷技术部门(一) 工艺规程检查法规依据168-170、184、附录 1:2、3、61、62,附录 2:27序号检查细则39.检查工艺规程目录是否涵盖所有品种;40.任意抽取3份工艺规程检查其是否涵盖该品种所有批量;41.任意抽取3份工艺规程检查其是否涵盖所有规范相关要求;(二) 工艺验证检查法规依据138-149,附录 1:47、4

14、8序号检查细则42.检查产品工艺验证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规范要求;43.任意抽取一份工艺验证方案和报告,检查是否经过审核、批准,是否已明确了参与者的职责,是否有生 产部门、技术部门、设备部门、QC部门和质量部门人员的参与;44.核对抽取的工艺验证对应的工艺规程、操作规程,检查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内容是否是经过工艺验证 验证过的。(三) 工艺变更检查法规依据240-246序号检查细则45.检查技术部在过去一年内是否有申请工艺变更,若有,检查工艺变更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变更的 申请、审批等。46.检查在变更审批过程中是否进行了风险评估。47.核对变更批准日期和执行日期,检查是否在未批准变更就已经

15、执行了变更后的工艺。(四)质量指标检查法规依据102,164-167、附录 2:25、26,附录 5:35、36序号检查细则48.检查物料清单或合格供应商清单,对照库存物料实物、物料内控质量标准,确认生产所用的物料是否均 有内控标准。49.检查内控标准的制定依据,是否与相应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局版标准、行业标准或注册标 准等国家标准要求一致。50.查文件总目录;任意抽取6种物料、成品或半成品检查其是否具有质量标准;51.任意抽取3种物料质量标准文件检查其内容是否涵盖所有相关规范要求。52.检查有无外购或外销的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检查其是否具有质量标准。53.任意抽取3种成品质量标准文件

16、检查其内容是否涵盖所有相关规范要求。54.原料药:中间产品或原料药生产中使用的可能只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某些材料如工艺助剂、垫圈或其他 材料是否制定了质量标准。55.中药制剂:检查中药提取、精制过程中是否使用了有机溶剂,如果有是否对有机溶剂对产品的质量和安 全性是否有不利影响进行了有效评估,是否根据评估结果在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增加了 残留溶剂的限度。检查法规依据102,164-167、附录 2:25、26,附录 5:35、36序号检查细则56.中药制剂:检查是否存在使用回收溶剂的情况,溶剂回收是否制定了回收操作规程,是否对回收溶剂可 能产生的交叉污染、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的不利

17、影响进行了评估,是否执行了有效措施,是否根 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回收溶剂的质量标准。MM i - *- fc .* LTF5E.GMP内部审计检查细则(五)可能的缺陷项列表序号缺陷项示例类别1)无书面的生产处方。严重缺陷2)生产处方由无资质人员编写/核对。主要缺陷3)无生产工艺规程。主要缺陷4)复杂的生产工艺未经验证。主要缺陷5)复杂生产工艺的验证研宄/报告内容不完整(缺少评估/批准)。主要缺陷6)无品种更换生产的规程,或该规程未经验证。主要缺陷7)生产工艺规程上的主要变更未经批准/无书面记录。主要缺陷8)生产处方不完整,或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显示出生产处方不准确。主要缺陷9)未经恰当评价或未经注册批

18、准,未对水溶性产品进行最终蒸汽灭菌。主要缺陷10)质量标准内容不完整。主要缺陷11)质量标准未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主要缺陷12)成品质量标准内容不完整/不正确。主要缺陷13)成品质量标准未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主要缺陷14)包装材料质量标准不全。一般缺陷四、质量管理部门和QA中心 (一) 文件管理检查法规依据150-163序号检查细则57.检查文件总目录,文件内容是否至少包括了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应的记录。58.检查是否有文件管理的管理规程,随机抽查几份文件是否均经过质量管理部门的审核或批准。59.检查是否有文件管理规程或文件操作规程中是否规定了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

19、销、 复制、保管和销毁的内容,是否建立了文件分发、撤销、复制、销毁记录。随机抽查一份文件记录是否 按照SOP执行了分发、撤销、复制或销毁。60.检查S0P中规定的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的内容,规定的分别由谁签名并注明日期,随机抽查 一份文件,询问其中签名的人员的岗位,并询问由其签名的理由,判断是否合理。61.检查企业所编;题目;编号;版本号;颁发部门生效曰期分发部门制定人、标题、正:制的操作规程是否包含以下内容:审核人、批准人的签名并注明日期; 文及变更历史。62.检查是否制定了编制厂房、设备、物料、文件和记录编号(或代码)的相关规程,是否能够确保所编制 的编号(或代码)是唯一的。是否规

20、定了负责编制编号或代码的部门或人员及相应的职责。检查厂房、 设备、物料、文件和记录的编号或代码的目录,是否都是唯一的。63.检查文件总目确认和验1设备的装厂房和设培训、更:环境监测虫害控制变更控制偏差处理投诉;药品召回退货。录,确认以下活动是否都建立了相应的操作规程: 证;配和校准;备的维护、清洁和消毒;衣及卫生等与人员相关的事宜;64.随机抽查几份S0P,检查其是否标明了题目、种类、目的以及文件编号和版本号,阅读其文件内容,是 否清晰易懂,具备可操作性65.检查是否有文件复制的书面规定,并检查现场复制文件的受控情况,复制的文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66.检查有无记录填写的相关书面规程;现场抽查人

21、员对记录规范要求的培训情况,在检查生产批记录或检 验记录时检查是否严格按照相关S0P执行。67.检查是否相关S0P是否有对打印记录、图谱或曲线图的相关规定;任意抽取几份打印记录、图谱或曲线检查法规依据150-163序号检查细则图检查其是否标明了产品或样品的名称、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是否有操作人的签名和日期。68.任意抽取一批产品检查其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是否齐全;69.检查文件保存有无书面规定;检查规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 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 要文件应当

22、长期保存。70.记录下几份操作规程的SOP编号和版本号,在现场检查时核对现场是否是现行版本,现场是否有同时有 几个版本同时存在的情况,若出现,应至少定为主要缺陷。(二) 变更管理检查法规依据240-246;附录 1: 47,64;附录 5: 41,序号检查细则71.检查是否建立了变更管理的相关规程;是否对变更进行了评估和分类,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 变更是否有在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的规定。72.检查是否规定了质量负责人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相关的变更拥有批准权力,是否指定了专人负责变更 控制,并检查变更管理专人的工作经历和培训档案等资料,并结合现场检查,判断该人是否经过了一定 的生产、设备、

23、物料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或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对变更管理的流程是否熟悉,是否具 备变更管理的实际能力。73.检查是否对未经变更管理程序私自改变已批准的工艺规程、控制限度、操作程序等行为制订了惩罚性条 款,是否实施过惩罚,由谁决定,决定惩罚条款的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知情权、管理权。74.检查变更相关规程中规定的变更范围,是否包括了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方面,如厂房、设施、设备、 仪器、物料、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计算机软件等内容;是否至少包括了申请、评估、 审核、批准和实施五个环节;75.检查变更台帐,并抽查几个具体变更,以确定变更是否可追溯,如是否制定了变更编号规则,对变更 进行统一编

24、号。变更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均有记录并有签名;76.检查质量管理部门是否保存了所有的变更文件和记录,并进行了归档;77.从变更控制台帐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变更,检查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风险评估,是否确定了所需进行的验 证、额外的检验和稳定性考察。如工艺参数的变更,检查是否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工艺步骤对产品质量的 影响程度来判断和评估。78.对于无菌药品: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但当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 验。应关联检查培养基模拟灌装情况和人员更衣、生产操作等无菌确认;应当定期对灭菌工艺的有效性 进行再验证(每年至少一次)。设备重大变更后,须进行再验证,应当保存再验证记录。79.

25、对于原料药:应当定期将产品的杂质分析资料与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杂质档案,或与以往的杂质数据相比 较,查明原料、设备运行参数和生产工艺的变更所致原料药质量的变化。80.抽查一个变更控制实例的文件档案,检查是否根据变更申请和评估阶段确定要增加或修订的相关文件; 检查相关文件是否进行了修订,该变更是否文件修订后才开始实施。(三)偏差管理检查法规依据195、 247-251序号检查细则81.检查是否建立了偏差处理的相关规程,是否明确规定了偏差的范围,偏差范围是否包括了偏离生产工艺、检查法规依据195、 247-251序号检查细则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情形;82.检查偏差处理规程中是否

26、包括了偏差的发现与报告、偏差的记录、偏差的调查、偏差的处理、纠正和 预防措施五个环节,是否有相应的记录;83.检查偏差处理规程中是否规定应对偏差进行风险评估,以及根据偏差的性质、范围、对产品潜在质量影 响和是否影响患者健康将偏差分类并进行编号管理,检查偏差的分类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检查是否由质 量管理部门对偏差的分类。84.检查偏差合帐或清单,抽查重大偏差处理的记录,检查其偏差处理是否有完整的记录,质量部门是否与 其他部门一起进行了彻底调查,是否有调查报告;并检查是否对重大偏差进行了必要的额外检验以及评 估对产品效期的影响,是否进行必要的产品稳定性考察;85.检查偏差调查报告是否由质量管理部门指

27、定人员审核并签名;86.检查偏差处理指定人员的工作经历和培训档案等资料,结合现场检查,判断该指定人员是否经过一定的 生产、设备、物料、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是否具备偏差调查和处理的能力;87.通过检查偏差台帐或清单,检查企业是否有类似偏差再次发生,判断预防措施的有效性;88.现场检查偏差调查、处理文件和记录是否由质量部门负责保存(四)纠正预防措施检查法规依据252-254序号检查细则89.检查是否建立起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操作规程,其内容是否涵盖了 253条的内容。90.抽查几个纠正预防措施的实例,检查是否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检查其过程是否均有记录。记录是否由 质量管理部门保存。91.通过检查纠正

28、预防措施的相关程序文件和人员培训情况,判断是否已确实建立起了纠正预防措施系统。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由产品质量引起的投诉是否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由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召回是否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是否在偏差处理中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是否对外部审计和内部自检出现的缺陷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是否对产品质量回顾中出现的不良趋势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92.检查是否对以上各种情况进行了风险评估,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和对患者的影响的程度,并进行了 根本原因的调查,如果进行了评估和调查,判断其调查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五)质量风险管理检查法规依据13-15序号检查细则93.检查是否建立质量风险管理规程及其相应的

29、操作规程,是否明确了开展质量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机构;94.检查是否在供应商管理、变更控制、偏差处理、验证实施等过程中应用了风险管理的原则,并对关键要 素进行了评估;95.检查质量风险管理相关文件中是否明确了针对不同情况,风险管理应采用的方法、措施和形式及形成的 文件要求,是否能够体现出根据风险级别不同的不同要求。96.抽查几个质量风险管理的实例,对风险管理的流程、评估出的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进行检查,是否真正检查法规依据13-15序号检查细则识别出来关键风险点,是否正确的对风险进行了分析,针对关键风险点是否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并可量化。97.现场询问抽查的实例的风险

30、评估文件的起草者,其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依据是什么;判断其评估依据是否 是基于科学知识和经验,是否能够支持其评估出的结果。(六)供应商评估和批准检查法规依据255-265序号检查细则98.检查质量管理部职责文件、物料供应商的管理相关文件,是否明确规定了质量管理部门在生产用物料供 应商的质量评估和质量审计方面的职责和权利,质量管理部门是否负责主要物料供应商质量体系的现场 审计;是否由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负责批准或否决所有生产用物料的供应商;并通过现场检查判断质量管 理部门是否对所有生产用物料的供应商进行了质量评估;99.检查是否有文件规定主要物料的确定原则,是否至少是基于药品质量风险、物料用量及对药品质

31、量的影 响程度等;100.检查物料供应商管理的相关规定,是否有以下规定:质量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物料供应商进行评估或现场质量审计,回顾分析物料质量检验结果、质量投 诉和不合格处理记录。如物料出现质量问题或生产条件、工艺、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可能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发生重大 改变时,还应当尽快进行相关的现场质量审计。质量管理部门对物料供应商的评估至少应当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报告、 企业对物料样品的检验数据和报告。如进行现场质量审计和样品小批量试生产的,还应当包括现场质量审计报告,以及小试产品的质量 检验报告和稳定性考察报告。现场询问操作人员相关内容,判断其是否正确掌握了 S0P的

32、规定和法规的要求101.检查是否有审计及批准物料供应商的书面规程,是否至少包括了以下要求:明确供应商的资质、选择的原则、质量评估方式、评估标准、物料供应商的批准的程序。如质量评估需采用现场质量审计方式的,还应当明确审计内容、周期、审计人员的组成及资质。需采用样品小批量试生产的,还应当明确生产批量、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稳定性考察方案。102.检查供应商审计或批准的相关记录,是否满足S0P和法规的要求。103.检查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指定了专人负责物料供应商的质量评估和现场质量审计,分发经批准的合格供应 商名单。并检查该人的工作经历和培训档案等资料,并结合现场检查,判断该人对供应商的质量评估和 现

33、场质量审计流程是否熟悉,具有足够的质量评估和现场质量审计的实践经验。104.随机抽查几份供应商档案,是否包含以下内容: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文件,质量协议(主要物料供应商, 质量标准,样品检验数据和报告,供应商的检验报告,现场质量审计报告,产品稳定性考察报告,定期 的质量回顾审核报告。105.检查供应商的现场质量审计报告,是否包含以下内容:现场核实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的真实性,确保资质证明文件在有效期内;现场质量审计,包括对人员和机构、厂房设施设备、物料管理、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质量控 制实验室的设备、仪器、文件管理等方面的检查;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属性进行检查,如无菌制剂生产企业对免洗

34、胶塞生产企业的现场审计中是否检查法规依据255-265序号检查细则重点检查无菌生产条件等;4)如经销商有仓库,并且物料在经销商仓库中停放的,对经销商相应的仓储条件、能力及质量体系的 现场审计。106.物料管理部门是否获得质量管理部门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供应商名单是否及时更新;合格供应商名 单是否包含物料名称、规格、质量标准、生产商名称和地址、经销商(如有)名称;检查合格供应商的 更新时间,判断是否得到及时更新。(七)物料和产品放行检查法规依据228-230序号检查细则107.检查有无物料批准放行操作规程;检查有无产品批准放行操作规程;检查规程是否明确批准放行的标准、 职责;任意抽查3批物料检

35、查有无批准放行记录。108.检查是否由指定人进行物料的批准放行;检查物料的质量评价是否包括了生产商的检验报告、物料包装 完整性和密封性的检查情况和检验结果,质量评价是否有明确的结论:批准放行、不合格或其他决定。109.检查产品批准放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30条)。(八)年度质量回顾检查法规依据266-268序号检查细则110.检查是否建立了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管理规程或操作规程,内容是否符合266条的要求;111.抽查几个产品的质量回顾文件,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符合266条相关要求;是否对上一年度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包括委托生产的产品。是否对以往的

36、历史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是否有评价和报告;是否对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或自检。是否对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是否需要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或进行再确认或 再验证的评估意见及理由,是否及时有效的完成整改。112.询问是否有委托生产,若有,应检查以下内容:委托协议中是否明确规定了各方在产品质量回顾分析中的责任,如受托方应提供生产过程中出现的 偏差处理情况、收率指标、物料平衡统计分析、半成品质量检验数据趋势分析等。检查其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是否按照协议规定进行。(九)投诉与不良反应检查法规依据269-277,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81号令)序号检查细则113.检查

37、是否建立了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其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是否是参照药品不良 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81号令)制定的。114.检查是否有专门的机构并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不良反应的报告工作,并记录是哪个部门负责,谁具体负检查法规依据269-277,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81号令)序号检查细则责。相关人员是否经过专门的培训。115.检查是否有主动收集不良反应的渠道和措施,抽查不良反应处理记录,并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否详尽 记录、调查和处理,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116.检查是否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81号令)的规定报告不良反应。117.

38、检查是否建立了投诉处理的操作程序,是否规定了投诉登记、评价、调查和处理,以及因可能的产品缺 陷发生投诉时采取的措施。118.检查质量投诉的调查和处理程序,是否有专人负责,并询问专门负责投诉处理的人员质量投诉的调查流 程,及如何报告的,判断其是否正确掌握了处理流程,是否向质量受权人通报了所有投诉和调查的信息。119.检查投诉相关规定中,是否规定了发现或怀疑某批药品存在缺陷时应当考虑检查其他批次药品的规定, 并询问相关人员是否存在过类似情况,是否如何处理的,判断其回答是否符合规定。120.检查是否对投诉进行了登记和审核,并抽查投诉相关记录,检查与产品质量缺陷相关的投诉是否各个细 节都进行了详细记录

39、。记录中是否设计了需要填写相关批次产品信息,如品名、规格、批号、批量、生 产日期、有效期等。121.检查投诉处理相关规定中是否明确规定了要定期回顾分析投诉记录,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的 规定。检查是否对投诉记录进行了定期回顾分析,对于发现的需要警觉、重复出现以及可能需要从市场 召回药品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122.检查是否建立或在相关规程中规定:当出现生产失误、药品变质或其他重大质量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相 应措施,必要时应当向当地药监管理部门报告。并检查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是否报告过。(十)不合格品处理检查法规依据131-132序号检查细则123.检查是否建立不合格品处理的相关规程,

40、不合格品是否包含了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 成品124.检查不合格品的处理是否经过质量管理负责人批注,是否有记录,检查不合格品的记录的内容是否符合 要求。125.现场检查时需要检查不合格品的包装,是否有清晰醒目的标识,是否被隔离贮存。(十一)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检查法规依据278-292;附录 5: 42、43序号检查细则126.检查是否有委托生产、委托检验,是否在相关部门备案或批准,备案或批准文件是否在规定的有效期限 内;检查是否存在中药注射剂的提取委托生产的情况。127.检查是否签订了委托生产合同,其中内容是否包含:生产工艺;物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中药材的来源、

41、提取的内控标准;记录保存责任和保存时限;128.双方签署的合同中产品生产、质量等责任和权利是否明确; 1)产品批准放行的方式;检查法规依据278-292;附录 5: 42、43序号检查细则物料的供应商选择、采购、检验放行;生产及质量控制(包括中间控制);何方负责取样及检验;不合格产品和00S的处理程序、处理方式;中药制剂生产中投料的符合性;129.中药材前处理和中药提取的委托生产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委托生产使用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来源和质量应当由委托方负责;委托方应当制定委托生产产品质量交接的检验标准。每批产品应当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接收;委托生产的产品放行时,应当查阅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检测报告书

42、,确保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130.中药提取的委托生产还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并在委托生产合同中确认:所使用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该标准应当至少包括提取物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以及允许波动范围;中药提取物的收率范围;中药提取物的包装容器、贮存条件、贮存期限;中药提取物的运输条件,如中药提取物运输包装容器的材质、规格,防止运输中质量改变的措施;中药提取物交接的确认事项,每批提取物的交接记录,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提供每批中药提取物的 生产记录;中药提取物的收率范围、包装容器、贮存条件、贮存期限、运输条件以及运输包装容器的材质、规 格应当进行确认或验证。131.委托方及受托方之间的合同

43、中技术性条款是否由具有制药技术、检验及GMP知识的人员拟定。132.合同是否允许委托方对受托方进行的现场检查或质量审计;133.检查委托生产和委托检验的相关文件,是否规定了委托生产或委托检验的所有活动,包括在技术或其他 方面拟采取的任何变更,均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的有关要求。并检查委托生产或委托检验过程 中是否出现过变更的情况,是否按照相关要求执行。134.检查委托方的相关资料,需要检查以下内容:委托方是否具备药品委托生产批件委托方是否按照GMP和批准的注册资料对受托方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具备生产委托产品的条件;委托方是否向受托方提供委托生产药品的技术和质量文件,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保障受托

44、方按照 药品注册批准或其他法定要求正确实施所委托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操作;检查是否具有相应的文件和 记录。在试生产批次的操作中,委托方是否对受托方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委托方是否承担了最终产品的批准放行责任;记录及样品的保存责任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当出现质量缺陷或投诉处理时,委托方是否能够方便查阅所有与评价产品质量相关的记录;135.检查受托方的相关资料,需要检查以下内容:受托方是否具有与相关剂型的GMP认证证书;受托方是否严格按照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要求进行生产;检查相应的批生产记录。委托合同期间,受托方的生产厂房、设备以及关键人员是否发生变化;如发生变化是否及时告知委 托方,并得到委托方的认可;受托方是否在委托方的参与下进行委托产品生产工艺的验证和检验方法验证;检查法规依据278-292;附录 5: 42、43序号检查细则受托方执行的生产或检验程序是否对受委托生产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同时生产其他药品,是否经清洁验证;物料的采购及供应商选择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物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检验是否按照委托方的技术要求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