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转型中的中国经济.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342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转型中的中国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转型中的中国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转型中的中国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转型中的中国经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转型中的中国经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转型中的中国经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转型中的中国经济.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研究报告1. 世界经济复苏不会同步全球增长率在2013年为3.6%,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将稳健增长,欧元区危机仍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显著威胁。2. 我国经济将在转型中小幅反弹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将在潜在增长区间之内,将达到8.2%,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体制创新将为经济注入活力;节能减排制约工业大幅增长,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在11%;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增速在21%;居民收入倍增有利于消费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5%;出口增长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预计出口增长8%,进口增长7%,贸易顺差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3. 物

2、价将回升居民消费价格进入新的一轮上升周期,2013年涨幅在3%,资源价格改革将推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回升,全年涨幅在4%。4. 发挥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积极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作用;货币政策要综合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2013年将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上半年存贷款利率将下调一次0.2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2-3次,全年新增贷款8万亿左右,M2增速预计在13%,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下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回升,通胀反弹,货币政策将更加谨慎。市场行情将取决于政策放松的幅度,政策放松将带来企业盈利上升和估值上升。5. 风险提示主要发达经济体当前的复苏缓慢,使我国外需前景不明朗

3、。房地产调控政策超预期,房地产去库存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经济转型带来的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研究员:郭世涛执业证书编号:S0170210080001电 话:0411-39673381网 址:邮 箱:guoshitao 2023年3月23日2013年度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和分析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证券研究报告的媒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研究报告只是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 图:中国经济增速资料来源:大通证券研发中心Wind资讯近期相关报告1、我国经济三季度已经触底2012/10/242、我国经济企稳2012/9/303、经济企稳仍需政策推动2012/8/301.世界经济复苏

4、不会同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9月份综合领先指标为100.2,已连续第三个月维持不变。世界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势头有所减弱,不确定因素给经济前景带来了沉重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全球增长率在2013年为3.6%,经济增长有1/6的机会可能跌至2%以下,则意味着发达国家有可能陷入衰退。发达国家的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大。9月份综合领先指标显示,美国从8月份的100.8上升至100.9,经济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放缓后已开始企稳。IMF调高美国13年经济增长至2.1%。欧元区和日本还在努力摆脱经济衰退,欧元区9月份综合领先指标与8月份持平,为99.4,欧元区13年经济增长为0.2%。第三季日本国内

5、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9,年率化下降3.5,是日本经济自灾后出现的最大跌幅。日本经济12年上半年的表现优于七国集团中的其他国家,但是之后经济增长停滞,震后重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消退,日元走强和经济增长放缓对出口构成压力,日本13年增长预测为1.2%。 2011年全球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例已达79.9,其中发达经济体高达105.5,新兴经济体则为37。2012年全球政府债务率又将进一步上升到81.3,其中发达国家将升至110.7,新兴经济体略降至34.8。从2012年的预测值来看,负债率超过GDP一倍的国家共有七个,且全部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其中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例预计将高达236.6,甚至

6、高于第二位的希腊(170.7),之后依次是意大利(126.3)、葡萄牙(119.1)、爱尔兰(117.7)。2013年全球政府债务率将维持在80以上。IMF表示,世界经济面临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未能恢复市场对中期前景的信心。欧元区危机仍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显著威胁。美国的立法者应尽快消除“财政悬崖”威胁,并提高债务上限。否则,美国经济可能会再次衰退,并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破坏性的溢出影响。发达经济体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能会延缓发达国家财政整顿和结构改革的进程,还可能推升国际大

7、宗商品价格,加剧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主要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印度等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现明显减速,这是因为2010年末和2011年初为抑制通胀而启动的经济政策收紧。经合组织预计13年印度经济增长6.5%;巴西增长4.1%;俄罗斯增长4%。发达经济体的低速增长和不确定因素正在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造成负面影响。如果经济条件进一步恶化,有足够的财政空间的国家将作好准备实施财政行动来支持国内需求。对教育更高的投资,对创新、基础建设的投资能支撑就业并且提高生产率和未来的增长。表1:2013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测主要经济体预测值世界经济增速3.6美国经济增速2.1欧元区经济增速0.2%

8、中国经济增速8.2%日本经济增速1.2资料来源:大通证券研发中心1.1美国经济将稳健增长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美国10月工业产出月率下降0.4%,制造业生产减速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受飓风桑迪影响,10月美国零售销售减少0.3%,是自6月以来最大降幅。受超低利率环境、房价触底以及投资需求增加等因素刺激,美国房市于今年上半年走出低谷,10月美国新房开工量环比增长3.6%,年化水平达到89.4万套,创四年以来新高。随着销量、房价、建筑商信心指数等一系列数据的全面走强,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势头正在进一步加强。2012年的房市可能自2005年来首次对美国经济增长作出正贡献,2013年

9、住宅投资有望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0.2-0.3个百分点。2012年10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较前月上升0.1个百分点,升至7.9%。10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17.1万个,显示就业市场逐渐改善。根据对美国最近20年以来历次衰退的研究,在经济走出衰退后,仍将持续14至29个月左右的“无就业复苏”,须取得高于3%的增长率,才能明显降低失业率。IMF调降美国2013年经济增长至2.1%。IMF预计美国2013年财赤率将为7.3%。美国2012财政年的预算赤字为1.1万亿美元,比上一个财政年少了16%。在落实减薪和增加企业税后,美国政府收入增长了6.4%,达2.45万亿美元。国会预算局发布最新

10、报告说,如果布什政府时期的减税政策2012年如期结束,同时自动减赤机制按计划于2013年启动,国家濒临“财政悬崖”,2013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5个百分点,失业率将升至9.1%。美国真正跌落财政悬崖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国的政策制定者须出台强有力的中期财政计划。废除自动减赤机制将使美国经济在2013年提升约0.8%,继续推行布什政府时期的减税政策将使经济增长约1.4%。若两者同时进行,国内生产总值将提升2.2%,但同时导致财政赤字增加3950亿美元。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决定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联储决定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并计划将这一水平至

11、少保持到2015年年中。美联储明确此后首次加息条件是失业率低于7%,并且通胀率低于3%。尽管有些关键商品价格近来有所上升,但总体通胀压力适度,长期通胀预期稳定。图1: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 图2:OECD领先指标 资料来源:大通证券研发中心Wind资讯1.2 欧元区危机仍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显著威胁欧元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值环比萎缩0.1%,欧元区经济再次陷入衰退,进入近4年以来的第二场衰退。IMF预计13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将为0.2%。受出口、建筑、家庭和公共支出驱动,德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2%。德国综合PMI指数从九月份的49.2下降至10月份的47.7,德国经济增长动力日渐不足。由于

12、南欧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加之企业投资减少,德国经济正迈向停滞。德国经济第四季度可能出现萎缩,在2013年年中之前都难以恢复良好的经济增速。欧元区经济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欧元区经济总量近30%的德国经济表现。法国经济今年第三季度增幅为0.2,法国将在未来3年内给予企业200亿欧元的税收减免,以刺激创新活动,并降低失业率。西班牙三季度GDP初值环比萎缩0.3%,同比萎缩1.6%。从今年到2014年,旨在节约1500亿欧元的节约计划,使摆脱经济衰退的希望变得遥遥无期。意大利三季度GDP初值环比萎缩0.2%,该国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陷入萎缩,三季度的出口增长未能抵消国内需求低迷的影响。意大利经济衰退至少

13、将持续至2013年年底。虽然目前欧债危机出现一些积极进展,但市场仍担心存在两种尾部风险,一是西班牙形势逆转并被迫接受全面救助的可能性,二是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具备贷款能力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正式启动,成为欧元区各国抵御欧债危机的强大后盾。欧洲央行无限量购买成员国主权债券的“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对拯救欧元危机正发挥着独有的威力。OMT将欧元区结构性改革等政治问题统揽于债务融资决策中,使欧央行货币政策最大限度摆脱欧盟内部政治分歧制约。OMT理论上的“无限量”操作,意味欧央行将用印钞方式满足欧元区所有国家潜在的巨大融资需求,将以“无限”财力拉低高负债国债收益率,为高负债国走出危

14、机提供了机会。国家层面的行动措施应包括:不失时机地推行有利于增长的财政整顿举措;通过结构性改革来减少外部失衡和促进经济增长;完成银行部门的清理整顿,包括进一步注资。来自欧元区层面的支持,通过欧洲央行的流动性框架向银行提供足够的资金,在建立欧元区银行联盟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将有助于打破政府与本国银行之间的恶性关联。2.我国经济将在转型中小幅反弹2.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在潜在增长区间之内2012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创14个季度新低。这个数据在全世界的经济中仍然是高的,但是中国在一个快速增长的背

15、景下这还是比较慢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因素造成了经济增长减缓。周期性因素方面,整个世界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比预期要微弱得多,各国都出台了非常强有力的政策,从历史上来看,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在应对周期性调整中主要侧重于需求管理,防止经济深度衰退。如果世界经济出现实质性复苏,必须从供给管理的角度进行结构调整,就是要解决过去这一轮和几轮周期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表2:2013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预测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速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出口增速8进口增速7贸易顺差占GDP2.5%汇率1美元兑人民币6.1元-6.4元之

16、间波动CPI3PPI4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存款准备金率18.5-19M2增速13贷款增加额8万亿资料来源:大通证券研发中心2012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2.2%,比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加快。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反弹。2012年GDP增长预计在7.8%,2013年GDP同比增速为8.2%,一到四季度的GDP季度同比增速预期分别为7.9%、8.2%、8.4%和8.2%。从三大产业来看,2013年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将加快,增速将达到4.5%,工业生产将企稳,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1%,服务业的增速在8.5%。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将

17、稳健增长,增速在21%,居民收入倍增有利于消费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5%,出口增长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出口增长8%,进口增长7%,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2012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55%,在7.7%的增长率中拉动了4.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50.5%,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5.5%,下拉GDP负增长0.4个百分点。201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投资和出口。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进入新的一轮上升周期,涨幅在3%,资源价格改革将推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回升,全年涨幅在4%。由于担心通胀、房价

18、、不良贷款及政府债务等问题,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更加谨慎,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13年四季度再次放缓,2014年的增速将下降到8%。 图3:中国经济增速 图4:中国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大通证券研发中心Wind资讯随着存货的消化,从基钦周期看,经济会走出低谷。数据的短期回稳并不意味着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开始,经济L型特征依然会持续较长时间。随着传统的增长动力趋弱,我国潜在增长区间将回落到7-9%,回到过去超过10%的高速增长可能性不大。未来5年经济将在这一区间的上轨运行,下一个5年经济将在这一区间的下轨运行。2.1.1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以

19、城镇化为最大特征。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近10%,同期城镇化率由17.9%升至51.3%。城镇化与经济高速发展之间互为因果。改革开放的过程,正是城市扩张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和商品打破壁垒自由流动、并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过程。就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对应关系而言,按照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60%;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51%。这种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背离,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依然较大。所谓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农业剩余(包括过剩农村劳动力和剩余粮食)从农村和农业部

20、门,向城市和工业部门不断转移的工业化过程。从理论上讲,这一劳动转移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农村劳动力剩余完全转移到城市为止。这就是刘易斯著名的“二元经济”理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化率届时将提高至60%以上,将再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消化工业化的过剩产能,房地产、家电、汽车、家具等耐用消费品销量将提速。充分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将是中国未来5至10年转型发展的突

21、出优势和主要动力。城镇化走向精细化,投资结构也将发生重要变化。参照日本1955年以后的经验看,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速将继续下降,基建投资在城镇化率到达70%之前仍可以缓慢上升,但结构上,铁路和港口投资占比逐渐下降,代之以城市轨道、航空、废弃物处理、生态建设、管道铺设以及保障房。对于中国而言,除了以上方面,交通、建筑和医疗服务的智能化等诸多领域,投资空间非常广阔,资本市场上的相应投资机会也相当丰富。1-10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37801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81645亿元,增长26%,提高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70439亿元,增长24.2%,

22、提高0.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东中西城镇化率差异显著,呈现阶梯性特征,中西部基础设施的有效需求较高,2013年进一步把资源配置到中西部地区,有利于有效投资需求的释放,稳增长和民生改善的效果会更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16个,其中较多定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圈,包括广西北部湾、长株潭、关中-天水、成渝经济区等。依靠城市圈内增长及带来的扩散和溢出效应,东中西部的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提升,且差距不断收窄。城镇化是我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推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组,从现在起大约需要12-14年左右的时间。

23、这个跨越日本用了12年,新加坡用了11年,韩国仅用了7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1.24%,日本在1950年代,韩国在1977年分别达到了这一比例。日本在1960年至1975年的GDP年均增长率是7.7%,韩国在1977年至1997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7.8%。考虑到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战略,以及中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极大的潜力。2.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资源

24、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超过7%就可以达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是7%,目标下调有利于我们在结构转型期调结构、转方式,有利于处理资源配置效率低,有利于我们淘汰落后产能。要真正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增长,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未来中国必须加快要素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转变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要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结构调整也不要过于剧烈,这样可以避免在“要素红利”形势逆转下,

25、比较优势出现真空。结构调整往往需要科技创新上的重大突破。这一轮经济危机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但是世界上仍然没有形成类似于信息产业那样具有共识的创新产业。目前世界各国都是选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配第-克拉克定律”,以及钱纳里、库兹涅茨的研究,都阐述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产业结构的重心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规律。当工业化进程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经济体

26、需要寻找到新的增长引擎,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正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日本为例,日本在196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6%,而到了1975年已经攀升至56%。韩国在1977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3%,而到了1997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至5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到2011年底,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43%。当前中国面临的形势和当年的日本和韩国非常相似,我国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而居于主导地位。转型初期,日韩经济及股市都较为明显受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寻求转型,日本GDP季度增

27、长率从1970年一季度的13.4%一路急跌至1971年一季度的4.8%,日经指数在1970年出现了跨度为9个月、幅度为20%的调整。1988年一季度,奥运会前夕韩国经济增长达16.1%,到1989年一季度则降至4.6%,出现明显的硬着陆。在前四年的转型初期,韩国股市先震后跌。韩日的经历值得我们借鉴,经济下滑会带来股市下跌。2.1.3体制创新将为经济注入活力17世纪以来的经济史表明,以社会资源开放、自由平等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可靠机制,中国不可能背离这个规律。逐步弱化政府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的权力,加大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的力度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一条不归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

28、“中国模式”的提法一度很热。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体制下的转轨国家,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具有天然的便利性。“中国模式论”为行政干预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主要表现为由于法治环境尚未形成,各级政府通过直接审批投资项目、设置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管制价格等手段,直接对企业频繁干预。经济学家哈耶克反对过分的政府干预,他认为“一切不受竞争挑战的垄断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导致低效,政府以排他性权力提供的服务会造成福利供给的过剩或不足。” 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应是一种内生性的选择,依赖于市场主体基于既有的约束条件追求成长空间的持续扩大。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实践,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增长特征是在制

29、度创新中注重扩大市场主体的行为空间。世界银行报告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六大战略方向,包括: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快开放型创新步伐;推进绿色发展,变环境压力为绿色增长,使之成为发展的动力;增进机会均等,扩大面向全民的卫生、教育和就业服务;加强国内财政体系及其现代化;将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与国际经济变化联系起来。中国的结构调整,必须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必须调整政府与居民,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学家钱颖一认为,经济结构调整至今难以突破,根源在于政府转型滞后。李克强副总理强调转方式的根本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是实现经济转型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目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

30、环节有所突破,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决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2.2节能减排制约工业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7-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依次为9.2%、8.9%、9.2%,主要由于三季度企业加大减产力度,加速去库存,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 %。从环比看比上月增长0.81%,比7-9月季调环比增速0.65%、0.69%,0.79%加快,由于工业增速与GDP增速相关性很高,工业增速的反弹显示出实体经济企稳。预计2013年工业增长将达到11%

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月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在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后实现正增长,归功于经济运行的止跌企稳。10月实现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20.5%。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240亿元,同比增长0.5%。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释放,2013年企业经营效益将好转,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将增长7%。图5:发电量、用电量与工业增速 图6:采购经理指数 资料来源:大通证券研发中心Wind资讯2012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之上。汇丰银行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为50.4,较10月4

32、9.5的终值进一步回升,时隔13个月以来首次重返50荣枯分界线以上,并创下13个月以来的最高,表明市场需求有所好转。10月全社会用电量39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较上月回升3.2个百分点,创今年3月以来高点,显示经济活力正在回升。占比最大的第二产业用电量中,工业用电量当月同比增长5.9%,较9月份1%的同比增速大幅上升。第二产业用电量是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最大拉动力。10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贡献率增长至近74%,比9月份增长了近50%,说明了工业已经触底反弹。10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轻工业增长9.1%。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预示工业生产回暖。重工业增加值占全

33、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七成左右,其增长速度在近几年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期间基本都高于轻工业。一般来讲,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重工业增速的下滑要早于轻工业,而且下滑幅度也通常比较大。相反,在经济企稳回升阶段,往往也是重工业率先启动,带动工业增速的回升。中国政府宣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实现节能6.7亿吨标准煤。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9大重点行业将成为“十二五”工业节能重点,未来高耗能行业增速将放缓。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愿景,这也意味着在未来

34、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态方面的治理及维护将成为政策着力的重点,涉及水处理、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等相关行业。要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2013年由于各地重视节能减排,推动结构调整,影响重工业,进而影响工业的增速。在实际收入提高和通胀平稳等因素的带动下,消费将保持稳定,这意味着轻工业增速也将回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进入工业化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化进程有序推进。“十五”以来,以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为标志,中国进入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预计2020年前后,中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

35、济增速将逐步回落。2013年上半年去库存化接近尾声。周期性的产业过剩可能会随着经济新一轮复苏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却难以得到有效缓解。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近期国储恢复了锌、铝等基本金属的收储,有利于企业减轻库存,释放生产力。只有当产能利用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后,企业才会进入新一轮投资,真正的经济复苏才能到来。2.3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2012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254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7%,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4%,比9月份 1.6

36、3%,8月份 1.33%加快。预计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1%。1-10月份,制造业投资101888亿元,增长23.1%,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2009年制造业投资增长率是26.8%,2010年是27%,11年增长 31.8%。投资完成额的高增长,更多反映着产能的高增长,而不是投资需求的高增长。从朱格拉周期看,目前制造业投资还处于下行过程中,从去库存走向去产能,制约制造业投资增长,新兴战略性产业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新兴产业设备投资机会还没有出现,2013年企业新一轮固定设备更新投资高潮不会出现。10月份投资出现可喜的地方。1-10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76601亿元

37、,同比增长16%,增速比1-9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55538亿元,同比增长26.7%,提高1个百分点。1-10月份,中央项目投资15939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1-9月份提高2.8个百分点。政府投资的上升在未来一两个季度能有效对冲制造业投资继续下行的风险。2013年又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地方政府的G D P冲动势必会让基建投资增长。1至9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同比增长34.1%,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80万套,新开工720万套,开工率97%。10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56,比上月提高0.17点。13年计划开工数量不会低于500万套。我国的住房

38、供应仍存在较大结构性缺陷,保障房覆盖率不超过10%,远不能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必要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使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0%左右。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对稳定房地产投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预计13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在15%。图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8:房地产景气指数资料来源:大通证券研发中心Wind资讯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10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0.13亿元,同比增长141.2%,当月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97.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0.8%,环比增长8.5%,为近年来最高。如果按照铁道部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规模6

39、300亿元来计算,全年基本建设投资为516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共计安排铁路基建投资2.3万亿元,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左右, “十二五”时期的后三年还要完成建设投资1.32万亿元,投产新线两万多公里。铁道部暂定2013年全国铁路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为5300亿元。作为国家重要的“稳增长”基建项目,铁路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的特点,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铁路建设、工程机械、水泥、钢铁行业从中受益。 9月份发改委集中批复了大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总在建工程量达到约1840公里,远期建设里程数目达到3600公里,将带来约1.6万亿元投资。按照大型、高人口密度城市每公里6辆,

40、中型、人口密度稍低的城市每公里3辆计算,今后几年车辆需求量或超过3000辆。上游投资的高速增长带来对轨道交通设备需求的迅速增加,不利于投资增长的因素有:外需放缓,对与出口相关制造业投资将产生影响;节能减排进一步强化,随着资源价格不断调整,对于要素价格扭曲的程度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矫正,这将对高耗能投资形成制约。长期以来投资效率下降。研究显示,虽然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但投资效果系数特别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投资效果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投资效益低下且不断恶化。有学者估算,在2002年,每增加1元GDP需要固定投资1.78元,但到2010年已增至5.99元。2009年以来的

41、大规模投资,到目前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产能释放高峰。在需求方面,一方面外需大幅萎缩,另一方面是内需被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强烈抑制。本轮投资拉动的空间并没有2008年时那么大,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也较高。稳定投资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要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把稳定投资与实施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2.4居民收入倍增,有利于消费增长到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也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

42、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国务院四季度将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的出台会有利于消费的增长。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76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左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超过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1%左右。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1-10月份,社会消费品

43、零售总额16835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自7月份以来,消费品市场表现出增速加快的趋势。2012年7-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分别为13.1%、13.2%、14.2%、14.5%。预计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超过投资和出口。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2012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19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同比名义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人社部发布的2011中

44、国薪酬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去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状况并没有根本扭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将影响到经济进一步升级和社会转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基尼系数降到0.45以内,2020年降到0.4以内。2011年,中国的国民储蓄余额接近4万亿美元,储蓄率高达51.04%,这

45、个比率在全球170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2,这意味着中国人是最不敢花钱的人之一。欧美地区国家的储蓄率普遍在20%左右, 2011年,美国的储蓄率为12.88%,法国18.78%,德国23.72%,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地区,台湾的储蓄率为30.14%,香港27%,韩国32.42%。图9:居民收支与消费增速 图10: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来源:大通证券研发中心Wind资讯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经济体发生的明显的变化就是中产阶层群体迅速扩大。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占全社会家庭总数的比重都在70%以上。中产阶层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市场消费的主体。2001-2005年,发达国家平均消

46、费率已达到78.3%。中产阶层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人均GDP向更高阶段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高端消费将明显增长,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商业零售及新兴消费从中受益。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中国新一代消费推动力报告称,中国新兴富裕消费者将成为推动中国消费市场未来十年增长的关键力量。现在中国的富裕阶层人口已经达到1.2亿,其年均购买力为5900亿美元,预计中国未来三年内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其中一半增长将来自当前的富裕消费者。到2020年,这一消费群体预计达到2.8亿人,购买力达3.1万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额的5%。网络消费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正在兴起的消费新热点。刚刚过去的

47、“双11节”,各大电子商务网站销售额均成倍增长。天猫加淘宝的销售额高达191亿元,同比增加260%,是去年美国单日最高网购额的2.45倍;而来自苏宁易购的统计显示,11月9日-11日累计订单量近300万单,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倍。未来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将增长30%以上。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要使经济从投资外贸的体外循环,变为投资消费的体内循环,这种良性循环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真正具有可持续性。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消费率提升有很大的空间。投资拉动转到消费的拉动,这个过程是很长的,逐步过渡到投资和消费并重,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消费的拉动为主。2.5出口增

48、长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1至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61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中,出口16709亿美元,增长7.8%;进口14906.7亿美元,增长4.6%;贸易顺差1802.3亿美元。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债务问题严重、失业率持续高位、消费信心低迷,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产能利用率仍处低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这些都将给我国外贸增长带来严峻挑战。世界贸易组织将2013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下调至4.5%。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决定了中国外需回升步伐。由于发达国家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对刺激消费起到一定作用,对我国2013年出口有积极影响,国内稳定外需政策也开始发挥作用。预计13年出口增长8%,进口增长7%。中国外贸出口将无法再现过去每年超过20%甚至30%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放缓成为经济的风险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