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349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微观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宏微观经济学作业1 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参考答案:一、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如用P代表价格,Qd代表需求量P、Qd代表价格的需求量的增量Ed为需求价格弹性,则Ed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负号表明需求量和价格变动方向相反,即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价格上升需求下降,如此负号后,Ed为正值,便于进行分析。2、 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

2、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3)Ed1。如图示中左边;第二,消费等于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大于是,即C=Y,APC=1如图中正点;第三,消费小于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即CY。0APC1,如图中正点右边,总之在正点上C=Y,APC=1在正点之左称为绝对收入理论,他强调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所说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

3、的收入除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外,还有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莫边利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师贝德曼的持久观念。二、相对收入理论杜森贝提出消费并不是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可概括为如下几点;(1)在稳定的增长收入时期,平均储存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不取决于收入水平,这一观点和师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相同。(2)从长期考虑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是稳定的,因为其影响固定在长期中变化不大,这种长期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消费函数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这一观点知道和莫边利安民的生命周期理论相同,(3)短期消费考虑,平均储蓄

4、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的比例,由此使短期消费会有波动,但由于习惯效应的作用,收入减少对消费减少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公有作用较大。(4)把长期和短期影响结合在一起。外在平均储蓄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变化的自变量为现期收入之比三 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论又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莫迪利安尼提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为莫迪利安尼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在研究个人消费行为的基础上,来分析社会的消费和储蓄的。公式中的后一部分。即消费和劳动收入的关系。假定不考虑未成年期,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时间工作期和退休期。假定工作期为WL。一生生活期为NL,

5、则退休期为生活期和工作期之差,即NLWL,假定不考虑财产收入。即只劳动收入进行消费。设每劳动收入为YL,每年的消费为C。则一生中劳动收入和消费关系如下式:C.NL=YL.WL。表示一生中消费等于工作时期的总收入。上式可变化为表示工作期间的每年全用于消费,而只能消费一部分,其消费倾向为工作期间的每年全部生活期的比例,这种每年消费和每年劳动收入的关系也可用图加以反映。图横坐标代表年限t,纵坐标代表收入和消费。生活期为,工作期为,年劳动收入为,年消费为。这时一生中的总消费为年消费和生活期的和即为就是图中长方形。面积工作期的总储蓄为年劳动收入和年消费之差与工作期和乘积,即:就是长方形面积则工作期的储蓄

6、退休期的总消费应该相等。一般来说,从参加工作起到退休止储蓄一直在增长到工作期最后一年时,储蓄为零。式中的前一部分消费和财产的关系,假定一个人在第年在一笔财产在第t年工作有(mc)中的每一年劳动收入为,即总劳动收入年后的预期来为,则有财产后的最大消费为可整理出:两式对比可得:。和对比可明显看出有财产收入后的年消费大于只有劳动收入时的年消费,消费水平比没有财产增加多少取决于两个固存是取得财产的数量财产越多消费水平越高。Z消费财产的年率(t)t越大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a)越大则消费水平越高,取得财产年龄t对b的影响较为复杂Y,CBOYLCEODTOONLWL四持久收入理论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和

7、上述的绝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不同,与生命周期理论有相似之处。即都认为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具有稳定性,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消费行为理论,对现期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关系、持久收入的决定与衡量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述。弗里德曼认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五理论联系实际作业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参考答案:一、财政政策:1 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

8、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2 财政策工具:财政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策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包括税收和公债等;(1)政府购买支出指出各政府用品和劳务支出。(2)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来救济金,农业补尝及退伍军人等方面的支出。(3)政府投资在的市场公共项目和国家特殊的大项目和固定资本投资存贷标准。(4)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量规定的标准强制性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5)公债实际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式公众对政府的债权。3西方财政制度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的规定。税收是西方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在西方国家中,税收制度较为复

9、杂,税种繁多。依照税收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所得税、财产税和货物税。所得税在税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依照纳税方式区分,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税率的变动来划分,税收又分分为累进税和比例税。所得税往往采取累进的税率征收。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公债按照偿还斯的长短不同,可以区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财政支出主要是各级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用于国防及安全方面的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公共卫生、教育、环保、运输、农业及公债利息等方面的支出。按照支出的补偿性区分,财政支出可以区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险、救济及其各种补贴。由于

10、政府购买对产品直接构成需求,并且必须以产品作为交换,而转移支付不需要以产品作为交付,只是一种货币性支付,因此,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在财政收入方面,收入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而税收制度的规定就具有自发稳定性。西方税收往往按累进的方式征收。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收入增加,在累进税制下,这意味着税收增加,税收增加使得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当经济中收入增加。这说明,无论是经济处于繁荣或是萧条,税收制度都使得经济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动,从而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同样,财政支出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在财政支出中,政府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经

11、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就比较充分,人们的收入增加,这时,政府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开支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将使得国民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政府的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支出相应地增加。增加总支出使得收入增加,从而经济趋向于扩大。由此可见,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具有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的作用。财政制度的自发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财政政策,即依靠财政制度的自发调节使得经济趋于稳定。财政制度构成了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财政制度中稳定因素越多,稳定制度规定越健全,自发稳定作用就越大。4政府调整财政收支的手段主要有三个:一是改变政府购买水平;二是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三是调整税率。改变政府购

12、买是政府招待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经常使用的手段。在经济萧条、总支出不足时,政府要扩大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增中军费开支,修筑高等级公路,建立新的福利设施等,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在经济繁荣、总支出过大时,政府则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数量,比如推迟某些军事科研,压缩或缓建一批公共工程,以便压缩总需求,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运用的第二个财政政策手段是变动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量。变动政府的转移支付也是逆经济风向的。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提高对退伍军人、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各类补助,或者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以便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私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扩大总需求。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则压缩用于福利

13、、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或者延长补贴支付的时间,以便减少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调整税率是政府执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第三大手段。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减少税种或降低税率,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以便刺激需求。反之,在经济过热时,则可以暂时提高税率,或增加一些临时特别税种,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抑制需求。上述三种手段不仅可以单独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而且也可以共同发生作用,实践中三种手段往往搭配使用。5制约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有政策滞后问题。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

14、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由于这种时滞的存在,针对某一经济形势制定的经济政策措施到发挥作用时经济形势已经改变,甚至相反,因而限制了财政政策的效果。(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由于增加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如果用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结果可能因公众投资转向公债而减少私人投资,所以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此外,政府购买或者税收乘数是在利息率不变的条件下得到的,如果利息率随着这些因素变动而变动,则乘数不可能达到理论分析的程

15、度。(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会遇到政治上的阻力。例如,政府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会遭到选民的反对,而增税更会引起社会的不满。这些阻力可能使得政府不得不顾及政治目标。6财政政策的整体效应(1)、IS曲线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挤出效应越大,政策效应越小;反之,IS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小,政策效应越大。OYRLMIS1IS2YRLMIS1IS2O(2)、LM曲线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挤出效应越小,政策效应越大;反之,LM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政策效应越小。RRLM LMIS2IS1待

16、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OOYYYIS1二、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率、变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来实现。(1)调整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是逆经济风

17、向行事的。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则尽可能地按最低要求留足准备金,因而在同样数额的存款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发放贷款的数量增加。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发放贷款的数量增加。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上限以下提高法定准备率。由于商业银行必须依法留足准备金,因而在存款数量既定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减少。(2)变更再贴现率。变更贴现率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实施变更贴现率手段也是逆风经济风向的。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以鼓

18、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增加商业银行的贴现成本,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也是相机抉择、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不景气时,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商业持有的政府债券。由于中央银行出价往往较高,因而商业银行愿意出售。当商业银行出售债券后,就可以利用得到的现金向消费者和厂商发放贷款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扩大总需求。当经济过热,货币数量过多,经济中常常会出现持续的通货膨胀,

19、中央银行便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由于政府债券相对利息率较高,风险性较小,因而商业银行争相购买。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后,可以贷出的货币减少,从而中央银行达到了控制货币、控制投资,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目的。上述三大手段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们不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一般说来,由于调整法定准备率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很大,因而在实践中较少使用。变更贴现率可以间接地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因而在实践中较为常用。公开市场业务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因而在实践中较为常用。公开市场业务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因而在实践中最为常用。3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干预的重要手

20、段之一,它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影响LM曲线而对利息率产生影响,并影响投资,最终影响收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1)流动偏好陷阱。依照凯恩斯理论,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流动偏好引起的货币需求趋向于无穷,即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此时,无论货币供给量增加多少,其降低利息率的作用都非常小。这表明,当经济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状态时,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的作用是有限的。(2)政策时滞的影响。与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受到政策时滞的影响。从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作出判断、分析、制定政策到实施,都会产生滞后。这些滞后制约着货币政策准确有效地发挥作用。(3)货

21、币政策手段本身的局限性。变更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间接控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的效果受到商业银行行为的制约。例如,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未必增加贴现,至少不一定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增加再贴现数量。以上原因使得货币政策的实践中的作用受到某些限制。普遍认为,货币政策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间接手段,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收入的影响。4货币政策效应(1)、IS曲线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应越大,即对国民收入影响较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应越小,即对国民收入影响较小。RRLM0LM0LM1LM1ISIS

22、YOYO(2)、LM曲线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应越小,即对国民收入影响较小;反之,LM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应越大,即对国民收入影响较大。RORYLM0IS1LM1LM0LM1YOIS1三尽管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但是它们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效果并不一样,这取决于实施政策时经济所处的LM曲线的位置。一般说来,依据斜率的大小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水平区域、垂直区域和中间区域。根据货币市场的分析,LM曲线水平区域对应着货币需求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的状态,因此LM曲线水平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垂直

23、区域又称为古典区域,处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中间区域。凯恩斯区域是LM曲线上的一个极端情况,此时由于人们的流动偏好趋于无穷,因而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而改变LM曲线位置对均衡国民收入没有影响,而移动IS曲线则可以使得国民收入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变。因此,在凯恩斯区域内,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古典区域是LM曲线上的另一个极端情况,此时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接近于零,因而改变LM曲线可以降低利息率,同时又会提高收入水平,而IS曲线的变动只会影响利率。所以,在古典区域内,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在中间区域,IS曲线和LM曲线的变动对国民收入都产生影响,因此,在中间区域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24、在接近于凯恩斯区域的地方,财政政策更为重要;在接近于古典区域的地方,货币政策更为重要。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往往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作业6参考答案 1 用收入法计算GDP(1) GDP=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折旧+间接税净额GDP=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政府补贴) =100+10+30+50=170亿元2 按支出计算GDPGDP=C+I+G+(XM)=90+60+30+(6070)=170亿元 3净出口=出口额进出口=6070= 10亿元2答案: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856.3+274.9+43.2+184.5+98.3=3

25、457.2(10亿人民币)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457.2+365.3=3822.5(10亿人民币)国内生产总值=3822.5+256.4=4078.9(10亿人民币)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红=3457.2-(184.5+242)+111.4+245.6+55.5=3443.2(10亿人民币)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一个人所得税=3443.2-443.2=3001(10亿人民币)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一个人消费支出=3001-43.2-2334.6=623.2(10亿人民币)3.答案:Y=I+C+G Y=80+

26、0.75(Y-T)+50+0.1Y+200 Y=80+0.75(Y+20-0.2Y)+50+0.1Y+200 Y=80+0.75Y+15-0.15Y+50+0.1Y+200 Y=0.75Y+0.15Y-0.1Y=80+15+50+200 0.3Y=345 Y=1150 均衡值收入为1150 投资为I=50+0.1Y=50+0.1消费为可支配收入=*1150=210投资和为K=4答案:(1)边际消费倾向为0.65,边际储蓄倾向为0.35。(2)Y=C+I+G =40+0.65Y+20+0.15Y+60 解得:Y=600 Y的均衡值为600 C的均衡值为:40+0.65*600=430 I的均衡值为20+0.15*600=110 (3)投资乘数为R= k=55答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S 195-2000x=-50+0.25y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