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394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 挥 矿 产 资 源 优 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张羽中(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提要 :本文简述了甘肃省的矿产资源优势 。分析论证了将矿产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社会 、经济 、技术等基础条件 。提出了实现优势转换的主要途径和措 施 。关键词 :甘肃省 ;矿产资源 ;优势转换中图分类号 : F407 .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25908 (2000) 0920001206D EV EL O P ADVAN TA GES O F M IN ERAL R ESOU RC ESB R IN G U P N EW PO IN T O F ECONOM IC GRO W

2、T HZHA NG Chong( Ga n S u Prov i nci al De p a rt m en t of L a n d a n d Resou rces )ABSTRACT : The paper gives brief int ro ductio n of advantages of mineral reso urces in GanShu p rovince . It also analyses and demo nst rates basic social , eco no mic and technological co ndi2 tio ns of changing

3、t he advantage into eco no mic advantages , bringing up new point of eco no mic growt h , and it p ut s fo rward main channel and measure .KEY WO RDS : Gan Shu p rovince ; mineral reso urces ; advantage t ranfo r m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如何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 ,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甘肃省在矿产资源总量 、质量 、结构组合及其开发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4、是 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财政困难 、资金短缺 ,地质勘查工作滞后 ,开发投资环境及效益较差 ,甘肃省矿产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 ,使矿业开发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 、甘肃大发展的切入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我们为之努力的重要任务 。一 、甘肃省矿产资源优势截止 1999 年底 ,甘肃省发现矿种 155 种 (不含亚矿种) ,占全国发现矿种数量的 93 % 。发 收稿日期 :2000208201作者简介 :张羽中 (1953 - ) ,男 ,经济学硕士 ,研究员 ,现任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现矿床 、矿点 350

5、0 余处 。在列入省矿产储量表的 84 种 ( 含亚矿种) 矿种中 ,上表的矿产地 ( 含伴 、共生矿产 ,不含油 、气 、放射性矿产) 583 处 ,771 个矿区 。矿床规模按矿产地统计 ( 含伴 、共生) ,有大型矿床 55 个 ,中型矿床 127 个 ,小型矿床 401 个 。显示出一系列优势 。1 . 有色金属矿产品位富 ,资源潜力大且空间配置合理 。甘肃有色金属矿产具明显的资源优势 ,有 7 种 ( 不含亚矿种) 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 5位 ,尤其是镍 、钴的保有储量占全国总量的 50 %以上 ,在国内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资源质量看 ,常用有色金属品位富 ,如铜品位 1 %的富

6、矿占总储量的 70 %以上 。西成地区铅锌平均品位一般均在 7 8 % ,某些重要矿床 (如厂坝 、李家沟等) 品位 8 %的原生硫化矿石约占全矿储量的 90 % ,且矿石选冶性能良好 ,选矿回收率均在 80 %以上 。资源配置上显示高度集中的特点 。如镍资源的全部和铜的 70 %集中在金川矿床 ,铅锌资源的 70 %储量集中于西成矿田 ,崖湾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总量的 92 % ,塔尔沟钨矿占全省总量的 94 %等等 。因此 ,对这类资源的开发实质上是对这些具体矿床 ( 田) 的开发 ,有利于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从而能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组合 。2 . 共伴生矿床及组分复杂矿床多 ,矿

7、床经济价值高 。甘肃省探明矿产中 ,共生 、伴生矿床比例大 ,尤其是大中型矿床多数共伴生有多种有益组分 ,提高了矿床的经济价值 。如金川硫化铜镍矿床和白银厂铜矿床 ,除主矿种外 ,还伴生有铂族及金银等贵金属矿产十余种 。3 . 建材和冶金原辅料的非金属矿产基本配套 。目前全省非金属矿产已发现 106 种 (含亚矿种) 。其中冶金辅料矿产 、建材原料矿产 ,尤其水泥原辅料矿产和硫 、芒硝 、重晶石等一部分基本化工原料矿产保有储量丰富 。红柱石 、菱镁矿 、重晶石 、方解石 、蛇纹岩 、萤石 、石棉等 10 余种非金属矿产已发现产地 860 多处 ,探明储量产地 181 处 ,大型矿床 22 处

8、,中型 51 处 ,小型 10 处 。4 . 一部分能源矿产 、贵金属矿产等具有潜在资源优势 。甘肃省境内拥有大小含油盆地 22 个 ,总面积 20 万 km2 ,预测资源总量约 22 亿吨 。煤层气资源总量 3677 亿 m3 ,金矿资源总量 3000 吨 (不含伴生金) ,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二 、优势转换的可行性分析甘肃地处我国内陆腹地 ,新亚欧大陆桥纵贯全境 ,是联接沿海与大西北的桥梁和纽带 ,省会兰州市是我国地理中心 。在改革开放以前 ,相当长一段时期 ,甘肃是国家基本建设的重要省区之一 ,已建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 ,由于二元经济

9、结构异常突出 ,给资源勘查开发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因此 ,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 。1 . 有利条件 。(1) 对甘肃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要矿产找矿前景好 、潜力大 。据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研究表明 ,甘肃省主要矿产预测资源总量大 ,多种矿产已探明储量仅为预测储量的 10 50 % ,找济发展极 。拥有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 ,为优势的转换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3)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经济技术条件优良 。据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矿山企业统计 ,1998 年矿业现价产值 115 亿元 ,增加值 52 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值和增加值的 17 . 36 %和 24 .78

10、% ,分别高出中西部地区平均值 6 . 3 和 9 . 9 个百分点 。矿业及其相关后续产业产值占工业 总产值的 64 . 39 % ,增加值占 60 . 82 % ,远高于全国和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已建立了金昌 、白 银 、嘉峪关等资源导向型工业城市 。在技术力量方面 ,甘肃境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单位38 个 ,与矿业及相关的科研院所达二十余个 ,拥有一大批在国内享有声誉的矿产资源勘查 、开采 、选冶 、加工的高级科研 、设计 、生产技术力量和专业人才队伍 。具较强的研究开发水平 。(4) 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业的空间广阔 。甘肃省是全国主要的原材料生产和输出省份之一 ,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资

11、源及其产品低价 、加工产品高价的价格体系 ,使得矿产资源富集区利益下 降 、利益流失严重 ,并形成了不平等的地区利益倾斜 。在价格体制的改革中 ,国家又首先放开 了加工产品价格 ,在一段时间里继续控制着煤 、油 、电 、铜 、铅等矿产品价格 ,这不仅维护了原有价格的“剪刀差”,而且导致了加工产品以高价位向资源富集区及资源输出省区返销的局面 。资源开发与输出越多 ,利益流失也越多 。据统计 ,甘肃省 1965 1975 年原材料工业价值平均每年流失约 10 亿元 , 1975 1985 年平均每年约 20 亿元 , 1985 1989 年平均每年 25 30 亿 元 。因此 ,甘肃省发展矿产品的

12、深加工业 、精加工业是优势转换的重要途径之一 。(5) 能源充足 ,尤以电力供应有保障 。甘肃位于黄河上游水能源资源富集区 ,目前全省水 电总装机容量 214 . 85 万千瓦 ,火电总装机容量 210 万千瓦 。已形成水 、火电并举 ,大中小相结 合 ,输变电网匹配的电力供应体系 ,为高耗能的资源开发和冶金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 障 。(6) 具有国内外矿业资本进入的吸引力 。甘肃省不仅矿产资源丰富 ,而且有相对富集在一 定区 (带) 上的空间配置和良好的成矿远景区 (带) 。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低 ,为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矿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因而吸引外

13、资勘查开 发矿产资源 ,也应是甘肃省矿业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7) 政策环境较为宽松 。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资源开发 ,尤其是省委 、省政府已把资源 开发作为振兴甘肃经济的突破口 ,为此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省内外 、国内外投资资 源开发的相关政策 ,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 . 不利因素 。(1) 财政困难 ,资金短缺 。长期以来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甘肃是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 能源 、原材料供应基地 。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体系的缺陷 ,导致甘肃“双重利润流失”, 形成“资源富而财政贫”的被动局面 ,财政收入一直位居全国后列 ,从而严重制约了矿产资源勘

14、查和开发强度 。(2) 生态环境脆弱 ,环境承载力低 。甘肃地处亚洲大陆腹地 ,干旱少雨 ,水资源短缺 ,荒漠 地 、高寒石山 、裸岩等无法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 40 %左右 ,近年来 ,沙漠化 、水土流失面积有进 一步扩大的趋势 ,给资源勘查开发带来较大的环境压力 。尤其河西和陇东地区的水资源的短缺已对资源开发构成威胁 。(3) 矿业资本市场不发育 ,融资机制不健全 ,以及矿业权市场尚未真正形成 ,有效保障矿业权人合法权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 、实现优势转换的对策措施甘肃的矿产资源在全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但却没有给甘肃带来相应的比较利益 ,要发挥潜在的资源优势 ,就必须扬长避短 ,进行优

15、势转换 。1 . 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矿产资源规划是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体系的一部分 ,是政府对矿产资源的调查 、评价 、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定的全面的中长期计划 。甘肃省的矿产资源规划要找准优势和特色 ,确保重点 ,针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铜 、镍 、铅 、锌等有色金属优势矿种和煤 、石油 、金等潜在优势矿种 ,统筹规划 、合理部署 、面向市场 、优化结构 。通过矿产资源规划 ,加强政府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宏观调控 ,促进矿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实现矿业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2 . 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和资金投入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开发经济相

16、对落后的边远地区的经济都是把矿业作为重要措施之一 ,以国土资源调查为核心的地质工作先行 ,为开发战略和实施提供全面系统和准确的资料依据 ,着重寻找和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 、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 ,经开发在较短时期内可见到较高经济利益的大矿床 。选择重大矿业开发项目为龙头 ,吸引投资滚动开发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 。甘肃省在西部开发中要使矿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就应当把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放在发展矿业的首位 。超前部署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价 ,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为甘肃找矿突破带来新的机遇 。其中亚欧大陆桥西段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被列为跨世纪资源勘查工程”,甘肃省

17、西秦岭 、祁连山中西段及北山部分地区是该跨世纪工程的主要区带 ,国家将加大投入 ,这为甘肃省后备战略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资金保障 。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在矿种结构上 ,把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有色金属 、金 、地热及地下水作为重点 ,在勘查区域上把祁连山西段 、阿尔金山 党河南以及南秦岭等作为重点地区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增加资源供给 。3 . 加强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着力发展有甘肃特色的矿业经济 。加快优势矿种的开发 。在甘肃省保有储量居全国前 5 位的 29 种优势矿种中 ( 含亚矿种) ,除镍 、钴 、铂族 、铅锌等外 ,其余矿种因受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 ,尚未

18、形成规模和优势其中铬 、镁 、钾盐等国民经济急需的矿种基本没有开发 。铜矿保有储量虽居全国第四 ,但除金川公司和白银公司综合回收外 ,其余矿山产量低 、效益差 ,未显示出产业优势 。保有储量列全国第 6 的钒矿储量集中在方山口一个矿床中 ,资源配置上具有一定优势 ,但该矿为铀 、磷共生的综合矿床 ,矿石品位低 ,外部条件不佳 ,长期未予开发 。如能在这些矿种上增加投入 ,解决开已探获油气或见到油气显示 ,预测资源总量 13 亿吨 ,目前探明储量仅 1 亿吨 ;陇东盆地预测资源量约 9 亿吨 ,探明和控制储量 1 . 72 亿吨 ,以上地区如能加强勘查开发 ,将是甘肃省脱贫致 富 ,振兴经济的希

19、望所在 。拓展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 。据地质勘查部门勘查 ,甘肃省除现有的泾川 、通渭 、武山 、天水等已开发的地热资源外 ,兰州 、武威 、敦煌等地区已探测并发现了地热资源 。今后 ,应在甘肃 中部 、兰州及外围地区 、天水 、敦煌 、平凉 、定西 、武威等地区开展区域地热勘查 ,扩大地热开发 利用的区域和用途 。争取在 2010 年建成一批以温泉旅游渡假 、热水种植 、养殖为一体的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区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适度开发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缺乏是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998 年全省地下 水开采量 46 . 20 亿米3 ,约占全省现状总供水量的 39 % ,说明地下水在

20、甘肃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后一个时期 ,甘肃省应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加强黄河 、长江 、内陆黑河 、疏勒河流域 ,尤其是中部缺水区地下水的勘查和开发 ,提高地下水利用率 ,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区 (如石羊河流域 、西峰市 、定西的西川灌区 、白银市平原井灌区等) 的取水量 ,采用管理和补 给技术 ,逐步做到采补平衡 ,保障甘肃省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 . 调整矿业结构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提高资源效益 。甘肃省现有矿山中 ,小型及以下矿山数量占 92 % ,他们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做出了一定贡献 ,但是无序开发 ,重复建议 ,布局散乱 ,技术落后 ,管理差 ,安

21、全保障措施少 ,环境污染问题多 ,资源回收水平低 ,浪费严重 ,甚至破坏资源 ,矿业纠纷也不少 。解决矿产开发中 的小 、散 、差 、乱问题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和集约开发的原则 ,制定最小矿山建设规模的限制规定 ,凡新建矿山达不到最小规模的 ,不予审批发证 。制定政策引导已有小矿山进行联合 、兼并 、股份制改造 ,减少矿山数量 ,合理布局规划 ,走集约化开发之路 ,增强竞争能力 ,形成科学 ,有序 、合理开采的局面 。5 . 加大科技投入 ,发展资源的深加工业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发展深加工业 ,可使资源由初级的单项效益转化为多级效益 。据统 计 ,甘肃省已探明的大中型金

22、属矿山中的 60 %属综合矿床 ,但综合利用的矿山仅占全省矿山 的 3 % ,矿产品的加工深度也很低 ,大部分从事矿业生产的企业效益低下 。因此 ,目前甘肃省 促进资源优势转换的当务之急应加强低品位 、难选冶 、共生 (伴生) 矿床采 、选 、冶等综合回收技术的研究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发展矿产品的加工和延伸业 ,扩大产业链 ,提高矿业开发的 投入产出效益 ,形成矿业优势 。根据甘肃省矿业开发现状 ,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业中 ,主要应解决以下 问题 :加强陇东低 、特低渗透型储油区的开采技术工艺研究 ,降低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 ; 对低品位 、高碳 、高砷金矿选冶进行技术攻关

23、 ,推广先进技术 ,尽快发挥这一潜在资源优势 ; 解 决稀土 、稀有分散元素的综合回收 ; 有色 、贵金属 、建材等矿产品的加工深度在目前水平上提 高 5 10 个百分点 ,形成甘肃省矿产品加工优势产业 。着重发展黄金 、铂金饰品加工业 ,发展特种钢 、合金钢及金属制成品 、机械加工 、装饰材料业等 ,严格限制原矿和精矿产品出境 。6 . 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 ,促进矿业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1996 年修正的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 ,从法律制度上确立了探矿权 、采矿权的财产属性 ,规范了矿业权流转的市场行为 。近年 ,甘肃省已先后有数起矿业权市场交易成功运作 ,但总体看 ,矿业权市场尚在培

24、育 、完善阶段 。首先 ,要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维护矿业权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努力培育矿业权市场主体 ;第二 ,加强政策引导 ,鼓励保护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 ;第三 ,提高办事效率 ,依法进行矿权流转的审批和监督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 ,进一步放开矿业权的二级市场 ,允许采用包括出售 、作价入股 、出租 、抵押等多种方式进行矿业权流转 ,以市场为基础 ,优化矿产资源配置 ,促进矿产资源勘查 、开发投资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7 . 保护地质环境 ,加强矿山环境监督管理 。甘肃省是个地质环境比较脆弱的省份 ,社会经济活动影响和破坏地质环境问题屡见不鲜 ,如河西民勤等地过量开采地下水致使

25、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漏斗形成和扩展 ,加剧了土地沙化和荒漠化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土地沙化和盐渍化 、黄土湿陷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等 ,给甘肃省经济建设带来损失 。同时 ,矿业活动中的废渣 、废石 、废水 、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 ,以及采矿活动引起的植被破坏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为此我们要加快地质环境 、矿山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地方立法 ,使矿业及各项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有法可循 ,使政府对地质环境管理有法可依 。要加强滑坡 、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调查 、预防和治理 ,建立健全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预报 、预警系统 ,把甘肃省矿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提高矿业

26、开发的环境承载力 。8 . 扩大矿业对外开放 ,引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和资源供给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地方脱贫致富的需要 ,而现在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又已发生重大变革 ,国家只对公益性的地质调查予以资金 、项目安排 ,对实施资源开发利用的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投资 ,主要靠市场解决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严重制约了甘肃省矿业的发展 ,所以要抓住我国加入 W TO 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 ,既要面向国内 ,也要以更积极的姿态在全球矿业体系中谋求发展 ,扩大矿产资源领域的对外开放 ,通过引进国外资金 、引进省外资金 、鼓励民间投资 、开放矿业权市场等实现多元化筹集勘查开

27、发资金 ,以加快矿产资源勘查 、开发步伐 ,以利于甘肃矿产资源比较优势的拓展 。甘肃省矿山企业也应以技术改造 ,装备更新 ,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改进矿山环境状况扩大矿山储量和矿山企业经营规模 ,发展矿产品深加工等为目的 ,采取合资 、合作 、技术入股和转让等多种方式多方引进资金 、技术和现代矿山企业的管理经验 ,依靠科技 ,提高矿山集约化程度 ,走资源节约型道路 ,巩固矿业基础地位 ,促进原材料工业的发展 ,实现资源比较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并努力改善矿业投资的软环境 ,制定矿业引资的优惠政策 ,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 ,从甘肃省实际出发 ,规划一批引资的矿产勘查开发项目 ,扩大宣传 ,加强交流接触 ,利用多种渠道 ,采取多种形式 ,开创甘肃省引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新局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