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2412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条块结合 组合推进 立体突破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国家统计局酒泉调查队 ) 【导言】通道经济是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通道经济的目的不仅是便捷通道优势的展示,更主要的是借便捷通道的优势来促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依托通道的地缘优势布局,规划产业结构,进而实现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模式。以通道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能源为动力,以产业为先导,以旅游为纽带,以环保和生态平衡为前提,以激活通道经济,扩大区域合作为目标的外向型、开放型经济模式,是构建河西五市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定位。【概述】河西走廊是甘肃“两翼齐飞”经济发展战略“

2、西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是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已经发展成为甘肃、乃至西北重要的经济区域。【提要】一、 基本判断五大优势构筑黄金通道(一) 区位优势 地域辽阔 交通咽喉 西北粮仓 天然水库 自然画卷(二) 通道优势 物流通道 油气通道 电力通道(三) 资源优势 光热资源 风力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四) 产业优势 清洁能源 装备制造 石油石化 钢铁冶炼 有色金属 制种产业 高效农业 旅游产业 (五)发展优势 二、发展定位整合优势统筹区域发展 (一)总体思路

3、(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导 资源整合 产业创新 整体推进 绿色发展 (三)战略定位 中心城市 基地建设 交通枢纽 统筹城乡 生态建设三、战略布局三大功能保障健康通道 (一)空间结构 发展轴 城镇群 景点群 (二)功能分区 核心经济区 绿色经济区 生态保护区 四、通道体系完善设施拓展通道基础(一)交通建设 公路建设 铁路建设 机场建设 (二)商贸物流 物流布局 物流体系 物流设施 物流市场(三)金融服务五、 战略选择产业支撑创新通道模式(一)提升核心竞争力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科教人才聚集 加快信息化建设 (二)发展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核燃料循环产业 节水和制种装备制造业(

4、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冶金产业 石化产业 有色金属 特色农业 特色旅游业 (四)推进生态恢复工程 优化水资源管理 构筑生态屏障 实施生态修复 【关键词】河西走廊 通道经济 研究一、 基本判断五大优势构筑黄金通道河西走廊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立体的通道优势、强劲的经济优势、蓬勃的产业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为通道经济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一) 区位优势 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走廊式地形,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其主体在祁连山以北腾格里大沙漠以南,东起古浪峡,西至阳关、玉门关,东西长1200余公里的狭长冲积平原。南界青海、北通蒙古,东临省城兰州、西联新疆及西亚、中亚各国。河西走廊属塔里木地台向东延伸部

5、分,在历次地质运动中是我国西南、西北与中原地区的交接带,处于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处,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有很大过渡性。地域优势十分卓著。地域辽阔。河西走廊共有土地面积2760万公顷,其中戈壁沙漠面积1 500万公顷,可耕地面积200万公顷;草原面积占全省草场面积1/2以上,可利用面积约800万公顷,占河西总面积30%,有天然草原、人工草场和半人工改良草场。土地资源后备潜力较大,具有发展草业的有利条件。交通咽喉。南北两面障体夹峙、中间绿洲广布态势使河西走廊自古就成为举世闻名的陆上交通咽喉。东西横贯的铁路、公路串联了其中大部分城市,路区接触系数高达63公里万平方公里。走廊南缘、

6、北缘众多的隘口又使其成为南北交流的重要过道,如南缘的扁都口、当金山口使欧亚大陆桥得以将其影响范围延伸到大通河流域及青藏高原北部,北缘的人宗口、东小口子等则是河西与内蒙古游牧民族联系的要冲,更是通往外蒙最理想的直接出口。 西北粮仓。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西五市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0%以上,其中耕地面积97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8.2%,灌溉面积841万亩,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48.6%,草场面积3820万亩,占全省的二分之一。还有一千多万亩可垦荒地,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地5

7、00多万亩。每年提供全省80%的净商品粮食,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天然水库。祁连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形成的冰川有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被誉为“冰源水库”,储量相当于两个三峡水库还多。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系的大雪山、河西走廊南山、冷龙岭、疏勒南山以及土尔根大板山。这些冰川都是以悬冰川为主。在海拔4000米6000米的几座山岭发育有不同形态的较大冰川,如土尔根大板平顶冰川是近年发现的祁连山最大的平板冰川,直径达10公里,冰川面积55.55平方公里。 自然画卷。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

8、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在分布上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干旱的气候和高耸的祁连山,使河西走廊地区既有茫茫戈壁、万里沙海、块块绿洲等干旱区风光,又有冰山雪峰、高山牧场和中山森林等美景,汇丝路寻踪、绿洲揽胜、古城凭吊、洞窟参观、登山探险、大漠驼铃等多种专题旅游于全境,景点多、容量大、环境多变、对比强烈,宜于满足旅游者访古、游历、考察、探险等的心理要求。(二) 通道优势 河西走廊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线路与西电东送的电网和西气、西油东送的管线构成了天然的五大通道。 物流通道。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复线和正在建设中的兰新二

9、线高速铁路横贯东西,数十条国际、国内航空线与6个民用、军地两用机场构成了立体的物流通道。 敦格公路(国道215)好、即将建设的敦格铁路,酒航公路、213国道等构成了河西“丰”字型结构的交通网络。形成了甘、新、青、藏、蒙及中亚、西亚的物流大通道,特别是进疆物资和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棉花等物资。仅2009年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超过2000万吨,跃居全国四大陆路口岸之首。 油气通道。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一线、二线两条管线并行通过河西走廊。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最终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已于2004年10月1日全线贯通并投产。西气东输二线工

10、程主气源由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130亿立方米/年勘探开发项目和中国石油与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康采恩签署的170亿立方米/年购销天然气协议两部分组成。工程即将于2011年完工通气。 据悉,引进中亚天然气的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有望在“十二五”末落成。电力通道。2010年9月底,河西750千伏双回路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告竣,金昌、酒泉、敦煌3座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站330千伏设备开始进入带电调试运营阶段,加上之前的3条纵向平行的33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与新疆电网连接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大通道。另外,河西走廊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规划研究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三) 资源优势 河西地区土

11、地辽阔,可垦荒地资源丰富。全区有水地939万亩,占全省水浇地的54%,2000多万亩可利用荒地。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有粮、棉、油等300多种农作物且质量好、产量高。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多,其中镍、钴、铂等9种储量居全国第一。光热资源。河西走廊平原区为温带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50200毫米),蒸发强烈(大于2000毫米),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较差大,年均温为510,日照时间长达30004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收入为50.241664.8954亿焦/平方米,10年积温为25003000,无霜期140170日。风力资源。据测算,

12、河西走廊的年有效风能储量在800千瓦时平方米,境内风速年际年内变化小,年平均风速的变差系数在002至0025之间,许多地方都具备建设大中型风力发电站的良好条件。如果将河西走廊地区每年一半时间的风量利用,年可发电约4000亿千瓦时,按目前国内最低风电价格上网,年产值可达1800亿元。河西走廊是一个绵延10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有大面积的荒漠可以利用,广布风电场,可以减少同一地区季风变化带来的限制,形成“此起彼伏”优势。 土地资源。河西走廊地区地域辽阔,土地类型众多,具有发展大农业的条件。其中有宜农土地1.28万平方公里,宜农宜林土地0.44万平方公里,宜林土地0.29万平方公里,宜农宜林宜牧土地

13、1.31万平方公里,宜牧土地12.86万平方公里,宜其它土地0.71万平方公里。宜农土地中有连片可垦荒地467万亩,其中:石羊河流域65万亩,黑河流域223万亩,疏勒河流域179万亩。 矿产资源。河西走廊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种类较多,是有色金属(镍、铜、钴、铂族、钨)、黑色金属(铁、铬、钒)、以及金、石油与化工原料(芒硝、重晶石、磷)等矿产的主要聚集区,已经发现的矿种就有61个,产地267个,其中金川地区的铜镍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占全国总储量的70%,占甘肃省镍矿储量的100%,铜矿储量的80%,钴矿储量的88%,并伴有铂族、金等10余种稀贵金属。河西走廊地区铁矿储量占全省的76%,肃北大

14、道尔吉铬铁矿亦是我国大型铬铁矿之一,矿石中伴生有铂、锇、钌、铱等元素。旅游资源。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景观独特,多民族聚居,汉唐以来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贯穿全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在旅游资源的种类上具有独特和丰富的特点。干旱的气候使璀璨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丝路”沿途的古长城、古城堡、石窟、驿站、烽燧、古墓葬遍布,皆是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古迹。嘉峪关、阳关、玉门关,榆林窟、锁阳城、马蹄寺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特别是武威雷台出土的东汉艺术珍品“马踏龙雀”(铜奔马),被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素有“

15、东方文化宝库”之誉,它以现存洞窟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内容最丰富,而成为我国众多石窟中的佼佼者,强烈地吸引着中外学术界和广大旅游者。(四) 产业优势 河西走廊是我西北重要的工业化地区和商品粮基地,经过50多年建设,特别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快速发展,已形成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以制种、酿酒原料、果蔬加工、畜禽、棉花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和以敦煌文化、关城文化和丝路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清洁能源。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524亿元,使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36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我省的优势也十分突出,现在已经建成的和在建的达300兆瓦,预计“十二五

16、”至少达到1000兆瓦以上。装备制造。酒泉已经崛起了一个现代化的风电装备制造园区,现达到年产300万千瓦风电装备的生产能力,2.5兆瓦永磁直驱机组、3兆瓦交流发电机组已经批量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即将下线。今年风电产业带动我省工业增加值增加3.5个百分点,带动GDP增加1.5个百分点。石油石化。玉门石油开采量达到80万吨,石油综合配套加工能力300万吨/年,生产160多种油品。目前,总投资72.7亿元的玉门油田分公司炼化总厂500万吨改扩建项目已上报中油集团和省发改委,并列入了甘肃省石化行业振兴规划。钢铁冶炼。酒钢公司已经形成了嘉峪关本部、兰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大钢铁生产基地

17、,集团公司铁、钢、材综合产能达到800万吨/年(其中不锈钢60万吨),技术装备水平进入国内同行业先进行列。有色金属。 金川公司是采、选、冶、化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生产镍、铜、钴、稀有贵金属和硫酸、烧碱、液氯、盐酸、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以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已形成年产镍15万吨、铜40万吨、钴10000吨、铂族金属8000公斤、金8吨、银150吨、硒50吨及150万吨无机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司以镍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优秀闻名于全球镍钴行业,是全球主要的镍钴生产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年度排行榜中,金川集团公司以营业收入354亿元荣列

18、第107位,同时也荣列2007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44位,在甘肃省上榜企业中排名第一。制种产业。河西走廊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制种基地,仅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就高达150万亩,产种约6亿公斤,占中国用种量的60%以上,河西走廊有望崛起中国最大的制种产业带。目前,在中国种子企业50强中,有近30家在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落户,并建成种子加工中心18个。甘肃已投资1.04亿元在河西走廊建成18个“制种工程”重点项目,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和管理体系。高效农业。近几年来,河西走廊随着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加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得先进农业技术开始使用,农业物质装备大大

19、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已远远超越传统农业。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也已初步形成,形成了粮、棉、酒、瓜果、蔬菜、制种等六大主导产业,并在全国乃至西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已生产全省34.6%的粮食,41.3%的油料,87.4%的甜菜,90.4%的棉花,100%的啤酒花等。旅游产业。河西走廊有一批品味很高的旅游资源,就国家旅游资源而言,河西走廊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大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历史文化价值,有的还不乏宝贵的科学研究价值。部分资源在国内外

20、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 (五)发展优势河西走廊2009五市GTP达到1033亿元,人均达到 23058元,比甘肃平均水平高出近50%。同时,产业化集群特色鲜明、发展迅猛,特别是基于通道经济的条件和优势,六大通道框架初露端倪。 二、发展定位整合优势统筹区域发展 河西五市土地面积广阔,区位优势明显,而且资源相对富集,产业集群化水平较高,但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严重,产业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以通道经济战略为前提,推进河西五市区域经济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使优势产业有序分工协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在河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

21、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立足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整体推进区域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转变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建设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河西五市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支撑区和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规划引导。加强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寻求合作发展机遇,创新合作发展方式,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资源整合。遵循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和城乡体制

22、分割,整合城市和产业资源,实行优势互补,合理确定区域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促进人口、经济向中心城区和园区集中。 产业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强化分工合作,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整体推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并发挥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消除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绿色发展。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23、战略定位 中心城市。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酒嘉、张掖、武威新区建设为重点,强化优势互补,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城化建设,促进经济集聚和人口集中,构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兰州至乌鲁木齐城市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基地建设。加快河西地区的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重点名胜旅游基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将河西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西北最大的冶金新材料和有色金属基地、全省重要的石化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古丝绸之路名胜旅游区和游客集散中心。 交通枢纽。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

24、流中心以及对外开放陆路口岸。发挥战略通道和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和物流园区,构建面向中亚、连通内地、支持周边民族地区发展的商贸物流中心以及对外开放的陆路口岸。 统筹城乡。积极开展嘉峪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探索推进河西五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力争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生态建设。加强以水源涵养和节水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保护环境,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及生态补偿机制,将酒嘉建成全省和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三、战略布局三大功能保障健康通道 以自然区划为基础,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结合城镇建设、产业发展、

25、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发展需要,实行点轴开发,有序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空间结构按照河西走廊条件和发展现状,突出重点,合理布局,规划以国家高速公路G30和312国道敦瓜公路沿线为主轴,以酒嘉城镇群和敦瓜城镇群为两区,建设酒嘉城镇群核心经济区,沿交通轴线辐射敦瓜城镇群,形成“一轴两区”的空间发展布局。发展轴。以河西走廊绿洲为依托,沿国家高速公路G30和312国道敦瓜公路、安敦铁路,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石油化工、特色农业种植加工、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产业为主的通道经济,使经济轴逐步拓宽发展成为经济带,进而辐射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 城镇群。充分发挥河西五市城区间待开发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26、作用,加快城市相向融合发展,形成以地级城市为中心,以县市等主要城镇为节点的酒嘉城镇群。进一步强化城镇群的区域核心作用,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促进核心区人口、产业聚集和各类要素优化配置,率先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景点群。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敦煌艺术为中心,以特色景点为支点,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提升走廊旅游的品牌效应。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河西旅游市场空间。根据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河西走廊旅游产业链通过在空间上的延伸,实现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形成跨越区域界限的旅游产业链。 (二)功能分区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基础条件和开发潜力,将河西五

27、市划分为核心经济区、绿色经济区、生态保护区三类功能区。 核心经济区。酒嘉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加快发展风电、光电及风光电等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综合利用高载能产业,拓展核燃料加工、转化、贮存及核能利用,提升钢铁冶金和冶金新材料及石油化工、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承接新疆等周边省区外来资源落地加工,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突出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金武经济区以 绿色经济区。酒泉、张掖、武威三市要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发展特色农业、清洁能源、轻工、旅游、商贸为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努力构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生态保护

28、区。河西绿洲发展方向和重点是继续实施好三北防护林、生态公益林、防风固沙、封滩育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发展与生态保护相适宜产业,形成以畜牧、农业、旅游、矿产资源绿色采掘加工为主导的生态和水源涵养保护区,促进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 提升中心城市技术创新能力 四、通道体系完善设施拓展通道基础通道经济带是指以交通干线或运输通道为发展轴,逐步形成的产业和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集聚地带。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河西五市通道经济体系。(一)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河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同网建设,优化区域内交通网络布局,加快对外通道建设,构筑立体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整体通达能力和水平。

29、公路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加快三北快速通道建设机遇,围绕国家高速公路G30主干,完善路网布局,建设连霍与京藏线相连通的柳园敦煌格尔木高速公路,加快酒泉航天城策克口岸高等级公路改建工程。铁路建设。紧紧抓住国家规划建设以兰新铁路为主、临哈和敦格铁路为辅“一主两辅”的战略通道机遇,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和临(河)哈(密)铁路建设为契机,加快相邻铁路前期进度;以敦煌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敦格铁路建设为重点,形成连通兰新连接青藏大运力铁路通道,以嘉策铁路等为重点,形成连通临哈铁路南北通道,构建“贯通东西、展南拓北”的河西区域性铁路枢纽新格局。机场建设。按照2020年嘉峪关机场满足旅客吞吐量40万人次/年,高峰旅客

30、吞吐量402人/小时的设计要求,规划扩建机场,建设嘉峪关航空物流中心,增加嘉峪关与周边省会城市间航线,逐步完善机场、海关、国际联检厅设施;规划敦煌机场扩建项目;充分利用武威、张掖两市当地条件,发展军民两用机场;建设区域内县市直升机备落点。 (二)商贸物流物流布局。培育物流市场主体,发挥五市省级物流中心等现有园区和企业的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大型商贸和物流企业,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市场,实行专业化经营。物流体系。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名优商品购物街、特色餐饮食品街、大型超市、便利店、直销、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和业种经营方式,重点跟踪监测粮、肉类、蔬菜、化肥等商品市场运行状况,完善市县两级商品运行监测调

31、控和突发事件预警应急预案。物流设施。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筑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逐步形成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市场。鼓励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玉门油田等大型企业的物流逐步向社会化综合物流体系转变,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等专业性物流业,培育壮大第三、四方物流业;结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在酒嘉建设能源储备中转基地。把河西建设成为服务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 (三)金融服务加快酒嘉两市金融机构同城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河西五市信用信息系统

32、”共建共享,构建河西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实现河西五市金融机构异地票据直接同城结算;积极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河西设置分支机构,依托当地大型优势企业,探索建立河西区域性金融机构,增强金融企业服务能力;扩大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范围,培育规范投资中介服务组织,推动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法律保障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大力开拓期货交易市场,推动培育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平台,探索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模式,提高投融资能力,逐步形成河西走廊区域性商业金融中心。 五、 战略选择产业支撑创新通道模式以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先导,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共同打

33、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冶金基地、石化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基地、旅游基地、商贸物流中心为主的“五基地一中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使河西走廊成为全省乃至西北新型工业化的创新区,为通道经济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建设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契机,依托国家级、省级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大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基地,加大研发投入,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风机和太阳能光伏、光热成套设备。依托国家级金川、酒钢技术中心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共建冶金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玉门油田、中核集团的技

34、术力量,大力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下游产品。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设施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加快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和创新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构建以政府组织协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加大科教人才聚集。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充分发挥河西五市现有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河西设立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和

35、技术信息服务中心。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核心作用,实现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突破。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布局,鼓励大中型企业和社会力量在河西兴办相应专业实训基地。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同享。完善网络设施建设。采用以光缆为主,其它接入为辅等多种方式,加快基础传输网、宽带网、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建设步伐,提高通信网络的技术层次,增加通信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传输网络。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信息传输各部门的业务融合,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

36、“三网合一”。 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完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办公外网、政府办公内网和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三网一库”的政务信息网络体系,规范信息采集和处理,实现酒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 推进商务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在传统商业服务领域的应用,强化对商贸流通行业的信息支撑。建立网上商店、网上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新的商业发展模式。 做大做强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电信、广电运营业、邮政业等信息服务业,完善区域工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信息网络,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二)发展新能源产业 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

37、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加快建设以酒嘉为中心的风电、以敦煌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支撑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围绕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大风、光电场建设前期基础性技术工作力度,加强先进气象设备更新,增强风向风速的预测预报能力,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制定扶持政策,对新能源项目在用地、用水、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到2015年,实现区域内风光电资源的充分利用,新能源成为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初步实现打造 “陆上三峡”的宏伟目标。 结合新能源基地多能互补的需要,积极推进大型煤电项目和外送电网建设。协调好电力外送和就地转化利用的关系,鼓励终端用户使用风能、

38、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发展铝、金属硅及有色金属等新能源综合利用的高载能产业,促进能源就地转化。 着力优化区域电网结构,加快甘肃电网与新疆电网联网进度,积极研究论证酒嘉电网与青海电网连接方案,提高调峰能力,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开展超高压直流送电工程前期工作,构建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酒嘉核心区为主、玉门市和瓜州县为辅,建设一批风电、光电配套装备制造业项目,逐步将酒嘉建设成为辐射甘肃河西至新疆哈密、蒙西地区的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点支持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中材科技、东气集团、西部重工等国内领先风电制造企业在酒嘉建设风电装备生产

39、基地,积极鼓励省内企业为风电、光电装备制造企业配套生产产品,提高风光电设备本地化生产程度。积极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的光电产品生产企业在河西设立生产基地,实现晶体硅原料、硅棒、硅锭等上游产品的生产,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以及LED绿色照明产品生产,逐步延伸光伏发电产业链。核燃料循环产业。依托中核四O四集团的工业基础,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机遇,积极推进大型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天然铀战略储备库和保税区、氟化氢项目及铀转化项目,建设我国大型商用乏燃料处理基地和铀转化基地。大力研制开发密度计、液位计、多路称、物位计等同位素仪器仪表系列产品,开发烟道气辐射脱硫脱氮、辐射加工、辐射灭菌、材料改性等

40、辐照装置。 节水和制种装备制造业。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支持酒泉大禹节水设备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带动河西乃至我省节水设备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改造提升并发展壮大冶金、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以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为主的冶金新材料和化工新产品等产业发展。 冶金产业。以酒钢公司为龙头,发展壮大碳钢、不锈钢两大生产体系,尽快形成1000万吨钢和120万吨以上不锈钢的生产规模;围绕国家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战略,瞄准西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用钢;发展冷轧钢板,开发不锈钢制品、钢结构、彩色不锈钢板材、机械加工等不锈

41、钢加工制造业。加强与金川公司等企业的协作,联合攻关开发新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钨钼资源开发,调整产品结构,打造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就地转化,依托新能源布局发展硅铁合金、硅锰合金、铬铁合金、硅镁合金、硅铝合金等冶金新材料产业。积极承接新疆等外来资源加工,发展支持新疆等周边地区的各类建材等产业。 石化产业。提升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加快玉门油田勘探开发步伐,支持玉门老油田发展,提高经济开采年限。不断完善石化产业链,做深做细产业链各环节,充分利用“西油东输”,扩大玉门油田炼油能力,积极筹建百万吨级商品油储备库;加大化工基础原料三烯和三苯的开发生产,发展

42、乙烯下游产品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农用化学品、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等项目,延伸石化工业产业链,提升石化产品附加值;开展采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非石油路线制备重要化学品技术研发。 有色金属。金川公司要走规模成本效益型发展道路,壮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资源控制战略,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原料;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主流程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着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宗旨,坚持初级产品总量扩张和新产品开发与生产并重,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做好镍、铜、钴、稀贵金属和无机化工产品五篇文章,使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5万吨。特色农业。面向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

43、业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做大做强制种业。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繁育技术,建立杂交玉米种子繁育,玉米、瓜菜为主的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制种产业体系,将河西地区建成国家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繁育中心、外贸制种基地和西部重要的种子加工、包装、销售集散中心。提升特色农产品加工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名牌食品和有机食品,壮大现有果蔬、草食牲畜等规模养殖及其深加工,改善生产工艺、延伸加工产业链、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发展壮大畜禽业。加快农牧结构调整,提高畜禽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力繁育和推广优良畜种、草种、舍饲

44、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建立现代草畜禽业生产体系。 建设优质棉花基地。积极发展棉花产业,以科技为支撑,繁育优良品种,按生态区域进行品种布局,形成以棉花新品种选育和区域性原种生产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良种繁育、加工、检验及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高产、优质、低成本、高密度等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培育外向型企业,坚持扶优扶强,不断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商品知名度,建立完善公平、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化聚集、技能化培训、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特色旅游业。加快实施河西五市旅游同线发展步伐,整合旅游资源,共同规

45、划旅游产品、精品线路、配套服务设施,联合开展宣传促销,构建服务网络。重点打造以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魏晋墓群、马蹄寺、武威皇台等为代表的丝绸之路精华游;以阳关、玉门关、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石关峡、万里长城第一墩等为代表的长城文化游,以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梦柯冰川、“七一”冰川、讨赖河大峡谷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游,以肃南、肃北、阿克塞少数民族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以国际滑翔基地、铁人三项赛场、汽车摩托车越野基地、酒泉航天城、酒钢公司、玉门石油城、风光电产业等为代表的科技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大力发展观光游、乡村游、休闲度假游,丰富旅游产品。塑造“大漠敦煌、历史雄关、阳关边塞、祁连冰川、雅丹奇

46、观、民族风情、神州航天、石油摇篮、钢铁新城”等旅游品牌,提升河西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善“点、区、群、带”协调发展的配套服务基础设施,推进景区景点管理体制创新和市场化经营程度,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旅游产业基地和游客集散中心。 (四)推进生态恢复工程 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实施生态修复治理,优化水资源管理和配置,开展南部山区水源涵养、中部发展绿洲农业、北部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移民村和新农村建设。 优化水资源管理。统筹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配置龙洋河、黑河、疏勒河、讨赖河、党河等主要水系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比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恢复青土湖、张掖、月牙泉和西湖湿地生态功能;继续深化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