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446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成都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以及交通、通信枢纽。辖9区4市6县,设27个乡、196个镇和92个街道办事处,1975个村和1368个城市社区。幅员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2.59万公顷。常住人口1407.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149.1万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650.4万人,农业人口498.7万人,2010年城镇化率65.51%。 “十一五”时期,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一、经济发展情况(一)经济运行情况。1、地区生产总

2、值。“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55%,2010年达到5551.3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253元,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13位。2、地方财政收入。“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40.77%,2010年达到2022.3亿元,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4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达30.08%,2010年达到526.9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3、城乡居民收入。“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90%,2010年达20835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1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84%,2010达到820

3、5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11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2年2.66:1缩小至2.54:1。4、社会固定投资。“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固定投资年均增长23.88%,2010年达4255.4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首位。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占总投资的33.60%,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总投资的66.40%,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3亿元。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17%,2010年达2417.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4位。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9.97%,2010年达15510.91元。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拉动

4、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居15个副省级城市中第10位。(二)县域经济发展。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实施“全域成都”的理念,推进市域内区(市)县协调发展。2010年,三个圈层三次产业结构为:一圈层(五城区和高新区)为0.05:34.38:65.56、二圈层(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县、温江县、双流县和郫县)为6.27:61.68:32.04、三圈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 )为18.57:43.30:38.13;三个圈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为4.43:2.69:1。具体详见表1。表1 2010年区市县经济发展情况表人口(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

5、总额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绝对值(亿元)增速绝对值(亿元)增速绝对值(亿元)增速绝对值(亿元)增速绝对值(亿元)增速一圈层32958552755.715.36 738.9817.71 1716.5718.69 1771.470.59 189.1530.7 高新区534.7425.1354.1433.2142.721.5394.8410.242.3622.8锦江区423389421.581349.198381.9218.9283.51140128.5223.2青羊区567889480.1913.562.089.1344.6818.9283.5114.930.0229.7金牛区7177695

6、12.841189.05-1341.5318.4243.7826.626.9514.7武侯区943551464.3613.2104.269.8341.0718.8280.3123.231.2742.4成华区643257342.0313.280.2612.3164.6718.7285.5210.230.0340.3二圈层34843201801.823.91 1007.830.69 405.2917.09 1454.2912.84 118.3834.54 龙泉驿592335368.5419.5240.8027.463.1318.4260.9738.521.0838.7青白江410559198.61

7、17.6136.6621.435.7418.0151.0031.310.5120.0新都区682860318.9218.0189.2023.877.9818.4244.5330.420.1248.2温江区369934214.3517.8113.4424.849.5418.4220.598.718.2620.2双流县919999471.1217.5203.9325.9126.7818.2372.5227.333.5153.5郫 县508633230.3417.8123.8225.052.1218.0204.682.414.9051.2三圈层4710487909.7937.95 315.4926.

8、19 295.7216.05 996.113.48 57.0442.42 金堂县884508130.9913.831.6820.537.0816.6110.5415.16.0222.5大邑县51799292.7413.329.2925.828.7817.1105.969.05.5665.2蒲江县26303256.9616.122.7925.614.6316.552.1623.72.4333.3新津县307757119.1714.858.6522.935.1417.5126.580.27.917.1都江堰609566143.5216.632.2019.160.8720.5203.363.412.

9、9667.1彭州市800261149.2114.067.0520.840.8918.3180.111.87.2241.5邛崃市658221104.7416.536.9327.337.818.0111.0924.25.1923.8崇州市669150112.4616.136.9025.740.5317.9106.327.59.7534.0数据来源:来自成都市统计年鉴(2011年)。(三)产业发展情况。近几年,我市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确立了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目前三次产业比

10、重为5.1:44.7:50.2。1、农业发展情况。成都是农业部批准的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年均增长4.5%,2010年实现增加值285.1亿元。农业规划布局。确立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叶、猕猴桃、生猪家禽、中药材、食用菌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400万亩粮食丰产、100万头生猪、10万亩茶叶、10万亩猕猴桃、5万亩食用菌等243个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示范基地,建成143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共培育和发展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47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80个,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110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

11、面达70%;获有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的农产品111个。2、工业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工业年均增速为21.76%。2010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062.8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9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25.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47.1亿元、利税达到542.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4.74%、75.23%、81.35%。工业规划布局。确立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两大高技术产业,汽车、石化、冶金建材三大现代制造业,以及食品、制鞋、家具三大特色产业。规划建设21个市和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

12、区和8个重点镇(新繁镇、石板滩镇、濛阳镇、羊安镇、安德镇、沙渠镇、寿安镇、淮口镇)工业集中发展点。结合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确立了5个市级工业战略功能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龙泉汽车产业城、双流新能源功能区、新津新材料功能区、彭州石化基地),全面实行了“一区一主业”产业定位。规划在“十二五”时期建成高新区、经开区、双流、石化基地、青白江5个千亿园区,培育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0亿元产业1个(电子信息),形成7个上千亿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石化、冶金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大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1户,其中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企业共计36户

13、,100亿元以上企业4户,500亿元以上的企业1个(新希望集团)。初步形成电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实现上千亿,主营业务收入981.5亿元,食品、冶金建材2个5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724.2亿元、615亿元;目前初步形成汽车、新能源、石化、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家具、航空航天和制鞋等9大100亿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2010年,全市工业集中度达74.7%,拥有1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11个、5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2个。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1.14亿元,综合竞争力在全国8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排名第4、居中西部首

14、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8.87亿元,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居第12位、增速居第3位。3、服务业发展情况。成都是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旅游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年均增长11.9%,2010年实现增加值2785.3亿元,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5位。服务业实现税收677.99亿元、从业人员数349.96万人,分别占全市比重的64.6%、46.5%。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2%。服务业规划布局。确立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电子商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规划了金融总部、东部

15、新城文化创意、北部新城现代商贸、西部新城现代服务、“198”生态及现代服务、龙门山龙泉山现代旅游、国际航空枢纽、国际铁路物流枢纽8个市级现代服务业战略功能区。重点产业和企业。在服务业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业等实现增加值437.28亿元、237.25亿元、494亿元、331.69亿元和193.27 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9%、4.3%、8.9%、6.0%和3.5%,是目前我市服务业重点产业。其中,金融交易量和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居西部第一、金融保险业规模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总部经济、软件与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居中西部首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规模居副省级城市

16、第6位,房地产业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4位。引进有马士基全球服务中心、思科中国销售总部、摩根大通、联邦快递、英国励展博览集团、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一批现代服务业知名企业。其中,2010年,年销售额50亿元的商贸企业有2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的有4家,本土企业仅红旗连锁(44亿元)和新华文轩(39亿元)2家。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情况。2010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66.73%,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北部商贸城、金融总部、文化创意等8个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按产城一体理念加快推进。各功能区控规已完成或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并逐步推进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编制。

17、完善了金融、西部新城等管理体制,组建了成都文旅龙门山投资旅游有限公司,获得50亿元货款授信,协助70余个项目融资29.7亿元。投入35.56亿元加快天府新城、龙泉山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2.6万户拆迁工作。先后引进分时集团金宝总部经济园、薪金普洛斯现代物流等重大项目,国际商贸城小商品市场、珠江新城、新光三越、中外运等项目加快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共签约31个重大项目,涉及投资147.8亿,已开工项目36个,竣工项目28个。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新兴产业规划布局。2009年,制定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功能区建设规划,确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金融、物流

18、、电子商务、数字新媒体、文化创意、健康产业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了双流新能源、新津新材料、双流物联网、温江健康产业城等战略功能区。 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和培育。两年来,先后引进和培育了汉能光伏、天威硅业、光明光电、京东方、阿里巴巴等一批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38个,其中,94个项目投产,49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十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物流业、数字新媒体等新兴产业增速较快。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00亿元接近1000亿元大关,增长率超过200%;新能源、新材料、物流业、数字新媒体、金融业分别较上年增长35.2%、25.9%、25.5

19、%、22.8%、19.6%,实现增加值87.9亿元、61.8亿元、424.5亿元、27.0亿元和437.28亿元。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2010年底,新能源、新材料等功能区产值过100亿元。成功获批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第二批“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等称号。(三)对外开放情况。1、利用内外资情况。 “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3.42%,2010年达到64.1亿美元,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2位,5年间排名上升了10位。实际到位内资年均增长40.3%,2010年达到1932.3亿元。先后引进英特尔、

20、富士康、仁宝、德州仪器、三菱重工、汉能光伏、马士基全球服务中心等一批知名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达200家,位列中西部城市首位。2、进出口贸易情况。“十一五”期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0.3%,2010年达到246.8亿美元,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9位,是重庆的1.98倍。3、推进区域合作情况。近几年我市积极推进与省内市州的合作,成都经济区在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调合作、公共服务共享、市场环境共治等方面加快了同城化步伐。合作建设了成资、成眉、成阿、成雅、成凉工业园区,截止今年6月,引进项目11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9个。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合作,扩大与港奥台和国际交流合作,有9个国家

21、在成都建立使领馆,与世界1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新加坡、欧盟、港澳台合作,并合作建立了新川创新科技园、欧盟工业园、香港现代服务业园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四)科技创新情况。1、科技投入情况。“十一五”期间,成都科技投入年均增速达到25.81%,2010年,全市R&D投入达139.54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1,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6位。2、科技创新体系情况。成都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经拥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7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家、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8家;已组建数字媒体、精密数控机床、信息安全、

22、成都医疗器械等19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了由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个专业孵化器和26个综合孵化器组成的孵化群;依托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5个技术转移中心,2010年实现技术交易额44.7亿元;加快建设了2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基地(园区)。3、创新人才队伍情况。2010年,成都地区共有专业技术人才92.89万人。其中,两院院士3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1人,四川省“百人计划”25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89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15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152人;成都市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23人(管理期内),享

23、受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5人。4、科技创新成果。“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年均增长34.73%、53.32%,分别达到31261件、25981件,连续多年保持中西部城市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二;共获得国家科技奖85项、四川省科技奖859项,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281个;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15家、省级109家。5、企业自主创新情况。目前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22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18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3家,已建立企业研发机构325家,认定三批次共222个成都自主创新产品。三泰电子等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板成功上市。6、科技贡献情

24、况。近年来,成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也是全市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070.4亿元,实现增加值733.84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66倍、2.87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4.74%。(五)“两枢纽三中心”功能建设情况。1、交通枢纽建设。通过几年大力推进交通枢纽建设,目前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主枢纽的地位初步形成。航空枢纽建设方面: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建成并投入运营,新航站楼即将投入使用,目前已开通国际航线34条,其中直航线路15条。2010年,航空旅客吞吐量2580.6万人次

25、,货邮吞吐量43.22万吨,客流量位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目前正抓紧开展第二机场前期工作。铁路枢纽建设方面:“十一五”已顺利完成成昆铁路货车外绕线、达成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成灌快速铁路等项目建设,成都新客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开工建设了成绵乐、成安渝客专、成都北站扩建等重点项目。公路枢纽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一环八射”高速路网,“十二五”末将完成成自泸、成安渝、成德绵和成都第二绕城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2010年,公路旅客发送量27436.9万人,货运量28679.1万吨。2、通信枢纽建设。先后实施了骨干传输网、3G网络、“无线城市”网络基础工程、成都互联网同城直联中心、数据存储灾备、

26、高性能云计算中心等重大通讯枢纽项目建设。正加快实施移动、联通国际直达通信电路建设和电信国际通信系统扩容工程、超算中心、物联网等重大项目。率先开展了食品安全溯源、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物联网试点应用。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已被确定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3、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在商贸中心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中央商业区和北部新城现代商贸功能区“两个贸易总部区”、东南西北“四大商业副中心”、“六大主力商圈”和“四大市场发展区”建设,建成各类专业市场136个,2010年交易量达1442.3亿元,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94亿元,分别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9位和

27、第13位。物流中心建设方面,重点实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青白江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青白江铁路散货物流园区和新津铁路散货物流园区,新都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双流公路物流中心和成都保税物流中心“四园区、四中心”建设。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60.4亿元,增长13.0%,分别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6位和第9位。4、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实施人民南路金融总部商务区、东大街“金融一条街”等金融集聚区建设。2010年,产业规模,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9%。全市共有银行机构48家、证券期货机构57家、保险机构62家。资本市场,拥有上市公司47家,今年上半年证

28、券交易额达11709亿元,两项均居全国各大城市第6位、西部第1。地方金融,先后组建成都投资控股集团、成都农商银行,推动成都银行增资扩股,全市共有村镇银行6家,小额贷款公司2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19家,各类股权投资基金70余家。金融市场体系,重组设立了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新组建了农村产权交易所、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多家产权交易中心及成都分中心。载体建设,启动建设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一条街”等发展载体。5、科技中心建设。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深化高科技成都建设,全面提升成都的自主创新能力、智力支撑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和科技资源聚合能力,增强科技辐射力,科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具体的情况见科技创新部分

29、)。二、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我市从2003年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2007年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实施了以推进“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 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2009年12月后,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定位,启动实施了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一)推进“三个集中”情况。坚持以规划为基础和龙头,统筹推进工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至2010年底,全市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初具规模,工业集中度达到74.7%,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产业实现了集群发展;

30、建成农村新型社区1334个,106万余农民住进了新农村综合体,城镇化率达到65.5%;实施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36.3万亩,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二)推进“六个一体化”情况。1、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按照规划编制、管理、监督工作满覆盖的要求,从市到乡组建了规划行政管理和监督机构,建立了乡村规划师,通过几年努力,形成了城乡一体、三规一致的规划体系。2、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按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对城乡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了统筹布局,具体情况详见“产业发展情况”部分。3、推进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全面实施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市和区(市)县都组建了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

31、、农业物流投资公司,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并在全市全面实施了农村产权制度、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全域成都统一户籍等改革。4、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即大力推进城乡水、电、气、路、信息、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一体化。目前已经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多通道路网、旅游公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等构成的市域公共交通体系;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光纤宽带、移动信号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实现中心城区、郊区(市)县县城、乡镇、50户以上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5、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了覆盖城乡统一劳动就业制度、就业服务网络;完善了面向农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实现

32、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对农村410所中小学、223个乡镇卫生院、2396个村卫生站全面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实施了乡农村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广播村村通、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了城乡远程数字教育、名校集团、教师“县管校用”和对口交流等以城带乡措施,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6、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自上而下实施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规划简化行政审批,累计减少行政审批959项;对规划、农业、交通、财政等30多个部门进行归并调整,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大部门体制;推进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市、区(市)县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乡(镇)、村(社区)建立了便民和社会服务中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城

33、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了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全面实施了乡镇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撤并了30%的乡镇、47%的行政村,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三)推进农村“四大工程”改革情况。1、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从2008年开始,在全市进行了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至2010年底,全面完成了257个乡镇、2745个村、35857个村民小组、212万余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积极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试点。在全国率先创设耕地保护基金,由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安排28亿元,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提供养老保险补贴。市和区市县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中心,完善农村产权流转办法

34、,截止2010年底,通过市、区(市)县农交所交易的各类产权共2.7523万宗、交易金额21.85亿元。配套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村镇银行、担保机构,推进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目前市县两级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利用农村产权担保贷款余额达21.7亿元,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577宗,贷款余额98197.8万元。2、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依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从2009年起,用5-6年时间,全面实施农村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整治,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近2年多来,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95个,新增耕地7.8万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35、挂钩项目120个,涉及建设用地整理面积6.3万亩。3、推进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改革。在全国率先把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每个村年均不少于20万元拨付,其费用由集体根据村民意见用于改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4、完善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加强农村村民,在加强村“两委”建设的基础上,单独设立议事会或议事监督委员会,受村(居)民(代表)会议委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社区)事务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并按照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社会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和政府职能与自治职能分离的原则,理顺村党支部、村(居)委会、村(居)民议事会的职责关系,形成了党组织领导、村(居)民(代表)会议或议事会决策、村

36、(居)委会执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四)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2010年实施了11条示范线建设,2011年又按照整县整镇推进的要求,启动实施了4个区(市)县(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新津县)、24个乡镇(新都区军屯镇,温江区万春镇、永宁镇,都江堰市天马镇、柳街镇、青城山镇等)示范建设。目前示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之中。三、社会建设情况(一)改善民生情况。每年坚持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环境提升、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百姓安居、扶贫救困、教育助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群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爱心城市”称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

37、高荣誉民生贡献特别大奖。在具体工作中,始终突出以下几点。1、扩大城乡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四项创建活动、五大创业工程和十项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稳步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基本实现全域成都的充分就业。目前,全市已建立12个大学生创业园区,2010年共有5.13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479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2010年,全市从业人员为752.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5.61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3.02万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控制在3%以内。2、完善社会保障。截至2010年底,全市城镇

38、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4%和97%,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8.01万人、2.52万人、165.98万人,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自愿入住的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00%。3、加强住房保障。建立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限价房构成的分层次多形式住房保障体系,同时深入推进城镇危旧房、低洼棚户区、城中村、旧场镇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2010年全市共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万户,新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房源1.5万套,中心城区经济适用房准入线由家庭年收入4万元提高到5万元。(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近几年,通过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

39、村延伸,基本实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2010年教科文卫体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24.4%。1、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2010年,我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7%,特殊教育义务阶段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87%,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58.9万人、硕士研究生6.2万人,职业教育普职比达4.2:5.8,被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称号。2、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底,我市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和病床数分别达78人、55张,在全国率先实行医疗救助社区首诊制度。同时,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

40、实施单方农业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开展一系列优生健康免费检查和补助,成功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3、基层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实施基层公共文化“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广泛开展“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成功创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2010年,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8%、人均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达0.87本、城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全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项,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每人每年610元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标准开创了全国先河。(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社会体

41、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意见,着力从健全社会规范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机制、城乡社区治理机制、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机制、社会矛盾疏导化解机制等方面,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实行了群众和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建立了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对未认真落实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在市和区市县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和重大事项,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风险评估,未进行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仓促实施。建立了人民、司法、行政三大调解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逐步建立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2010年,全市实现非正常上访“零进京”,市、区(市)县两级信访积

42、案息诉息访率分别达98%、91%,市县两级群众信访总量下降24%。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四、灾后重建情况(一)项目重建情况。全市灾后重建共涉及5个县城、40个乡镇、759个村。截至2010年12月底,列入灾后重建的63.61万套城乡住房重建和45.65万套住房维修加固项目,169个中小学、233个医疗卫生机构等公共服务重建项目,2113公里公路、51个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重建项目以及50余万亩的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完成,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今年重点抓好灾后重建收尾工作,至9月底,减灾救灾应急指

43、挥体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土壤环境质量控制、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设施、堤防道路综合改造等项目顺利竣工。(二)产业恢复情况。累计实施了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项目重建500个,充分挖掘灾区潜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具有灾区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打造了虹口、龙池、白鹿、街子、花水湾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镇,结合对口援建合作建设了都江堰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闽彭产业园,促进了灾区加快发展。2010年,都江堰、彭州两个极重灾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34亿元、149.2亿元,分别比灾前的2007年增长了15.3%、29.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2.96亿元、7.22亿元,分别增长71%、103.4%。崇州、大邑、邛崃三个重灾区经济发展也都超过了震前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