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管理学作业一.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575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管理学作业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民经济管理学作业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民经济管理学作业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管理学作业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管理学作业一.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业标题 第一次作业李军军 2010-10-21 10:51:15.0 1、政府干预为什么会失灵?答:(1)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并非必然。政府干预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它应该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化身对市场运行进行公正无私的调控,但现实中的政府的确不总是那么高尚。(2)政府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较低。与市场机制不同,政府干预首先具有不以直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性,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驱动。其次,政府干预还具有垄断性。这种没有竞争的垄断极易使政府丧失对效率、效益的追求。最后,政府干预还需要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机构部门间的职权划分、协调配合、部门观点,都影响着调控体系的运转效率。 (3)政府干预易引发政府规

2、模的膨胀。政府要承担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职能,但政府就其本性而言,有一种天然的扩张倾向,政府的这种内在扩张性与社会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更相契合,极易导致政府干预职能扩展和强化及其机构和人员的增长,由此而造成越来越大的预算规模和财政赤字,成为政府干预的昂贵成本。 (4)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其主要危害在于“不仅使生产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率的动力消失,而且还极易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地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大经济中的交易费用。”从而成为政府干预失灵的一个重要根源。 (5)政府失灵还常源于政府决策的失误。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实际上是一个涉及面很广、错综复杂的决

3、策过程(或者说是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过程)。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可靠的信息为依据。但由于这种信息是在无数分散的个体行为者之间发生和传递,政府很难完全占有,加之现代社会化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加了政府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分析处理的难度。正因为政府的干预存在着上述缺陷,所以让政府干预成为替代市场的主导力量,其结果只能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败上加败,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失灵。2、计划主导型与政策主导型的管理模式有何区别?答:计划主导型模式有以下特点:(1)计划性质是指导性和预测性的。(2)计划从总体上说是富有弹性的战略规划。(3)计划制定的过程是民主协商的

4、结果。(4)计划编制和实施注重了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主导模式的基本特点是:(1)政策管理的基本性质是间接性。(2)政策管理以良好的市场机制运营为基础。(3)政策实施是一个系统配合过程。(4)政策重点和作用由政策主体价值偏好和地位决定。(5)政策调控以短期为主。政策模式与计划模式的较大区别点是:第一,不制定周期性的政府计划,但存在有针对性的短期行动预案。第二,存在着实施政策工具的权威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中央银行和若干产业职能部门。第三,注重对宏观性和短期性社会经济问题的干预及调控,相对于计划而言缺乏长期持续性和连贯性。第四,不存在如计划体系那样分工明确而组织精密的政策体系,但是在不同层次和范围

5、内政策有所侧重,如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政策、制度政策和过程政策等。3、如何完善国民经济决策?答:完善国民经济决策要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决策研究与决策行动紧密结合。所谓决策研究,是指专家或具体业务管理机构的研究中心(室、所)等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和认证资料的过程。决策行动是指在决策研究的基础上,由领导或领导层集团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2)合理划分决策权限。就是要建立合理分工、上下结合、相互协调、职责分明的决策体系,其实质是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企业经济管理权限,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建立健全国民经济决策责任制和审批制度。为保证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必须遵循

6、经济权力、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国民经济决策责任制。(4)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一般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方案评估、选优;决策的实施及监督。4、如何理解国民经济组织的变迁?答:国民经济组织是一个严密的体系,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行业到部门,从政府组织到非政府组织,形成纵横交错的关系。这种体系既是社会经济内在联系的外在反映,又是体制演变过程的结果。国民经济组织经常出现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这么一个循环过程。一个国家的政府组织来回调整,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变动循环,表现出探索与进步的必然性。在每次的调整变动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国民经济管理机构。5

7、、国民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答:国民经济调控目标是针对不同时期涉及国民经济运行主要问题,通过相应政策措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国民经济调控目标包括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与发展等方面,这些目标正是作为调控主体的政府所追求的最终政策目标。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最终政策目标会表现为具体的政策目标,主要为经济增长、资源配置改善、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分配改善、特定地区或特定产业保护、消费结构改善、确保重要基础物资供应、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改善、生活环境的改善等。6、治理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有什么对策?答:当社会总供求失衡时,基本思路是抑制或扩大总需求和增加或减少总供给。(1

8、)治理供不应求的对策抑制总需求方面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杜绝社会收入超额分配;控制信贷规模;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增加总供给的措施包括: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有效供给;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治理供过于求的对策在不断刺激需求方面的措施是:扩大财政支出;扩大银行贷款;扩大公共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加大鼓励出口的政策力度;清理有碍于消费的各项收费;降低公共物品的收费标准,以改进消费结构来刺激消费总量的扩大。在适当约束供给方面的措施有:对明显供过于求的产品生产实行限产;加大科技进步在产业发展中的含量。7、影响消费规模及水平的因素有那些?答:(1)生产发展水平及其增长速度;(2)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比例的变动;(3)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4)消费品价格和消费服务价格;(5)利息率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能调节消费者货币收入在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的分配比例;(6)消费者心理状况,它受多种因素影响,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购买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