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9.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598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879.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879.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879.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879.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879.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879.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79.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本文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详细介绍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并从汇率变动,国际需求,投资效应,贸易风险等角度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角度和企业角度出发,在汇率政策,出口退税,出口信贷,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汽车出口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 金融危机 汽车出口 汇率变动 次贷危机 自主品牌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theory applied to t

2、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 trade. Based on the existing assessment systems, this article designs a set of indicator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 trade. According to this assessment system, we compar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otal tra

3、de in service of China and US as well as the trade service sectors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US, Chinas whole trade service does not has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nd the knowledge, technology intensive sectors have disadvantage in general. Furthermo

4、re, the paper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rade services. Finally,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ichael Porters six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ssessment outcomes, the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5、s service trade.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rade in service the system of assessment 附:文中摘要格式补充说明1. 摘要字数限制在250字以内,中英文摘要各自独立成页。2. 页边距:上3.6cm、下3cm,左侧3cm、右侧2.5cm。目 录1 引言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112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213 可能的创新点2 14 本文的相关理论2 141 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理论3 142 国际收支弹性理论.4 143 竞争优势理论.42 金融危机及其经济后果分析.52.1 金融危机演变的主

6、要过程52.2 金融危机的经济后果分析62.2.1 我国经济承受沉重压力62.2.2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7 2.2.3 国际贸易发展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83 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分析93.1 我国汽车出口总体的现状分析93.2我国汽车出口品种的现状分析123.3 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结构的现状分析13 3.4 我国汽车出口品牌的现状分析.154 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164.1 人民币升值使我国汽车出口国际竞争力减弱164.2 国际市场对我国汽车需求减少194.3 我国外资汽车企业的出口效应减弱214.4 国际贸易风险增大影响我国汽车出口225 我国汽车出口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245.

7、1 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前景预测245.2 今后我国汽车出口的对策研究24 5.2.1 政府层面的对策研究.24 5.2.2 企业层面的对策研究.26结 论31致 谢32参 考 文 献331 引言11 本文的研究背景早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中,轿车工业和零部件工业就已被明确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自入世以来, 我国汽车行业非但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反而在 WTO 的激活作用下发展迅猛,我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 短短几年间, 已由一个新兴汽车市场跃升成为全球瞩目的汽车第三生产大国。在庞大的国内市场依托下,中国汽车的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出口国之一,20

8、05 年,中国汽车的出口量首次超过了进口量,并且连续4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然而,中国汽车出口才刚刚起步,汽车企业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与中国其他的制造业的发展及其相似,在近25年的发展之后,中国汽车工业还基本上处于整个世界产业链的下游,即使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值在质量,产量上或有突破,然而远于欧美日一些发达国家,近与东南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依然相对落后。中国汽车出口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民族品牌汽车质量低下,低价恶性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2007年3月,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到2008年9月已逐步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冲基金

9、,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着濒临倒闭等种种困境。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其对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成了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成为引发全球股市波动的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次贷导致经济衰退, 美国及欧洲的商业地产,汽车工业遭受严重打击 。美国次级债危机使全球消费市场出现疲软迹象,使各大出口国,特别是是中国出口市场受到了牵连。金融海啸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产业。欧洲汽车巨头如标致雪铁龙,雷诺,戴姆勒,还有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等不得不纷纷减产裁员,申请政府救援。美国及欧洲的汽车工业所受冲击已出显端倪

10、,而中国汽车出口势必将受其影响。相比之下,2008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中国汽车工业连续保持四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遭遇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受国际环境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迅速回落。而全球经济的停滞不前,也为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受到了哪些影响,应该采取如何的应对策略,使得中国汽车出口能在未来保持良好发展,具有十分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12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和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出口造成的影响,并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

11、法是实证分析法。在论文的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体运用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争取分析出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出口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有关的解决对策与措施,以促进中国汽车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对世界金融危机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与研究世界金融危机蔓延过程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介绍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如规模、结构、市场分布、品牌分析等方面。第四部分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

12、汽车出口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对策与建议,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对策和建议。13 可能的创新点 在过去许多金融危机对出口贸易的研究中,金融危机主要是集中在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出口贸易主要是选择整个中国,或区域性的贸易,对某区域的各主要行业出口贸易都有粗略的介绍。而本文将背景锁定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且选择的产业是我国备受关注的汽车行业,对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做出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4 本文的相关理论1.4.1 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理论 首先是亚当斯密 (Adam.Smith)在提出“绝对利益”学说的同时,还从发展的角

13、度上分析了对外贸易发展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他认为对外贸易为一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在他看来,各国都是利用本国土地和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来参加国际贸易的,这些剩余部分如果不输出国外,就没有价值。而对外贸易可以使这些在国内没有价值的剩余产品的原有价值、在国外得以实现,从而增加各国的收入或福利。另外,国际贸易使各国市场扩大,刺激各国努力增加生产,改进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 近代经济学家对斯密的这一学说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认为这一学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从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缺乏效率的问题。资源利用缺乏效率这一概念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一国所拥有的

14、各种生产要素未得到充分利用,使该国的生产均衡点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内。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讨论的X-低效率 (X-Inefficiency);另一方面,虽然本国的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过多集中于某些低层次的产品,使低层次产品的供给过剩,高层次产品供给不足,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如果存在资源利用缺乏效率问题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便可为原来的过剩产品找到出路,使该国的生产增长,福利水平提高,解决原来的资源利用缺乏效率的问题。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强调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最有影响的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D.H.罗伯特ia(D.H.Robertson)提出的对外贸易是 “经

15、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学说。经济学家凡纳克斯(RNurkes)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证明,他认为,对外贸易除了使各国按比较利益参与分工,使国际间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获得静态的经济利益外,对外贸易还可以使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及原材料的需求传递到发展中国家,使这些国家的出口产业得到增长,这种增长然后以“乘数效应”的形式传递给其他非出口产业,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他认为19世纪的国际贸易具有的性质是:中心国家经济上的迅速增长,通过国际贸易传递到外围的新国家去。它是通过对初级产品迅速增加的需求而把这种增长传递到那里的。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林德 (S.B.Linder)认为,俄林的资源察赋论只适用于初级产品,而不

16、适用于工业品贸易。 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认为,两国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差距越大,贸易机会就越多。按此理论,在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理应产生大量的贸易,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以后,工业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占整个世界贸易出口总量的3/4,其中2/3的出口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进行的,并且主要是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3,这一现象是俄林理论无法解释的。林德对此做了研究,他认为: (1)资源察赋论只能解释自然资源密集的产品,而不能解释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为此需要建立一套新理论。 (2)一个国家制成品的出口幅度取决于国内内部的需求。对一个企业来讲,国内市

17、场是主要的,在出口之前应先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然后再向外出口。 (3)两个国家的需求偏好一致,他们之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4)决定一国需求的是人们的人均收入水平,同等收入带来偏好相似。总之,林德认为,偏好相似是贸易的基础,而决定的因素是人均收入。1.4.2 国际收支弹性理论 分析一国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传统理论有著名的国际收支弹性论.弹性论理论最初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勒纳(Abba Lemer)提出,后来又经过罗宾逊(Joan Robinson)、马克洛普(Fritz Machlup) 等人的发展。该理论主要讨论需求状况,因而假设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需求量的变

18、化对价格不产生影响。弹性论的中心论点是:一国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有两种直接效应,或者减少贸易赤字,或者使贸易逆差更加严重。在进出口 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只要满足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一国货币贬值将会引致贸易收支的改普;反之,则会恶化贸易收支。弹性论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在短期内,本币的贬值不能立即引起贸易数量的变化,而是存在一个时滞,因为掌握市场信息,扩大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生产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本币贬值不能带来贸易收支的改替,反而可能导致其恶化,这就是所谓的I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 1.4.3 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是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

19、波特6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竟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竟争优势,竟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它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与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2 金融危机及其经济后果分析2007年3月,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到2008年9月已逐步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2006年下半年起,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逐步上升,多家放贷机构破产,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纷纷爆出巨额亏损。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并

20、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其对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成了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成为引发全球股市波动的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次贷导致经济衰退, 美国及欧洲的商业地产,汽车工业遭受严重打击 。美国次级债危机使全球消费市场出现疲软迹象,使各大出口国,特别是是中国出口市场受到了牵连。2.1 金融危机演变的主要过程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崩溃后,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低利率政策带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也促进了住房抵押市场的发展,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然而2004年起,美国经济开始步入加息周期,至2006年8月,基准利率已经上升到525,房地产市场

21、形式发生逆转,住房抵押市场的风险开始逐渐表现出来。美国的次贷危机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有所显现。2007年7月,标准普尔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震荡,投资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机构开始爆出巨额亏损,随后危机蔓延到亚洲地区。2008年3月14日,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由于流动性严重恶化,而不得不向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寻求应急资金,这是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美联储第一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同时,伴随着次贷危机的是全球股市的剧烈震荡下行。美国股市跟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和美联储的救事行为跌宕起伏。欧洲,亚洲股市也处于风雨缥缈之中。

22、受到次贷危机的困扰,美元指数自2007年起步入了下降通道之中。美元的大幅贬值不仅带来了外汇市场上的动荡不安,同时也影响到了以美元标价的各种商品的价格。由于国际上大多贸易商品都采用美元作为计价单位,与美元的大幅走低相对应的是各种商品的价格攀升。 黄金、原油等各类商品期货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屡创新高,特别是能源、贵金属和农产品类的商品期货上涨最为显著。普遍过高的商品价格已经引起了全球物价出现较大幅度地上涨,导致众多国家对可能引发的全面通货膨胀表示担忧。危机还影响到了实体经济,07年12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8万人,为03年8月以来的最小增幅,且远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7万人,而失业率增至50,为0

23、5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12月的制造业活动指数下降至477,远远低于504的市场预期,为03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该指数已连续第六个月下滑。同时,伴随着住宅市场进一步下滑,消费增长可能发生的逆转以及信贷市场的紧缩,引发了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与此同时,欧元区也调低了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007年的22降为18,这也是欧元区自2005年成立以来最低经济增速。2.2 金融危机的经济后果分析 2009年的世界经济经济增长面临着罕见的不确定性。美国、欧洲、日本,世界三大经济区同时出现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放缓增长。 “911”恐怖袭击造成的人为灾难使2001年全球经济出现的短暂不景气;

24、而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1991年后的最后一次全球性衰退。2.2.1 我国经济承受沉重压力(1)中国经济增速放缓。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10.6%,到第四季度则滑落至6.8%。中国在2008年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大约22%,而且在2009年很可能贡献更大,因为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都陷入了衰退。GDP增长从2007年的11.9%下降到2008年的9.1%,但仍算比较高。2008年11月份确定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避免了快速下滑。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但目前仍然处在与金融危机的抗争阶段。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2009年的世界经济前景可能会比联合国报告

25、的基准预测更悲观,美国、欧洲可能会陷入更严重的衰退,刺激政策迟缓。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中国经济增速在2009年可能会下降至7%。(2)中国出口面临挑战。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2008年第4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明显萎缩,其进出口总值为5942.8亿美元,较2008年第3季度下降18.8%。在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美国金融危机恶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国内经济增长减速、主要行业投资率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外贸领域出现了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企业利润严重压缩、贸易环境不断恶化等情况。2009年,国内外经济运行中的不

26、利因素影响程度将继续深化,我国外部需求将进一步收缩,中国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将全面放缓,出口企业经营压力继续加大,外贸顺差规模明显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加大。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下降,中国目前对外账户的盈余受此影响,已从 2007年GDP的11.5%下降到2008年的8.5%。2.2.2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近几年世界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世界经济取得了上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以来最强劲的增长。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2007年间增长了近30%。而且全球经济不仅增长高,增长的波动性也明显降低。 2007年夏季开始的美国住房市场次

27、级抵押贷款危机在2008年不断扩大,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风暴已经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已经陷入经济衰退,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下滑,包括过去几年经济增长强劲的一些国家。在联合国的基准预测方案中,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预计将从2008年的2.5%急剧减速到2009年的1%,远低于前几年强劲的增长。预测方案还包括,发达国家生产总值将下降0.5%;转型期经济体增长预计将从2008年的6.9%放缓至2009年的4.8%;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从2008年的5.9%放缓至2009年的4.6%。发达经济体将于2009 年陷入全面衰退,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保持在3.0%左右的较低水平,

28、世界贸易量增速也大幅放缓。世界经济需要在深层次上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找到新的增长点。世界经济、贸易复苏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近几年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调整,发展中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按照IMF计算,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个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长迅速放缓、金融危机加剧、发达经济体面对衰退的形势下,新兴经济体如果能够继续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成为世界经济新的支点,将有助于世界经济平稳渡过难关。 图2.1各国家或地区年GDP增长率及2009年预测资料来源:联合国网站LINK 数据中心 http:/www.un.or

29、g/databases/index.html2.2.3 国际贸易发展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和投资形成很大威胁11,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1)贸易保护主义以各种形式不断抬头。一些国家借支持本国国内部分产业为名实行保护主义。2009年美国众议院1月28日表决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规定,凡方案涉及工程、建筑用钢铁必须为美国出产。这个经济刺激方案中有明显保护主义倾向的条款。2月10日,参议院不顾来自国内外舆论的广泛批评,仍在当天批准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保留了“购买美国货”条款

30、。反倾销等表面上保护贸易公平的措施正在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正成为关税壁垒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的替代品,而新兴经济体则成为重点的调查对象。贸易保护主义还出现了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如巴西、印度等国家最近都相继出台了贸易保护措施。 (2)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在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浪潮中,许多保护措施的针对目标正是中国制造,而中国企业也成为主要受害者。美国商务部宣布从2009年2月19日起对中国输美床用内置弹簧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64.75%至234.51%不等。同时,印度也对中国塑料加工机械反倾销调查做出初裁,建议征收76%至223%的从

31、价临时反倾销税。印度高层官员称,还将对中国铝征收保护性关税,并将对其他进口的中国商品进行调查。此外,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就我国铝挤压材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做出终裁决定,于2009年3月17日前终裁。一旦其终裁做出肯定性结论,中国出口的铝挤压材产品将被征收正式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3 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分析汽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出口国之一。自入世以来, 我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 短短几年间, 已由一个新兴汽车市场跃升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排名第三的汽车生产大国。在庞大的国内市场依托下,汽

32、车出口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连续4 年保持高速增长, 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我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把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从110亿美元提高到1200亿美元,并将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量提高占到全球的10%。这说明我国汽车出口的潜力很大。然而中国汽车出口仍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任重道远。比如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不景气,汽车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人民币持续升值,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压缩了汽车出口利润,削弱了产品性价比优势;汽车出口秩序伦乱亟待规范,存在低端产品大量,重复出口,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出口企业整体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仍待提高,不断遭受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

33、与贸易摩擦处于高峰期,并将长期并存。31 我国汽车出口总体的现状分析(1)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增长速度保持高速增长。“十五”期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每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我国汽车出口自2003年以来就已经进入高速增长轨道,每年增速都保持在100%以上。2005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增长迅猛,整车出口17.2万辆,并首次超过进口量。2006年汽车产品出口(包括整车、汽车零件等)突破了200亿美元大关,确立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2006年和2007年整车出口额增长率保持在100%以上。2008年110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数量已基本与2007年全年出口量持平,达60.9万辆。而出口金融已超过

34、2007年全年出口金额,达83.74亿美元。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之所以大幅增长,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拉动了汽车整车出口的同步发展。二是外资大量涌入扩张了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能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将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很多外国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到中国合资或独资建厂,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生产技术和加工能力的引进与吸收,强化了我国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竞争力,扩大了我国对外出口规模。三是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为汽车及其零部件提供了出口平台。四是国内汽车零部件性价比较高。(2)2008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长速度出现拐点。在2008年,受国内和国

35、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汽车行业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和汽车产销相类似,全年总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进出口保持了接近40%以上的快速增长,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明显“恶化”,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形势尤为严峻。截至2008年底,汽车共出口68.07万辆,同比增长11.10%,与上半年相比,增速回落48.27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67.85个百分点;出口金额96.33亿美元,同比增长31.75%,与上半年相比,增速回落53.0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101.44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由

36、于全球车市纷纷陷入低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洲、北美等全球汽车主要市场产销量大幅锐减,并带动俄罗斯、拉美等新兴市场车市陷入低迷。此外,人民币汇率变动、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贸易壁垒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出口步伐。 表3.1 2001-2008年汽车整车出口的总体情况年份汽车整车出口额(单位:亿美元)增长率(%)汽车整车出口数量(单位:万辆)增长率(%)01年2.143.881.722.4902年2.4815.892.226.2703年3.7250.004.6108.4604年61264.527.871.0105年15.43152.1217.2120.5306年31.35103.1834

37、.398.9007年73.06133.1961.2789508年9633317568.0711.10资料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资料整理 图3.1 2003年-2008年我国汽车出口情况资料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资料整理(3)我国汽车产品出口转逆为顺。总体上,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和进口都呈稳定增长趋势,但从2000年到2003年间,汽车产品总出口逆差逐渐增加。2003年以后,出口逆差逐渐减少。从2005年开始,实现历史性的汽车产品总出口贸易顺差,当年实现顺差超过20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183多亿美元。尽管汽车产品出口额增长较快,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汽车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变化,2

38、005年开始汽车整车出口量已超过进口量,出口金额仍不足进口金额的50%,始终为出口逆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汽车进出口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整车出口68.07万辆,创汇96.33亿美元。全年累计进口车总量41.01万辆,进口金额151.28亿美元。进口车单价呈上升趋势,而出口汽车单价不断下降。同时,汽车整车出口虽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单车价格仅为1.42万美元,继续保持下降。这些都表明,我国汽车出口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汽车产品的出口贸易结构和竞争力发生了变化。图3.2 2000-2008我国汽车产品进出口额(量)比较资料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资料整理32 我国汽车出口品种

39、的现状分析(1)轿车和载货车仍是两大主要出口车型。2008年轿车出口首次超过20万辆,共出口24.13万辆,同比增长27.93%,增速较上年回落76.01个百分点;载货车出口25.79万辆,同比增长4.11%,增速较上年回落55.17个百分点。2008年,上述两大品种共出口49.92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73%。我国商用车虽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国际市场对中低端产品的需求,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单车利润比较低。 (2)细分品种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2008年轿车出口品种中,1.5升以下品种共出口15.67万辆,占轿车出口总量的65%;载货车中5吨以下品种共出口17.91万辆,占载货车出口总量的6

40、9%;客车则以9座以下小型客车为主,共出口4.05万辆,占客车出口总量的54%。受油价波动,全球经济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于大排量轿车的购买热有所降低。 图3.3 2008年我国汽车出口品种结构饼状图资料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资料整理33 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结构的现状分析(1)我国汽车出口前3大市场分别是非洲、拉丁美洲和俄罗斯。2008年,对上述3大市场出口汽车合计31.4万辆,占同期汽车出口总量的48.8%。其中,对第一大出口市场非洲出口14万辆,增长17.4%,增速回落75.1个百分点;对拉丁美洲出口9.7万辆,增长26.9%,超越俄罗斯成为第二大出口市场,增速回落117.9个百分

41、点。同时,对俄罗斯出口7.7万辆,增速由2007年的增长1.8倍逆转为下降27%。俄罗斯频频出台贸易保护政策使中国汽车出口难度加大。在2008年汽车整车出口金额列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为:俄罗斯、伊朗、阿尔及利亚、越南、乌克兰、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南非。这10国的出口金额为50.17亿美元,占整车出口总金额的52.10%。所以在去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颓势之下,更多的汽车企业实行了非洲战略。(2)我国汽车出口不断开拓欧洲市场,向发达国家延伸。目前真正合适中国汽车市场是在南美、中东、非洲,包括东欧的俄罗斯。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情况比较接近,相对来说法规要求松,本身汽车工业

42、不强大,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的情况比较接近。2008年,我国汽车对东盟和欧盟均出口6.4万辆,分别增长57.6%和10.5%。欧美市场是个高端成熟的市场,占全球市场的50%。中国汽车出口的战略是主攻中低端市场,等到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和获得消费者认可后,再向高端市场延伸。表3.2 2008年我国对主要汽车出口市场出口情况表市场2008年2007年出口量(万辆)同比(%)出口量(万辆)同比(%)总计64.4 9.4 58.8 85.7 其中:非洲14.0 17.4 11.9 92.5 拉丁美洲9.7 26.9 7.6 144.8 俄罗斯7.7 -27.0 10.6 180.4 东盟6.4 57.6 4

43、.1 36.4 欧盟6.4 10.5 5.8 81.6 资料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资料整理 图3.4 2008年1-12月我国汽车出口分洲别情况资料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资料整理34 我国汽车出口品牌的现状分析(1)自主品牌汽车成为出口主力。近年来 ,受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影响 ,国内汽车市场增势缓慢 ,我国汽车厂商纷纷加速开拓海外市场。2008年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汽车 50.9万辆 ,增长 3.7倍 ,占当年出口总量的 46.7%;国有企业出口 32.3万辆 ,增长 83.5% ,占 29.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 20.5万辆 ,增长 1. 1倍 ,占 18.8%。自主品牌汽车已成为我

44、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汽车生产企业上报的出口数据显示,2008年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广汽、长城、奇瑞、一汽、吉奥、北汽、重汽、华晨、中兴和昌河。这些自主品牌汽车正占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2)自主品牌汽车仍存在不少问题。中国汽车出口,尤其是民族品牌汽车质量仍没有竞争优势。民族品牌汽车出口竞争依然走的是低价竞争的老路,面临的仍是低端市场,低档车,低价格,低利润,低质量的五低格局。随着出口退税率的下调,2008年以来出现了出口数量增长但是利润大幅下降的局面。几年来民族品牌汽车出口一直遭受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外方不断通过专利起诉,碰撞测试等挑战中国企业的产品。繁多

45、的非关税壁垒更是层出不穷。(3)自主品牌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2008年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由于当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5.1% ,在国内车市的不景气的情况下,拓展出口渠道就显得更为重要。而目前非洲、东盟和俄罗斯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自主品牌出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据俄罗斯欧洲商业协会(AEB)公布的数据,2008年前11个月,奇瑞汽车在俄销售1.5万辆,下降55%,11月当月销售538辆,降幅达到81%。图3.5 2008年我国主要汽车出口企业出口量柱形图资料来源: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资料整理4 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4.1 人民币升值使我国汽车出口国际竞争力减弱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