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贸易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622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贸易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贸易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贸易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贸易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贸易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贸易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贸易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 昌 工 程 学 院毕 业 论 文 经济贸易 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历程和发展状况,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建立以来,双方在进出口贸易中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也就是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越来越多的,说明中国和东盟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是日益密切的。还有就是近几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产品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不再是以前的初级产品和单一的劳动产品,发展最快最突出的就是对外工程承包项目领域。通过以上的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影响,但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未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应该如何调整发展战略,才能在促进中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双边贸易额 产品结构 经济影响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Chinese - ASEAN Free Trade Area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statu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

3、mic impact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Analysis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since its inception through research and, both i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bilateral trade volume increasing. Secondly, Chinese and ASEAN trade volume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bilateral trade volume has been on t

4、he rise, the two area Chinese ASEAN trade is more closely linked,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ach field of foreign trade. There is, in recent years China ASEAN trade product structure is changing, the former is no longer the primary products and the single product, development is most p

5、rominent is internationalization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projects.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of research and data, we fin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on Chinese, have very important economic effect of ASEAN and the surround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Finally the developmen

6、t of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Chinese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fa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future more, how to adjus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mote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ese road further

7、.Keywords:Chinese ASEAN Free Trade Area; The bilateral trade volume; The product structure; Economic impact 目 录毕业论文题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1摘 要3Abstract4第一章 绪言61.1 选题背景及意义71.1.1选题的背景71.1.2 选题意义71.2 文献综述8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9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和发展现状9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10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112.2.1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8、112.2.2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呈多元化趋势112.2.3双边贸易联系紧密,竞争加剧,贸易关系以互补为主122.2.4中国和东盟在多个领域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工程承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2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133.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积极影响133.1.1双边贸易拉动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增长143.1.2实现的资源的优势互补153.1.3减少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依赖15 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不利影响153.2.1对我国服务业造成较大冲击163.2.2 制造业竞争激烈16第四章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的对策建议174.1着重加强

9、同东盟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184.1.1农业领域184.1.2 工业领域194.1.3能源领域194.1.4 投资业领域204.1.5服务业领域204.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14.3处理好与东盟国家的利益争端和地区外的关系224.4积极参与区域贸易一体化,推动自由贸易区更好的发展22参考文献23致 谢24第一章 绪言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的背景随着进入21世纪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形式,许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都或多或少的与其他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关系。

10、首先,中国和东盟的大部分国家现在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的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过高,世界经济的变化势必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应运而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有长远的意义,对于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和经济持续向前都有重大意义。中国和东盟国家一向有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双方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和促进经济长久稳定发展的共同愿望。但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双方的国情不同,资源优势不同,产业结构各异,这就造成的双方在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当中既有利益又有争端。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双方的经济影响也是不同的,

11、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的需要。在这其中,我们要如何处理好与东盟国际的贸易关系,促进双方的经济共同增长,在未来的时间里如何面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1.2 选题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所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对双方的经济发展,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和减少对西方国家的进口依赖都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覆盖十几个国家的巨大市场,这样一个市场是如何一个有志于全球贸易份额的国家都不会忽视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通过不断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进

12、出口总额迅速上升,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东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具有十分大的市场潜力。中国近几年出口到东盟的工业制成品不断增长,这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利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关税的降低和贸易的自由化也为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东盟国家在一些地区的主要产业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这些行业进入中国,势必对我国一些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我国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才能更好的应对来自东盟国家的挑战,这就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1.2 文献综述(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增长马赫然(2013)指出,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

13、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从2002年到2013年,每年的双边贸易额增长率都在10%以上,特别是在2010年双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20%,这些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取得的瞩目成绩。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断深入,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也在不断加深,各个产业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因此,双方的对外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二)中国与东盟双方投资日益增多王书飞(2013)指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也在快速增长,双方在各个的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这也就促使了,中国与东盟的双边投资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中国企业在东盟国

14、家的投资增长最快。因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随之而来的就是关税的降低和贸易壁垒的削减,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东盟国际进行投资发展。因为,东盟国家是一个巨大的待开发的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价值,选择在东盟投资不仅可以获得许多优惠条件还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了工程建设,工业生产和服务业领域,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东盟国家也加大在中国方面的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和先进技术,所以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双方加大了对方的投资力度,拓展了合作领域,双边投资额也日益增多。(三)对外承包工程成为对东盟贸易增长的亮点李继宏(2012)指出,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立以来,

15、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已经成为我国贸易增长的一大亮点。中国企业在东盟对外工程承包项目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新加坡在营业完成额上一直占据第一,不过近几年随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泰国和越南大有迎头赶上之势。徐小丽(2012)指出,随着我国走出去的战略不断深化,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2011年RNR评选的全球最大225家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中,中国企业上榜50家。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在东盟承包了一些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建筑,如2012年1月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和五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建,合同金额

16、达5.63亿美元的越南最大化工投资项目越南金瓯化肥项目成功实现建成投产,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提高了中国承包企业在东盟的影响力。而且这些都显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在对东盟对外承包工程上,不断加大力度,拓展领域,深化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已经成为东盟贸易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和一大亮点。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本文共分四章,着重研究和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第一章为绪言。分别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并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先前的研究作总结评论。 第二章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和发展状况,以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双边贸易额和中国与东盟贸易产品种

17、类和结构。 第三章为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本章主要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和东盟十国的经济影响,从而深入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有何经济影响。 第四章为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的结论及对策建议。通过前面的研究和学习可以认识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未来的政策和方向,以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的主要论述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首先,通过现有的文献和信息的充分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

18、发展过程,认识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阶段。然后用统计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通过实际的数值和图表对比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和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通过归纳和总结,认识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东盟十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影响,最后用经验总结法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和发展现状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 21世纪世界经济处于高速运转中,发展中国家团结共进,通力合作,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19、织的大好形势下,在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共同推动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不知不觉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其成绩令世人瞩目。其中,包含了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的共同努力,努力促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了推动双方的经济不断稳定增长,加快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脚步。从2000年第四次中国-东盟国家领导人会议上,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第一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到2010年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十年的时间里经过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不断交流和磋商,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不断深入,逐步走上正轨。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2.2.1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随

20、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升,东盟国家不在不断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合作。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双边贸易稳步增长,彼此贸易地位不断上升,这得益于双方对于关税的降低和削除贸易壁垒,使得贸易更加自由化,自2002年-2012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东盟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也是不断增加,2005年-201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进出口额排在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占我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双方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在彼此的对

21、外贸易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启动后,双方进出口额都有了长足发展。 2.2.2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推进,我国扩大了与东盟各国的合作领域,从而大大改善了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进出口产品多元化以及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量的迅速扩和贸易往来的频繁,双方的产品贸易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呈现出双方在贸易构上的明显优化与升级。自中

22、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发展十几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在以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是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经贸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双方在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强合作和交流。其中,中国的比例在工业产品的产业近年来对东盟出口制成品上升,在工业制成品中以技术水平低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也说明了我国在供给工业制成品的能力和出口竞争力在不断提升。相比之下,中国从东盟国家的进口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制成品进入主。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2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工业制成品的巨大需求,尤其是对技术含量高的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口需求不断增长。总的来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从产品差异显著的产业间贸易向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转移。因为在东盟十国中,除了新加坡属于发达国家,其他国家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属于资源基础型国家。这些国家主要还是依靠出口国家资源和初级产品来推动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已经大大改善。中国从东盟国家进口初级产品的比重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制造业产品的比重却在与日俱增。在此之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也在不断减少,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这就说明东盟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24、,产品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图2.3 2002年中国出口到东盟的分类产品比重 图2.4 2012 中国出口到东盟的分类产品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年鉴 2.2.3双边贸易联系紧密,竞争加剧,贸易关系以互补为主从自贸区的建立到如今贸易自由化,中国和东盟两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因为中国对东盟的商品需求和东盟对于中国的商品需求都是重要,不可或缺的。不过,中国和东盟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产品又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中国与东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虽然,中国与东盟在一些相似产品上存在竞争,但是总体来说贸易关系还是以互补为主

25、。因为我国虽然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大国,但是人口众多,资源匮乏。东盟都是属于资源型的国家,在一些我国资源短缺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食品类:水果蔬菜,糖类,肉类等,矿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其他杂项:橡胶,塑料制品,动植物油脂,石蜡等,在这些方面东盟国家都拥有丰富的国家资源,这些资源都是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开展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反而言之,东盟国家也对我国的一些产业具有很大的需求,如我国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成品,比如:汽车及零部件,运输设备,电子产品,大型电子设备等,这些都是东盟国家发展经济,推动国家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所需要,因为东盟国家相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其

26、中除了新加坡属于发达国家以外其他东盟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强的竞争性,但是大体上还是互补性比较强,贸易依存度也是很大,双边贸易关系还是以互补为主2.2.4中国和东盟在多个领域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工程承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工程承包简而言之就是国际工程承包,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国跨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整合成一个综合性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亚洲是开展对外工程的重要市场的中国企业,其对外承包工程与东盟国家占绝大多数。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企业在东盟的对外工程承包

27、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随着我国走出去的战略不断深化,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和企业比较集中,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在不断扩大。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主要集中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由于关税的降低和贸易自由化的加深,我国对外企业在东盟国家的对外工程承包越来越多,对外工程承包额也在迅速增长,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项目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也为我国外汇储备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随着我国对外工程额增加的就是对外劳务输出的增长

28、,近几年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劳务合作不断加强,双方的劳务输出逐年增长,这些都推动了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双方提供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就我国而言,要实施对外工程承包走出去战略,必须还要加大对对外工程承包的扶持力度,加大投资,扩大合作领域,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这些都显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在对东盟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上,不断加大力度,拓展领域,深化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已经成为东盟贸易增长的巨大推动力。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3.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积极影响3.1.1双边贸易拉动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增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对中国而言肯定是

29、受益最大的国家。首先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国民经济,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它的增长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必将扩大贸易市场,给我国和东盟企业带来很多商业机会。中国通过扩大进出口规模,拉动本国消费增长和加大对外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经连续六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另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建立,有利于东盟发展国内自由优势,出口本国优势产品,形成区域竞争力。由于在自由贸易区政策协议下,关税不断下降,贸易壁垒渐渐消除,双边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强,对外进出口贸易也就水

30、涨船高,特别是近几年东盟国家加强了同中国的联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加强经济联系,双边贸易稳步增长。此外,近几年来东盟国家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表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东盟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影响。 3.1.2实现的资源的优势互补 首先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资源优势各不相同,互有差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双方在资源优势上的互补已经越来越明显。南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产区,大米出口排名世界前三,东盟国家是泰国,越南,缅甸。其次东盟国家也是水果,花卉,咖啡,甘蔗,烟草等农作物出口重要地区。此外,东盟国家还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煤,

31、石油,天然气等储备丰富,各种矿产品也是产量丰富。这些资源都是中国十分缺乏的,需要大量从东南亚地区进口,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关税和贸易壁垒大大降低,中国可以从东盟进口更多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相对而言,中国也有很多东盟稀缺而需要的资源,东盟国家在一些产品的需求上也需要从中国大量的进口,东盟每年都需要向中国进口大量的肉类,蔬菜,金属和非金属等产品,对于双方来说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积极经济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双方可以获得本国短缺的资源和产品,大量发展和出口本国优势产品,进而可以实现双方的资源互补。3.1.3减少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依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双方贸易更加自由化,贸易联系更加紧

32、密,从而减少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依赖。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多重贸易壁垒和高额的关税制度,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处于自身贸易的保护,设置了更多的隐蔽性贸易壁垒,不断排挤和打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中国。因为,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西方发达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在这种情势下,中国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依赖。因此,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中国就加强了同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加大双方贸易发展,不断增强和东盟国家的联系,以减少对西方国家的贸易依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

33、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不仅加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源和技术上的封锁,减少了双方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所以,中国应该加强同东盟国家在经济,资源和技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加强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合作交往。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更加深入,贸易越来越自由化,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不断增长,中国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依赖会不断减少。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不利影响3.2.1对我国服务业造成较大冲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虽然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发展,加快双方经济建设的进程,但是由于贸易壁垒的消除和贸易的自由化,起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34、中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贸易重心主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我国的第三产业相对薄弱,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然而东盟一些国家在服务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在旅游,金融和航空领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势必对我国的服务业领域造成很大的冲击。我国在服务业领域一直处于发展比较缓慢的状态,管理和建设理念不够先进,比起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来说,发展水平比较低下。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立以后,贸易自由化,市场大门打开,本国的服务业难以抵挡这些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势必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东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自己的优势,加快投资产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在旅游业领域一直在东南

35、亚国家中遥遥领先,中国每年到东南亚旅游的游客,首选新马泰航线,每年游客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也说明我国在这些服务业领域难以同一些东盟国家竞争,对本国服务业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3.2.2 制造业竞争激烈 随着贸易自由化越来越深入,关税和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减,东盟国家在一些国家资源型产品优势不断突出。东盟国家不断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入,整合资源,加强区域竞争优势。 因为,中国和东盟许多国家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比如双方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储备和产业结构等,所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关税的不断降低和贸易壁垒的消除,双方贸易更加自由化,这样就会引起中国和东盟在同

36、行业,同产品之间的竞争,而且还会导致东盟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冲击着我国竞争力比较低的制造业领域。第四章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的对策建议4.1着重加强同东盟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4.1.1农业领域近几年来中国和东盟在农业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和交流,特别是在农产品和农业技术领域。中国和东盟一些国家都是农业大国,比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中国和这些国家在农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借鉴性,农业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第一,农产品,中国和东盟国家很久以前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合作伙伴,东盟国家的主要优势有鱼养殖场,水果蔬菜,肉类,糖类及其加工品,我国在这些产业与东

37、盟国家有较大的互补性。自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随着东盟国家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的关税降低和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尤其的简化的一下复杂的通关手续,从而大大降低了东盟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大大促进了东盟优势农产品的出口,东盟国家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中国在农产品方面具有地理位置和技术上的优势,中国的蔬菜,水果,花卉在东盟市场上也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这对外我国出口本国优势农产品到东盟,抢占东盟的巨大市场是十分有利的。东盟国家虽然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但是农业生产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然而中国拥有优秀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都是东盟国家所需要的,双方的投资互补性很强

38、,需要加强合作和交流。中国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向东盟国家出口优良的农产品,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深化交流,加强合作。中国农业也需要走出去,中国的许多优良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受到了东盟国家的热烈欢迎,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盟国家的资源丰富,气候和土壤条件也十分的优越,但是技术设备落后,生产力低下,农业基础设施跟不上,缺乏优良的农业品种,农业生产率低下。相对而言,我国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在农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双方合作前景广阔。4.1.2 工业领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取得重大发展,双边贸易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在是单一的初级产品和资源型产品,正在向工业制成品转化,劳动

39、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双边贸易额中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因此,中国应当借助大好形势,进一步根据本国优势,努力推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相关合作。中国也应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制造领域的合作,以国有电力公司支持东盟国家投资。同时,中国还可以加强同新加坡等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因为,中国虽然在某些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中国在一些资本和技术比较密集的高科技领域还是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而东盟国家中也有一些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他们在一些工业领域遥遥领先我国,我国的企业应该加强同这些国家的合作,深入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成果,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发展。4.1.3

40、能源领域中国虽说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人均占有率低于国际水平,在能源领域资源还是十分短缺,特别在如今中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能源的需求特别大,必须借助外国资源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矿产资源方面需求最大,煤,石油,天然气等主要矿产资源十分匮乏。东盟国家具有十分丰富的款矿产资源,但是技术相对落后,开发程度比较低,而我国在矿产开采技术和运输能力等方面比较先进,所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现在,中国在东盟三大石油进口国分别是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我国需要不断加强同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建立一批重要的能源和矿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中

41、国还会继续加强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还要实施能源生产多元化战略。中国的海外企业也会积极参与同东盟国家的能源勘测和开发工作,加强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能源大国的联系,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将是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重点。4.1.4 投资业领域 早期的中国与东盟贸易产品主要出口来自中国的外国资本相对小的输出东盟自由贸易区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双边投资建立越来越多,投资也在不断扩大。早在 2003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第三次“10+1”领导人会议上,双方领导人就联合强调过相互投资是中国和东盟五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本国的大型企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越来越多。其次,因为地缘

42、接近,文化和风俗习惯相似,又有很多华人后裔生活在东南亚国家,这些都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所以东盟国家一直都是我国外贸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尽管目前东盟国家在中国的资本投资相对较少,但是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深入,和双方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我们相信中国与东盟的相互投资会越来越多。比如东盟国家近几年在中国海运,航空运输,金融和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所以,中国需要加大对东盟国家的资本投资,不断深化,扩展到各行各业,特别是要加强对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东盟新成员国家。 虽然近几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下,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呈现明显加快的势头。然而,这只

43、是一个开始,如果是中国与东盟在未来几年继续稳步增长,相互投资,还需要双方不断加强交流和合作,开拓新的市场,加大对双方的投资力度,在一些重点领域要精诚合作,重点发展,才能在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更近一步。4.1.5服务业领域 近几年随着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不断深化,服务业领域也成为了双方合作重点。虽然,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上各不相同,优势产业各异,但是总的来说,双方在服务业领域的产值在国家GDP的占到的比重越来越重。其中,东盟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优势相对于中国来说还是略胜一筹。东盟国家在旅游业,航空,金融,酒店,对外劳务输,出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俗称新马泰)

44、在旅游业上就是发展已久,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新-马-泰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必选路线,其中,2010年中国公民前往东盟国家旅游的人数超过1000万,占到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1/3以上。于此相对的是,中国也逐渐成为东盟国家公民出境旅游的重要选择,每年来中国了才有的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所以,旅游业在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出口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未来中国与东盟在旅游方面一定会更加突出本国特色,双方必须加强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其次,中国和东盟在进出口贸易和其他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长,必然会进一步增大对金融,旅游,保险,运输等方面的服务的需求,必然会给中国与东盟的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服

45、务业领域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必将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亮点。4.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的双边贸易情况来看,中国对东盟国家的产品需求一直是大于东盟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所以,一直以来中国对东盟是处于一种贸易逆差的状态。虽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增长,但中国与东盟的竞争在同行业,或更激烈。因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要想有利可图,应当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本国那些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这样就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经

46、济的快速增长。因此,中国必须进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针对那些可能出现的东盟进口产品的冲击,以及在国家市场上来自东盟国家的相互竞争,生产那些具有本国优势的产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主动适应贸易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还要深入调查和研究东盟的贸易市场,虽然中国对东盟的双边贸易一直处于贸易逆差,但是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更多的是初级产品和矿产资源等产品,这不仅有助有中国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还有助于提高中国的产品竞争力。所以,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质量,不断寻找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本国优势产品的生产,推动经济稳步发展。4.3处

47、理好与东盟国家的利益争端和地区外的关系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双方在很多领域不仅存在利益也存在竞争,这个时候要如何处理好同东盟国家的利益争端就显得尤为迫切。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争端机制十分必要,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过多轮协商和沟通,在年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国家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辖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争端解决协议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法律文件,对于中国和东盟在市场贸易上的曾端,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维护和促进作用。并且,争端解决协议是实施框架协议的各项原则和措施的有力保障,对于促进双方经济贸易良好发展和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利益争端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统一和协调作用,不仅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好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不仅要处理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自贸区以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尤其要重视与中国有着很大竞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