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632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港口政策发展措施一、天津港(一)制定“北方航运中心建设若干意见(试行)”节选: (全文见附件1:滨海新区关于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若干意见(试行)九、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二十二)设立“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培育集装箱物流网络,增强东疆保税港区和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对航运产业的聚集能力,提高现代航运服务水平,吸引航运人才教育资源聚集等。培育集装箱物流网络。强化天津港集装箱枢纽港地位,鼓励支持远洋干线、环渤海内支线和内贸精品线,支持集装箱班列和海铁联运,支持内陆无水港建设。在发展初期给予扶持。增强航运产业聚集能力。对注册在东疆保税港区的航运物流企业、进出口加工类企业,根据

2、地方税收留成部分给予奖励。对专业运输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大型跨国采购分拨中心等企业贷款购买仓储专用设备和设施的,给予贴息支持。对航运重点企业和地区总部型企业购买、租用办公楼宇,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支持。鼓励中小型企业开展航运相关业务,在融资贷款方面给予一定数额的担保费用补贴。鼓励航运服务产业发展。对在东疆保税港区注册,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从事航运相关法律服务、会计审计、金融保险、研究咨询、人才中介、资格认证、贸易服务、信息服务等业务的机构,根据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促进航运物流会展业发展,对在滨海新区举办的国际级、国家级航运或物流会展,根据会议规模、国际化

3、程度、主办方层次等,酌情给予资金奖励。促进邮轮经济发展,对以天津港为母港的邮轮给予积极的扶持。吸引航运人才教育科研资源聚集。对航运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端专业人才,根据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必要的奖励。吸引航运教育、研究机构,对航运相关院校在滨海新区开设分院(校)、综合性大学在滨海新区开设航运专业的,酌情给予办学补助,对国家有关部委或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在滨海新区设立研究中心的,给予一定数额的开办费补贴。支持开展与北方航运中心相关的研发工作,按研究项目等级酌情给予研发费用支持。(二)制定16条具体资金支持措施根据上述指导意见(九.资金支持力度),制定16条具体支持措施,但网上无法查询到。(三

4、)资金支持为集装箱业务添翼/首期补贴兑现(2010-6-30)首批支持资金天津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地中海航运(香港)有限公司天津代表处、中海集装箱运输天津有限公司等60余家以天津港为中转港的外贸船公司、环渤海内支线船公司、内陆集装箱班列和国际过境班列以及经天津港进出口集装箱无水港公司受到补贴。新客户签约天津港集团集装箱业务部与美国总统轮船、安通物流、德美公司、包头日盛公司四家新客户签署了合作协议。(四)市场推介及营销全面宣传滨海新区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优惠政策,主动上门拜访铁路、船公司和客户,努力扩大合作领域。自意见及资金支持措施实施以来,先后与70余家腹地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积极开展

5、内陆无水港建设,目前已与北京、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陆续建设了16个内陆无水港。(五)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物流产业促进政策中国规划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日前出台产业促进政策,对注册资本在150万美元以上(或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物流类企业,给予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 具体措施如下:属于国际分拨、配送、采购、拆拼箱、包装物流企业、期货交割库,自开业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按营业税的100给予资金支持,第三年至第五年按营业税的50给予资金支持;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按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100给予资金支持,第三年至第五年按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

6、部分的50给予资金支持。属于仓储物流企业,自开业年度起,第一年按营业税的100给予资金支持,第二年至第四年按营业税的50给予资金支持;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按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100给予资金支持,第二年至第四年按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50给予资金支持。属于物流服务企业、国际贸易企业、专业运输企业,自开业年度起,第一年按营业税的100给予资金支持,第二年至第三年按营业税的50给予资金支持;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按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100给予资金支持,第二年至第三年按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50给予资金支持。同时,专业运输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和期货交割库,对其利用贷款购建仓储专用设备、运输

7、设施的贷款利息给予20的补贴;大型跨国采购、分拨、配送中心、现货交易市场,对其利用贷款购建仓储专用设备和设施的贷款利息给予40的补贴。另外,新设立的现代物流企业,对于专门用于营运的运输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提取折旧,并在所得税前予以扣除。二、青岛(一)关于加快青岛市航运企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措施节选: (全文见附件3:关于加快青岛市航运企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措施)一、吸引国内外航运企业来我市注册的优惠措施1凡在我市新注册总运力(船籍港为我市,下同)在5万吨(含5万吨,下同)以上的航运企业,自开业年度起,由同级财政部门对新增上缴税收形成的地方收入部分,前三年每年给予100%奖励,第四年至第六年每年给

8、予50%奖励。2凡在我市新注册总运力在5万吨以上的航运企业,购置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1000元给予一次性奖励;租赁办公用房且租赁期在3年以上的,按每平方米500元给予一次性奖励。总运力在10万吨以上的航运企业最多奖励500平方米;总运力在5万吨至10万吨的航运企业,最多奖励200平方米。二、鼓励我市航运业做大做强的优惠措施3对我市现有总运力在5万吨以上的航运企业,新增运力部分,由同级财政部门对新增上缴税收形成的地方收入部分,前三年每年给予100%奖励,第四年至第六年每年给予50%奖励。4总运力在5万吨以下的航运企业,首次年营业额突破1亿元的给予3年的优惠期。在此优惠期 6建立人才培养战略机制,

9、完善政府、学校、机关联系平台,帮助航运企业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对于航运类专业大专毕业生落户我市市 (全文见附件2:青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9-2020) 第八章 扶持政策与保障措施一、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一)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1.扶持现代物流项目建设。经市物流主管部门认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物流重点建设项目、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规划编制、物流品牌企业奖励、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剥离外包试点等,从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给予补助或贷款贴息。2.设立物流项目建设配套资金。从2010年起,每年由市财政局、市交通委适当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国家、省扶持物流项目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配套资金按财政

10、体制分级负担,支持重点物流项目建设。3.吸引物流企业来我市发展。在我市新注册的和经市物流主管部门认定建设标准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自开业年度起,由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对其新增上缴税收形成的地方收入部分,前三年每年给予100%补助,第四年至第六年每年给予50%补助。4. 支持航运企业发展壮大。我市现有的航运企业新增运力部分及新注册的航运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航运企业紧缺高级人才的奖励政策,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青岛市航运企业发展若干优惠措施的通知办理。5. 扶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2010-2012年,对年缴纳地方税收额超过300万元的物流企业,财政部门对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贷款给予适当贴息补助,补助

11、资金按财政体制分级负担。6. 鼓励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剥离经营。我市大中型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剥离经营后新增的地方税收,由同级财政主管部门从中提取30%用于补助该企业。上述企业因物流业务剥离经营后导致企业总体税负增加,且给予30%补助后仍不能弥补的部分,由同级财政主管部门从该企业因物流业务剥离经营后新增的地方税收部分予以补助。7. 引导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企业从经营理念、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等方面上等级、上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我市首次通过国家2A、3A、4A、5A级评估的物流企业,从市服务业引导资金一次性分别给予奖励5万、10万、15万、20万元。8鼓励物流企业争创服务品牌。对物流企业创

12、建的省级以上服务名牌和著名商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一次性奖励物流企业20万元。9.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税营业额。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或仓储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单位的运费或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10、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加快引进优秀人才。对引进且聘用的优秀人才年薪在10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补贴;对引进到我市工作落户或办理青岛市居住证,在青居住工作1年以上并与物流企业签订5年以上合同的部分优秀人才的购房安家补贴;按照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青岛市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规划(青服务业办20092号)有

13、关政策执行。11、物流项目用地政策。物流业集聚区域的企业,利用自有划拨土地建设物资交易、物流储备、中转、配送、分销作业、运输装卸场所及相应附属设施,保持原用途办理出让手续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出让金可按最低不低于标定地价的40%收取;改变土地用途,将非经营性土地改变为经营性用途的,应当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办理土地手续,属于利用原有房地产的,可按协议方式补办出让手续,属于需要重建的,应当由政府收购储备后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具体操作办法依照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山东省监察厅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中有关问题的意见(鲁国土资发2003192号)执行。(二)适时制定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市财政、发改、

14、交通、公安、经贸、国土、农业等有关部门,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适时研究出台新的扶持我市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我市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 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政策。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的物流企业,要对其在组建新物流企业过程中发生的资产置换以及土地、房产、车辆过户等各项行政性收费予以免交,并依照有关税收政策减征或免征契税。2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制定城市配送车辆相关标准,调整完善现有城区货运车辆交通管制办法,对为专业市场、商场、超市等市内商业网点服务停靠的城市配送车辆,提供便利条件。3运输车辆管理政策。凡在青岛市登记注册的集装箱专用车辆、大件

15、运输车辆、海关监管车、冷藏运输车以及15吨以上厢式货车,在市管收费公路按三类车标准缴纳过路过桥费;鼓励甩挂运输,制订甩挂车辆注册、运行、安全管理等政策。三、大连(一)大连港主要领导关于港口发展的提案增加目前补贴政策,加大对船公司新开干线的补贴力度,并对在目前形势下仍能够保持平稳运作的船公司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为鼓励环渤海和内陆班列发展,建议在继续原有2500万元补贴的基础上增加补贴力度,建议每年给予1亿元财政补贴用于环渤海中转及内陆班列运输体系的建设。二是在增量方面予以补贴支持。希望市政府和大连港在原有补贴政策基础上,共同加大支持力度,以挖掘海铁联运、中转、散杂改集、竞争性增量等货源。建议市政

16、府对于中转运输、海铁联运、散/杂改集三项业务的开发分别给予200元/TEU的财政支持政策。其余经营亏损部分由大连港和航运公司共同承担。三是协调铁道部实行不等距等价政策,给辽宁港口同运价政策。目前大连港海铁联运运价每20英尺集装箱比营口港高400元左右,建议市政府协调铁道部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将运价差控制在200元/TEU以内。 (二)大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优惠政策节选:五、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一)合理确定物流企业的营业税计征基数。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的计税基数。具体办法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

17、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规定执行。(二)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物流企业在大连市范围内设立的跨区域分支机构,凡在总部统一领导下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并与总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具体办法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流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70号)规定执行。(三)对于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物流企业,其改造项目所需进口设备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所需国产设备,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政策。(四)对新办的独立

18、核算的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仓储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1年。(五)对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六)对外商投资以自有运输工具和储藏设施,直接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服务的物流企业,可以作为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外商投资生产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六、实行积极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一)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资金支

19、持,主要用于重点物流项目贷款贴息、重大物流项目财政补贴、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二)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将企业的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对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安置富裕人员的物流企业,符合条件的,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文件精神,享受扶持政策。(三)鼓励和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发放贷款。完善贷款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基金向物流业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等方式筹措资金。(四)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申请信息化建设补贴资金;采用

20、先进物流技术和设备的项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申请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七、实行积极的土地使用支持政策(一)物流企业利用原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引进资金和设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可在依法办理经营性用地出让手续、按市场价格补缴土地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出资。(二)对已认定的重点物流项目测算土地出让金时,由市领导小组确定商业、仓储比例;政府依法收缴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其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主要用于政府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八、实行积极的交通运输支持政策(一)物流企业开辟大连至其他城市的国内铁路货运班列、环渤海内支线航线、国际集装箱班轮业务,开辟大连至其他国家的国

21、际客运、货运航班,视其对地方经济贡献等情况,财政部门可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二)对已认定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物流快件企业,其城区内配送车辆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发放统一标识,在城区的行驶路线、停靠地点等实行绿色通道,给予市区通行权。(三)对已认定的重点物流项目运营期间的相关市政设施,原则上由政府负责管理和维护。(二)附件1:滨海新区关于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若干意见(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进一步聚集和完善航运业发展的各类要素,提升滨海新区航运业发展水平,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意义(一

22、)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效途径。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一流的港口和高度开放的保税港区,具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良好基础。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极大带动滨海新区航运相关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天津港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促进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推动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提升区域服务辐射能力的必然选择。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滨海新区的服务范围,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

23、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三)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构筑我国对外开放新优势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积极适应中国北方地区航运发展需求,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建设网络完善、设施优良、功能齐全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实现国家对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为广泛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有力支撑。二、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北方航运中心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四)建设北方航运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和完善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各类要素,大力加强港口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自由贸易港区,健全国际物流网络,发展航运服务业和航运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法制环

24、境,力争用五到六年时间,初步建成服务中国北方、东北亚、中西亚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五)建设北方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超过4.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300万标准箱;东疆保税港区1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和项目引进全部完成,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进出口加工等功能有效发挥;航运服务企业数量明显增加,航运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各类航运交易市场形成规模,航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到2015年,天津港航道等级达到30万吨级,货物吞吐量超过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700万标准箱;东疆保税港区经济规模、增长速度、服务功能等均位于全国保税港区的前列

25、,自由贸易港区初步建成,并做好争取扩区的各项准备工作;航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2012年翻一番,超过2000亿元;初步建成以自由贸易港区为核心功能区的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交易活跃、国际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国际航运物流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三、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六)进一步加快东疆港区建设。2009年基本建成东疆保税港区首期4平方公里封关区域仓储、物流、标准厂房设施,2010年基本完成二期3.6平方公里物流区的开发建设,2012年10平方公里保税港区全面建成并积极推进保税港区功能和空间拓展。同时,进一步加快20平方公里毗邻区配套基础设施和综合服

26、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东部观景岸线、海铁换装中心等功能性项目。(七)全面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并充分发挥天津港集团公司、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联合招商机制的作用,完善招商网络,健全招商引资服务机构。实现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进出口加工五大功能突破,吸引航运物流、金融服务以及高档消费品、展览展示、休闲旅游等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入驻,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大项目尽快落户。(八)深入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货物流通方面,建立保税快捷通道,建设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实施企业诚信管理等;金融创新方面,争取开设企业离岸账户,吸引离岸金融机构进驻,创新离岸金融业务等;企业经营方面,放开企业经营范围,创新行政管

27、理模式,开展汽车保税与机电设备再制造等;人员进出方面,争取落地签证政策,建立免税购物与休闲旅游便捷通道等。四、加快港口建设(九)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到201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重点建设30万吨级航道,北港池C段、北港池四期集装箱码头,30万吨级专业化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神华天津港煤码头二期等港口基础设施;大力推进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中下游等临港产业项目建设。(十)进一步做大做强天津港集团。继续加大对天津港集团的财税、土地、项目审批的政策支持,促进其增强境内外直接融资能力,向国际卓越码头运营商和开发商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五、加快建设和完善国际物流网络(十

28、一)完善现代集疏运体系。积极推进直通腹地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滨海新区集疏港公路网络,实现客货运交通功能分离,显著提高集疏运效率。推进直通西部腹地的铁路通道建设,尽快实施黄万铁路复线、进港三线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管道运输,积极促进以天津港为起点的输油管道规划和建设。(十二)着力发展班轮航线。加快发展远洋干线、环渤海内支线、内贸精品线,积极增开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航线结构,增加航班密度,拓展辐射范围,不断提升天津港的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十三)健全内陆腹地物流网络。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提升班列和大陆桥运量,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着力打造亚欧大陆桥运输品牌。加强与腹地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快无水港建设,

29、探索港口功能、保税功能和口岸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六、加快发展航运产业和综合服务体系(十四)推进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建设。积极推进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建设,做好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服务区二期规划建设,吸引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滨海新区现代航运CBD,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航运服务环境。(十五)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鼓励码头运营、仓储物流、运输配送、采购分拨、货运代理、贸易服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辐射我国北方的区域性航运、船舶、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十六)加快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航运相关信息的全面共享和高效应用。发展船舶管理、海事服务、人才中介、资格认证、咨询、会计审计等配

30、套服务。吸引相关的律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理算师机构、海事仲裁机构、船级社等入驻滨海新区。发展与航运相关的研究、教育、医疗等。(十七)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壮大船舶产业基金规模,争取设立航运和物流产业基金。推进航运金融创新,积极开展与航运相关的保险、质押等业务,加大对中小航运、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区域性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交易、融资、结算中心建设。七、大力促进邮轮产业发展(十八)推进国际邮轮母港及配套设施建设。2009年 (十九)吸引国际邮轮公司落户、邮轮挂靠天津。吸引国际邮轮公司落户天津,开展邮轮业务。制定吸引国际邮轮公司挂靠的费收优惠和便利通关政策。探索国外入境邮轮乘客中转免签,

31、提高通关效率。大力扶持旅游中介机构,统筹开发旅游资源,完善各项服务,促进国际邮轮航线的开发。八、不断完善政策法律环境(二十)推进保税港区口岸监管制度创新。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船舶税收政策和航运税收政策试点。探索金融政策创新,推进宽松外汇管制、对外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离岸金融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等配套政策试点。推动无水港启运港出口退税政策、汽车落地保税政策、免税购物政策创新。逐步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独具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区政策体系。(二十一)完善航运法制环境。充分借鉴国际知名航运中心法制建设经验,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涉及船舶购置及租赁、船舶检验和咨询、航运物流金融服务、保

32、险等的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港航发展的制度环境。支持完善航运诉讼案件审理机制,建设和完善海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九、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二十二)设立“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培育集装箱物流网络,增强东疆保税港区和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对航运产业的聚集能力,提高现代航运服务水平,吸引航运人才教育资源聚集等。培育集装箱物流网络。强化天津港集装箱枢纽港地位,鼓励支持远洋干线、环渤海内支线和内贸精品线,支持集装箱班列和海铁联运,支持内陆无水港建设。在发展初期给予扶持。增强航运产业聚集能力。对注册在东疆保税港区的航运物流企业、进出口加工类企业,根据地方税收留成部分给予奖励。对专业运输企业、

33、仓储物流企业、大型跨国采购分拨中心等企业贷款购买仓储专用设备和设施的,给予贴息支持。对航运重点企业和地区总部型企业购买、租用办公楼宇,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支持。鼓励中小型企业开展航运相关业务,在融资贷款方面给予一定数额的担保费用补贴。鼓励航运服务产业发展。对在东疆保税港区注册,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从事航运相关法律服务、会计审计、金融保险、研究咨询、人才中介、资格认证、贸易服务、信息服务等业务的机构,根据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促进航运物流会展业发展,对在滨海新区举办的国际级、国家级航运或物流会展,根据会议规模、国际化程度、主办方层次等,酌情给予资金奖励。促进

34、邮轮经济发展,对以天津港为母港的邮轮给予积极的扶持。吸引航运人才教育科研资源聚集。对航运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端专业人才,根据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必要的奖励。吸引航运教育、研究机构,对航运相关院校在滨海新区开设分院(校)、综合性大学在滨海新区开设航运专业的,酌情给予办学补助,对国家有关部委或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在滨海新区设立研究中心的,给予一定数额的开办费补贴。支持开展与北方航运中心相关的研发工作,按研究项目等级酌情给予研发费用支持。十、加强组织领导(二十三)加强各项重点任务的组织推动。按照市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滨海新区管委会负责各项重点任务的组织推动,天津港集团公司、

35、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以及滨海新区各相关单位负责各项任务的具体落实。(二十四)加强“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滨海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专项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由滨海新区管委会指定专门部门,会同天津港集团公司和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共同负责相关资金的审批和拨付。 附件2:青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9-2020)全文 序 言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服务模式,是通过对物质实体(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过程中涉及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活动有效管理和控制,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产业发展价值,并实现传统经济与企业

36、运作模式提升,是促进经济运行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代服务产业和科学发展方式。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物流发展历程和经验表明,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的产物,通过政府科学规划和引导,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通过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流通业等的联动,实现物流服务功能的提升和经济运营环境的改善,从而引导和促进经济在更高水平和质量基础上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7、因此,应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则明确提出“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思想、“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规划发展目标。我市处于城市经

38、济发展的上升期,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和产业基地。在发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功能的同时,必须寻求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量级和新的发展竞争力。在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我市被列为全国九大物流区域、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充分表明我市在国家物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提高我市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推进城市经济现代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结构,降低物流成本,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节点和一流的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展要求和战略目标,根据我市未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发

39、展要求,适应和满足我市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编制规划的背景一、物流业发展基础环境(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宏观经济景气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适度增长。2008年,全市GDP达到4436.18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达到5.150.844.1,全市财政总收入1070.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35.4亿元。(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

40、08年,我市内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464.8亿元,增长22.2%,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55.81亿美元,增长24.9%;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到帐26.4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7.9亿美元。(三)工、农业健康发展。2008年,我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062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30.89亿元,利润246.27亿元,轻重工业的比例达到43.6:56.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58.78亿元。全市粮食总产333.66万吨,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水平。(四)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历经多年建设,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就,20

41、0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6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02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3668公里。青岛机场飞行区达到4E级标准,机场货站面积3万平方米,开通国内航线82条,国际(地区)航线9条。青岛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9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生产泊位59个,港口总通过能力约1.8亿吨。青岛市域内铁路由胶济铁路、蓝烟铁路、胶黄铁路、胶新铁路四条线路组成,市域内的铁路线网总长度约为230公里。(五)物流产业得到良好发展。我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物流辐射范围得到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物流产业实现增加值433.8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

42、市生产总值(GDP)的9.8%,占全市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的22.2%,物流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0.4%。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0239.5亿元,物流相关产业业务收入达到1818.6亿元。全市货物运输业保持快速发展,2008年货运周转量共计完成4579.56亿吨公里,其中铁路98.05亿吨公里,公路97.14亿吨公里,水上货运4384.35亿吨公里。航空货邮吞吐量13.1万吨。港口吞吐量3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2.0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37.7万标准箱。目前,我市拥有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园区等5个物流园区、货运场站等20余个,2000余家各类运输、仓储、第三方等物流服务企业,初步形成了具有

43、一定层次分工和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物流服务企业群体,物流品牌企业群体日益壮大,青岛远洋大亚等7家企业成为全国物流百强企业,青岛福兴祥等2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青岛海程邦达等4家企业荣获山东省服务名牌,青岛海尔物流成为首家全国物流示范基地,UPS、FEDEX、DHL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落户我市。二、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引导扶持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

44、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作为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空前良好和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 青岛市政府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与措施,特别是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青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推进方案,为推进全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宏观经济发展机遇。当前,全球经济因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处于低谷,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受到一定影响。

45、我国经济虽然也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面临一定困难,但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依然保持了基本良好的发展状态,国内各个主要经济区域以及各个主要经济中心城市间经济一体化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整体经济发展进程并未受到根本性影响。特别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一系列经济振兴规划,将营造良好的内需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保持稳定和快速的增长,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为具备物流发展环境与条件的城市扩展和完善区域合作与分工、提升物流发展地位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三)需求规模扩大机遇。根据对青岛市未来物流发展规模的预测分析,预计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量将分别达到25

46、.9亿吨、29.7亿吨、35.3亿吨和43.8亿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32.7%、52.5%、81.2%和124.6%。物流需求规模的扩大,为物流的集约组织与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而对物流基础设施更大规模发展和合理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发展战略及规划实施机遇。目前,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山东省也在加快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建设,因此,青岛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战略与相关规划实施的机遇。青岛市政府“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中提出了“把青岛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确立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相应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

47、和落实,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使物流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三、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物流业市场环境尚待规范。近年来,青岛市物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培育了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引进了一些跨国物流公司,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及地区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市场环境还不尽理想,中小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且大多从事低端服务,服务差异化程度弱,利润水平低,竞争力较弱。企业竞争手段不规范,物流市场的运行秩序与整体形象受到一定的损害。(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目前,青岛市已规划建设了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货运场站,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总体布局较为分散,市场定位与功能划分不够明确,相互之间也缺乏协调

48、与战略合作,造成资源浪费和市场无序竞争。此外,青岛市现有物流设施陈旧、结构简单、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配套性、兼容性差的问题较为突出,造成了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物流运作与服务环节衔接不畅,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三)相关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亟待推进。以海尔为代表的物流专业化管理与操作模式和以青啤集团为代表的物流外包模式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全市各类工商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整体上尚处于初期试验阶段,专业化服务能力与专业化服务需求均处于相对初期的阶段,企业发展对于物流的支持要求有待发掘,物流业与工商业的联动发展亟待推进。(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我市各相关环节信息资源仍未充分整合,功能比较单一,一些重要部门如港口、机场等独立运营的信息系统尚未实现与电子口岸的真正联网,已建立的信息系统缺乏有效沟通与共享。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滞后,造成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浪费,影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