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7110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图书分类号:密 级:毕业设计(论文)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THE STATUS、PROBLEMS AND SOLUTIONS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EXPORTTRDAE IN ZHEJIANG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红河

2、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摘要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中一股重要的力量,也是出口贸易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如何开拓出口贸易,已经成为浙江所有从事出口贸易的民营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对外贸民营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此文试图探索浙江民营企业

3、出口贸易中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深化相关改革解决体制障碍的同时,强化必要的措施,更快更好的推动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关键词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策AbstractPrivate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forc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is also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export trade. However, how to develop export trade has become the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whic

4、h all private enterprise engaged in export trade .It is not only for foreign private enterprises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but also to maintain Zhejiang sustained,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far-reachin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 the main difficu

5、lties and problems of export trad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the same time to solve institutional barriers related to that exist in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strengthen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faster, more private enterprises to promote export trade of Zhejiangs development.Keywords zheji

6、ang private enterprises export countermeasures目 录1 绪论11.1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背景11.2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22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现状32.1 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呈现的主要特点32.2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43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63.1民营企业的自身问题63.1.1 管理体制落后, 制约出口贸易的发展63.1.2发展国际贸易的策略欠科学63.2阻碍出口贸易发展的外部因素73.2.1国外的反倾销73.2.2绿色贸易壁垒83.2.3出口退税率下调84 促进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对策

7、建议94.1企业自身的对策94.1.1提高经营管理水平94.1.2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94.1.3增强创新能力, 塑造企业文化94.1.4调整出口经营策略,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104.1.5依法应对“反倾销”114.2政府的扶助114.2.1政府应抓紧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出口发展战略114.2.2相关系统紧密配合解决融资困难114.3政企合作解决民营企业出口的障碍12结论13致谢14参考文献15 1 绪论浙江省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良好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民营经济依靠其先发优势和体制优势,通过专业化产业区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巨大的产

8、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1978年至2009年,浙江省的生产总值从123.72亿元增加到22486.92亿元,其中70 %以上的增量来自于民营经济。同时,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外贸出口大幅上升,1993年至2009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千倍。1993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4305万美元,占全省出口的1%,2009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797.6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51.7%,浙江民营企业出口占据了全省出口的“半壁江山”。浙江民营企业从出口生力军发展成为出口主力军,成为发展最快的外贸主体,成为浙江外贸的“第一梯队”。民营企业主导的国际贸易成为浙江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支柱。1.1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

9、背景在30年的改革大潮中,浙江不但涌现了万向集团、正泰集团、娃哈哈、传化集团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集团。更形成了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601个,总产出占全省工业的64%。块状经济是指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社会化协作为纽带,从而集聚成一个无形的大工厂。最大的绍兴纺织区块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如杭州软件、宁波家电、温州皮鞋、台州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舟山修造船、永康五金、海宁皮革、嵊州领带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都较高,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相关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更取决于浙江特有的民营经济文化,体现了浙江不断进取的人文精神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10、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1)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各项有利的开放政策。从鼓励个私企业、到乡镇企业的发展,从集体企业的改制到地方国企改制的逐步推进,国家的改革洪流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2)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古贸易相对发达,改革中的浙江民营企业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据统计,2009年浙江出口额为1542.8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出口额占51.7%。这个比重比2008年增加了3.4个百分点,使民营企业在浙江外贸方阵中的领跑优势更加明显。(3)宽松的政府政策环境。浙江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力度和扶植企业的优惠措施上相对比较优惠。政府的服务职

11、能从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软件发展园区等均有所体现,为广大的中小企业的扶植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生存与发展环境。(4)低成本优势。80年代初的农业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并减少了制度障碍,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游离出来,为个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并且改革发展初期,国家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市场化管理还不健全,企业的外部环境成本等还没有显现等,均为个私企业原始资本的积累创造了条件。同时,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在改革初期没有承重的历史包袱,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也是民营企业在与国企竞争中明显的竞争优势。(5)灵活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导向的经营策略。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没有

12、优厚的资源优势,但民营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和决策反应的快速是国有企业无可比拟的,同时,在内部的激励机制上,民营企业更倾向于计件制、承包制等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的管理手段。基于优越的历史机遇、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自身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努力,浙江民营企业在短短30多年内迅速扩张,从初生牛犊走向成熟稳健,越来越多的企业稳步做大、做强、做精,整体实力节节提升。据调查,2009年末,总资产亿元以上的浙江私营企业超过1500家,年总产值或销售总额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1700多家。1.2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内的规范化程度、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利用制度、政策边界来获取利益的

13、机会越来越少,而更多的需要靠企业自身的创新、管理效率的提高来获得后续的发展。如在房地产市场炙手可热的时期,浙江涌现出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各种地方政府关系获取土地,在国家相应的配套政策尚没有完善的情况下,依靠“只要有地就一定赚钱”的市场环境,一大批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第一桶金。然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紧地扼住了大批企业的发展命脉资金。与此同时,在繁荣时期被掩盖的众多管理问题逐步浮出水面:(1)战略不清晰。“有钱赚就投”的短视意识,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盲目的多元化,模糊了原本的主业,企业无法集中精力和主要资源做大做强。(2)产权不清

14、晰或投资人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企业走下坡路。浙江很多的企业都是从乡镇企业、街道企业、合伙企业发展而来,在企业的创业时期,各方投资人尚能把企业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而随着企业的发展,投资人之间的利益矛盾,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精力。(3)人才培养滞后。浙江的民营企业很多从家族企业发展起来,企业内大多数是家族成员,或是地方上的同乡。这些员工普遍存在的文化层次低,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和管理知识,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力图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等高端人才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民营企业个人意志为主导的管理文化,处处体现了随意性,朝令夕改,随心所欲的管理风格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大多数职业经理人往往

15、无法适应、更无法改变环境而流失。(4)财务管理手段落后。曾经利用政策边缘牟利的企业,极不愿意公开企业财务,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是企业主信得过的“自家人”,其忠诚度相当高,但其专业水平、财务创新能力很弱。甚至存在财务管理一笔糊涂账的情况。2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现状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状况良好,2009年,全省民营企业出口额达797.6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1.7%。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对全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管理体制落后、发展策略欠科学等方面的缺陷,同时又受到外部条件制约的影响,在发展出口贸易过程中突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6、。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从出口贸易规模构成来看。民营企业在浙江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很大,增长幅度,尤其是出口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2009年1至3月,浙江国有企业出口增长5.06%。比去年同期减少5个百分点,而民营企业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全省民营企业出口197.32亿美元。也就是说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具有从事出口贸易经营的更大增长潜力,对出口贸易的增长有着明显增加的相对贡献。实践证明,在进出口经营权放开后,浙江民营企业以其对市场的敏锐洞察、经营的机制活力和竞争的适应能力,纷纷进入出口贸易领域,形成了促进出口增长的强大推动力。从浙江外贸民营企业的出口

17、商品结构来看。在出口方面,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以衣着附件、鞋产品、玩具箱包等轻工业产品、日用塑料制品和金属五金制品等几乎全部都是由民营企业提供。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以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的低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加工产品为主,基本上是依靠劳动力低成本比较优势获得海外市场。当然,浙江民营的企业在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附加价值较大的领域,也呈现出很好的发展趋势。2.1 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呈现的主要特点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包括:(1)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成为浙江省外贸出口的中坚力量。上世纪90年

18、代,浙江省民营企业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非常低。进入21世纪,浙江省民营企业飞速发展,参与出口的民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08年浙江省有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5684家,2009年增至7555家,与上年相比,总数增加了1871家;2008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平均出口规模为139.6万美元,2009年为197.7万美元,增长41.6;2008年出口1万美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5391家,出口超10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有2182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达330家,2009年出口1万美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超过7000家,出口超10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为3891家,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达305家,近年来,民

19、营企业不仅数量增长迅速,其出口规模也迅速扩大,已成为拉动浙江省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 (2)出口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有所增长,其他贸易形式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数量增加迅速。从下面的表1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浙江民营企业在在不同出口方式中所占的额度。 表12008-2009年浙江省民营企业不同出口方式的出口额比较(单位:万美元)总出口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其他贸易保税区仓储 转口货物2008年 793444 732144 61034 196 342009年 1493529 1385361 106986 646 302同比增长 8.2 89.2 75.2 229 788.2 注:数据来源于浙江统计

20、信息网(3)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同时出口拉丁美洲和大西洋等国家的商品数量增长迅速。2009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亚洲国家为54.6亿美元,其中出口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分别为9.55亿美元、9.51亿美元和5.78亿美元;出口欧洲为45.62亿美元,其中向德国、意大利、英国分别出口7.21亿美元、5.78亿美元、4.62亿美元;出口美国为23.52亿美元,同比增长91.2;与2008年相比,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数量增幅超过100的有16个国家(地区),例如巴西(154.3)、新西兰(134.8)、泰国(122.9)、葡萄牙(119.3)等。 (4)出口商品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

21、产品为主,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见表2)。 表22009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前10位商品表(单位:万美元)出口商品名称出口值 同比增减() 占比()机电产品531119 90.0 35.6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9497781.319.7服装及衣着附件22942277.815.4鞋类 66199 82.9 4.4家具及其零件37795167.92.5塑料制品37725 82.0 2.4高技术产品 35623 88.12.3水海产品3490848.52.0摩托车 3387191.21.9灯具、照明装置2711876.61.8注:数据来源于浙江统计信息网2.2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2、从西方经济学一书中可以得出为衡量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通过凯恩斯国民收入恒等式来测算。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 G+(X-M),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C为消费需求,I为投资需求,G为政府购买,X为出口,M为进口,X-M为净出口。出口X和进口M又可分为民营企业出口X1、民营企业进口M1;国有企业出口X2 ,国有企业进口M2;外资企业出口X3,外资企业进口M3。上式可以表示为:Y=C+I+G+(X1-M1)+(X2-M2)+(X3-M3)用表示增加值,这样:=C+I+G+(X1-M1)+(X2-M2)+(X3-M3)根据上式,可推导获得计算出口贸易对

23、经济增长拉动的量化公式:出口对GDP的贡献度=X/Y100%=出口增长量/GDP增长量100%出口拉动GDP增长比率=X/YY/Y =出口对GDP的贡献度GDP增长率为横向比较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选取2000年至2009年历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贸易总值的样本数据。浙江省生产总值(GDP)以当年价格表示,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当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以美元为单位的生产总值(GDP),民营企业出口贸易总值由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出口贸易总值加总。数据来源于历年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根据上述统计数据,计算2000年至200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

24、)、民营企业出口贸易总值、国有企业出口贸易总值和外资企业出口贸易总值的年增加值。根据推导的计算公式, 测算2000年至2009年浙江省三类贸易主体的出口贸易对浙江经济的贡献度及拉动比率。测算结果见表3。表3 2000-2009年浙江省三类贸易主体的出口 贸易对浙江经济的贡献度及拉动比率%年份 民营企业出口贡献度国有企业出口贡献度外资企业出口贡献度民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国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外企出口拉出经济增长200013.1415.4913.630.951.110.98200121.1632.5224.002.403.692.72200223.02-3.6219.112.53-0.402.1020

25、0325.386.9615.733.510.962.17200430.819.7818.725.401.713.28200536.675.8028.096.120.974.69200640.367.0132.685.730.994.642007 35.804.1431.976.060.705.41200833.72 2.6018.796.76 0.523.77200928.671.5511.235.780.312.27平均 28.878.2021.404.521.063.20注:表3来源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朱春兰 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表3显示,2000年至2009

26、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对GDP贡献度从2000年的13.14%增加到2009年的28.67%,拉动经济增长比率从2000年的0.95 增加到2009年的5.78。结果还显示2000年至2009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度为28.87%,拉动经济增长平均比率为4.52,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通过上述初步测算,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最低。浙江省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主要取决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贸易拉动作用日益下降。随着民营企业出口在浙

27、江出口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出口对浙江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3 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1民营企业的自身问题3.1.1 管理体制落后, 制约出口贸易的发展民营企业管理体制落后主要体现在家族式管理、产权结构一元化。民营企业创业之初, 不仅资本有限,而且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也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家族内部资源正好可弥补这一不足。家族成员的参与常常是创业需要的低成本组织资源;家族成员更容易建立共同利益和目标, 更容易彼此合作;家族式管理更能保证家长在企业中的领导权威;与其他企业相比,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凝聚力更强。企业在创业时期发生财务困难可能性很大,这时只有企业家亲属

28、有可能无怨无悔地容忍工资的拖欠。所以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采用家族式管理, 浙江省也不例外。民营企业依靠宗族血脉关系来维系运作,而没有真正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因而在管理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漏洞。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容易导致外经贸人才的严重流失。大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他们的管理者,特别是老一辈创业者,限于时代局限,大多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管理培训,更没有相应的管理学位。他们也许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对管理知识却知之甚少,往往任人唯亲,盲目排外,缺乏培养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意识。尽管他们表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实际上灵魂深处却更加相信经验为第一性,对知识和人才缺少强烈的

29、需求。他们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凭着自己和家族单方面的努力,而不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比如一些外贸企业盲目地用金钱去吸引人才,而不是建立干股分配形式在内的利益激励机制来吸引人才,所以,最终一些专业外经贸人才相继离开。另一方面,由于专业外经贸人才的流失,民营企业不能及时获取和利用国际市场的信息,掌握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动态,从而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其结果是限制了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更谈不上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3.1.2发展国际贸易的策略欠科学首先, 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浙江民营企业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高的加工制造业上, 如纺织、工艺品、粮油、日用品等

30、。这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在外贸竞争中,仅具有成本优势, 只能依靠价格竞争抢占市场, 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力。其次, 企业外贸规模小,对外活动不平衡。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中除了个别民营大企业(集团),如万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等以外,总体上看,企业外贸规模很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形成竞争优势。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在其出口总规模中,自营出口的比重极小,这充分显示出民营企业的自身的外贸经营能力尚不足。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主要注重开拓外销市场,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本和技术要素来发展自身,和广东、上海等城市相比, 其利用外资规模仍然偏小, 且投

31、资引进方式单一。显然,浙江省的民营企业轻视了对国际要素市场的开拓,境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而限制了产业技术的升级。3.2阻碍出口贸易发展的外部因素3.2.1国外的反倾销在国际市场上,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基本集中在二三线市场,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阵势必然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细分不够,直接导致大家在同一层面上进行贴身肉博战。与此同时,由于出口商品产量增长过快,而国际市场容量有限,这样就造成各企业相互压价竞争。而根据欧盟和美国反倾销法规定,出口数量明显增加是考虑损害存在的重要依据。在短时间内集中同一地区和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被指控的可能性最大。而浙江民营企业只要一看到某一商品在某一地区或国家畅

32、销,就蜂拥而入,相互之间压价竞争,这种做法极易被指控为倾销,一些国家借此进行反倾销。例如欧盟自2006年10月7日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温州是我国主要紧固件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俄罗斯、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但2009年,温州紧固件企业连续遭受欧盟对螺钉、螺母等紧固件的反倾销制裁和美国牙条反倾销征税,出口明显下滑。据海关统计,2009年1-6月温州市出口紧固件4629.6吨,价值额937.3983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4.72%和59.75%。3.2.2绿色贸易壁垒现今国际上出现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

33、名,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浙江民营企业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工艺品、粮油、日用品等方面,受到现有技术设备尚不完善的制约,有些指标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因而被排斥在市场之外,这样就严重地抑制了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而且由发达国家引发的这些贸易摩擦容易在发展中国家产生联动效应。目前,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不仅涉及发达国家,也涉及到亚、非、拉三大洲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这种局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将非常不利于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例如作为国内最大的制鞋基地,仅温州一地的皮鞋出口总量就达到了7952 万双,其中1/3输往欧盟各国。和中国很多出口产

34、品类似,制鞋企业从整个制鞋产业链条上,赚取的是不到10%的小部分利润,加上2006年以来原材料、劳工等生产要素的涨价,鞋子的利润仍然在下降,有的企业利润率甚至下滑到5%以下。目前,制鞋业在浙江省内多个地市虽然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集群,但是欧盟高关税对浙江鞋类产品出口的冲击相当大,尤其是宁波、温州、台州等地影响面更广,甚至危及部分人员的就业。与此同时,欧盟近来又屡屡以环保名义对我国鞋类出口施加贸易大棒,如颁布“蓝染料禁令”、“偶氮染料禁令”、“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等,对制鞋材料的偶氮染料、甲醛、镍等进行了严格规定,提高了检测标准;同时意大利、西班牙又对中国鞋类产品展开了一系列的“

35、有毒调查”,再度筑高技术壁垒。这些都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已经逐渐成为阻碍中国鞋类特别是浙江鞋类产品出口的障碍之一。3.2.3出口退税率下调我国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出口贸易。出口退税下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虽然民营出口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来抵消其冲击,但是出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带来国际竞争力的下降。而对于一些自营出口业务、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商品及产品销往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来说,他们规模更小、利润本来就小,有些企业甚至是依靠出口退税来存活,退税率下调之后产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导致部分企业转产或倒闭。依靠价格打天下的中小民营企业将面临出局的险

36、境。更多的企业会因为提价而面临丧失订单、丢掉市场的风险。4促进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针对上述的主要问题,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出口贸易中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应双管齐下,即着手民营企业的自我完善和依仗政府部门的大力扶助。4.1企业自身的对策4.1.1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浙江民营企业要想在出口贸易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企业管理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打破家族产权结构,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目前的浙江外贸民营企业,不仅明晰了产权,而且在资本运营以及企业扩张上面获得了社会化资源,为企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条件。转变决策方式,避免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效率。过去在创始初期,借助亲情企业可以保持释

37、放的凝聚力,家族成员亲情关系还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信任和忠诚可以减少出口交易成本。但是,随着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家族化经营模式中固有的缺陷已日益彰显。单一的产权结构使所有者承担的风险太大,降低了其出口贸易的成功率和积极性。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对民营企业提了更高的要求,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先进的监督机制,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等。4.1.2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要促进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要从优化自身管理机制入手,抛弃家族式管理和产权一元化的模式,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多形式、多渠道地大力引进和培养一

38、批既懂外贸业务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亚扉要月真才实学,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知识,并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信息,搜捕贸易机会。同时,民营企业还应重视人才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观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效益,造就一批开放型的外向型企业家。相关部门可以召开外贸民营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一方面扩大就业,另一方面为外贸民营企业吸纳人才,还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民营企业现有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特别是要抓好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应当将从事出口贸易和产品供货的生产商区别开来,因为二者业务不同,混在一起培训会影响效果。同时应开设专门业务培训班,例如外贸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外语、财会、人力资源、国际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国

39、际法律等。对于产品供货商,还应开设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成本核算、质量管理、品牌管理等课程。外贸民营企业自身要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企业效益,使得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长盛不衰。4.1.3增强创新能力, 塑造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温暖和谐、民主、公平的氛围,鼓励创新、鼓励大胆探索,为创新者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在这样的气氛中,员工能充分感受企业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一种信任和尊重,使他们能够自觉意识到作为企业的一员,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激发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创新积极性。所以,浙江民营企业应该努力创造这种企业文化氛围,

40、以大大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出口贸易的竞争中,必须着力培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拥有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比竞争对手更强、更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推出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独特能力。在进行出口贸易之处,应首先分析自身的资源、知识、管理和能力状况等,经过比较后选择其中优势,去参与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在考虑到那里、何时以及如何开展出口贸易时,必须具备敏锐的前瞻能力,能够审时度势的预见企业出口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早投入资源,培育新的竞争力。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是浙江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丰富而低

41、廉的劳动力资源,抓住发达国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同时,要不失时机的提高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高技术产业。4.1.4调整出口经营策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为避免进口国对浙江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就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商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和由“以价取胜”转向“以质取胜”战略的转变。在出口市场的布局上,要调整出口商品的市场结构,改变不合理的出口市场分布状况,实现市场多元化,解决市场过于集中的问题,改变对某些市场过于依赖的局面,在保护原有市场的同时,全方位、

42、多层次地开拓新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合理分布,保证出口市场份额的相对平衡。企业要做好市场调研,研究国外市场的动向和市场容量,及时调整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4.1.5依法应对“反倾销”面对反倾销,民营企业应当积极应对,而不是消极挨打。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反倾销预警机制,用WTO 赋予的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对于国外的反倾销反应要快,事实表明很多遭遇反倾销失败的企业往往就输在“起步”上。因此,“反应快”是应诉反倾销的成功先导。其次是应诉企业应团结一致,集体应战。很多案例显示起诉国很重视应诉企业在产业中的代表性,因此应诉方团结携手,不论是从实力还是缩减单个企业的诉讼费用等,往往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应对反倾

43、销起诉要精心准备,胆大心细,有问必答。反倾销应诉要求企业做好基础工作,特别是对数据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做到数据完备,数据统一,数据保密。4.2政府的扶助4.2.1政府应抓紧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出口发展战略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应抓紧制定民营企业出口促进发展战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强化政府的政策信息服务功能,积极开展面向民营企业的咨询活动,改进出口促进的金融扶持措施,扩充和完善金融工具的服务功能。应以放松和取消市场准入限制为突破口和重点,营造国内公平竞争环境,开拓民营企业成长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空间,不仅要放宽民营企业投资的产业限制,而且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重组,扩大筹集民间资金的渠道,同时鼓励民营企

44、业积极引进外资,进而提高其实力和资信;继续加强进出口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出口促进作用,逐步扩大贷款额度和保险门类,降低贷款和保险的准入门槛,特别对中小型出口民营企业给予一定扶持。对于政局不稳或汇率变动较为频繁的出口对象国及某些特殊出口商品更要加强贷款和投保力度,努力培育重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和落实出口退税新机制以加速其资金周转和增强出口竞争优势。要充分增强和发挥市场在配置各类资源要素中的基础作用和效率机制,有效满足民营企业在发展出口贸易过程中对各类关键要素的规模需求。为了适应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战略转变,必须深化改革,形成新战略实现的体制支撑。以申报制代替登记制,我们的所有管理都是为企业服务

45、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国民经济实力,舍此没有其他目的。而且任何改革都是有浅入深,逐步推进的。对于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集中统一管理时期的审批制,到目前的登记制,登记制相对于审批制是一大进步。但是,正如外贸企业普遍反映的情况,目前的登记制与过去的审批制区别并不大,企业仍然要报同样的资料,跑同样多的部门,加盖同样多的公章,仍然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很不方便,所以登记制的管理体制应当深化改革。因此,建议改登记制为申报制。所谓申报制,即企业有出口产品,向海关申报检验即可,不需要审批或备案。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实现我过经济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一个企业将产品出

46、售到国外还是国内,应当没有区别。因此也就是没有必要区别外贸企业和非外贸企业,有产品出口到国外就去向海关申报体验,简便而又经济。4.2.2相关系统紧密配合解决融资困难通过财政与金融政策和政府机构的直接介入来确保民营企业出口创汇额的稳定增长, 并且通过提供风险担保来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这是保护民族工业,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必须做好的工作。融资问题是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从资金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出口贸易,需要相关系统紧密配合。相关银行要为民营企业发展出口贸易提供融资服务。为了更好地促进浙江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应当设立专门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出口贸易。对凡是原材料来源于国际市场,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企业,应给予政策、资金、税收等反面的优惠。同时要构建有利于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金融政策体系。外贸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只有社会各相关方面密切配合才能解决。政府要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充分发挥担保机构的力量,做好担保工作,增加银行贷款额度。同时作为民营企业本身,要走向社会,利用社会的力量即有关理财机构,用各种手段融资。条件比较好的民营企业可以股票上市,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