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2735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儿童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儿童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儿童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儿童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意外伤害处理与预防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2006年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天约有45名学生因意外伤害而死亡,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二十万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即每三位死亡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意外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意外伤害的定义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实践或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 1.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家长(监护人)忙着工作而疏于对儿童的照顾、农村公路和河溏管理不到位,健康教育不普及、抢救系统

2、不健全、居室布局或物品放置使用、管理不合理2.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生于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不少家长或老师缺乏防止儿童意外伤害意识,意外伤害&急症,什么是急症?当一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出现一种异常且无法确定的健康照顾问题,必须立即给予处理,否则即会造成死亡或永久伤害的情况,就称为“急症(emergency)”。-内外科护理学台湾,包括:心脏停搏溺水电击中毒梗塞出血咬伤骨折休克,常伴随事故发生也称:事故伤害,哪些是急症?,急症病人的处理原则-1,评估项目主观评估 创伤原因及经过疼痛描述病史(目前及既往)客观评估测量生命征象系统基本评估次要评估项目(由头至脚),A(airway)呼吸道

3、B(breathing)呼吸C(circulation)循环D(disability)失能情形,基本评估,A(airway)呼吸道固定颈椎并清洁和打开呼吸道B(breathing)呼吸1、评估呼吸深度、型态和次数以及呼吸用力情形2、评估胸部双侧呼吸音是否出现异常声音3、评估气管位置是否有移位4、评估颈静脉是否怒张5、评估并记录皮肤黏膜颜色,系统基本评估,C(circulation)循环1、监测心脏跳动速率级节律;2、检视出血来源,并予以适当止血措施;3、检查并描述伤口情形,如大小、深度;4、损伤肢体末梢脉搏搏动情形;5、皮肤颜色和温度;6、颈静脉怒张情形;7、送至急诊室之前液体输注补充情形,系

4、统基本评估,D(disability)失能情形1、固定颈椎、胸椎及腰椎于固定不动的位置,直至影像学检查确定未损伤为止;2、意识程度及精神状态;3、运动级感觉缺损情形;4、瞳孔大小及反应;5、测量昏迷指数(GCS),急症病人的处理原则-2,检伤分类(triage)台湾急诊检伤与急迫度分级量表分类基准,创伤急救的原则,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1、首先考虑挽救生命2、积极救治,不放弃任何救治可能3、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严重出血或胸部开放伤,后处理骨折4、操作轻柔、细致准确、避免增加创伤 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和呼救并重,紧急施救法心肺复苏,常见意外

5、伤害的处理,气道梗塞choke,呼吸梗阻常见于婴幼儿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气道梗塞表现,突然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特殊表现:“V”字手势,苦不堪言;气道不完全阻塞:剧咳,咳嗽间隙有哮鸣音;喘气,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气道完全阻塞:面色灰暗,不能说话、咳嗽、呼吸,失去知觉,窒息。,气道梗塞的现场急救,(一)现场诊断一个意识清楚的人,尤其在进食时,突然强力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说话和咳嗽,出现痛苦的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凡昏迷患者在呼吸道被打开后,仍无法将空气吹入肺内时。,(二)现场急救自救法,咳嗽:自主咳嗽所产生的气流

6、压力比人工咳嗽高4-8倍,排除呼吸道异物的效果较好 腹部手拳冲击法:患者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腹部脐上两横指、剑突下处,另一手紧握该拳,用力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至异物排出 上腹部倾压椅背: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硬物上,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二)现场急救-互救法,拍背法(1)意识尚清楚的患者: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患者头部要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使异物驱出体外。(2)意识不清的患者:应使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患者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背6-8次,海

7、姆立克急救法(海氏急救法),Hemilich maneuver 对病人冲击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住气管、咽喉部的异物驱除。也称“余气冲击法”,立位腹部冲击法(意识清醒),救护者双臂环抱腰部令患者弯腰,头底张口;一手握空心拳以拇指侧顶住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剑突下;另一手紧握该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有节奏、有力地重复操作;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仰卧腹部冲击法(意识不清),仰卧位,头后仰,开放气道。救护者骑跨在患者两大腿外侧;用一手的掌根置于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不触及剑突,另一手置其上;两手合力向上、向

8、内冲击5次;检查口腔,若异物冲出,速用手取出;检查呼吸心跳,若无即CPR。,婴幼儿气道梗塞急救,不要惊慌或立即抱送医院!应在高声呼救的同时,开始急救!,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急救法,救护者将婴儿身体骑跨在左前臂上,用左手掌固定头颈,头低脚高;用右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头后仰打开气道;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手掌根叩击背部肩胛区4次;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仰卧位;两指冲击性按压两乳连线下一横指4次;查口腔,若异物咯出,小手指取出;若异物未能咯出,重复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背部叩击+胸部冲击,出血,出血种类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微血管出血外出血、内出血出血征象,外出血处理措施,迅速除去衣服,确定出血

9、部位,快速全身评估后,实施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止血点)抬高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危及生命時使用),止血点压迫法,外伤急救止血术,止血点指压法、抬高法与直接压迫法合并使用,颈部和臀部大而深伤口先填塞再包扎,外伤急救止血术,只用于四肢其它方法无法应用时可用三角巾、领带、大手帕等宽约3-4吋物品充当止血带,但不可用钢丝、绳索、松紧带等,外伤急救止血术,应用止血带注意事项,部位:不能绑于肘、膝关节以下的肢体长度:至少缠绕患肢2圈以上松紧度:以出血停止,远段摸不到博动为合适时间:每15-20分钟放松15秒标记:标记时间和患者,外伤急救止血术,鼻出血处理措施,安慰陪伴病

10、人,保持安静,避免走动、谈话及发笑坐下将头部像前倾,或躺下将头或肩膀抬高用手指于鼻梁处加压约5-10min与鼻上或额头上冰敷或冷敷以促止血教导病人张口呼吸,勿用力以鼻吹气,内出血处理措施,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腿部抬高20-30公分,若头部受伤,则勿随意抬高)观察有无休克的症状,如不安、躁动、口渴、头晕、皮肤湿冷等勿给任何饮料或食物打上静脉输液管,作为输血、输液途径评估出血量以便输注足够血液补充准备病人接受手术,并观察是否出现心跳暂停现象,急性中毒,中毒死亡占儿童青少年死亡总人数12.7%。发生高峰年龄为幼儿和学龄儿童。中毒原因的先后顺序是:误服有毒物品;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服药自杀。,(

11、一)中毒的原因,1、误食或过量吃药;2、农药中毒;3、有毒植物中毒;4、食物中毒;5、有毒气体中毒。,(二)中毒的途径,1、消化道中毒食入有毒食物,经过消化道而中毒。2、呼吸道中毒通过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3、皮肤、黏膜中毒农村中小学生从事有害作业,造成皮肤、黏膜沾染有毒物质而中毒。,(三)急救处理,1、尽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若发现儿童误食了有毒的东西,或过量服入药物,应及早从胃中排出,以免吸收或减少吸收。对口服中毒者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对气体中毒者,要尽快将病人抬离中毒现场,放到空气新鲜的地方。2、防止毒物吸收皮肤、黏膜沾染了毒物要用清水冲洗,切忌用热水,使用拮抗剂使之直接与毒物发生

12、作用。3、对症治疗,注意事项,1.诱发呕吐在吞服毒物后30min内使用才有效禁忌症:意识不清等避免用手指放至咽部(效果不佳),使用催吐剂:吐根糖浆脱水吗啡,2.胃灌洗禁忌症:病人受强烈腐蚀剂中毒超过30min、昏迷、抽搐、石油及蒸馏物中毒者不宜使用此法插管前,病人侧卧,头、肩部放低,防吸入性危险每次250500cc生理盐水灌洗,不要过量持续灌洗,直至回流液清澈为止详细记录、观察,3.给予中和剂未确定吞服毒物为何物前,勿主动给予水分或牛奶稀释,因为会使装有毒物的胶囊或颗粒溶解加速,并强迫进入十二指肠,使吸收更迅速病人有吞咽反射后,才能用此法中毒物为酸性物质:给水、牛奶中毒物为碱性物质:给水、牛奶

13、、柠檬汁、稀释的醋食用生蛋白加水,保护胃粘膜食用烤焦面包,以吸附毒物活性炭:用以吸附毒物(如安非他命),为减少毒物吸收最有效的措施,加速毒物的排出,服用泄剂肠灌洗利尿剂特定解毒剂换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一氧化碳中毒,凡是有明火燃烧场所,如密闭或通风极差,可因燃烧不完全而使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人们吸入后短时间就会发生急性CO中毒。中毒机制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00-300倍,造成组织缺氧。主要表现为大脑缺氧而昏迷。头晕、头痛、嗜睡、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CO中毒症状,CO中毒现场急救,1、脱离环境:开窗通风、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使其吸入大量的氧气;2、呼救;3、轻者注

14、意保暖,喝含糖茶热饮;4、有条件可吸氧;深度昏迷者直接送有高压氧舱的医院,高压氧是治疗急性CO中毒的最佳特效疗法。5、CPR:若曾呕吐,人工呼吸前清除口中呕吐物;人工呼吸应坚持2h;6、救护者要自身防护,关闭煤气总闸,禁止明火;7、急呼煤气公司排除故障。,CO中毒急救重点,空气流通维持呼吸道通畅条件允许下使用非再吸入性氧气面罩给予100%氧气吸入院内处理可采用高压氧治疗,腐蚀性性毒物中毒(眼睛),以流动清水沖洗(将眼睑打开)自眼角内向外,持续10-15分钟至眼科就诊,咬伤bites,人类咬伤及动物咬伤先将伤口用肥皂或清水彻底洗净(至少20min)消毒伤口并视情况予以缝合及包扎被动物咬伤者,若无

15、法得知是否有感染狂犬病毒,则将其视为狂犬病处理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或是血清注射狂犬病疫苗:需要在暴露后第0、3、7、14、及28天各于肌肉接种一次。,毒蛇咬伤症狀,出血性:伤口灼痛(5-30min),心跳加速,血压下降,冒冷汗,昏迷,死亡神经性:伤口发腐(数小时内),起水泡头痛,抽筋,视力模糊,呼吸困难,死亡,毒蛇咬伤紧急处理,目的:阻断血液返回心脏,减缓毒液扩散。保持镇定,详记蛇的特征让患者躺下,伤处低于心脏移除伤处束缚物于伤处上方510cm(近心)处以弹性绷带包扎以夹板固定伤处寻求医疗资源,昆虫蛰咬伤的紧急处理,小心用刀片将针刺刮掉(勿捏刺针)用肥皂或氨水清洗伤口冰敷注意休克现象

16、,溺水,溺水(drowning),又称淹溺,指人淹没水中,由于呼吸道被外物堵塞(湿溺水70-80%),或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干溺水10-20%)而引起窒息和缺氧,甚至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流行病学,据报道,美国每年因溺水而亡者近9000人,是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男性溺死是女性的5倍,男性溺死的高峰年龄段在1519岁,女性溺死在学龄前的14岁。成人溺死者中约45%伴有酒精中毒。美国每年发生近乎溺死者约8万。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儿童意外伤害(溺死)在中国,20002005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

17、计数据(性别与城乡是2007年现场调查),溺水致死的原因,大量水、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溺水急救自救,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采用仰面位,头顶向后,口鼻向上,呼气宜浅,吸气宜深,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溺水急救自救,会游泳者,若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应息心静气,及时呼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趾翘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再发痉挛,所以对疼痛部位应充分按摩

18、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亦应再按摩和热敷患处。,小腿腓肠肌痉挛自救方法,溺水急救他救,急救者应游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从其左臂和上半身中间握对方的右手,或拖住溺水者的头,用仰泳方式将其拖到岸边急救者防溺水者抱住不放,影响急救急救者应松手下沉,先与溺者脱离,然后再救向后推溺水者的脸,紧捏其鼻,使其松手,接着再救。,对精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需从背后接近。,溺水急救他救,急救者不会水时应立即用绳索,竹杆、木板或救生圈,使溺水者握住后拖上岸来现场无任何救生材料,应即时高声呼叫他人,溺水急救岸上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水CPR,溺水急救岸上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

19、清除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等松解衣领、钮扣、乳罩、内衣,腰带、背带等,但注意保暖必要时将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溺水急救岸上救护,控水(倒水)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使其头下垂,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溺水急救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经短期抢救,呼吸、心跳不恢复者不可轻易放弃,至少应坚持34小时,转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抢救。2、溺水者在现场很快抢救成功,也要送往医院,以防肺部感染和其它并发症。3、抢救同时注意保暖,减少并发症发生。,溺水院内处理,1用药类固醇制剂:对抗水肿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降低颅内压2 氧气治疗3 回复体温,溺水预防,注意切莫太疲劳 游泳前活动身体 避免突然接触冷水,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