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与健身 课程标准,解读,课 程 标 准,是国家代表人民利益对学校教育所做出的法规文本,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是教材编写指导原则、审查教材文本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标尺和考试评价有效实施的主要依据。,一、体育与健身,研制依据,课程标准,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根据上海城市发展需要和时代特点,特制订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二、
2、编写体育与健身 课程标准,指导思想,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为把上海建设为国际化大都市和数字化的教育环境。4、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三、体育与健身,课程定位,的,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学科,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上海市普通中小学 课程改革,基
3、本理念,的,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五、体育与健身 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 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基础扎实、内容 宽泛、灵活有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 平台,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 成奠定良好基础。,贯彻体育与健身 课程理念的四个支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健康成长优化教学策略,改善学习方式突出以动为主,增强健身实效探索多种途径,实现整合培育,六、体育与健身课程,设计思路,的,的,课程目标的设计,总目标身体发展 知识技能 心理发展 社会适应 学段
4、目标 学习目标(学习模块),三类课程设计,基础型课程 是突出共同基础,强调统一要求的必修 课程。着眼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一般发展,由基本内容和基 本内容组成。拓展型课程 是供学生、教师和学校选择的课程。着 眼于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健身兴趣、爱好和多元发展的需求,体现时代特征和个性化要求。研究型课程 是着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和 发展意识的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研究型课程的内容由学校设计并组织 实施。,学习模块的设计,模块设计主要依据课程方案对体育与健身学习经历、落实课程目标的要求和不同课程类型与学段的特点,设计学习模块,体现针对性和选择性。基本内容和、
5、拓展内容由学习模块组成。学习模块包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形成学习模块的多元结构。,基础型课程部分 1、基本内容学习模块组成,2、基本内容学习模块组成,拓展型课程部分,研究型课程部分,学习内容的设计,依据基础性与发展性、健身性与兴趣 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的要求,设计学 习内容。一五年级以基本活动为主;六九年级以基本运动与健身项目;十十二年级以基本运动与运动项目 相融合的方式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水平的设计,为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考虑学生年龄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基本内容设置两级学习水平,其中“A”表示基本学习水平;“B”表示较高学习水平。知识领域:“A”水平为知道和了解;“B”水平为理解和运用
6、。技能领域:“A”水平为体验、模仿和学会;“B”水平为掌握、运用和会学。,七、体育与健身,课 程 设 置,的,的,课 程 设 置,1、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小学段),课程结构(初中段),课程结构(高中段),课 程 设 置,2、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与,注:高三学年课时数为90,课 程 设 置,3、高中学分设计,高中段实行学分管理,以反映学生学生的学习经历,4、课 程 设 置 的 说 明,为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1、每周安排34节体育与健身课;2、每天安排广播操、眼保健操;3、每天设计1520分钟课间体育健身活动或每周安排一节体锻课形式列入教学计划。,八、六九年级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建议,与,九
7、、六九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的,(一)、基础型课程部分,六九年级基本内容,基础知识,基本运动(A 跑、跳、掷),基本运动(A 跑、跳、掷),B 垫上运动、杠上运动,B 垫上运动、杠上运动,教学目标 了解篮球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投篮、传接球、运球等基本动作和基础配合,侧重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会用相关的方法和规则,进行锻炼和比赛,能欣赏和简单评价;提高并保持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培养爱好和特长,初步具有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篮,球,学习目标 了解武术的健身、防身知识,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和少年连环拳等简单套路,发展灵敏、柔韧、力量等体能,增进健康;懂得选择和利用适宜的器械和环境参与武术活动;知
8、道观赏武术的方法,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武品德和民族精神,武术,六九年级基本内容,球 类,(二)、拓展型课程部分,六九年级拓展内容,基础知识,(三)、研究型课程部分,1、课程说明,以体育与健身课程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为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研究实践,贴近学生实际,运用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知识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行为,充分体现研究性、开放性、实用性和兴趣性的;发挥教师指导和服务作用,体现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注重学生研究活动的过程,而不过分强调研究活动的结果的。,2、课程的三种形式,调查研究让学生围绕某一专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的方法和就途径,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分析、整理材料
9、,完成调查报告、文摘评述和随笔等形式的作业。实验研究让学生通过对某一课题实践探索,观察比较和实验对照,来探究体育健身的规律,解决某些简单的问题,完成实验报告、研究摘要、评析等形式的作业。活动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主设计,亲身实践,着手解决,并依据不同的任务,完成书面总结、计划、作品等形式的作业。,3、研究型课程内容示例一,研究型课程内容示例二,研究型课程内容示例三,4、研究型课程实施示例一,调查研究类研究主题 体育健身活动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适用范围 初中或高中研究目标 1、了解并分析体育健身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2、提出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研究活动 1、准备 1)、成
10、立研究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负责人并进行分工;2)、确定调查内容与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访谈对象,并查阅资料;3)、制定调查计划与方案、实施步骤与时间分配,记录数据的形式。2、过程 1)、查阅学校卫生室积累的伤害事故档案并记录有关内容和数据;2)、了解并搜集其他方面有关体育伤害事故的案例;3)、根据课题研究确定的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并作记录;4)、按课题研究目标进行数据归类与整理;5)、分析数据,找出原因,得出初步结论;6)、撰写并完成调查报告;7)、在班级或一定范围内交流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3、评价 1)、调查对象的采样是否合理;2)、原因的分析是否准确;3)、提供防范的对策建议是否有针对性和科
11、学性;4)、小组成员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研究型课程实施示例二,实验研究类研究主题 长跑对中学生身体肥胖者的作用适用对象 高中或初中研究目标 1、了解并分析长跑的特点和价值;2、认识长跑对减轻中学生肥胖者体重的作用;3、探究几种实践方法。,研究活动1、准备 1)、成立课题小组,确定小组规模、成员及负责人,进行分工,聘请指导教师;2)、选择实验对象与参照成员(可以是课题小组成员),应考虑样本大小和代表性(如人数,男女生比例等);3)、准备秒表、身高体重计、血压计、卷尺、卡尺、各种记录用表,掌握使用方法,确认其能正常运作和度量可靠;4)、设计实验研究方案,考虑实验时间、运动量的安排,控制实验
12、中的变量,记录各种实验数据。2、过程 1)、实验观察与记录真实数据;2)、整理数据,讨论并选择说明研究目标的数据;3)、如果搜集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时,还需调整研究方案继续实验;4)、做好被测试者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5)、通过变量的控制,实验观察的记录,数据的分析、整理,提炼几种有效减轻 体重的方法,得出初步结论,完成实验报告;6)、在班级或一定范围内交流实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3、评价 1)、实验被试人员的选择是否合理;2)、实验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仪器使用是否科学;3)、在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全面;4)、归纳几种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5)、文字表达
13、是否简洁明了。,研究型课程实施示例三,活动设计类研究主题 设计制作体育健身贺卡适应对象 小学或初中研究目的 1、体验体育健身贺卡或体育小报的设计与制作过程;2、知道并实践与主题一致的内容设计、素材选取与 组合方法。,研究活动1、准备 1)、成立研究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负责人,并进行分工;2)、讨论制作贺卡或小报的主题和相关的资料、使用的材料;3)、讨论并确定具体的设计制作方案。2、过程 1)、搜索贺卡的各种式样,启发创作灵感;2)、讨论并确定贺卡的材料、尺寸、形式和内容;3)、按照制作方案准备材料,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动手制作;4)、借鉴他人同类作品的长处,进一步完善创意的作品;5)、展示作品,
14、表达情意或设计思路,赠送老师或好友。3、评价 1)、制作过程中的表现;2)、体验并掌握制作方法的程度;3)、作品的内容恰当、版式新颖、排版美观,体现个性;4)、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十、实施意见,1、教 材 编 写,1)、设计的思路 2)、选编的要求 基础性与发展性 健身性与兴趣性 科学性与教育性 3)、呈现的要求,2、教学建议,(1)、教学目标的把握 A、基本内容提出的教学习水平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供学校和教师选择教学;自编的校本教材,应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要 求,以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B、各阶段目标: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社会适应是个整体,教学时应关注心理发展
15、、社会适应目标的显现和达成。,(2)、教学计划的制订 结合学校、师资、学生和课程资源的特点,围绕重点,兼顾全面。A、要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特征;教材安排的科学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和课程目标的整体效应。B、确保基础和教学实践,融入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运用能力。C、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学生基础、教材难易度和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基本内容,并与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特长。D、课的目标应呈现达成度、体现课程目标要求,内容主题确定应突出重点、反映梯度。,谈几个问题,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区别 1,功能方面的区别:课程标准:规定对国民在某
16、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它对教学的作用体现在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规范;对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既实实在在、又不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的直接、统一、硬性的“控制”;它对教学工作管得既细又死。,2,内容方面的区别:,课程标准:其内容是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最低标准”,标准不规定具体内容,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某一学习阶段的最低的、统一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可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学大纲:大纲规定的知识点,没有程度,规定的内容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掌握,它要求最差的学生也要达到那个最高要求。不切实际的要求,
17、没有统一标准,教师死教书,学生死背书。,3,结构的区别:,二、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把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2,突破学科中心;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3,改善学习方式 要求
18、结合本学科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 要求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5,拓展了新课程的实施空间 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与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
19、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三、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发展,(一),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新的课程观。1,新的教育观 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 会做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做到: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3),教育者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2,新的学生观,1,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学生,应确立师生平等对话、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关系,教学过程不能完全按照教师单方思维设计并运作,而应变成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并不断完善的富有师生个性的创
20、作过程。2,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差生”并非一无是处的学生,有他们的长处,只是我们想用一个模子去铸造他们,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所为。“差生”之所以成为“违法者”或“不正常”者,都是受了“违法的”或“不正常”教育的缘故,也是人为教育所致。当然这个教育可能得依靠大环境的综合教育了。3,要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 以往我们的教育评价是以智能一元论为基础,以相同的学科,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来甄别成绩与学生的好坏;,多元智能理论则提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以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学生会表现出某些特别发达的智能,并倾向于用不同的智力来学习。一个学生很难具
21、备各种智能的全部,每个人可能只拥有其中的若干种,而且不会每一个智能都表现得特别发达。一个人所拥有的若干种智能中,可能其中的某一种或者两种在他的智能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而其它的几种只是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这就是学生智能的差异性。我们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提倡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强势智能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3,新的课程观,1),不断生成的课程观。课程是不断生成的、是一种发展的过程,是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才能使知识不断地得以充实和完善,“方法”和内容不断共生,随之
22、学生的情感得以丰富、价值观得以形成。因此教师要具备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师生共同建构、共同创造、共同生成新的课程。2),整合的课程观。3),实践的课程观。学生应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个体的探索和经验受到重视。4),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等。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要求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应得到尊重,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会。2,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
23、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有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3,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求根据学生个性和基础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指导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利感和使命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使学生关成功走向成功。4,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5,现代教师人格会给予学生成长过程最大的影响,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6,新型的教师应是:学生成长的引
24、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三),教师为适应教改需求应转变其教学行为,1,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当代教育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教师应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育人的功效。2,要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是每个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3,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25、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4,从“统一规格”转向“个性化教学”教师要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四)转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1,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三维目标内涵 1),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科学基本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
26、力。2),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的交往、体验。,方法:基本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体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问题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实验式学习、主题式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
27、展的理念。,3,把三维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点,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要把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强调学生在自主的建构中把握知识的生成过程,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动手做”后,要抓住五个机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要抓住学生在表述中所暴露出“思维漏洞”的机会;及时进行有效矫正的机会;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2),在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中实现认知与情意
28、的统一,教师应当善于组织能激发学生思维高潮的问题来组织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教师要让学生感到知识是有魅力和价值的。,4,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1),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2),让学生“有中生有”;指通过对已有知识生成过程的追踪探索来获得已有定论的认识。3),使学生“有中生无”;指根据已有的材料来生发新的思维。4),使学生“无中生有”;指通过对自己感兴趣但又比较陌生的某一问题的研究生发出新思维的过程。,(五),做好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1,什么是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
29、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2,课程资源分类:1),按功能特点分:a,素材性资源;b,条件性资源;2),按空间特点分:a,校内课程资源;b,校外课程资源;c,网络课程资源;,3),按形态特点分:a,有形资源;b,无形资源;3,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意义 确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必备条件。,4,课程资源的指向,1),教课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2),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3),学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4),环境是丰富多
30、彩的课程资源;5),家长是不可替代的课程资源;5,直面新的课程资源观教师应有态度 1),要确立立体多维互动的课程资源观;2),要确立动态长效的课程资源观;3),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利用好学生资源和做好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6,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要方面,新的课程设置与管理要求形成国家、地方、学 校三级管理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实施体现了课 程的实际性、实用性和更大的选择性,因此广大教 师应当积极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7,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要尊重兴趣爱好原则;实践性原则;从校情区情出发原则;综合性原则。,8,校本课程开发途径,1),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
31、与需求、了解学校的设施与条件、了解师资的现状与潜力。2),确立课题与组织人员班子进行研究编写;3),组织师资培训与有效组织校本课程的实施;4),做好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估与修改工作。,(六),新时期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发展,1,何谓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2,一名优秀、成功的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个方面。1),具有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 a,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b,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c,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d,知识的沟通与融合。,2),纯熟的教师专业技能,a,熟练的教学
32、技巧;b,良好的教学能力: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实施能力;c),学业检查评价能力;d),教育研究能力;e),自我反思能力;3),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3,教师的专业发展,1),专业与专业化问题 a,专业:是指专门从事的某种工作或职业;b,专业化:是指专业水平成熟和发展的状况。2),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专业化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一种专业,教师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3),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培养个人知识、技能、专长以及作为教师的一切特点的任何活动,包括自学反思
33、以及正式的课程学习。,4),新时期对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a,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b,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c,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d,教师专业发展要体现着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5),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a,准备期学生 b,适应期教学新手 c,发展期成熟教师 d,创造期专家型教师,6),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a,教师成才是岗位成才 a),岗位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b),“做中学”是岗位成才的根本途径;c),行动研究是岗位成才的重要形式。b,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a),非学历教育:新教师上岗培训、在职教
34、师五年240职培、骨干教师培训等。b),学历教育:学历达标、继续深造。,c,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校本培训强调教师能在实践中反思: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要在位学生考虑问题);b),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c),通过学生的眼睛来反思自己的教学;d),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研究教师教学来反思;e),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f),通过家长对学生的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d,系统进修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e,电子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提高教师素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保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教育改革创造出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努力、再努力!,谢 谢,